这一次也是一样。
    所以齐五郎乍一听,难免便往会往不好的方向去想。
    “姐夫,晚点再和你解释。”韩彻对他只笑着说道。
    这件事是韩彻主动请辞,皇帝并没有对他有任何的不满和怀疑,甚至还要在继续信重韩彻的情况下,自然不会让他被外界过多揣测。
    于是几乎是韩彻刚说完这话没多久,宫中的内侍便过来传达了皇帝的旨意,还有一众赐予韩彻和柳氏的赏赐。
    时下五品以上的官员,若能获得重视,其母或妻,便有机会诏封外命妇。
    柳氏早前便随着韩彻的职位上升,被册封为郡夫人。
    至于韩彻,虽然吏部尚书的职位被他请辞了去,但他不仅各项使职还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位也还在。
    要知晓因着老皇帝在位时为了权衡,对原为当然宰相的三省长官等权利不断进行削弱,于是便导致后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宰相。
    这些年来,现任的这位皇帝也是以韩彻所任职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来主政事。
    在这次的旨意里,皇帝还将韩彻升任为了中书侍郎。
    然后内侍这会又特意过来的宣旨赏赐,待到全家谢恩完毕,内侍也冲韩彻作揖笑着离去之后,这下子,不用韩彻再多做解释,齐五郎也彻底放下心来。
    “倒是我过于担忧了。”放下心来后的齐五郎,脸上此时也终于有了笑意。
    在家就被齐五郎说了这件事,导致也同样吓到了的大娘,这时候便在一旁没好气的说道:“你还说呢,我都跟着受惊了一场。”
    往常齐五郎倒也不至于这样,像之前韩彻改革常平仓的时候,齐五郎还知晓要先避开着点大娘,免得她滋生不必要的担忧。但实在也是韩彻如今这职位做的,要么不出事,一出事就绝对小不了。
    说到底,齐五郎不过是关心则乱。
    “姐夫这都是太过挂心于我。”韩彻便也连忙对大娘说道。
    每每韩家出点什么事,齐五郎可都是第一时间跑过来。需要他帮忙的地方,他也从未有过丝毫的推辞。
    像今日这出事,莫说是齐五郎,便是其他的人,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听闻韩彻的吏部尚书职位被换了人,难免会产生一些念头。
    不过也都随着皇帝的这番旨意一下,背地里那些揣测和谈论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韩彻同样也没精力去理会这些,只继续投入到榷茶制度实施的第二阶段。
    这一日,原本已经有了想要放弃茶叶生意打算的王七郎,忽地听闻到茶马司有新的制度出来了。
    早前朝廷为了保障茶马互市的顺利实施,控制了全国所有的主要产茶区,导致茶商不仅没了利益最丰厚的边境交易,最关键的是,他们根本拿不到多少茶源。
    想也知晓,朝廷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一共换取回来接近两万匹的上等战马,使得其数量更是跃居这数十年来的首位,又还能有多少茶叶留给茶商们来售卖呢?
    对此,王七郎还叹气过。
    毕竟一开始,王七郎可是还在族人面前曾经信誓旦旦的表示过,朝廷总不至于让他们做不下去。
    可事实却是,做是能做下去,但是所带来的利益大幅度减少,更是远远达不到他们的预期。
    这样一来,如王家这种既有着更赚钱的老营生在,又是才刚开始经营茶叶行当的商行,自然便会开始产生想要放弃的打算。
    第158章
    专卖
    几日后,官府果然便有了新的动作。
    “这下好了,咱们这茶叶买卖总算是能做下去了。”在得知新制度的具体内容后,王家上上下下都为此而高兴起来。
    茶叶这门营生,王家虽然入行的时间短,但却也见识到了它的重利。
    奈何才踏入行业没多久,朝廷就实施了极其严苛的榷茶制度。虽然朝廷实施了有腹引、边引、土引三种榷茶方法,可因为要配合茶马互市的成功,商人在前段时间真正能被允许的,几乎就只有腹引。
    腹引市场虽然遍布全国各地,但同时也就意味着它非常的分散。而且小地方市场要么购买力不足,要么更是直接自产自销。
    能达到集中又稳定的大市场是真不多,所以即便时下饮茶已经算是比较流行了,但腹引这块的茶叶市场现阶段是有限的。再增加了许多新入行的,市场竞争随之变大,导致利润下滑的太厉害,茶商们的积极性自然就大受打击。
    也就是朝廷一共换取回来近两万匹的战马,占去了今年茶叶大量的市场份额。若不然,茶叶一旦出现积滞,必然也会对茶农们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
    但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往往都需要依据当时朝代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来做最终的确定和评价。
    就榷茶制度而言,虽是起源于唐朝,但真正完善发展起来却是在宋朝才开始的。
    宋朝是出了名的积贫积弱的一个王朝,而明初又因北边还有元朝残存下来的几股势力,所以这两个王朝当时对战马的需求量是最急迫和紧缺的,在茶马政策上的制度和管控便也是最为严厉的。
    其后,清朝次之。
    至于元朝,他们自己便能养殖出很好的战马,所以在茶叶外贸交易上,实施的便主要是以银钱或是土特产来做交易。
    也正因如此,韩彻在见着朝廷已经跟西南和西北边境各藩国基本都达成了茶马互市的和谈。为了能调动茶商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保障住茶农的利益,韩彻所实施的榷茶制度的第二阶段,便是放松了一些管控。
    从前段时间的全面垄断,改成通过控制专卖凭证,来实现朝廷对茶叶的专卖控制。
    这一制度,其实是有点类似于现代的烟草专营,茶商先向官府取得购茶凭证和纳税凭证,从而获得允许专卖的凭证。
    这些凭证对茶商从所购买到的茶叶的品类、出处、数量再到允许其售卖时的地区还有时间等,都做了详细又明确的规定。
    同时,朝廷还下达了一些鼓励茶农的政令,以及帮助和教授茶农从种茶,再到制茶的技艺。
    在相关政令开始实施起来的时候,王七郎还带着人亲自查探了一番。
    期间,王七郎等人自然便瞧见了茶农在当地官府的指导下,在新开辟的茶园里,进行插杆种植茶树技术。
    “竟只要剪下一段茶树枝芽便能进行栽种!”随行当中,有一人没忍住惊讶出声道。
    茶叶的繁殖可分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种子繁殖属于前者,插杆种植则属于后者。两者各有各的优点,不过插杆相对来说具有成活率高,省材料。最重要的是,它还能保持茶树良种的特征特性等优点。
    只是在时下,茶农们对茶树的种植便主要还是种子繁育。
    王家商行又属于才刚入行没多久的新人,因此对于茶叶的插杆种植技术,尚且便还处于一个很是陌生的概念。
    于是在震惊了过后,他们很快也因为韩彻还有意推行芽叶茶一事,便将这些暂时抛到了一旁。
    同样,时下主要的茶叶制作工艺多为紧压茶。
    如茯茶或饼茶,都可以归属为紧压茶。
    紧压茶的优点是防潮性能好,有利于运输和存储。另外渥堆、蒸、压等典型制作工艺往往也使得紧压茶在饮用时,最好是用水来煮。
    这样煮出来的茶汤里面的鞣酸含量高,茶味也醇厚,非常有利消化,因此也才会最受游牧民族的喜爱。
    像早前韩彻让平州各茶铺免费赠予大家饮用的茶水所用的绿茶或红茶,则归属于芽叶茶大类。
    为了将其快速推广开来,官府也按照朝廷的指令,把各个品种的芽叶茶制作方法,教授给了那些主要产茶区的茶农们。
    此时,王七郎等人便还购置了各种新品种的芽叶茶回来,亲自品鉴了一番。
    “就这般简单的冲泡,香气便如此浓郁,茶汤也碧绿清澈。”王七郎看着茶杯里散发着丝丝热气的茶水,不由得赞叹了起来。
    等到饮用入口后,王七郎等人更是掩饰不住的惊讶。
    口感也有别于茯茶和饼茶,更一如茶汤的颜色一般,口感清醇而淡雅。
    难怪之前他们在做茶叶生意时,也时常会被来购茶的对象问起,可有这几种芽叶茶品类的茶叶售卖。
    早前那些茶铺用大锅来泡茶,也当真是抛费了这般高质量的好茶叶。
    “似这些新品类茶叶,想来各世家或贵族定然会喜欢。”王七郎坐直了身子,指着面前的几款芽叶茶说道。
    在场也同样饮用过的王家其他人,此刻也纷纷点起了头,表示赞同。
    “既如此,咱们便着手安排人去购置米粮和粮草。”王七郎便相当干脆利落的把这事定了下来。
    一如之前改革后的盐业一样,茶商们想要获得足够的茶叶,以及转向各地售卖的专卖资格,同样也需要替朝廷解决军粮补给方面的运输问题。
    然后在这些茶商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京城这边各茶铺很快便陈列出了各个品种的芽叶茶。
    为了更好的推销这些茶叶,各茶铺也学着韩彻早前让平州官府那样,给客人先做免费的试饮。
    “郎君请品茶,这可是在韩大人的教授下,所制作出来的上等绿茶!”店老板捧着茶杯,热情十足的做着推销。
    若说内地少有的几个茶叶大市场里面,京城绝对是能排在最前列的。
    眼前的这位客人虽然因为常住京城,当时未能品尝到几款芽叶茶的试饮,不过也是听说过这些事情的。
    闻言,对方也惊讶万分:“是那位韩大人么?”
    “正是。”茶铺老板说着,又笑眯眯的继续邀请对方饮用。
    客人便道了一声谢,然后接过面前的茶碗。待到茶水入口,也终是忍不住赞了一句“滋味甚雅”。
    “店家,这茶叶给我来上一些!”至于价钱,莫说是京城,便是时下大多数的地方,喜饮茶且常饮茶的客群,基本上都是家境优越,不差饮茶这份钱的。
    待到将茶铺里新到的几款芽叶茶都买上了一些后,对方一回到家里,便邀请了一些好友过来品尝。
    “唔,这茶滋味不错。”果然,好友也喜爱上这茶。
    一群人一边喝着茶,一边也说了一会话。
    然后待到一壶茶喝完,众人方才察觉出,今日他们好似没吃多少点心。
    要知晓过去时人常喝的饼茶或茯茶,因为是非常有利于消化的,所以往往都需要配着些吃食来的。若不然,茶喝了不久后,人便会产生饥饿感。
    这种太有利消化的茶叶,对游牧民族来说是效果越强越喜爱。
    像之前在与那些藩国或胡人进行茶马交易时,韩彻特意让茶马司的人给准备出调饮的吃法,便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在的。
    可对于各项物资丰富,并不时刻需要茶叶来帮助消化的内地人来说,他们自然便缺少这方面的需求。
    “这茶好!我也要去购买一些。”一个友人当下便表示。
    “京城好些茶铺都有售卖呢,不过有分红茶和绿茶……你到时候让店家给你试饮一下,这茶饮用起来也甚是方便的紧,只需抓上些许放茶杯里面,再直接用热水冲泡一下即可。”作为主家就细致的交代道。
    “倒是和散茶末茶一样了。”另一友人这时候说道。
    饼茶和茯茶这些紧压茶还有一特点,便是压制得特别严实。在吃茶之前,便需得先掰碎一些茶叶下来。
    “这可不是散茶也不是末茶,虽未作压制,不过我听那店家说,都需要在特定的时节,采摘那最鲜嫩的芽叶制作而成的。像这些芽叶茶还是那位韩大人特意让人去教授的技艺,店家还曾与我说,现在这量也不多,卖完今年的存量便没了,那就得等明年去了。”
    能把吃茶当做一种生活享受,还常住在京城的这些人也都知晓韩彻如今在主管茶叶相关的政务。然后众人一听这芽叶茶竟还是韩彻特意教授出去的,便瞬间就觉得它们变得高端了起来。
    茶叶这个东西,对他们来说,还只算是普通的日常饮用品。
    “那我得早些去买。”
    “难怪我觉着这茶吃着,比一般的茶都来得雅致。”
    “我也要去……”

章节目录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