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鹤记 作者:春山一朵

    分卷阅读232

    姑姑灿烂地一笑。

    姑姑很喜欢这个爽朗多金的女孩。

    “你也在这里?”颜涵珍笑着打招呼,还没等到回音,她看到了妖娆。

    “她,她是谁?是……”

    颜家姑姑不是一般的吃惊。

    因为,她看出这个姑娘,怎么与她的嫂子这么像。

    像吗?

    像。你没看到她的鼻子、嘴巴还有额头,不,要是她稍胖一点,完全是一个人。

    完全像?

    是,我见到梅如年轻时的样貌,太像了,好像时光倒流。

    姑姑有上去抱她的冲动。

    涓若的内心已濡湿一片。

    姑姑是过来人,她说的肯定是真的。

    “姑,你送我去登机窗口吧。”涓若突然改了口气。

    “不用急,航班延误了,说有气流在附近……”

    颜涵珍改变的态度,不那么盯着妖娆看。

    摄制组在进入伏天的第三天进场。

    江洲的气温已高达摄氏39度。

    这是要热死人的节奏。

    这是要出人命的节奏。

    江洲的百姓却被“一洞看千年”的创意撩拨得夜不能寐。

    本地新闻平台在早两天就策划民生新闻,希望百姓在家安全度过伏天,不要外出。

    并提供各种防暑办法参考。

    的确,在家完全可以看直播的,为什么要围观?

    这都什么年头了。

    江洲,连续39度的气温,要是再中暑几个,再栽进天坑几个,怎么办?

    结果,摄制组进了场,根本都没有开展工作。

    那些被地方做工作,三请四请来的记者编辑写手大咖们,找了一个万全之策,说什么雨季过后,天坑湿度过大,加上气温骤然升高,天坑里根本无法进人。

    进去一个闷死一个。

    撤。

    再大的好奇也是撤。

    一场轰动的新闻策划,就这样暂时停止了。

    天坑里究竟有什么?

    比起人命关天,就显得不重要的。

    春山一朵作为了解内幕之一的人,很快知道了真相。

    哪里是什么天太热。

    热新闻,是衍生出来的夏季新闻。

    说不定让整个挖掘天坑的事件更加丰满。

    问题是,央视那么大牌,匆忙来江洲。

    地方上的期望值是这么高。

    而且,坊间有很多小道消息传到制作人的耳朵里。

    传播正能量的东西,这是大新闻媒体的使命。

    挖天坑能挖出什么来,何况一个美女大老板与政府秘书长的桃色新闻,沸沸扬扬。

    撤了,找个恰当的理由撤了,有何不可。

    好了,江洲广电的那帮才子们额首称快。

    早做什么去了。

    一件普通的新闻而已,而且江洲的新闻界大腕也不少。

    难道新闻大平台全是才子才女,地方上的新闻界就全是滥竽充数的。

    江洲新闻台就有一个重量级的才子,姓庐的。

    这个姓有点特别。

    全江洲就他姓这个姓。

    传多少年前,庐大记者是京都最高规格最高级别的党报时事评论员。

    后来,后来他没有扎好裤带。

    犯了错误。

    丢了工作,可是地方上惜才,把他要回了新闻频道做记者。

    那年庐记者已经四十岁。

    好了,在江洲,连猫狗都知道有一个牛叉级别的记者,做新闻了不得,他最大的贡献当然是写出太多精彩的新闻,次要的贡献是他培养了许多女新闻工作者。

    她们个个优秀,视新闻事业为自己的生命。

    好了,罗市长在一次不公开的小型的务虚会上,沉吟很久,说:好吧,这个新闻让江洲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人来做吧,注意不要哗众取宠,注意导向,注意什么可以宣什么不可以宣……

    庐记者,在六十岁的年龄,即将退休的倒数三十天,接到了一个大任务。

    庐记者的工作经验无人能敌,他迅速地组织起新闻策划与报道小组,罗列了各路高手,争取完美地完成采访任务。

    广电中心的一把手在一个会议上,突然拍了下脑袋:要死了,我差点犯了一个大错。罗市长曾说把裴老师当作大神请来,做文本顾问。

    立刻电话。

    庐记者声如洪钟:“英雄所见略同。裴老师是我们节目的金字招牌啊。没有他,我们不开工……”

    广电局一把手说:“猴精,这人老了老了变为猴子了,还有什么不在他股掌中的。”

    挖天坑的民生新闻报道,在江洲一、二、三、五频道全天候循环播放。

    街头纳凉的老太都知道,挖天坑挖到什么阶段了。

    那个漂亮女人挖到了没有?

    也有真假新闻打架的。

    有人说挖到那个女人的一条丁字裤了。

    啊?

    哦。

    老妪听了,眼睛发亮。

    呐呐道:这是什么裤子?为什么要有钉子在裤子上,怎么穿?

    朱绣带着妖娆跟随温泉公寓的业主们,去了海南。

    海南的夏季很闷,刚下梅兰机场,妖娆的脸色就变了。

    呼吸急促。

    脸色变灰。

    你这是怎么啦?朱绣有些紧张。

    这女孩看起来漂亮活泼,可是,在拉萨时就这样,呼吸短促,手无缚鸡之力。

    难道?

    朱绣对柳妖娆的来历本来就存疑,她一路观察,觉得这个女孩有些异常。

    比如,不能在高海拔生存。

    不能在空气稀薄的地方多呆。

    在拉萨,她基本是养在房间里,靠氧气瓶维持生命。

    所以,朱绣把她带到了海南。

    海南鲜氧。

    湿润。

    可是,气压很低。

    这一点她们都没有想到。

    ☆、22,天坑 蝶谷

    江洲人没有疯。

    可是江洲人快疯了。

    离疯掉只有一步之遥。

    广电中心那帮老才子们,头顶湿毛巾,挥汗如雨,在天坑搭脚手架。

    本土的老新闻工作者,牛叉哄哄,深身本事,他们发誓要干一件轰动大事,钓一条新闻大活鱼,然后退休。

    荷尔蒙值在六十岁似乎没降反升。

    摸顶。

    好吧,他们的脑子很管用。

    他们想出了五花八门的主意。

    策划搞的挺唬人。

    而且这帮老新闻才子们,最喜欢我行我素。

    口头语是:你妈妈,江洲的事,多大?谁说了都不算,说话算数的在这里!!

    江洲才多大?屁股盘子那么大。

    啊,这个,这个,哪里轮到什么大神来摆谱。

    中央?

    他们在中央弄新闻就是了,跑这里做什么?

    那边地盘还不够他们显摆的?

    好吧,谁也管不着他们,庐大记者哪怕什么高温,伏天,兴奋着

    分卷阅读232

    -

章节目录

枕鹤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春山一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山一朵并收藏枕鹤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