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王氏自然是藏在心中对谁也不曾说起。毕竟一切只是她的猜测,当不得真。可每日见年轻貌美的苏氏在眼皮子底下晃来晃去,王氏就一阵心烦意乱。说实话,放眼整个宁州城,比苏氏长得漂亮的女人不少,但一颦一笑的风骚却是苏氏自个独一份的。儿子风远鹏,正血气方刚,为了让他安心读书继承风府忠义伯的勋爵,王氏对儿子的管教历来严格。想着男子汉大丈夫先立业再成家,所以对儿女情事上面并没有对他嘱咐过什么。
    一个血气方刚的小子,一个会来事的狐狸媚子,万一风远鹏被迷昏头做了糊涂事……王氏终于按捺不住,决定想办法除掉苏氏,以绝后患!
    虽如此打算,但苏氏毕竟刚进府正受宠,一时间王氏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转眼暮春已过,端午将至,俗语云“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是以这段日子,宁州城大小人家都开始准备粽子,雄黄等过节的食物。
    霍白安看准机会,早在端午之前就命厨子研究新的粽子口味,临近端午前便将这些粽子以五个一装放入做工精致的食盒中,每一个食盒配上不同的诗句,每一份食盒本身的样式不同,配的诗句不同,食盒内的粽子摆放讲究部分口味也不同,是以一份食盒粽子便是天下独一份,绝无雷同。随后让掌柜亲手将其中一份送给宁州城的父母官,以表商家对朝廷的衷心。知府老爷对醉仙楼的做法颇为满意,对这天下独一份的食盒粽子也颇为满意。这消息渐渐散开,宁州城其他达官贵族端午过节均定了醉仙楼的食盒粽子。既免了收礼受贿的嫌疑,这做工精美且价格不菲的食盒同时也彰显了自身的品味。
    秦珍儿是数钱数的合不拢嘴,正扒拉着算盘,心腹丫鬟突然跑来,说秦夫人趁着端午过节将老家的大表哥给请来了。秦珍儿当即拉下了脸,念念不舍地离开算盘和账本。临了,又摸了摸心心爱爱的算珠,一脸心不甘情不愿地跟着丫鬟回府。
    霍白安幸灾乐祸地看着她,不过他更多是替那位老家来的大表哥感到悲哀,要和银子抢秦珍儿,似乎是一点胜算都没有。翻看了一下秦珍儿之前看的账本,醉仙楼的流水比之前涨了近四成。霍白安笑了笑,打个哈欠后优哉游哉地逛到前厅,要了个座和几盘茶点,惬意地品尝起来。
    一辆马车停在门口,车上下来一位华衣妇人。妇人走到柜台,一腔吴侬软语霎时好听。
    “掌柜的,我来定一盒粽子,不知还有什么样式?”
    掌柜连忙将图谱拿出,妇人眉头微蹙,似在专心挑选。一同斟酌后,选定的样式,妇人身旁的丫鬟道:“做好后送往忠义伯府就成了。”
    忠义伯府四字令霍白安微微抬头打量了一眼那妇人,从穿着打扮来看……莫非她就是风书权新纳的小妾苏氏?!
    霍白安看了一会儿,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只当她是出来买东西的。又在醉仙楼坐了会儿,见日落西山,霍白安提着一个食盒装着几碟小菜便回去了。霍墨儿回了夫家,霍青阳收到军中密信早早归队,如今霍府只余霍白安一人当家,他倒是乐得清闲幽静。在院中树下的石桌上摆上碗筷盏碟,品着小酒,晚风徐徐拂过,神情颇为悠闲。
    “阿福,明天你去醉仙楼拿几个粽子回来,咱们也过节应景。”霍白安说着,发现阿福不知去向。不由皱着眉——这小厮,莫非又往女儿家的胭脂店跑了?
    正喝酒,就看见阿福面带愁容的回来。霍白安挑眉坏笑:“阿福啊,是不是翠竹看不上你的胭脂?”
    阿福当即跳脚:“别瞎说!我一个大老爷们怎么可能去胭脂店买胭脂,这么娘们的地方我怎么能去!”阿福絮絮叨叨的解释,霍白安纯属找乐子地听着。
    解释半天,阿福恍然大悟,一脸无奈地看着眼前之人:“少爷,你现在是拿我寻开心,等下你看了这封信恐怕就笑不出来了!”
    霍白安放下酒杯,问:“什么信?”
    阿福将信递给他:“翰林院的吴侍郎寄来的。”
    霍白安一愣,心中凉了半截——吴侍郎,太子少时的侍读之一。阿福见霍白安面色复杂,当即道:“要不我把这封信给烧了,就说咱们没有收到。”
    霍白安无奈地笑道:“拿过来吧,就算烧了下一次恐怕就会直接派人来霍府了。”
    读着信,霍白安的脸色越来越阴郁,遂站起身往书房走去。阿福连忙地让一旁小厮将碗筷收好,又嘱咐厨房晚上备好夜宵。看少爷这幅模样,恐怕今天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回到书房,霍白安靠在太师椅上长叹一声。那封三页纸的书信密密麻麻搁在桌上,阿福将火盆端进,见霍白安默许,便将书信立刻焚烧了。
    霍白安望着房梁发呆——
    去年雪灾,冻死良田作物无数,灾民流离失所,朝廷派太子赈灾,户部拨款三百万两。三月前,部分州府反映,这笔赈灾款并没有如数到账。一时间,太子贪污赈灾粮款的风声在朝中渐渐传开。与此同时,齐王殿下摔麾下众将帮助灾民,齐王妃更是拿出自己的陪嫁之物赈灾……如今朝中,废太子立齐王的声音又多了起来……
    阿福站在一旁不敢做声,只是霍白安半响不说话令他有些担忧,轻声问道:“少爷……您看这事……”
    霍白安依旧是仰着头,倒在椅子里,似在自嘲:“我一介草民,无官无职。这等朝廷机密大事,吴兄不该告诉我,万一这信落在了有心人手中,不知又要翻起多少波浪。”
    “可是……”阿福犹豫半响,终于说道:“太子殿下虽然软弱,但赈灾一事多少双眼睛盯着,万不可能发生私吞赈灾款的事情。恐怕,吴侍郎他们是当局者迷,又或者现在朝中孤立无援,加之齐王……情急之下考虑不周,便送了这封信。”
    霍白安讪讪笑着:“怎么会考虑不周,如果落到了有心人手中也不出事,大不了将将军府也拖进朝中的那摊浑水。”
    “您说——”阿福蹙眉:“吴侍郎这封信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霍白安不答,反问道:“你认为这封信是吴兄写的?”
    阿福不解。却见霍白安叹口气:“怕是太子授意的……”说着便站起身,低声叹道:“我欠了别人的人情受了恩惠,注定是要还得。宁州城内虽然没有遭灾,但周边几个乡县多少有了大雪的影响。所以宁州县衙也收了赈灾款。京城中数十双眼睛盯着,太子他们不好行动。宁州天高皇帝远,就从这笔赈灾款入手调查吧……”说着,苦涩地笑道:“爹说得对,人这辈子什么债都能欠,就是欠不得人情债!”
    秦珍儿收到霍白安的告假条子有些惊讶,对着一旁的丫鬟笑道:“霍公子倒是够有雅致的。”假条上说端午将至,他霍白安反正也闲着,听说某县有赛龙舟,便准备带着府中小厮去凑这个热闹,这段时间就不来醉仙楼了,还请秦老板发个慈悲准了假期。
    秦珍儿想了想,决定将这事儿告诉风珏茗,免得她找不到霍白安心急。主意打定,带了一盒粽子,便去风府拜访。
    走至风府,发现风府附近停着数辆装着石土的马车,不断有仆人挑着石土进进出出,看样子府中正在兴土木。秦珍儿轻车熟路的直接去了南柯小园,侍女们正三五成群扑蝶玩,而风珏茗则坐在院中大槐树的树荫下无聊打着哈欠,那幅惫懒的神情,和霍白安竟有些相似。
    丫鬟将粽子交给风珏茗的侍女,食盒里冷粽子带着丝丝凉气幽香,风珏茗当即决定现在就解决掉它们,正巧她中午没什么食欲,午膳只喝了两口汤便没吃了。秦珍儿带的是醉仙楼推出的新粽子,小巧可爱,一口一个,很受姑娘家欢迎。翠竹将粽子剥好装盘,又端来了一壶香甜的果子酒,惹得风珏茗的食指大动。
    秦珍儿与她闲聊,问道:“风府里是不是要建什么东西,我见巷子口好几辆石土大车。”
    风珏茗点点头,说道:“海棠苑的小姨奶奶要新挖一座荷花池。”
    “诶?”秦珍儿有些吃惊。
    翠竹接话道:“咱们这位小姨奶奶不是江南人吗,嫌府中的湖水离她有些远,住的不舒服。便决定在海棠苑中挖一座荷花池,好让她闲时赏花纳凉。”
    “这……王氏同意了?”
    “当然得同意,这事是老爷说的!说小姨奶奶刚来,大家要好好照顾她,谁敢说个不字啊!”
    “啧啧……”秦珍儿似笑非笑的叹道:“小姨奶奶可真够威风啊!”
    说话间,风珏茗已经解决掉三个小粽子了。秦珍儿笑道:“小五,你这是多久没吃饭了啊?难不成府里来了小姨奶奶,你这就穷的连饭都吃不上了?!”
    翠竹给她倒杯果子酒,解释道:“其实小姐这几天胃口都不太好,天气热,什么也不想吃。还好今天秦小姐送来了这盒粽子,小姐怕是饿坏了。”
    秦珍儿抬头,眯着眼看着日头:“这几天的确是有些热,酒楼里买的好的也都是些凉菜,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去冰窖凿冰了。”
    坐久了,秦珍儿站起身在院中踱着步活动活动。见着南柯小园的正厅门口挂着两束艾草,回头问道:“小五,你这艾草挂的够早的啊。”
    翠竹笑道:“这是小姨奶奶送来的,屋子里还有菖蒲、榕枝。小姨奶奶虽然生活奢侈了点,不过对府中每个人倒是很大方,时常送些东西。往年府中的粽子都是又大夫人吩咐准备,今年小姨奶奶也准备了一份。小姐这段日子受了不少苦,希望能借着端午驱驱邪气吧。秦小姐您闻闻,那艾草还挺香的。”
    秦珍儿走近,还真是散着幽香。不过……这小姨奶奶果真是个没脑子的,才刚进门就摆出这幅当家主母的姿态,希望她能多活几日吧。
    翠竹本想留秦珍儿与风珏茗一同用晚膳,不过秦夫人派了丫鬟来,让秦珍儿回去与大表哥共进晚餐。秦珍儿大呼无奈,可母命难为,只好说下一次再来找她玩。临走时不忘嘱咐风珏茗,霍白安要她代为转达的话——这段日子他不在城内,你要乖乖的,好好吃饭,别瘦了,也别胖了。要知道胖来如山倒,胖去如抽丝……保持现在这个样子就好,吃不下饭呢就喝点山楂水,或者想着他,就能吃下饭了,所谓秀色可餐,就是这个道理。
    翠竹听着眼皮子一跳一跳,不由出声问道:“这真的是霍公子嘱咐我家小姐的?”
    秦珍儿特无辜地眨着眼睛:“是啊!”大致内容差不多,就是经过她秦珍儿润了一道色番罢了……

章节目录

嫡女宅斗指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录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录仙并收藏嫡女宅斗指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