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任何一件小事,都会被无限放大。
    朱标此举,相当于是把蓝玉父子二人,架在火上来烤。
    在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朱标没有再一次为蓝昭开脱,而是静静审视着太和殿中发生的一切。
    朱元璋暗自猜测。
    “莫非是蓝昭无意间得罪了标儿?”
    群臣好不容易抓到机会,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秦逵更是直接建议,替换平叛主将,把蓝玉调回京师。
    父子俩若是真的在此齐聚。
    只有一种结果,灭门。
    朱标事前没有和其他人商量,仅仅是授意一些官吏,让他们在朝中大肆散播消息。
    “陛下,微臣请奏,由刑部彻查蓝昭私通北元余孽一案!”
    说话的人,是刑部尚书杨靖。
    朝廷目前的派系,基本上都是太子党的人,就连凉国公蓝玉都自认为是太子的铁杆跟班。
    杨靖是通过科举入仕,但却始终瞧不起那帮骄兵悍将。
    问题是,如果把蓝昭交给刑部,那么事情就变麻烦了。
    都察院左都御史、吏部尚书詹徽却冷笑道:“杨尚书,你未免太心急了,陛下已经让锦衣卫彻查,何必继续让刑部操劳呢?”
    历史上,詹徽属于淮西勋贵,在洪武二十五年时加授太子少保,但在蓝玉案中被牵连。
    现在完全可以看得出来,詹徽和蓝玉的关系不浅。
    太子朱标没有出面开脱,但他却突然蹦了出来。
    “陛下,此案当中有着诸多疑点。”
    “凉国公世子蓝昭,近些日子以来,一直都在京师安安稳稳的做生意,可以说是日进斗金。”
    “相较于之前,他算是安分很多了,也根本没有理由与北元余孽私通。”
    “陛下赐其世袭罔替,难道蓝昭看不出来,以后当个凉国公,还是去当北元余孽的一条狗,被史书记录成叛国贼,臣相信蓝昭世子有着自己的判断。”
    “群臣之言,并非为国进言,而是借机党同伐异!”
    “凉国公在外平叛征战,而你却在战事的紧要关头,以其子作为要挟,逼迫凉国公回京,究竟是何用意?!”
    詹徽的话说得极重,怒目圆瞪地看向兵部尚书秦逵。
    一时之间,朝堂当中众说纷纭。
    “对啊,一切还是以战事为重,凉国公平叛一月有余,不可因此事乱其心神。”
    “即便要治罪,也得讲究证据才是。”
    “蓝昭世子平日是有些嚣张跋扈,但也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必要将其治罪。”
    有着詹徽挑头维护,那些淮西旧部的子孙们,逐渐开始为其说话。
    这便是太子朱标想要的效果。
    准确来说,朝堂大致分为两派。
    一派是淮西勋贵和他们的后辈。
    一派是立国之后,从科举中选拔出来的人才。
    两派都想让朝堂当中多一些自己的人,那么明里暗里就会形成争权夺利之风。
    朱标的真正意图,是想要敲打蓝玉。
    即便远在千里之外,但儿子的安危不得不顾,而蓝玉在朝中能够依靠的人,只有太子。
    治国理政,要恩威并用才是。
    借用臣子的手,不断对蓝昭发难,也好让其尝一下牢狱里是什么滋味。
    朱元璋见气氛刚刚好,便开口问道:“杨爱卿,你们刑部是想从锦衣卫接过蓝昭的案子,对吧?”
    “回禀陛下,正是!”
    只要蓝昭落在刑部手里,即便他没有私通北元的嫌疑,照样可以把他以前做的那些烂事挖出来。
    如此一来,就太过火了。
    朱家父子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形。
    詹徽的作用再次发挥,他冷笑不止地看向杨靖。
    “谁不知道杨尚书有个侄子,当初在军中即将要晋升的时候,因触犯军规,被凉国公下令活活打死。”
    “杨尚书急于接过蓝昭一案,恐有公报私仇之嫌。”
    “陛下,若是要将此案交由刑部审查,微臣则想以都察院的名义共同审理此案,以免某人戕害无辜!”
    某人……
    不就是在隐晦地告诉群臣,杨靖即是小人。
    朱元璋没有做出决策,询问道:“太子,凉国公是你的娘舅,蓝昭是你的表弟,不知太子意下如何?”
    “儿臣感觉詹尚书的提议甚好,不如就将蓝昭移交刑部大牢,由都察院与刑部共同审办此案。”
    “是否公报私仇,亦或者是党同伐异,从查案当中就能看的出来。”
    “碍于蓝昭的身份,另令兵部发函询问前线战况时,将此案详情以书信告知凉国公,免得让他在前线多想。”
    这下,朱元璋算是明白自己这好儿子的想法了。
    彻底将水搅浑,即能起到压制蓝玉的作用,又能让蓝昭感觉到危机感。
    新臣子与旧臣子之间的矛盾,也就会愈发激烈。
    当皇帝的,其实最怕臣子一条心,唯有不断在朝中制造矛盾,才能保障皇权对臣民的稳固统治。
    称为——帝王心术。
    朱元璋旋即下旨。
    “那好,就依照太子之见办理此案。”
    散朝之后,杨靖憋着一肚子气。
    本来依靠群臣,就能够让刑部将蓝昭拿捏死,顺带着把一帮淮西勋贵给拉下马。
    半路又杀出来一个詹徽。
    实在可恨!
    锦衣卫速度也很快,第一时间便将蓝昭从诏狱中提了出来。
    蓝昭也是一脸蒙圈,惊讶道:“这么快就要把我给放了?”
    “陛下谕旨,你的案子归刑部了。”
    来者是一名锦衣卫千户,蒋瓛。
    蓝昭对这名字并不陌生,四年之后的蓝玉案,这家伙可替老朱出了不少力气。
    不过,最终也没有善终就是了。
    蓝昭依稀记得。
    今年才应该算是“胡惟庸案”的终结时间点,因为还有个重要人物没有落网。
    韩国公,李善长。
    从中起到重大作用的人,即是现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但因老朱诛杀李善长后牵连了太多臣子,得有人把这份骂名给担起来。
    毛骧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在这之后,锦衣卫的一把手就成了蒋瓛。
    蓝昭隐隐感觉,自己有可能成为了一颗棋子。
    被移交到刑部,并不如待在诏狱。
    哪怕身处民间,蓝昭对朝堂上的变动,也是掌握的清清楚楚。
    “刑部尚书杨靖,可是蓝玉那厮的死对头啊……”

章节目录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小辰辰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辰辰辰并收藏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