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在两家人都有心促进下,气氛变得越来越和谐。
    赵小艾面对婆家人,虽然还是不太自然,但也没一开始那么疏远僵硬了。
    曹水的病容也缓和了不少。
    这件事儿,似乎就过去了。
    隔天,公社,合作社办公室——
    赵芸芸跑到公社来显摆她的成果,前前后后全都讲给赵柯,重点突出她的作用。
    赵柯分析道:“应该是为了小艾姐和曹水的感情,也让两家人不那么生,毕竟跟春妮儿姐的情况不一样,离婚在大多数人眼里,不是光彩的事儿,长辈们希望圆满,那既然离不了,肯定是要做点儿什么消除两个人之间的隔阂。”
    “我妈也是这么说的。”赵芸芸一副想太多头疼的模样,“你说,我过我的日子,他过他的日子,大家互不干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不好吗?”
    “那样太冷漠了。”
    不符合传统的家庭观念。
    赵芸芸道:“可是会简单很多啊。”
    赵柯陷入到思绪中,喃喃自语:“如果,稳固的家庭观念可以帮助建立稳固的社会结构,那观念的转变,是不是也需要宏观调控,缓步转型?”
    “啥玩意儿?”
    字句赵芸芸都懂,放在一块儿,怎么一头雾水?
    赵柯回神,摇摇头,道:“你从小艾姐动手打曹水这件事儿里,有没有看出别的问题?”
    “还有啥问题?他们两家不好了吗?”
    赵柯耐心地引导:“以前咱们大队,大家都在说的是什么,媳妇儿不听话要教训,男人动手理所应当,可现在,赵小艾动手了,她为什么敢动手?”
    赵芸芸重复她的话,“是啊,她为什么敢动手?”
    “因为赵村儿大队的家庭结构不再是以前那样男主外女主内,女同志们也有自己的工作,也通过读书通过视野的打开,有了新的认知,进而观念在发生转变。”
    看透问题本质,抓住主要矛盾,从根源着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这是讲大道理,很多时候很难分辨清楚。
    家庭矛盾自古就难解,所以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赵小艾和曹水的矛盾,以及她和曹家的矛盾,其实是很多家庭都会有的矛盾,太普遍了。
    他们特别在哪儿,特别在赵小艾是动手的那个人。
    家庭矛盾就是家庭矛盾,不应该因为男女而区别看待。
    但赵小艾的行为,代表她的强势,曹水的退让,不止有家庭矛盾,还有男女地位调换的矛盾。
    赵柯不看是谁动手的,“无论男女,家暴都不对,就说小艾姐,她现在会愧疚,以后会不会成自然?会不会也觉得理所当然?”
    “有可能。”
    “如果妇女解放,就是要反过来压迫男同志,你觉得这对吗?”
    赵芸芸道:“都说是压迫了,肯定不对啊。”
    赵柯点头,“作为干部,应该透过单一的事件察觉到背后隐藏的一些问题,并作出应对。”
    赵芸芸呆滞地看着她,“啥?”
    “男主外女主内,不是分工吗?女性的退让,某种程度上,促使了家庭的稳固,但咱们大队现在变了,而且不止一个曹姐夫……”
    赵芸芸道:“你是说,有可能别家也像小艾姐和曹姐夫一样?”
    赵柯肯定赞许地拍拍她的肩,“你想明白了,回去就准备做社员们的思想工作吧,借着这个机会,让社员们更深切地认识到家庭中的权利和责任都缺一不可,促进他们的进步。”
    赵芸芸停了几秒,咂么出味儿来,气愤:“赵柯!你拐来拐去,合着又给我找事儿呢!”
    赵柯道:“我忙嘛,只能信任你。”
    赵芸芸气鼓鼓,忽然眼一转,“啊对了,我也给你接了个活儿,我跟曹姐夫家人说,要是曹老四婚事儿成了,你做主婚人,他们多有面子。”
    赵柯失笑:“我是你的吉祥物吗?还得拉出来溜溜?”
    “谁让你不安好心,要不是我有先见之明,不就只能任你宰割了?”
    赵柯哈哈笑。
    第197章
    赵芸芸现在没那么抗拒做事, 还找到了点儿乐趣。
    ……
    其实不是一点儿,是很多乐趣。
    但赵芸芸根本不懂怎么做思想工作。
    赵柯提醒她:“你不懂可以安排人啊,什么事儿都自个儿干,你干得来吗?”
    那肯定干不过来。
    赵芸芸“夸”赵柯:“还是你贼, 我就是太实在了。”
    赵柯斜她一眼, 赶人:“别在我这儿碍眼, 玩儿去吧。”
    赵芸芸把着门, “不是,你当领导的不说清楚, 我还得猜, 猜错了你再给我一顿批, 你直接定个方向多省事儿?”
    “用不用我再给你列个一二三条?”
    赵芸芸高兴, “那当然最好了。”
    “想得美。”
    赵柯直接打破她的美梦,“你之前做得不是挺好,多听大家伙的意见,多思考总结, 问题浮现出来, 就针对性解决,要什么事儿都我干,干得过来吗?”
    赵芸芸听这话实在耳熟,好像一分钟之前赵柯拿来搪塞过她。
    “你压榨我都不掩饰了……”赵芸芸嘴巴小声嘀嘀咕咕,骂了赵柯几句,问:“你啥时候回大队啊?”
    赵柯故意不回去, 当然不会早, “过些天吧, 我这两天要跟萍姐下乡, 转转养猪场。”
    她想要锻炼赵芸芸是真的, 但也不全是托词。
    这时,赵芸芸身后有个文质彬彬的年轻男青年出现,找赵柯。
    赵芸芸立马让出位置。
    男青年是专家团的一员,专门负责跟公社对接建宿舍和生态大棚。
    双山公社和大学的合作达成了。
    段书记生病,吴主任便将这个活儿分配到了合作社这儿,反正也是为了双山公社的农业发展,而且砖和施工建筑都由赵村儿大队这边儿负责,她管也合理。
    农机站要建,养殖站要建,还得建省城专家们的宿舍和生态大棚。
    农机站要建个大库,存车修车都方便。
    养殖站得配备兽医处。
    生态大棚要求最高,因为要满足冬天也能种植生长的条件,那边儿要求很高,刘兴学和邓海信都住进了公社,跟大学建筑方面的老师们沟通学习。
    赵柯最近主要忙得就是这些事儿。
    事情多不要紧,这些工程给双山公社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
    赵柯边招呼男青年坐下,边对赵芸芸道:“我这儿有客人,顾不上你了,你要是回公社,就跟赵小艾说,建筑队这边招人,都需要什么工可以先跟牛会计打听打听。”
    她说完就不管赵芸芸了。
    赵芸芸站在门口,看着赵柯跟客人游刃有余地有来有回地谈起事情,若有所感。
    她都来公社了,肯定要去农机站找陈三儿。
    “陈三儿,你对象!”
    靠近大门的一个男同志扬声冲里面喊。
    不少人都好奇地望向赵芸芸。
    赵芸芸也不害羞,左右瞧,率先看到了左边儿空地上的傅杭和林海洋。
    俩人面前一堆零件儿,还有各种线,不知道在干什么。
    傅杭和林海洋也看见了她,林海洋笑着招招手,傅杭对她点头示意。
    赵芸芸敷衍地挥了挥,继续找陈三儿。
    陈三儿穿着干活的粗衣裳,从角落一辆拖拉机下面爬出来,走向她。
    有技术就有饭吃,他跟傅杭林海洋有这层关系,不利用起来抓紧学习是傻子,他现在已经能独立修理农机。
    “你别靠我太近,身上一股柴油味儿。”
    陈三儿摘掉满是黑色油污的手套。
    赵芸芸不在意,“雪花膏是钱来的,柴油也是钱来的,就得有味儿,没味儿钱不是白花了。”
    她的思维方式总是这么清奇,陈三儿偶尔有些敏感的神经都被她揉粗了。
    赵芸芸又瞥向傅杭,问:“傅知青和林知青在弄什么?看着不像是农机的零件儿。”
    陈三儿居高临下,睨她,“你怎么知道不像?你是来找我的,还是看别人的?”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赵芸芸没察觉到酸味儿,追问,“你快说,那是干啥呢?”
    “赵主任说想给村子里通电,傅知青在研究设备。”
    陈三儿刻意咬重“赵主任”和“傅知青”三个字,来暗示赵芸芸。
    赵芸芸没往他暗示的方向想,知道答案就不在意了,随口道:“那早着呢。”
    “你咋知道?没准儿弄好了就能通。”
    赵芸芸咬咬嘴唇,答非所问:“我觉得,赵柯好像不会一直待在赵村儿大队……”
    “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吗?就你没心没肺,不去想而已。”
    全赵村儿大队都认为,一个赵村儿大队,留不住赵柯,所以大家对她常驻公社才接受自如。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张佳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佳音并收藏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