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桥的亲兵官儿又遭狼群撕咬
    得到神授的高桥,顿觉得脑袋开窍,满头的雾霾,烟消云散,他要说干就干了。
    高桥要自己给自己跪下磕头了,他太佩服自己了。
    想当初,之所以,沒被鳄鱼给嚼了,看來,不是鳄鱼念了阿弥陀佛,上岸回头,立地,成了佛,而是自己吉星高照,有天照大神照顾着自己呢。
    自己一身的本事还沒用,能让鳄鱼被嚼了。
    不信。看看历史。
    高桥來湖西的第一脚,异想天开,踢中的是八路军湖西军政专署,可谓是撬开了八路军的命门。
    啧啧,多大的本事。哪个家伙儿敢这样的想。
    虽然后來损兵折将,死伤无算,但这些,沒有报给济宁宪兵总部,报上去的红折子是旗开得胜,因而,一下子得到了济宁总部的表扬,算是施展开了自己的大本事。
    紧接着,小子,在李连璧县长的忽悠下,迈开第二步,想通过扎篱笆子的方式,清剿,清乡,把八路想建立湖西安全大走廊的主意破坏掉,扳过來湖西征战的被动局面,再疏导畅通各乡各县,到金乡,他的司令部和金乡到济宁总部的道路。
    应该说,高桥不愧为行伍中人,打的这两拳,从理论和主观上,全都击中了八路军的要害。
    但是,在客观上和效果上,却结果相反,被八路军打得落花流水,花出去的钱财,更是泼出去的脏水,不光沒阻碍到八路军,八路军反而把湖西大通道,大走廊,修建得更结实了。
    所以,高桥为了完成他,目前,在湖西的第一要务,,征粮,他一定不会咽下这口气的,于是实施他的第三步,,让自己的人,当乡长镇长。
    不知道小子,读过沒读过中国的《左传》,“曹刿论战”沒有。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要是沒读过,翻译给你。
    就是:“敲第一遍战鼓时,将士们都精神振作求战心切;敲第二遍战鼓时,将士们的斗志开始衰减;等到敲第三遍时,将士们就无心战事了。”
    再说的白一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事,要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做完,不然一旦劲头过去了,就无法继续做了。”
    估计他沒读过,即使读过,也是囫囵吞枣。
    这样,他第三步失败的命运,就已经摆在那里了。
    就像街头算卦的说他,今年指定要破财一样,虽说是瞎子瞎编,但是,结局,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在那里的。
    不是算卦的阴功毁他,而是自己厄运的释然。
    这新主意,定下,高桥,小子,开始行动了。
    高桥出身兵家,自然知道,凡事都要闹个动静,就像街上的二憨子,娶个一个眼的黑皮子媳妇,花轿临进门时候,也要放鞭炮一样,听的就是那个响。也告诉别人,俺也能娶上媳妇了,和你们一样的,别再人前人后的说俺憨巴子了。
    他紧接着命令,各县各据点的日军,以各处就近的伪军带路,主动出击,沿着主要道路,逐村逐街逐巷地烧杀抢掠,消灭与之相碰的八路军游击队公安队,以轰轰烈烈的姿势,期许为他们将要上任的伙家们,打开局面,铺垫个好头。
    高桥在中国长大的,知道中国人的秉性,属于弹簧的,使劲儿捏,就软下來,一松手,就又弹上來,所以,他要大大地闹动静震慑,把中国的湖西老百姓吓怕。
    只有把他们,吓怕了,皇军的那些个镇长乡长的,就能安心地当他们的地头蛇,就能伸开腿儿的抢劫粮食,耍尽性子的要钱要东西了。
    湖西,一时间,又腥风血雨,处处冒火,村村哭嚎。
    偌大的湖西,顿时又成了巨大的火盆,又遭受劫难中。
    高桥用枪弹,硬硬地畅通了湖西的重要道路,八路军的湖西走廊,自然就不会畅通了。
    时时处处的战斗,随时发生。
    张家洼,这个村子,四面环水,周围是一片树林,只有一座桥可以进出。
    历來,这里,被称作湖西大平原的桃花源。
    土匪湖匪,还有各个朝代的官兵们,轻易地不到这里來。
    这里并不是有什么神灵庇护着,庇护着这里的,是这里状如八卦的阵地,陌生一点的进入,很快地就会转迷糊,十转八转的,就别想再转出來了。
    八路军相中了这个地方的偏僻,在这里,按作了往來湖西干部的周转地。
    零散过湖的干部,还有警卫级别高的首长,都要在这里歇歇脚,摸摸情况,或者听取地方的情况汇报。
    这个偏僻地方的秘密,不知道怎么的,让高桥知道了,一个大雾的早晨,一个中队的鬼子兵,突然的包围了这里,要灭掉这个八路军的根据地。
    太阳将要露红的时候,日军已经进入到了张家洼村子,准备停当后,首先封锁了通往木桥的交通要道,在机枪迫击炮的先行打击下,成堆的鬼子兵,疯狂地向这个隐蔽的根据地发起來进攻了。
    在鬼子包围张家洼之前,吸取教训的八路军情报站,已经摸到了消息,火速传到这里了。
    公安队派出來的王蕴政,凌晨时刻,赶到张家洼,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在张家洼村干部的带领下,把过湖的干部,迅速转移到了湖心岛,确保了首长们的安全。
    另一路,就是王蕴政带领,留在这里,要给新來的这些鬼子兵们的好看了。
    王蕴政是谁。鼎鼎大名,有着走长征的老资格,现在是公安队一连连长。
    其实,王蕴政当连长,早在湖南的瑞金就当上了,那年他才十八岁,秋收暴动时,就是他,带着全村的野小子们,一团窝地参加了红军,直接跟的是毛委员,算是**军队的开路先锋了,而后,被编到红一军团,反围剿,走长征,一路打杀,一路血海,到延安的时候,一起参加秋收暴动的伙家们,只剩下他一个了。
    每每想到这些,王蕴政都会红眼珠子,他也因此,成了足智多谋,善打硬战的指挥员。
    只是家伙儿“命苦”,刚提团长沒几天,就赶上红军改编八路军,一个军团,硬硬压缩到了一个师,他的团长也降两格的成了连长。
    在今天的不少外行人,论起來八路军国民党,抗战时期,谁杀的鬼子多,这些人,就举例子了,证明国民党是抗战的主力,牺牲的将军多,其实,他们这是历史盲,那时候,八路军不讲究这些形式的东西,一切都是來实的,好多牺牲的连长团长的,要是按照国民党那边儿,都是师长军长的了。
    或者他们故意的吹毛求疵,昧着良心地找八路军的茬儿。
    好在王蕴政不讲究这些,他的连,齐装满员,还是他的一个团的编织人数和装备。
    平型关大捷以后,抗日热情,全国激发,老百姓踊跃参加八路军,他跟随罗荣桓政委一路打到湖西时候,他的连,已经成了两个团的兵力,只是八路军碍于影响,人员再多,还是保持以往的职位,只是手下的排,增加一个再一个,到成立公安队时候,已经有了十三个排了。
    这时候,他的命运又“孬”了。
    湖西的八路军专署成立公安队,抽调全湖西的精英干部,组成军政两面手,他从十三个排的连长,到了公安队,当上八十多人的连长。
    虽然都是连长,但是胖瘦还是很分明的,好在那时候的八路军的干部,绝沒有讲究这个职务职称的,党叫干啥就干啥啊,调令一到,拔腿走人,干净利索。
    不过,他的这个八十多人的连的属下,最普通的士兵,也是班长以上的干部,军政素质个个拔尖,履历深广,一半以上的,是从长征走过來的。
    这点,王蕴政是极其满意的,他感到脸上很是有光彩的。
    那时候的干部,追求的是怎么样为最广大群众服务,怎么样取得民族的真正**,怎么样建设新的伟大的中国,而对自己的个人得失,毫无挂念。
    真怀念那时候的“纯真”和“敬业”。
    ...

章节目录

湖西抗战走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湖心岛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湖心岛上并收藏湖西抗战走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