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商队已经不是来福之前的老商队了。他之前是那商队的伙计,跟着一起的商人都知道他之前是当伙计的,有些容不下他。
    来福干脆自己拉拢了一支新的商队。
    这样一来,自己赚的多,而且还更自主。
    谢来都没想到,来福哥竟然都拉起商队了。
    来福道,“你不知道的事儿还多着呢。”
    “你和母亲他们也没说实话啊,”谢来笑道。
    “那自然。要不然以后万一遇着啥困难,她们也不会有什么落差。”
    出来打磨之后,来福可比以前考虑的更多,脑子也更活络了。
    谢来更好奇来福走过的那些城市了。
    他准备了一些空白的书页,作为自己记录的本子。准备写一本游记,记录当地民生情况。
    第128章 商税
    来福和谢来他们的商队直接去的南方。
    以前赶考的时候,谢来觉得古代出行真不容易,去一趟省府就那么辛苦。这次才知道那才到哪里啊,这次才是实打实的体会到了交通的不便利。哪怕是有马车,人也颠簸的受不了了。
    来福哥还没坐马车呢,坐在外面的没有棚子的货车上面,迎着冷风呼呼的吹。依然在和其他人说话。
    因为来福说了,这商队是刚组建的,要和大家打成一片,以后才好说话。要是赶路的时候自己坐自己的马车,只会让人觉得他清高,等真的做生意的时候,别人也不会和他交心。
    这都是之前学来的经验。
    当然,谢来是不需要这样的。
    因为谢来的身份就是跟着来福一起出来游学的书生。读书是最要紧的事情。
    谢来为了减轻自己的辛苦,就躺在马车里面,进入学堂里面学习。
    云老师和徐老师这才知道他竟然出远门行走了。
    徐老师是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到处跑的。他觉得学问就是多读书。
    云太傅则觉得外面危险。就这么老老实实备考就行了。
    这也是贵族家庭培养孩子的思想。
    他们不需要亲自管理庶民,只需要掌握着上层的资源就行了。下面的事情自然有下面的人去办。不需要他们去知道百姓疾苦。
    谢来就和他们解释,“在家里待着,我除了书本,什么都不懂。十三岁是这样,十六岁甚至六十岁也是这样。区别只在于读了多少本书。而书是别人写的,正确错误我都没法分辨。我要自己有明辨是非,明辨真假的能耐。”
    两位老师也意识到,自己的学生是能吃苦,也敢吃苦的好学生。和自己以往教的学生是不一样的。
    而且谢来已经出门,便也不再多提。
    只告诉他,若是遇到什么困难实在解决不了,可以来课堂上找他们,他们可以帮着出主意。
    谢来道,“多谢两位老师。”
    他又问两人关于天书的事情。
    云太傅道,“待天书都翻译完之后,就挑选族里合适的子弟研学。来儿啊,等日后你考完科举了,倒是也要学一学。听说你并未学这些?那很不好,你既然认识天书,那就不要浪费这样的机缘。要学习天书中的奥妙。”
    谢来听着头皮发麻。
    让他重新学理科……
    徐宗元也是这么个意思。因为谢来是二人共同的弟子,日后天书由他继承是最合适的。也是继续延续两边友好关系的纽带。
    只有关系好,才能在学业上面进行交流。
    所以谢来学天书还是很重要的。
    谢来含糊的应了,并且以自己要念书为由,赶紧躲去了马老师的课堂。
    白天马老师是不在的,谢来就在他这里念书学习。
    晚上寒风瑟瑟,谢来就发现他们竟然都没找到住的地方。
    一问才知道,已经经过了几个城镇了。但是没法去住。因为他们这样的商队进出城里都要交钱。给不起。
    谢来道,“不是没有商税吗?”
    没错这也是谢来对这个皇朝很不理解的原因。这个皇朝瞧不起商人,但是也很厚待商人,竟然不用交税。
    所有的税收都压在了地位比商人高的农人身上。
    难怪越来越穷。谢来把这一点不合理给记上了。
    来福道,“是不用给朝廷交,但是当地可没少收。”
    谢来知道了,这是伸手党。
    “真是可恶。那还不如交给朝廷,好歹可以做一些正事儿。”
    有个老伙计道,“那些当官的才不会让朝廷收呢,他们家里家家户户都有商队。真要是收起来,那是割他们的肉。”
    谢来顿时听懂了。
    他就说了,为何这样不合理。
    因为当官的家里可以免收田税,所以这个收重点和他们没关系。但是商业可不一样了,商人地位低,为人所不齿。当官的这些生意也不能放到明面上来,他们那些商队没有特权,所以就干脆所有商人一视同仁了。
    不过也不算一视同仁,因为像来福哥他们这样没有背景的商队也是要被沿途的城镇盘剥的。而那些有背景的自然就可以免了这些。
    这就说得通了。
    谢来心里一口浊气。这绝对的不是一两个当官的想法,只怕是绝大部分这样的想法。
    而没这个想法的人,他们不会想着阳奉阴违去建商队。自然也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谢来想了很多,但是谢来福他们对此却是理所应当。
    在他们心中,那些官老爷家里有些特权是很应当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
    有老伙计喝了口酒暖身子,“要么说为什么都铆足了劲儿去考科举呢?不就是为了这些?”
    谢来想着,是啊。不为这些还能是为了人民服务?这可不是社会主义国都。
    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不合理的。
    谢来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国都的把压力压在农民的身上,这是不合理的。以后一定会出大乱子的。
    而且商人因为被盘剥,又没有得到好的社会地位,那么愿意做商人的人也少。真正赚钱的生意都被世家大族捏在手里。财富分配严重不均匀,绝对的要出大乱子。
    谢来把这默默的记上了一笔。
    他庆幸自己出来了。否则也只能知道一些流于表面的东西,很多藏在内里的黑暗是看不到的。
    谢来正郁闷着,前面出现了一个驿馆,他松了一口气,总算晚上有个落脚的地方了。
    但是商队却没去,而是在驿馆外面搭了棚子,烧起了火堆,驻扎。
    谢来小声问来福,“哥,为啥不去住那边,为了省银子?”
    来福道,“那是当官的住的地儿,怎么会让咱们商人同住。会埋没了他们的身份的。”
    谢来:“……”
    “你以举人之身,也许可以去试试。”
    谢来摇头。他也做不出来自己去享福,让其他人在外面的想法。
    只是觉得可惜。
    因为那驿馆看着十分的冷清。但是来福他们却不去住。
    这既是让商队不方便,也是让驿馆损失了一笔收入。而这损失的收入,自然还是朝廷补贴。
    这又是多少银子啊。
    谢来挺佩服户部管银子的人的,太可怜了。这得多穷啊。
    吃了点东西,谢来便进入马车里面睡觉了。他虽然不丢下大家,但是也不能自找苦吃,有地方睡还是尽量让自己舒服点。
    车夫还问他要不要看书,可以点个油灯。
    谢来道,“不必了,省着点吧,我白天已经看过了。”
    车夫一愣,心说少爷白天不是一直在睡觉吗?
    他有些担心了。自家少爷不会因为出来这一趟,就变了吧。哦,他想起来了,传言少爷好梦中读书。
    是文曲星君下凡。
    如今可算见识到了。赶紧退出去,不打扰少爷了。
    谢来还真跑梦中读书了,第一是要节约,第二也是怕近视眼。
    油灯太废眼睛了,还是课堂里面好,永远是最合适的亮度。
    马老师果然在线,他赶紧进了课堂。
    司马丞相紧皱眉头。
    看到谢来来了,也只抬头看了一眼,继续开始打算盘算账。
    谢来也没打扰他,自行开始在记录本上写东西,记录自己一路的见闻,以及所思所想。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司马丞相才放下笔。
    谢来也写完了。见他停下,就上前见礼。
    司马丞相道,“在外面如何?”
    “首先是苦,官道修的太差了。”
    司马丞相道,“那是自然,修官道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可能到处修官道。”
    谢来道,“所谓想要富先修路,我就发现路修的好的城市,商业就发展的好,当地老百姓富裕。”
    “想要富先修路?”司马丞相念叨了一句。“何解?”
    谢来道,“字面意思啊,老师,你想想,若是两家店子,一家门口满是泥泞,一家门口铺上青砖,你会去哪边买东西?”

章节目录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湖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湖涂并收藏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