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到时候咱们一起。”
    回到家,林玉跟闺女说,“去捞鱼好呀,只要咱们家有鱼,以后你想吃什么红烧鱼、酸菜鱼,妈都给你做,就算隔壁廖家闻到味道,也不会乱想。”
    穆清放下手里的书,翘起嘴角,“妈,你不是去打听我爸的消息吗?出门的时候还愁得很,回来就这么高兴了?”
    “哎呀,你爸巡逻在外,他什么时候回来我也管不了,算了,我也想通了,不愁了,还是开开心心过日子比较好。”
    穆清笑出了声,娘亲说的话,她听听也就算了。
    这些年她都习惯了,只要她爹出任务时间太长,娘亲在家不慌是不可能的。
    心里慌吧,就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在南广县的时候,娘亲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就是放开了囤东西,看到什么想要的都买回来。
    在青松岭这个上山老林,别说囤东西,出门能走二里地,都要从头到脚包裹的严严实实的。
    能去捞鱼也好,有个惦记的事情,娘亲心里能安稳几天。
    穆清本来想问打听到什么消息,看娘亲心情好不容易好转一点,穆清忍住没问。
    下午穆清借口出去放风,穿好衣裳出去晃悠了一圈回来,知道她爸年前应该能回来,她就不多问了。
    去白水河捞鱼冬天捕那一天,八点多钟母女俩就醒了,吃了早饭,穿好衣裳出门,去隔壁叫上王婶子,往后勤部去。
    胡平笑道,“我还说去家属区叫你们,没想到嫂子你们自己来了。”
    “我们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就先过来了,怕耽误你们时间。”
    “哈哈哈,耽误不了,咱们就是去凑凑热闹,说是捕鱼,实际上跟买鱼差不多。”
    当地百姓其实也不会喊高价,毕竟鱼是河里面野生的,部队的人也可以自己捞,他们就是站着住在河边的便宜。
    去的人都背着大筐子,胡平跟林玉说,“这些还不够,我们买了鱼回来,自己背一些,他们还要给我们送。”
    林玉接话,“咱们部队人多,也没办法。”
    “谁说不是呢。”
    他们青松岭驻地六个团,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人员,总人数有一万二三。就算一半人在外执行任务,一半人在驻地休整,驻地的流动人口一般也有六千多。
    “嫂子你也别担心,穆团长他们第一趟出去久了点,回来能多休息一段时间。算算时间,还能留在家里陪你们过年。”
    林玉笑了起来,“过年嘛,一家人能团团圆圆的当然好,为了执行任务回不来,那也是没办法。”
    “哈哈哈,还是嫂子深明大义。”
    胡平他们后勤部的人,对家属区两家嫂子都很佩服,看看那一大片空着的房子就知道了,一般人还真下不了决心陪着男人来这里吃苦。
    胡平是个能说会道的,长期搞后勤,知道的小故事多着呢,一路上那叫一个滔滔不绝。
    穆清听着没说话,心里惊叹,能搞后勤的真不是一般人。
    穆清腿短,在雪地里跟上他们的步伐还是有些吃力,胡平招呼一个又高又壮的战士过来,抱起穆清蹲人家背后的筐里,被背着走。
    穆清还挺不好意思的。
    “没事儿,你轻,背着你一点不重。”
    “回来的时候要背鱼,你节省点力气,到时候还要走回来。”
    被他们一劝,穆清就不闹着下来了。
    十一点左右,总算翻过山到了白水河。
    站在山坡上,只见远处一条大河从山里蜿蜒出来,河面被冻的硬实,一群大人在拉网,穿着厚实的孩子在河面上跑来跑去,间或被大人吼一句。隔的太远,听不到他们说话的声音。
    再近处,河岸边一片土地,每片土地中间散落着房屋,每家房屋的烟囱都冒着白烟,随着寒风没吹散。
    这幅景象实在太美,有静有动,有宁静的山林,也有喧闹的人群。
    “走,咱们下去!”
    胡平领头,他们顺着小路下去。
    一个长着大胡子的男人迎过来,“欢迎欢迎!”
    “哈哈哈,大队长好,咱们有段时间没见了。”
    大队长拉着胡平,“你过来看看,我们拉了两网鱼,你们看上哪条选哪条。”
    胡平惊呼一声,“哟,不错嘛,上游的河水没有下游白水县的河水深,我还以为养不出大鱼。”
    大队长哈哈大笑,“这你就想差了吧,虽然咱们上游人少,鱼也吃的少,一年到头的,鱼可不就养的大了么。”
    冬天河上冻之后好捞鱼,夏天的时候白水河水势很急,没那么好捞鱼,也算是给鱼留出了生长的时间。
    两人凑一起,商量着要多少鱼,什么价钱,还要给送货之类的。
    穆清不感兴趣,跟着娘亲去看鱼。冻的硬邦邦的鱼堆在冰面上,看着真壮观。
    “这鱼脑袋真大,做剁椒鱼头最合适了。”
    林玉也看上了这种鱼,“这叫什么鱼?”
    蹲河面上捡鱼的大姐说,“这叫大头鱼,我跟你们说,这鱼用来酱炖也香得很,加上野蘑菇、粉条、白菜、豆腐啥的,家里有啥放啥,怎么做都好吃。
    大姐说的是一口本地话,林玉大概听懂了。
    “大姐,你家有大酱吗?”
    “有呀,谁家没有大酱?没有大酱怎么过冬?”
    一连被反问,林玉笑着道,“我们外地来的,家里没准备这个,大姐你家要是有多的,卖点给我家成不成?”
    “哦,你们是随军过来的吧?你们驻地修房子的时候,我们屯的人还去帮忙了。大酱我家有的是,别说买不买的,见外,我给你拿一些。”
    大姐太热情了,找了个干净的缸子,给装了半缸,林玉抱在手里,觉得至少有五六斤。
    林玉哪里好意思要,大酱虽然常见,但是做大酱也费料还费时间,她不知道该给多少钱,就随手塞了两块钱。
    “大姐您收着。”
    大姐死活不要,最后推拒不过,“我家大酱不值钱,你给多了。”
    大姐还回来一块钱,林玉不要,那大姐直接塞穆清的衣兜里。穆清戴着兔毛手套,也没办法从兜里掏钱。
    “说好了,就一块钱,一块钱还是我占你便宜了。”
    行吧,只要肯收钱就行。
    大姐自觉占了林玉的便宜,捡鱼的时候,全挑大个的放林玉背篼里,林玉连忙拒绝,“够了够了,太多我背不动。”
    大姐打量林玉的小身板,嫌弃地撇嘴,“南方人吧,长的也太瘦弱了些。你这小身板,在我们屯可不好嫁。男人们都喜欢壮实屁股大的。”
    听到这话,林玉简直哭笑不得。
    那边,胡平和大队长已经商量好了,鱼也装的差不多了,看样子准备要走了。
    穆清赶紧把这些鱼拿去过秤,给了钱背上准备回去。
    王婶子在前面等她,林玉看了一眼,王婶子背的鱼比她还多。
    比起他们早上过来的时候,回去的人更多,背鱼的人排起了长队。
    穆清空手走在娘亲前面,勉强能跟得上队伍。
    回去也要翻山越岭,穆清看娘亲背的那么辛苦,很想把鱼收起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没办法操作。
    路上歇息的时候,穆清在背篼那里转悠了一圈,始终不敢动手。
    林玉赶紧拉着闺女,小声警告,“你可别乱动。”
    穆清委屈,“我怕你累。”
    “不累,已经走了一半路了,坚持坚持就到了。”
    雪地里背着重物走路,不是那么容易的。
    穆清不能把鱼收起来,就在娘亲的背篼里选了一条最胖的鱼抱在怀里。
    王婶子逗她,“舍不得你妈妈背那么重?”
    穆清不好意思地笑了,怀抱着大鱼,雄赳赳气昂昂地就要往前跑,被林玉抓回来。
    “别把棉袄上蹭上鱼腥味,我看到时候你怎么穿。”
    穆清抱着大胖鱼不撒手,“洗洗就能穿了。”
    “把鱼放进去,我背的动。”
    “不放。”
    小丫头抱着大胖鱼死活不撒手,当娘的努力想把鱼从闺女怀里掏出来,娘俩拉拉扯扯,惹来众人一片笑声。
    胡平笑着说,“怕鱼被我私吞了么?”
    “不怕,你要想要,我给你。”
    穆清家才不差这一条鱼。
    见娘亲不拉扯自己了,穆清小跑两步,把这条大胖鱼扔胡平筐里。
    林玉好气又好笑,“一点都不听话。”
    王婶子笑着说,“孩子也是心疼你。”
    林玉看闺女的眼神温柔的很,比天上的白云还软。
    休息了一会儿,大家背起鱼继续走,下午两点多,总算到家了。
    穆清也走累了。
    胡平把鱼塞给穆清,“鱼还给你,快抱回家吧。”
    穆清甜甜地笑,“谢谢叔叔。”
    穆清抱着鱼跟着娘亲跑远了,胡平笑着跟身边的人说,“等我结婚了,我也要生个闺女。”
    “你就做梦吧,你以为你想生什么就生什么?”
    “哼,你就是嫉妒我未来有孙女。”
    说话人给气笑了,“我家四个小子,你以为我不想要闺女?”
    “嘿嘿,你小子没有养闺女的命,不代表我没有吧。”
    回到驻地,大家伙卸下背上的鱼,又有心情开玩笑了。嘻嘻哈哈闹了一阵,这个月送物资的车来了,大家伙儿才去干活。

章节目录

带着嫁妆穿六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西凉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凉喵并收藏带着嫁妆穿六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