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光殿中,保元枯坐在案几前,堆积如山的奏折衬着这个神情萧索的白衫男子,看上去更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我强忍心中酸楚,缓步走到他的身旁,轻声唤道:“孟郎。”
    他回神向我微微一笑,道:“蕊儿,你来了。”
    “嗯,我来了。”看着他,愈觉心酸难耐,在我印象里这个男子总是精神抖擞,神清气朗。
    保元揉了揉额心,抽了一本折子在手。
    “休息一下,再看吧!”不忍他如此勉强自己,我出声劝道。
    他扯了扯唇角,露出了温润笑容,道:“近日天气炎热,总觉得精神不济,不想才几日功夫,便积攒了这样多的奏折。”说到此处,轻叹一声,又道:“看来朕是老了……”
    我心下不忍,然面上仍不以为意,含笑谓他道:“郎君刚至而立之年,春秋正盛,怎会如此感慨起来。”
    他默然一笑,伸手握了我的手,拉我在身边坐下,将手中折子递向我,道:“蕊儿博览群书,今日正可为夫分忧。”
    我为难道:“后妃不可干政,蕊儿伴驾批阅奏折已有不妥,怎可再加造次。”
    保元摇头道:“蕊儿见识非一般女子,朕近来总觉得精神不济,这么许多的奏折确实伤神,可一拖再拖也有碍各部处事。你现受朕之命协处奏折,论理不违宫规。”
    听他如此说,又见他神情确实疲惫,思虑再三方道:“既是君命,那蕊儿只得遵从。不过我只将奏折念与郎君,而朱批一事,实不敢代劳。”
    “那是自然。”保元含笑道。
    我取了奏折在手,一本一本细细读与保元听,保元听罢,酌情在折上朱批一二。如此倒是简省不少,保元情绪也好了很多,不多时已批阅了大半。
    因怕我累着,保元道今日批到此处便好,说着起身携了我欲回长春殿中休息。
    方要动身,梁守珍来报,韩保贞等将求见。保元无法,遣人送我先行回去。
    坐在步辇之中,想起方才奏折中呈报诸事,只觉得心情沉重起来。韩保贞等诸将求见保元,定是为了关中用兵之事。
    这些年,我虽居后宫之中,然则一来保元素来会与我商谈朝中政务,二来静宜也会告知一些传自其外家的消息,所以于军国事还算清楚。
    广政十一年,后汉大将王景崇,因后汉政权内乱,请降于蜀。保元改凤翔军为岐阳军,以王景崇为岐阳节度使,同平章事,并派军应援。后王景崇与另一后汉叛将赵思绾同遣其子至成都见保元,企得后蜀力援。
    此事,我印象中保元似是遣了山南西道节度使安思谦将兵救凤翔,又遣雄武节度使韩保贞引兵以牵制汉军。安思谦军一度曾攻破宝鸡寨,后因兵粮不足而退回兴元。
    同年十二月,王景崇多次急报朝庭求援,保元命安思谦再度出兵救援。安思谦数败汉兵,然进至模壁后,仍因食尽而退。其时,韩保贞本已出新关与汉兵对峙,因闻安思谦退,亦退军。
    后听闻安思谦退屯凤州后,上表请罪。其时朝中保元正一门心思对付张业,不愿降罪安思谦,故释而不问,又听从了母昭裔等一干老臣的意见,未再遣兵援救。
    广政十二年(汉乾佑二年,949年)十二月,困守凤翔的王景崇终因援兵不至,于城破前夕,举家自焚。而彼时,保元正因我有孕之喜,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也只在膳间闲谈中与我说了此事,我当时亦不以为意。
    然今日回想起来,自后汉内乱之时至王景崇自焚之期,蜀军自三路出师取凤翔、长安,到保元遣援安恩谦等一连串的军事行动,均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我虽为妇人,不懂军事,然安思谦两番皆因军粮用尽而返,多多少少暴露出我蜀军在战略部署、协同作战及军队战斗力等方面的诸多弱点。故而虽有良机出现,却不能够把握住,致使到如今北部疆界始终未能突破前蜀时的范围。
    细算来,时至今日,郭威应已开始在汉军中声势日壮,其人将成为蜀国将来的一大劲敌。而保元此间,却因着玄宝之殇,不心军政,这可要如何是好……
    心中忧急,却又不能与谁言说,百般无奈之下,只得到清和宫中恳请太后,多加劝导保元。
    所幸,在太后与我的劝慰之下,保元渐渐从神思恍惚中开始振作,亦听从了我的建议,下令鼓励农桑,充实军备。
    广政十三年(950年)秋八月,保元听从太后提议,分封其弟与玄喆、玄钰两位皇子。
    自玄宝亡故,保元哀痛,当日追封玄宝为遂王,而此时保元两位皇弟以及玄喆、玄钰二皇子尚未封王。
    为此,朝中臣工多有非议,而李艳娘更因此事,人前人后谬议妄论,闹得后宫诸人耳根不得清净。保元也为此事头痛不已,我虽恨李艳娘不知好歹,可细想起来,封王之事也宜早不宜迟,毕竟玄喆已将分府另居,没有王位终究不妥。所以当保元问及我此事时,我便婉转表达了赞同之意。
    其后,保元下诏立其弟仁毅为夔王;仁贽为雅王,授检校太傅;仁裕为彭王,授检校太傅;仁操为嘉王,亦授检校太傅。
    立皇子玄喆为秦王,授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判六军诸卫事;玄钰为褒王,拜检校太保。保元加尊号曰睿文英武仁圣明孝皇帝,道号玉霄子。
    封王当日,盛况空前,保元亲与诸王授盖加爵。封诰完又告毕太庙,诸臣前往和陵拜谒先帝。
    典礼既毕,玄喆返长春殿来探。但见他一身华丽铠甲戎装,英姿飒爽,眉宇间英气勃勃。
    “母妃!孩儿今日封了秦王!”玄喆朗声谓我道。
    我抬首笑望着打量他,点头叮嘱道:“圣儿如今十四便封秦王,判六军诸卫事,足见你父皇对你期许厚重。想来大蜀江山积业亦是高祖自马背上打下来的,作为孟氏子孙,圣后日后更当勤加练文习武,一样都不可偏废了才好。”
    玄喆点首拱手,神情肃然道:“孩儿谨遵母训。”复又牵我手道:“孩儿知道母妃失了宝宝,父皇亦痛失三弟。母妃你还有圣儿,圣儿长大了一样孝顺父皇母妃。”看他一夜之间仿佛长大许多,我心中亦觉宽慰不少。
    这年保元赐玄喆秦王府邸,宅子修缮完毕,便迁出皇宫入秦王府邸居住。
    玄钰自迎仙宫迁入凌霄宫另居,待年岁满了,自当另赐府邸宫外居住。
    玄钰封王,李艳娘自然得意非常,人前人后更加显摆,只是碍于宫规位份,在我面前还算是谨守本份,但于其他妃嫔便常有不当言语。

章节目录

千年泪之花蕊夫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微雨薇薇错冷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微雨薇薇错冷柯并收藏千年泪之花蕊夫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