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暗卫,都是经过特训的,没有学成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外界。他们的父辈,也多是暗卫。这种传承,保证了他们的忠诚。
    欧阳家不是苛刻的主子,教他们武功,给他们衣食无忧,让他们结婚生子,传宗接代。如果真的有人想离开,欧阳家也不阻拦,还会送他们银钱。
    几代人累积下来,欧阳家的暗卫,极少有人离开。因为欧阳家给的,是他们在外面很难得到的。
    以钱留人,以权留人,更以情留人。欧阳家不缺钱,不缺权,也不缺情。只要忠诚,不背叛,暗卫们能得到很多东西。至少,他们活得很自在,除了训练有些辛苦。
    不过至少,他们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到了三十岁,如果他们想离开了,还能得到一大笔钱。
    很少有人离开,因为欧阳家是他们的根。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在欧阳家生活。他们或许是一个小管事,或许是一个门房,但是他们都是欧阳家的人。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火锅吃得很开心,大家也恢复了本性。欧阳锦的性格极好,几杯酒敬下来,大家都熟悉了很多。
    最后,宋琪端了大盘饺子出来,每个人都吃了不少。欧阳锦给每个人都封了厚厚的红包,感谢他们过去一年的照料。
    宋琪也每人给了一个红包。大家一起坐在走廊上,看王廷和王钊兄弟俩放起了烟花。
    有人为了逗趣,表演了几套拳术。后来觉得不过瘾,开始两两比划起来。欧阳锦弹奏一曲助兴,宋琪也凑巧给他们跳了一个剑舞。
    这个时候,他们之间没有尊卑,没有主仆,只是一群年轻人,相互玩闹。欧阳锦不觉得给暗卫们表演有什么不妥,也不觉得自己的未婚妻跳舞助兴有什么不和规矩。
    除夕夜,欧阳锦一行人,玩得十分尽兴。最后的猜拳比赛,王钊一个人单挑了其他十几人,赢得了冠军,奖品是一把匕首。
    玄铁匕首,锋利无比。
    这时候他的脸上,才微微有了笑意。后来举行的猜谜大赛,是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暗卫拿了头奖,名叫九雀。他是九字辈的暗卫,是最新的一代,年纪不过十六岁,十分秀气。他爹是庄子上的管事,打理着京城的庄子。
    “九雀,你想要什么奖品呀?”
    “少爷,我也想要一把玄铁匕首。”
    欧阳锦和宋琪相视一笑,摇头。
    “匕首是没有了,不过这有把剑,或许挺适合你。”
    宋琪拿了一把剑出来,递给了他。这是他们刚刚缴获的,原谅他们偷偷拿了。庆州是富裕之地,天机门的藏宝库也有很多好东西。
    欧阳锦和宋琪拿了几样好东西,准备送给他们。
    虽然有些不光明磊落,不过也不管了。他们也不是圣人,这种护短的事,就原谅他们好了。
    九雀高高兴兴的接了,爱不释手。
    接下来,玩了不少游戏,每个人都拿了奖品。九字辈的人,是莱州就跟着他们的十一个人。
    九鹰,九月,九谦,九阙,九卿,九阡,九陌,九恪,九伽,九汀。
    他们各自得了一样宝贝,都是最适合他们的。欧阳锦平时不怎么过问他们的事,不过他都记在心里。每个人需要什么,他悄悄记下,然后适时送上。
    既不突兀,也不矫情。
    九雀等十一个兄弟,感念他的体贴,对他更是忠心。
    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都是相互的。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那些契约,命令都没用,只有心甘情愿的付出,才能得到真正的心悦诚服。
    欧阳锦收服人心,一靠真心相待,二靠实力服人。
    显然,他成功了。
    九竹带走的十几个人,他也准备好了礼物。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也是欧阳锦和宋琪的生日。京城的礼物一大早就送到了,兴州那边也派人备了礼。宋琪收到礼物,也很开心,让王廷亲自招待了一番。欧阳锦两人又亲自备了回礼,请他们带回去。
    京城那边的礼物,有欧阳浩的,也有欧阳铭和欧阳钦两家人的,出嫁的四位姐妹,也送了礼。
    欧阳锦十分感动,买了不少庆州的特产,宋琪挑了不少胭脂水粉,绫罗绸缎,金银首饰,给几位女眷。
    兴州的礼物,有苏锦衣准备的,也有老太爷送过来的。欧阳老太爷很实在,表示路途遥远,携带不便,所以兑换成银票,也有百万两之多。
    欧阳锦的回礼,也不含糊。在暗卫的帮助下,给兴州的七大姑八大姨,叔叔伯伯,送了礼的都备了回礼,面面俱到,一家不漏。
    这归功于九汀和九鹰,他们擅长打理这些礼节往来。而九月和九伽负责采购,准备了一天,他们就全部准备好了。已经雇好了船,送他们返回。
    感情需要联系,也需要维护,这些人情往来,就是桥梁。
    “欧阳,我们身边都是能人。”宋琪暗暗竖起了大拇指。
    欧阳锦摸摸她的头,不语。
    暗卫的待遇很好,标准也不低,能出来的,都不简单。所以他从不把他们当做下人,而是并肩作战的兄弟。
    欧阳浩的位置那么稳,离不开身后默默支持的人。
    “少爷,两位管事已经安全离开了。”九月回来报告。
    “有劳了。”
    “应该的。”
    初五一过他们就要出发了。历州那边已经有了消息,九竹他们进展十分顺利。
    不同于庆州的繁华,位于明月国东南部的历州,有些贫穷。主要是这里长年闹水灾。年年治理,年年遭难。
    这里的知府是丞相欧阳浩的门生,名叫齐全,忠心可靠。九竹一来就表明了身份,知道欧阳锦要来,十分配合,把知道的消息都告诉了他们。
    欧阳锦几人到了历州,直接住进了府衙。那齐全不过三十多岁,生的十分白净,文质彬彬的。他是一个好官,上任几年,一直为水患的事,东奔西走。
    欧阳浩见他诚心为民,也帮了很多。朝廷也拿了不少银子出来,可是大坝还是决堤,年年都有灾民,最后变成流民,有些就变成了流寇。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历州,不好管,管不好,不管好。这是几任知府的共识。
    齐全是个读书人,认死理,执着,跟它死磕上了。不管是被威胁,还是被绑架,他都认了。他就像铁人一样,扎根在此,吓不走,打不走。
    宋琪十分佩服他,谁都会遇到挫折,很多人觉得做不了就退缩了,他去另谋生路。而有一种人,他们认定了一件事,就朝着它,一直努力,绝不放弃,撞了南墙都不回头。
    很多人会说他们傻,其实这也是一种勇敢。别人说的错,并不一定是错的,他们说的对的,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这世上本没有对错之分,说白了,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宋琪脑海里,想起了很多东西,或许,她能帮帮他。具体的,她也没有试验过,只能出出主意,他愿意采纳就采纳,不愿意,她也不急。
    治理水患,一是开挖沟渠,引流。二要建筑堤坝,防洪。三是植树种草,固本。
    至于那些灾民,总是依靠知府救助也不行,还得自救才行。只有几个办法,要不然就把百姓内迁,移民到安全的对方。可是老百姓一向安土重迁,肯定不愿意背井离乡。这条实施起来,肯定有人反对,可是圣旨一下,肯定没有人敢反对。不过激起民怨也不好,得不偿失。
    还有就是构筑军事基地,把这里变成军队的驻扎地,把明月国的水师迁来此地。然后依靠军事力量,建筑起海防,一来震慑海贼,二来震慑流民,三来可以保护好明月国的东大门。
    最重要的是,历州一旦成为军事重镇,朝廷就会更加关心,到时候道路要打通,官道要休整,一些粮草布匹需要运输,历州的百姓就有活干了。和外界接触多了打通了和庆州的通道,就可以互通有无。
    而且历州多山地丘陵,适合种植一些茶叶,水果,百姓可以以此为生。能够吃饱穿暖,丰衣足食,谁还会去当盗贼。有军队驻扎,又有多少人,敢当盗贼。
    历州的东部就是大海,海外之国,目前无人去过。只是历州偶尔会有几个登陆的海盗,让他们知道,明月国外,还有很多国家。
    历州的天机门人很少,只有三家。大部分是内地迁过去的,很快就查清了。欧阳锦上报了以后,直接抄了他们的家,拿出全部的金银财宝,雇佣了百姓,修筑堤坝,开挖沟渠。
    现在是春节,暴风雨还不会来。此时是最好的时机。老百姓们知道欧阳锦是刚刚上任的巡府,又听说了他是丞相府的三少爷,去年的新科榜眼,十分敬佩。
    欧阳锦的告示一发出,全州的老少爷们都知道了。听说了修筑堤坝,给工钱,还包吃住,响应者云集。短短十几天,就招募了二十几万的百姓。宋琪招了不少的妇女,给工人们做饭。
    等到皇帝的旨意下来,欧阳锦这边的准备工作,已经差不多了。圣旨已到,就对着历州的老少爷们,当众宣读。
    皇上让他自由处理那批财物,并且让临近的莱州,庆州,青州,兴州各出二十万两,支援他们。
    欧阳锦拿到圣旨,立即诏告历州,并且派出了三十个暗卫,负责采买各种材料,登记人员。他们是分段施工,每个人负责一段。
    欧阳锦和宋琪镇守历州城,这里是直通大海的东大门,也是最重要的关口,不得马虎。
    齐全去了最南端,九竹去了历州的最北边,他们要守护好历州的领土,更是要守护好明月国的领土。

章节目录

相府庶子的美娇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夏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团并收藏相府庶子的美娇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