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们筷子不断, 滋溜得极香, 不懂城里人复杂的心思。
    饭后, 专家们稍作休息便又在赵新山的陪同下去别处看地。
    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也没闲着,正好陈三儿开回来一辆拖拉机,加上赵村儿大队自己的拖拉机,三辆拖拉机一起往公社酸菜厂运白菜。
    赵二奶本来觉得胡和志和赵芳芳领证了,比较稳妥,但经过宋明杰这一遭,心里又对他不放心起来,找到赵柯要跟着一起去酸菜厂。
    赵柯问:“要探望胡知青吗?芳芳姐一起去吗?”
    “我不是去探望,我是去警告他老实点儿,别对不起我孙女!不能让芳芳去,她要是听见我骂他,指定又得护着他。”
    赵二奶忍不住骂了一句:“胳膊肘往外拐!”
    原来是宋明杰后遗症……
    赵柯阻止她:“二奶你别去了……”
    赵二奶叉腰,不讲理:“咋!你还要向着他?”
    赵柯安抚:“听我说完,有些事儿,是要讲究方法的……”
    赵二奶叉腰的手下滑,“啥方法?”
    就跟赵新山和段书记在外人面前夸赵柯,赵柯不自夸是一个道理——有些话,当事人以外的人说,更有说服力。
    “不用你们说,咱们大队不还有别家人在酸菜厂上班儿吗,趁着送白菜的功夫,唠唠宋明杰他们过来发生的事儿,还有,大队替宋文瑞要到一千块钱,都唠唠,肯定能传到他耳朵里。”
    “这就有用?”
    赵二奶很怀疑。
    赵柯点头,“有些人心思多、心眼儿小,想得就多,他们自己会趋利避害,咱们态度恶劣地一通骂,太刻意了,也容易生嫌隙,对芳芳姐没多大好处。”
    “那这样就有好处了?”
    赵柯点她:“你们只要表现出不怕他抛妻弃子,他心里会衡量的,最重要的是,芳芳姐本人得不断进步,让他舍不得放弃。”
    赵芳芳喜欢胡和志,不亚于王英慧当初喜欢宋明杰。
    以胡和志自私自利的品性,知青高考回城,赵芳芳如果被抛弃,就会步王英慧后尘。
    事情还没发生,仅仅因为担忧就时时刻刻地提防,费心费力,赵芳芳夹在中间也格外难受。
    不如去提高胡和志的沉没成本。
    赵二奶听不懂啥成本不成本的,但赵芳芳进步的好处,她懂,“他要是真没良心,芳芳离了他还能找好的下家!”
    这么说……也可以。
    赵柯点头。
    赵二奶又问:“城里人是不是条件都好,就像那个郑同志他们那样儿,做个月子净吃好的?”
    赵柯道:“不是,他们应该算是条件比较好的,很多城里的工人也不见得比咱们农村吃得饱,您没听说吗,刘知青他们有时候还要接济家里。”
    “胡和志没拿我们家的东西接济过家里人……但他家要是有本事,他还用得着在乡下结婚?”
    赵二奶脑瓜一下子清灵起来,她可不是孙女,不信胡和志是因为喜欢赵芳芳才跟她结婚。
    “我得让芳芳爹妈也上进点儿,娘家腰板儿硬,乡下咋了?他胡和志也得寻思寻思,他就算真有门道回城也不见得能找到比芳芳好的!”
    “没错,打铁还得自身硬。”
    “那行,你忙去吧,我去找人唠嗑儿!”
    赵二奶用完就扔,匆匆忙忙去找人。
    赵柯提醒她:“赵芸芸跟车去记账。”
    赵芸芸的小喇叭,声情并茂,尤其针对某些事儿时,又响又刺耳,比有些社员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说不到正题强。
    赵二奶没回话,但脚下一转,往赵芸芸那儿去。
    赵芸芸在等着坐陈三儿的拖拉机挡泥板,赵二奶过去,俩人聊了一会儿,她看向赵柯。
    赵柯冲她点点头。
    赵芸芸便对赵二奶拍拍胸脯,“包在我身上。”
    十来分钟后,陈三儿开着装满白菜的拖拉机停在赵芸芸面前,带走了她。
    赵芸芸就是懒,真要是做事儿,也不差啥,而她感兴趣的事儿,全都超额完成任务。
    她在酸菜厂不止对着赵村儿大队的工人叭叭不停,还对其他工人绘声绘色地讲,讲完来一句总结:“咱们背靠双山公社,怕啥?不就是知青抛家弃子吗,有事儿找领导,不用怂!能治!”
    就像赵村儿大队为社员出头一样,公社也一定会维护公社内的社员,公社表示出态度,下面大队就算嫌麻烦,也不会视而不见。
    看起来只是一家的小事,但能够提高公信力和凝聚力,反过来,社员们相信公社的领导,公社下发的公告,社员们也会拥护,利于发展。
    这就是相辅相成。
    ·
    赵村儿大队的住宿条件,不如公社招待所,段书记和吴主任也得当天返回公社,不方便过夜,所以陈三儿装上最后一车白菜,接上他们。
    翟老师和卫老师临走前对着赵柯欲言又止。
    赵柯笑盈盈地告别,丝毫没露出有留人的打算。
    反正他们还要在双山公社待一段时间,多走走多见见,就知道双山公社的野心不只是野心而已,是真的在付诸行动。
    谁憋得住,谁掌握主动权。
    赵柯和段书记吴主任交换了一个眼神,目送拖拉机远去。
    赵新山站在赵柯旁边儿,闻着空气中没散去的柴油烟味儿,忽然道:“这城里来的专家同志,挺简单哈~”
    赵柯一顿,笑不可抑,“心无旁骛做研究的同志,值得敬佩。”
    赵新山赞同,整个双山公社都很尊重这些帮助他们的专家。
    ·
    省城的专家们暂时并没有给赵村儿大队带来什么转变,只是给大伙儿增加了一些谈资。
    赵村儿大队的劳动生活照旧。
    牛小强他们的打造校园的任务也在稳步进行。
    学生们亲自参与到从无到有的建造过程中,每一点成就感都能让他们对这个劳动课更有兴趣和热情。
    牛小强请教过赵柯之后,改变了一些思维,分派任务的时候,也开始正视每一个孩子的作用,观察他们的需求,并且对小弟们约法三章。
    比如他明确要求团队协作中分派下去的个人任务不能推到别人身上。
    像包奇星,就不能再仗着家里重男轻女,让包小雨替他干活。
    再比如,私人矛盾不能影响团队任务。
    像牛小强和余岳,余岳和刘小宝。
    一开始还是余岳和牛小强不对付,牛小强学着全局统筹之后不跟余岳一般见识,余岳反倒记吃不记打,乐此不疲地往牛小强身边凑。
    近期,变成了刘小宝和余岳针锋相对,俩人谁也不让谁。
    刘小宝为了加入组织,积极表现,余岳这个外来小孩儿现在是他的头号敌人,单方面认为余岳的存在给他垫了底。
    余岳本人,依然认为他是不服输、天生好斗,并没有意识到,他和刘小宝两个不招村里小孩儿待见的外围人员在争当倒数第二。
    俩人的争端,发生在方方面面。
    今天是为树根儿。
    树根儿是守村人,也是学校的吉祥物。
    平时,树根儿大多数时间都跟牛小强一起在四年级的教室“听课”,偶尔村里人会叫他去帮点儿小忙,得点儿好吃的也都给牛小强。
    树根儿仍然很单纯,傻乎乎的,但比以前说话利索,也很好脾气,课间女孩儿们找他帮着扯皮筋,他也会乐呵呵地站桩。
    最近,牛小强带人干活儿,他就哪儿也不去了,整天乐呵呵地当牛小强的一号劳力。
    余岳一开始不知道他在村子里的地位时,故意笑话过树根儿,现在看大家都跟树根儿好,他就也想“指挥”他。
    “树根儿,你过来!”
    树根儿看起来没心没肺,实际心里有亲疏,根本不回应他的呼唤。
    余岳跳脚,又喊:“你过来!”
    刘小宝闻风过来嘲笑:“哈哈,他才不会听你的!”
    余岳反问:“他就会听你的?”
    “当然。”
    刘小宝为了融入到牛小强的小组织里,不欺负树根儿了,以前树根儿听他的,他理所当然地认为树根儿现在也会听他的,自信满满地喊:“树根儿,你过来!”
    树根儿头都没回。
    余岳嘲笑得更大声:“哈哈哈哈,装啥啊?还不是叫不动。”
    刘小宝变脸,狡辩:“他就是没听见。”
    余岳挑衅:“那你再叫啊,看他应不应你!”
    刘小宝提高音量,更大声地喊:“树根儿!我叫你呢,你没听见吗?”
    树根儿旁边儿的孩子都听见了,但树根儿还满眼盯着牛小强。
    余岳心理极度平衡,还很爽快,故意哈哈大笑,刺激刘小宝。
    刘小宝一着急,对着树根儿喊:“哥!”
    他头一次喊树根儿“哥”,树根儿茫然地抬起头,愣愣地看着他。
    牛小强也抬头看看树根儿,又看向刘小宝。
    刘小宝一见树根儿有反应,得意地瞥余岳一眼,又喊了一声“哥”,“你过来一下呗!”
    他满眼期待地看着树根儿。
    树根儿好像更傻了似的,傻站着。
    牛小强担心地出声:“树根儿?”
    树根儿一激灵,转向牛小强,傻笑:“小强!”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张佳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佳音并收藏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