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生阴脉,又是男身,怎么办?那么恭喜你,热不成,寒不成,当真是个宝贝了!
    子瑜本来就不应该过多近寒,偏偏这次寒气入体,一下子就病倒了,还是病的不轻,即便是苏木青的能耐却也只能是让他慢慢调养,就此在柳家住下了,柳远自觉有愧,招待更是周到了几分。
    苏木青却没有时间天天陪着,交代了柳远几句,就又往太康皇朝去了,此去是要往盘龙山一行,问一下寻人之事,这左右估算,却已经又是两年了,栖霞楼的新楼主也早应选出,梁千山的答复却至今未到,恐怕有变。
    虽然还是不放心子瑜,却可以肯定自己在元容没有什么仇人,再三叮咛之后,苏木青也只能是自去,若是有事,他自保倒也容易。
    “好吧,我会听话,会乖乖的等爹爹回来!”子瑜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被寄放的一天,寄人篱下,又岂是父母在身边可以比拟的?再周到只怕也少不了委屈,前世种种难道不足以说明吗?
    心情一下子跌落至底,嘴上却什么也没有说,不哭不闹地听话,人却一天天沉寂下来,反正什么也不能动,每天除了吃药就是吃饭睡觉,清闲得很。
    柳远开始害怕子瑜闷到,天天过来说些好玩儿的事情,甚至把自己的妹妹都送到了子瑜的床上,让子瑜郁闷不已,及至听到柳远已经有两个陪睡的女人时,他更是惊讶万分,这究竟算是个怎么个异族嘛,这么早熟!
    而更让子瑜意外的是这里的习俗,妻女待客,那么万一怀孕有了孩子怎么办?按照这里的风俗竟然是由主人养着,当然,从中分辨自己的亲生孩子还是有着一套办法的,而其他的人则同样作为养子养女一样的存在着,为家族开枝散叶。
    这种做法也是元容迫不得已的扩散方法,元容本来人数就少,开始还都是在元山居住,守着寒潭世代而居,在旁人看来犹如野人一般,但后来大势所趋,趁着大乱之际占领了这么大的一片地方,却又没有相应多的人来守着,时间长了,终究还是会被赶回山上,出于这样的考量,长老们发扬了这种习俗,借以壮大本族的力量。
    生在元容,长在元容,没有什么道理不护着元容,出于这种思想,即便有些知道了自己身世的人也没有任何对于元容的不满,反而尽心力维护这种制度。这也算得上是一种种族同化吧!
    子瑜一边佩服长老们的计谋深远,一边感慨这样子下去,说不定有一天元容中都没有多少是元容本族的人了!毕竟,按照那种强者为尊的家主制度,万一自己的亲子没有得到家主,岂不是为他人作嫁衣?
    但子瑜也只是想想罢了,他还没有什么伟大的情操,为元容谋一个未来,在他看来,元容异族的许多做法的确是太野蛮了,称得上好的也许就是对女子的束缚不多,这里的女子是不用从一而终的,夜夜换夫的也大有人在,只是,这实在称不上什么人权,她们都是作为私有财产听凭主人调用的。
    柳远找了不少的书籍供子瑜解闷儿,元容原先的书籍都是用一种形似甲骨文的东西记录的,那些不是凡人可以轻易看到,都被长老们保存着。现在元容流传在外的书籍则是长老们汇编而成的关于本族的一些往事之类的。
    更多的书籍则是从太康皇朝,大汉国,或是邻近的楚和南平传来的,唯一让子瑜感到奇怪的是,书籍中的历史从开始就是三国记,即已经分裂的西苏国,现在的太康皇朝,还有东边儿的大汉国,这三个国家开国都才百年而已,百年以前则无人知晓,莫不是都如元容一般因为无所记而不记?
    最奇怪的还是文字,既然从来没有一个秦始皇一样的人物来“书同文”,那为什么三国的文字从一开始就是一样的呢?一样的文字,记载着不一样的历史,总觉得有些怪怪的,难道那三个开国君主相互之间是兄弟朋友?
    再看看有历史记载的三国合约,一种类似于盟约性质的东西,说什么三国呼为兄弟之邦,友邻之国,永不开战之类的废话,这种东西按说都是不管用的,至少不能世世代代都顶用,一个国家的壮大必然伴随的是领土的扩张,甚至战争还能够成为一种炫耀盛大的方法。
    可是,有历史记载的地方说的很清楚,三国之间从来没有过一场战争,太康皇朝内部大战小战乱个不停,却也只是那些裂土的王爷们在争夺皇位,西苏国建国三十年之后就是战乱频繁,原有的各个异族之间冲突不断,有六十年都是在打仗,却也不见那时候太平的太康皇朝趁机而入。
    太康九十一年,西苏国才彻底分裂为凉,楚,南平三国,战乱始歇,却也民生无力,而这民生无力多半还有着苏木青的功劳,或许有些小的冲突摩擦,却也只是在边境上发生,此消彼长,从来没有过两国交战。
    而与大汉也是同样,虽然当时也有太康皇朝的八王乱政,无力争战的缘由,但是总的来说,依旧是没有国战,即便是元容趁势而起,太康皇朝也没有借口此事来攻打大汉,还真是和平得紧。
    想想自己时空的三国演义,再看看这三国的历史,子瑜还真有些百感交集的意思,认为那是盟约的力量所以三国不战?笑话,忘恩负义,反复无情是权谋的帝王之术,怎么可能凭借一纸盟约而永世为好?
    那,到底是什么来制衡呢?江湖的力量?不可能,虽然有任狂生那样的狂徒在,却也没有什么力量和朝廷抗衡,毕竟,现在的舆论还很不发达,没有现代社会那种一人说而天下知的及时迅速,也没有那么多草根敢随之附和,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在制衡呢?
    三国之间没有和亲的旧历,也没有通婚的说法,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三国这么多年都和平友好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吗?百年的国家没有打过一场仗,难道都是准备不够吗?
    帝王之中,说起丰功伟绩,谁不想要一个一统天下,谁不想当那个始皇帝,可是,为什么这里就不是哪?难道他们真的都满足与一小块儿地方吗?还是说皇族中没有一个有识之士的人才呢?
    越是想,子瑜就越是觉得头疼,索性放下了这种深奥而无解的问题,千年万年的历史都是慢慢走出来的,虽然自己的这个国家有些短了,却也有百年的历史了,和平还不好吗?说不准三皇五帝的时候都是和平哪!
    再想想大禹之前的禅让制,子瑜的疑问总算是放下了,比起那个来,现在的皇帝哪一个也都不是这样的,太康皇朝还要讲究一个子承父业,兄终弟继,算是血统优胜了,比起那些肯禅让皇位的人,境界是低了不少啊!
    靠在床柱上,扔下手中的书本,揉了揉眉心,再看看窗外一片桃红柳绿,子瑜莫名有些心动,想要出去走走,话说,苏木青这一去时间还真是够长的,大概没有了自己碍手碍脚,他的行动也更方便一些吧!
    想到这里,又有些失落,好不容易有了一个亲人了,现在却又不在身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真是,不失落都奇怪了。
    “子瑜,走,跟我出去逛逛,你这病老躺着也不会好,还是出去走走好得快,发散发散嘛!”柳远不知道又从哪里寻了新词,这几日总是“发散发散”地说着,跟他学会“小蹄子”那词之后天天那样叫丫鬟一样,就是一个小孩子的心性。
    “好,我也正想出去哪!”瞌睡来枕头,子瑜当仁不让地跟柳远一起出去了,他这次调养真是可轻可重,足足躺了一年的床,后面的一年又是只能在院子中活动,以免再着凉什么的,还真是关怀备至。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这样过了两年,如今子瑜已经九岁了,眼看着过了这个夏天就是十岁的少年了,苏木青却还不见回来,好在能够收到他报平安的书信和大把大把的银票,不然子瑜还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过下去。
    主人家的好客,不能成为客大欺主的借口,尤其是自己这种寄人篱下的,柳家越是热情,子瑜就越是别扭,却又见不得别人不热情,否则就会觉得自己多余,这种矛盾的心态让子瑜怎么着都觉得不自在,困守在一院之内,才觉得自己给别人的麻烦少了些。
    “我说,你早就应该出来转转了,告诉你,兴元很多好玩儿的,… …”柳远已经是一个长身玉立的俊俏郎君了,十四五岁的少年郎,唇红齿白的,再加上不错的功夫,走到哪里都是欢迎声一片。
    “你现在也都不小了,哥哥我带你去见识一下人事吧!”柳远嬉皮笑脸地说着,杵了子瑜的胸口一下。
    一听到那“人事”,子瑜的脸刷地红了,不是吧!总觉得今天出门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一如一年前跟着柳远去正院一样,从偷看到自己尝试,这也太… …我能不能不去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瑕不掩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紫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紫芋并收藏瑕不掩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