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半个时辰过后,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朴素的老人,杵着拐杖走进藩司衙门。
    先前还怒气冲天的杨光莲,见到他时,态度立马变得毕恭毕敬,还亲自上前搀扶。
    “哎呦,吴老,您怎么不让家仆送送您啊?”
    杨光莲假意关切。
    这老头淡淡笑道:“身子骨还扛得住,这不听说杨大人想见老朽,就马不停蹄的赶来了。”
    此人,全名吴正清。
    年轻时在浙江名商沈万三手底下做过事,后来出来单干,虽说是商人贱籍,但在浙江分量的地位可不低。
    凡是浙江出身的士子,只要进京科考,都能去他家里领二十两银子。
    而且,这老头是出了名的仁善。
    那些读不起书的学子,只要找到吴家门前,都能得到施舍眷顾。
    经过长达二十年的经营。
    吴家门庭日益兴盛,而现在朝中不少浙江籍官吏,都得到过他的恩惠。
    杨光莲,曾经参加乡试时吃不起饭,也在吴府门下蹭了几天。
    不管抱着何种意图,表面恭敬还是要有。
    杨光莲扶着吴正清坐下,长吁短叹道:“吴老,现在世事变迁好快啊,您老当初那么健壮的一个人,现在也是满脸花白。”
    “对哟,老头子我时日无多了,以后还请杨大人多多照顾我的家人啊。”吴正清说。
    “这是自然,但也得渡过眼前的劫难。”
    “劫难?您还有劫难?”
    吴正清是个妥妥的人精,他知道来藩司衙门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可越是在这种时候,彼此都要来装着糊涂。
    只有让杨光莲亲口把话说出来,事情才有讨论的余地,不可能一开始就表露出弱势。
    杨光莲无奈地摇了摇头。
    “朝廷派下来了一个人,您应该略有耳闻。”
    “凉国公蓝玉的儿子,蓝昭,目前已经身居太子少师之位,并兼领兵部尚书一职。”
    “有战功,也有民功,是个实打实的少年英才。”
    吴正清笑呵呵地问道:“那他是咱们的人吗?”
    “不是。”杨光莲直白道。
    “他是淮西人,来杭州多半是为了找麻烦。”
    “说来说去无非是为了银两。”
    “多半是朝廷缺钱,这样吧,无非是花钱消灾,杨大人可以抽空和蓝大人说一下,吴家出钱把朝廷窟窿给补了,这件事情尽量不要牵涉太深。”
    大多数商人,在官吏面前,向来是显得卑微至极。
    这个吴正清的口吻,却实像在命令杨光莲。
    很简单,他能和京师的一些权贵说上话,他手里也捏着这些官吏的把柄,态度上肯定是要硬气一些。
    杨光莲面色为难。
    吴正清看出了他的心思。
    “杨大人,你不会是想,从我们吴家挑几个人出去顶罪吧?”
    “蓝昭到来是为了查走私,他为什么要查,不就是朝廷要打仗,户部不肯给钱,当今圣上就只能从内帑里支出。”
    “在浙江查案查出来的赃银,直接归入内帑。”
    “老朽认为,何必这么麻烦,让他直接说个数,要多少吴家就给多少!”
    不得不说,吴正清确实是财大气粗。
    杨光莲只得点头。
    “那好,那就请吴老先回吧,我即刻来安排此事。”
    吴正清笑道:“要是可以,请允许老朽和蓝大人见一面,老朽很想和这位少年英才来谈一笔生意。”
    “生意?您和他之间有什么生意可谈?”
    “水泥!”
    前年的时候,蓝昭折腾出来的这个新奇玩意,已经给大明带来了不少变化。
    尤其是南直隶周边深受影响。
    工匠们逐渐抛弃原来的粘合材料,转而采用更廉价也更方便的水泥。
    尤其是各地官府。
    修路是他们最苦恼的一件事情。
    可现在就不同了,直接在应天府进货水泥,运输过来稍做处置便可铺路,再配合一些工匠的奇思妙想,也在不断改良水泥的坚韧程度。
    像杭州这种偏富有的地方,八成路面都成了水泥铺设。
    可所产生的利润,全都进了蓝昭一个人的腰包里去了,他还能定期给户部缴纳大批税银。
    这么好的生意,至今仍然有不少商人眼红,想要挤进去分一杯羹。
    吴正清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主动表示出好意,不但用钱来满足蓝昭此行目的,再用钱买来他的授权。
    在浙江设立多座水泥工坊,产生的利润再来进行分成。
    单纯从生意层面来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杨光莲也觉得颇有道理。
    能够平和解决此事再好不过,何必要闹得整个浙江腥风血雨的呢。
    “吴老高见!”
    “这样吧,您就先别回去了,我立马去找一趟蓝大人。”
    “晚间在太白楼设宴邀请他,好好来谈一谈此事!”
    这两个人都太过理想化了。
    看到的层面,很是浅薄。
    杨光莲随后找到蓝昭所在的客栈。
    在这里,外围都是锦衣卫在把守,没有通行令牌,谁都不能踏入半步。
    一名千户拦在杨光莲身前,诧异道:“杨大人,您怎么来了,蓝大人似乎没有召见你。”
    “我知道,但我有要事和蓝大人商议,烦请通报一声。”杨光莲说。
    “还请稍等。”
    入睡不到一个时辰的蓝昭再次被吵醒。
    面对杨光莲的求见,他有些不耐烦道:“如果不是公务,就让他滚蛋,别来叨扰本公子!”
    “明白……”
    锦衣卫千户下去,以原话告知。
    杨光莲站在客栈门口,面色上稍有怒意。
    “杨大人,还请回吧,不必在此逗留。”
    锦衣卫紧接着也下了逐客令。
    杨光莲顿感颜面无光。
    他也没想到,蓝昭会这么不讲规矩,就算他是朝廷派下来巡抚地方的钦差大臣,自己一个布政使的面子总得给吧?
    恰恰是这种态度,让杨光莲愈发不安。
    回到藩司衙门后,吴正清也是一脸严肃。
    这和他们以前见到的大官都不一样。
    杨光莲猜测道:“吴老,我在怀疑,蓝大人根本就不打算谈。”
    “他来了杭州,是想搅浑浙江的水。”
    “不单单是为了钱财。”
    如果只为敛财,大可让锦衣卫来查抄就是,可带了那么多人手过来。
    有可能,会让浙江变成上半年的陕西!

章节目录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小辰辰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辰辰辰并收藏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