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鹤记 作者:春山一朵

    分卷阅读250

    的那几天,教育局的高局长一刻也没有闲着。

    老高以自己的影响,与桃李满江洲的有利条件,迅速地织网。

    这一网,网起了所有的保罗派。

    江洲在现代落伍了,就是因为没有年轻的朝气,没有撸着袖子干的带头人,现在,带头人来了,但所有人都是看客。

    这怎么行。

    别小看了一个在教育界占有几十年位置的教育局局长的能量。

    罗莉,不是廖梅如。

    罗莉也不能成为廖梅如。

    咱们还是回到天坑吧。

    这个话题还没完。

    天坑像一张大嘴,朝着江洲穹窿山一带的天空张着。

    他的工程队一声不吭地挖坑。

    成绩如何,天机不可泄漏。

    隋大老板在这个秋天,忙着与他的未婚妻朱绣增进感情。

    五湖四海地飞着,都是大龄青年了,隋家还是一个大家族,对隋大老板的婚事高度重视。

    随着秋天的加深,隋大老板还要带着朱绣回祖籍,隋家是传统家庭,繁文缛节多着呢。

    即将进入豪门的朱绣,对待婚事非常走心。

    这一次,她放下素来的豪放作风,变的小鸟依人。

    一个女人,到了一定年龄,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一辈子荣华富贵的男人,这时如果还使性子,让到手的好好姻缘飞了。

    在中国南部的某个小淦村,有许多关于隋氏家族的故事。

    朱绣跟着隋廉回家,仅送的礼物,给渔村家家户户都备了一份礼物。

    小村轰动。

    其实,隋廉并没有出生在渔村。

    他出生在大城市。

    但隋家在小渔村有老宅子。

    树高千尺不能忘了根本。

    朱绣的婚期也定了下来,到于在哪里结婚,要看隋廉怎么计划。

    隋

    朱绣的故事就说到这里。

    她在江洲的小师妹交给了颜涵珍,不作交代。

    这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一阵西北风一刮,气温徒降。

    天坑的开发速度很慢,好像就是为了让别人看着,天坑还在挖,但他只是基建的一部分。

    隋大老板没有打算在穹窿山复建一座新市民公园。

    那个掉进天坑的秋妃雕像,被送进了老公园,雕像也不能老躺着,被竖了起来。

    汉白玉的秋妃像被放在老公园里,一座湖心亭上。

    人们只能远观。

    这样,也是不错的结局。

    毕竟放在新公园不是太吉利。

    放在市中心的老公园,人们也有些忌惮。

    正好有个湖心岛。

    放在湖心岛,隔着喷泉,隔着一片荷塘,雾里看花,挺好。

    至于那块大石头,大到几百吨的大石头,倒伏在天坑附近,任是孙悟空转世,也对付不了它。

    有字的一面伏向地面。

    孙悟空来了,也翻不了。

    不知道它的另一面有什么字。

    夏冬在寒潮到来的时候,回到了江洲,腿治好了。

    但也不敢爬山了。

    江洲多了一个对秋妃着迷的人。

    夏冬在电视台每晚10分钟的江洲故事,从此开始说秋妃传。

    想不到的是,唐老斋把他的研究成果,写成连续的故事。

    夏冬如获至宝,把秋妃的故事,又经过改编,写成口述故事。

    非常精彩。

    一时,江洲人都知道了这一档节目。

    都爱上了本地故事连续《秋妃传》。

    夏冬真正红了。

    而他在某医院的行政工作,得到了医院的支持,医院的竞争,也需要名人做广告。

    世事,就是这样的微妙,又是这样的现实。

    “爸爸,你写的这部分,秋妃在晚年住进鹤园,住了二十年。可是,民间有许多版本,说她是追随谢大公子去了,两个人变成了蝴蝶。”

    “哦……”

    唐老斋长吁一口气。

    “爸爸,你说秋妃一生只爱谢锜大将军,可是,这《枕鹤记》里,却有几首艳词,分明是她在宫中心有所属,对方也心有灵犀。”

    “爸爸,秋妃在回到江洲后,为族人不容,所以她才回到了穹窿山,去找小时候的玩伴,但谢锜家的公子谢颐在同年已患眼疾,失明了。”

    “爸,你真的不打算把《枕鹤记》全注,公布于世吗?”

    “江洲的秋妃学术研讨会,现在的情形父亲你可能不知道,就是一帮老年人,弄了点资金,找个由头聚聚的,这是对秋妃这个历史人物不负责任……”

    唐念约有数十个问号,在刚开始着手整理《枕鹤记》时,就对诸多问题想不通。

    唐老斋点点头又摇摇头。

    问题如果那么简单,还要让《枕鹤记》流浪那么多年,为什么?

    历史家学,在中国,好像还没有一个纯粹地靠研究历史名世的。

    文学也好,历史也好,它是依赖于政治的呀。

    有没有独立于政治之外的文学?

    有没有脱离了政府的历史?

    “父亲这是什么意思?”唐念约听完了父亲的嗟叹,问道。

    “司马迁之后,再无《史记》啊。”

    “父亲,秋妃是历史人物吗?”

    “她应该是还是不是呢?你父亲我一直在问这个问题。”

    “如果秋妃是历史人物,你可以弄清楚,可以把《枕鹤记》扒开,拿出历史的放大镜去探究。”

    “关键是,秋妃是江洲的灵魂,精神皈依。父亲不是残忍无情的人。”

    唐老斋摇摇头,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不是一个无情残忍的人。

    “在江洲,多少年来,有护着她的,认为她是英雄,有贬低她的,觉得她……”

    “还好,我没有把《枕鹤记》丢在大陆,我把它带走了,那,秋妃变成一只蝴蝶,要比穷困潦倒,凄风苦雨,最后无声无息离开人世要好很多。”

    “那父亲,你也知道秋妃在江洲,一个人远离人群,穷困而死?”

    即使是事实,父亲也不忍。宁可不说。宁可后人以讹传讹。

    原来如此。

    所以,秋妃传就不应该让唐老斋来写。

    他写不出真实的秋妃传。

    可是,那个北大的后来又毕业于哈佛的博士生呢?

    她,会不会是一个利欲熏心的人。

    如果是,唐老斋会不会在思索再三后,假手于她,让她写出一个惊世骇俗的秋妃?

    又是这个关节,为什么每次说到秋妃的晚年,都绕不开一个“殉情”二字。

    唐老斋是点逗过《枕鹤记》的,从竹简抄录流传而来,他知道真相。

    可是,他会说出真相吗?

    毕竟,对于唐老斋来说,他的情感里寄居着一个秋妃。

    时隔多少朝代,在江洲市中心,在宜侯街,秋妃故里,有据可靠。

    多少代后,他的第一任妻,就

    分卷阅读250

    -

章节目录

枕鹤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春山一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山一朵并收藏枕鹤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