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娘没等到喜儿,等到了南永媳妇。
    出了什么事想到南永媳妇自从搬到外院,无事不进她的屋子,她心里一紧,遣了屋里的人,低声问南永媳妇。
    刚才五少爷到我那里去,问起他小时候的事南永媳妇忐忑地道。
    夫人要她注意徐嗣诫的动向,是怕五少爷在外院受人的欺负有个报信的人,而不是让她说三道四的。她今天的那番话虽然是一片好心,毕竟是僭越了。夫人知道了,不知道会不会嗔怪她可想到这件事关系到夫人和五少爷的母子情份,她还是硬着头皮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了十一娘。
    十一娘大吃一惊,想到徐嗣诫刚才的异样,不免很是感慨。
    她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向徐嗣诫提前当年的事,没想永南媳妇帮她解了这个围。
    当初她看中南永媳妇,不仅仅是因为南永媳妇老实忠厚,而是看南永媳妇对人对事都很实在,她希望徐嗣诫能受南永媳妇的影响,脚踏实地过日子。现在看来,她的选择还是比较正确。要不是南永媳妇真心实意地对待徐嗣诫,徐嗣诫也就不会在惴惴不安的时候第一个想的就是南永媳妇,南永媳妇也就不能言之有物地开寻徐嗣诫,徐嗣诫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振作起来
    还好有您这么开导他。十一娘见南永媳妇有些不安,立刻肯定了她的做为,我正为了件事发愁呢说着,把徐令宜准备让徐嗣诫过年的时候给佟氏上柱香的事告诉了她,从前一直没有提过,现在突然让他认佟氏,我怕他一时接受不了。嗯事先跟他说说,又怕他追问从前的事你这样,他缓了口气,有些话我也就可以跟他说了。
    南永媳妇听着心里一松,脸上有了几丝笑意,但很会又褪去,眉宇间露出几分担忧来。
    这样一来,嫡庶分明,府里的人知道了侯爷好态度,有些事只怕夫人和她都拦不住了。到时候徐嗣诫的处境比现在要艰难的多
    可转念一想,这样也好。
    人只有知道了自己吃几斤几两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气力,能办多大的事
    这一来五少爷也就可以老老实实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她的眉宇又舒展开来,委婉地道:马上就要过年了,各家要来送年节礼,管事妈妈要进来给您问安,四少爷那边也有客人应酬,到时候家里只怕忙得连喝口茶的功夫都没有了。
    管事的妈妈进来给十一娘问安,自然要奉上各府送给孩子们的小礼物,因徐嗣诫养在十一娘屋里,给他的东西从来都是和徐嗣谆一样的。而且过年了,徐嗣谆如果在家里设春宴肯定要请自己的兄弟做陪。徐嗣谕年纪大一些,一向不参与这些事,肯定不会去。不和徐嗣诫说清楚,要是徐嗣诫懵懵懂懂地去了,再发生窦净那样的事,别说徐家丢面子,对徐嗣诫也是种伤害一谁都希望自己被人喜欢。
    十一娘微微翕道。
    徐令宜回来,她和徐令宜商量:要不,就这几天我跟他说说吧
    徐令宜觉得十一娘太过小心翼翼了,随率地说了句行啊就问起明天宴请甘太太的事来:一共来多少人
    男客有两桌的样子女客一桌。十一娘笑道,听说送我们惠泉的舅老爷也会来
    那我准备些好茶送他。徐令宜说着,项氏过来服侍十一娘用晚膳。
    我这边不用服侍。十一娘笑道你以后在自己院子里用了晚膳,过来和我一起去给太夫人问安就行了。
    项氏很是意外。
    十一娘笑道:去吧冬天我通常百初三刻过去夏百正三刻过去,你差不多这个时候过来就行了
    项氏见十一娘态度坚决,曲膝行礼,退了下去。
    徐令宜笑道:连媳妇也不让在身边服侍啊
    说个话都不方便。十一娘笑道,何况弄得大家都不自在。
    徐令宜没有多说,十一娘让人把在后uā园和诜哥儿玩的谨哥儿找回来,吩咐小丫鬟摆饭。
    谨哥儿就着一砂锅狮子头连吃了两碗,还让盛第三碗的时候,徐令宜忍不住问他:你中午吃的什么
    吃得炸鸩鸩。谨哥儿说着,一个红烧狮子头又下了肚。
    徐令宜朝十一娘望去。
    十一娘把豆苗猪肚汤里的豆苗夹了一筷子到谨哥儿碗里,无奈地道:中午还做子酒醉鸭肝清蒸了肉末蛋,水晶虾仁红烧黄鱼他只吃炸鹌鹑。
    说话间,谨哥儿把豆苗用筷子藏到了饭底下,就着上面的白米饭继续吃红烧狮子头。
    徐令宜看得啼笑皆非,道:什么都要吃一点才好。
    是啊十一娘说着,给儿子夹了快豆腐。
    谨哥尼就瞪了徐令宜一眼:爹,祖母说了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
    徐令宜大笑起来。
    徐嗣谕和项氏过来问安。
    十一娘请他们在厅堂坐了,待吃过饭,才招了他们去西次间。
    徐令宜就问起徐嗣谕的打算来。
    徐嗣谕道:我准备十一月上旬启程回乐安。
    过了新婚就走。
    这么快年都不在家里过了吗
    十一娘朝项氏望去,项氏神色恬静,显然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了。
    徐令宜也觉得早了点,沉吟道:也刷昔这一时。过了元宵节再启程吧
    徐嗣谕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躬身应是。
    文姨娘和乔姨娘过来问安。
    我们二少奶奶也在啊文氏一惯的热情,手上这镯子可真漂亮
    项氏忙朝着文姨娘和乔莲房曲膝行了个礼,喊了声姨娘。
    徐嗣谆和徐嗣诫过来了。
    十一娘仔细观察徐嗣诫。
    他和往常一样站在徐嗣谆的身后,虽然面带微笑,眼底却没有了那种明亮的欢快。
    十一娘微微叹了口气,说了几句话,就去了太夫人那里。
    正好徐令宽也带了五夫人和孩子去给太夫人请安,太夫人那里立刻热闹起来。
    徐嗣谆就抽了空问十一娘尺工谱的事。
    你舅舅说正在给我们找。十一娘低声和他说着话,王允那边,可曾许诺什么时候还
    没有徐嗣谆也低道,不过,出了这种事,我给王允写了信封去,只说我一不小心把书给落到了水里。让他给我几天功夫我想办法誊一本送过去。王允听了,让我不要还了。说到时候到翰林院的韩学士家里借抄一本就走了。可东西是我们损坏的,就王允不要我们也不能不还啊
    十一娘点头:这么说来,翰林院的韩学士家里有了
    徐嗣谆眼底露出一丝得意之色:我们也可以去借来誊一份啊
    那我让你舅舅去借的试一试十一娘看着笑起来耳边传来徐令宜温和坚定的声音:不用了。我们两家是至交。让谆哥儿和我一起去好了。正好学些待人接物的礼节。说着,吩咐徐嗣谆,你明天到回事处把送给永昌侯府的年节礼准备好,过两天我们看看永昌侯爷。
    听说要出去,徐嗣谆有点兴味索然。
    他就了一声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回事处要礼单,待晚上送走了甘家的人,这才拿着礼单去禀徐令宜。
    两家的年节礼不过是些菜叶糖果之类的东西,不超过五十两银。
    徐嗣谆提着纸匣子和徐令宜去了永昌侯府。
    十一娘这边却迎来了沧州的年礼节。
    和往年一样,邵家差人推了一车的沧州特产来。
    进内院给十一娘问安的除了那今年年来给徐家送年礼节的妈妈外还有秀兰。
    她开了脸,梳了个妇人的圆髻,戴了崭新的银饰,神色显得有些激动,进门就给十一娘磕了三个头。
    十一娘笑起来:嫁给谁了
    秀兰红了脸:奴婢当家的在大爷身边做随从。
    大爷,就是邵仲然。
    看这样子贞姐儿已融入了邵家。
    十一娘笑着颌首,赏了秀兰两根莲uā银簪:算是给你做贺礼
    秀兰忙道了谢,说起贞姐儿让她的话来:听大爷回去说,六少爷想找个教拳脚的师傅。沧州有位姓庞的师傅,和邵家是姻亲,虽然左脚有点破,骑射功夫却十分了得。邵家有不少子弟拜他为师,就开了间武馆。前几天屋里人病逝了又没有子女。庞师傅也无心教武,把武馆关了。不知道侯爷给六少爷找好了师傅没有。要是没有大奶奶想推荐这位庞师傅来教六少爷拳脚功夫
    十一娘讶然,笑道:你们大爷怎么说
    同来的那位妈妈听了笑道:我们大爷也曾跟着这位庞师傅学两年的骑射,对庞师傅十分钦佩。当时候爷提起这事的时候我们大爷就想到了庞师傅。只是怕乡野粗民,侯爷瞧不上眼。庞师傅又在沧州开武馆,也不知道愿不愿意北上。就把这事搁在心里了。后来知道庞师傅屋里的人没了,这才起了这个心思。让我们过来问问。又笑道,是我们大奶奶嘱咐的,先问问夫人,夫人要是允了,再把大爷的推荐信拿出来说着,脸上的笑容更浓了。
    这是什妾道理
    她又不懂这些。
    你们把信交给我吧十一娘笑道,我先问问侯爷的意思,再给你们回信
    两人恭声应是,姜家的年节礼到了。

章节目录

庶女攻略(《锦心似玉》原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吱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吱吱并收藏庶女攻略(《锦心似玉》原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