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自为赵王,袁术又让出了大舞台,对此没有多大反应,其余西面的诸侯,可就不淡定了。
    而这不淡定中,就要属在汉中的刘玄德,最是激动了。
    “那袁绍违背白马之盟,竟以异姓称王,人人得而诛之!”
    一知晓了这消息,刘备就要去寻张鲁,欲求其引天下义兵,共击袁绍。
    而刘备也是这么与身边的徐庶说的:“此乃天赐良机!”
    “待的那袁绍陷入四面追缴,必然唯有灭亡一路。”
    “其四州之地,即是要空虚无主,亦给吾等夺取基业之间”
    这刘备可当真是打的好主意。
    想把群起而围攻袁绍,更想浑水摸鱼,趁着袁绍被攻伐的时候,偷取一州一郡,好做基业。
    可惜...这激动的话语直接就被徐庶给泼了一盆凉水。
    就见徐庶只是摇头道:“主公要去寻张君师,必然不会被应允,相反,怕要更受打击。”
    刘备听得眉头一皱,难得是反驳了自己这军师一语道:“军师为何如此说来?那袁绍如此放肆称王,自该群雄并伐,张君师又如何会不肯?”
    徐庶直是摇头道:“如今各家各有基业,更有天下第一大势袁术在前,欲要召群雄而伐,实是难矣!”
    刘备听得沉默不语。
    他明白徐庶话语中的意思。
    这会可是不比十年之前了,十年之前,天下大乱初显,各家都没有自己的根基,那是举兵讨董,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而如今,各自都在自己的地方上经营了十年,又怎么可能轻易舍弃自己的地方呢。
    就说张鲁真是带兵去了,指不定回头就被刘璋给剿灭了。
    再说中原还有一个巨无霸袁术,这要伐袁绍,还得看看袁术的眼色才行。
    反应过来的刘备这才哀叹道:“大汉江山毁矣!”
    “有此一人称王,日后称王称霸者,定是纷纷效仿其行!”
    “江山社稷不复,直叫吾如何面对先祖!”
    刘备说着,也是忍不住流下泪来,真叫是一个悲切啊!
    徐庶也是被其感染,宽慰道:“以今日之势,主公更当愈加奋勇,早日入主蜀地,才好有所作为!”
    刘备这会可当真是顾不了刘璋同为汉室宗亲的身份了。
    这乱世不过才十年? 袁绍就称王了!
    只怕再是拖延下去,那就该有人要称帝了!
    届时这大汉江山? 就当真完矣!
    刘备重拾心情,铆足了劲头要借助张鲁军马,杀进蜀地。
    然其还没动作,这张鲁就给了刘备大头棒喝。
    ...
    自初平二年? 张鲁入主汉中之地,即改汉中郡为汉宁郡? 到的今日? 已经将近有十个年头了。
    对于一个军阀而言? 割据一地十年? 是说短也短? 说长也长。
    然而对张鲁而言? 那已经够了。
    这张鲁? 不仅仅是汉末割据一地的军阀,更是天师道教祖张陵之孙? 五斗米道第三代天师。
    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宗教领袖? 一个****的领袖。
    这可不是说说的宗教领袖,是正儿八经? 连着于吉那老神棍都比不上的。
    到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 元朝第三位皇帝)时期,这张鲁被追封为“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这种****的政权,对于地区的掌控力是极强的。
    是以刘备见得张鲁的时候,本身不清楚****种种优劣性,只觉得这张鲁很得民心。
    日后民心可依,说不得还能反攻中原。
    然到几日,其也发现这民心太足,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好事。
    ...
    杨柏,张卫,杨昂,杨松,此刻都屈身拜在张鲁面前,欲要叫张鲁...进为汉宁王!
    这张鲁,总共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加起来,也就汉宁郡一郡之地,下头一共九个县城。
    简直就是如今汉末乱世的最小势力了。
    结果这些个账下臣子,就敢叫张鲁称王了,可想而知,这民心有多吓人了。
    当然了...也是因为这些劝进的人,也都不是什么好人才。
    而张鲁账下唯一可当当用,用袁耀话说起来就如阎象比袁术一般,唯一可使唤使唤的,唯有那阎圃了。
    阎圃,益州巴西安汉人,是为张鲁功曹。
    见众人直劝张鲁称王,阎圃在众人面前直劝阻道:“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上匡天子,则为桓、文,次及窦融,不失富贵!今承制署置,势足斩断,不烦於王。愿且不称,勿为祸先!”
    阎圃这话说的很是不错。
    如今张鲁已经承制设置官署,势力也足以决断事务,称不称王,又有什么两样呢?
    还是不要称王,免得招来祸患。
    刘备就更是竭力反对。
    这张鲁要是也来一个异姓称王,那身为汉室宗亲的刘备,还好意思跟着张鲁打刘璋么?
    然要是不跟着打,入蜀计划就此搁置,自己还有机会匡扶汉室么?
    是以不论如何,也要阻止了张鲁称王。
    只是这有袁绍顶在前头,张鲁这番,也不是那么容易劝服的了了。
    却听其弟张卫上前道:“今袁绍称王,已破天下之势,安得以旧约所束!”
    “今日吾等不进,那蜀地刘璋亦是要进位。待的那时,吾等落与他人之后,再做称王之举,即落得下成尔!”
    听得兄弟之言,张鲁也是连连点头。
    说起来,这张鲁与刘焉父子的关系,也算爱恨交加。
    当初张鲁之所以能起势,也算是靠着刘焉来了。
    初平二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
    张修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夺其兵众。
    并截断斜谷道,在刘焉授意下,杀害朝廷使者。
    兴平元年,刘焉死,其子刘璋代立。
    刘璋以张鲁不顺从他的调遣为由,尽杀张鲁母及其家室。(所以别说刘璋软弱,狠起来,也不逞多让)
    又遣其将庞羲等人攻张鲁,却多次为张鲁所破。
    张鲁的部曲又多在巴地,刘璋于是以庞羲为巴郡太守,结果被张鲁袭取巴郡。
    至此,张鲁牢牢占据汉中,与蜀地完全撕破脸皮,也开启了自己割据之路。
    可以说,到的这时候,张鲁与刘璋,也是水火不容了。
    如今听得其弟张卫之言,也是应道:“不错!那刘璋小儿早晚称王,吾不可落与其后!”
    “既然那袁绍已开先河,吾又有何不可?”
    说着是不管那刘备难看到极致的神情,直言道:“日后就以这王业之名,以讨刘璋!”

章节目录

三国袁耀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杰克乐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杰克乐福并收藏三国袁耀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