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根儿给他带了土豆。
    赵主任和大队长帮他恢复清白。
    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被保护的感觉。
    那种感觉,让他最后一丝戾气也消失了。
    陈三儿保证:“你啥都不用干,别跟你妈犟,吃你的喝你的,我努力,我努力行吗?”
    赵芸芸感觉怪怪的,怪不好意思的,“你、你啥意思啊?”
    陈三儿继续给她擦眼泪,“反正我会努力的。”
    赵芸芸红脸。
    许正义大义灭亲,许诚和方静重判了,两个人再也没有机会给赵村儿大队带来后患。
    许正义和许诚妈回来,都病了,全靠丁巧巧病榻前不辞辛苦的照顾。
    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说起的时候,全都唏嘘不已。
    陈三儿的伤养得差不多,没有立即复工,而是从邻居江大山家开始,要给村里人干活还债。
    村里人尴尬又不解,“哪有啥债啊?”
    陈三儿偷过谁家的鸡蛋,谁家的苞米,谁家的土豆……全都记得清楚,“我以后想堂堂正正做人,该还的一定要还清。”
    村里人都不好意思了,他们之前还喊着要把陈三儿“赶出去”“打他一顿”……
    陈三儿都能大大方方地为自己的错误弥补,他们要是扭扭捏捏,不是连他都不如?
    于是,第一个社员带着东西上门跟陈三儿道歉,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也上门……很快,傅杭家的地就摆满了。
    而陈三儿的债主们顺便会说一声,家里最近有啥活儿让他帮忙。
    一码归一码嘛。
    大家都心安理得。
    作者有话说:
    抱歉,高估我自己了,熬夜效率太低了……
    第135章
    许诚和方静的事儿, 大多数社员是精神和嘴巴上参与,实际生活照常过。
    赵萍萍的名额没有更改,不过稍晚了一天出发。
    中间发生了一点儿小插曲。
    马家人得知赵萍萍要去首都,特地从六河子大队过来。
    外村人儿不常到赵村儿大队来, 所以每一次来, 都能感受到赵村儿大队的变化。
    那真是日新月异。
    马家人是来找茬的, 他们对赵萍萍一个女人甩下丈夫一个人去首都参加啥培训很不满意, 打定主意要阻挠,但牛车一到赵村儿大队村外, 瞧着又起了一个新窑, 那老多砖堆在中间儿, 气势就稍微弱了点儿。
    马盛在烧砖, 见着家里来人,就跟王老三请了个假,带着父母哥哥回村儿。
    到村口,马家父母看见那老大的一个猪圈, 气势又弱下去好多。
    他们都听说现在赵村儿大队养着好几十头猪呢。
    那对十里八村儿是啥概念?那不是猪圈, 那是养猪场。
    赵村儿大队靠着这养猪场,就比周边儿的大队富裕好大一截。
    “先等一下,我去跟萍萍说一声儿。”
    马盛跳下牛车,跑向养猪场,边喊人边挨个猪栏找。
    赵萍萍从前面的猪栏出来,“咋了?”
    马盛:“爹妈还有大哥来了。”
    赵萍萍一听, 赶紧过来, 边走边解围裙, 摘帽子, 随手挂在猪栏上。
    不能一见面儿就给人不痛快。
    马家人全都笑盈盈地跟赵萍萍说话, “萍萍,是不是忙啊?”
    赵萍萍笑道:“现在猪多,新的饲养员还没定下来,每天事儿好多,闲不下来。”
    “那累不累啊?”
    “还行。”赵萍萍抬起手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大队安排社员临时帮手了,就稍微比以前重一些。”
    “那你赶紧去忙吧,我们别耽误你干活儿。”
    赵萍萍回头看一眼养猪场,她的活儿还没干完,差一个人别人要多干不少,“那我快点儿干,中午早点儿回来给你们做饭,马盛先陪着你们。”
    “行行,都行。”
    马家人全都挂着笑。
    马盛道:“有我呢,你快回去吧。”
    赵萍萍走后,马母才问:“这么忙,挣得多不?”
    马盛点头,“我们大队分活儿给工分,饲养员给10个。”
    “那真不少!”
    “那你呢?”马大哥问,“你在土窑干活,工分给的多不?”
    “12个。”
    马家人更满意。
    马盛没说赵村儿大队加班还会给工分,而且因为他们大队产业多,分红的时候每一个工分都更值钱。
    牛车进村儿,大院儿外头齐齐地长了一排矮矮的植物。
    马父问:“这草杆子是啥?”
    马盛解释:“不是草杆子,是花,叫格桑花,我们赵主任从外头寻摸回来的,要美化村容村貌。”
    马父一听,干巴巴地应:“花啊……”
    马母也露出几分复杂来,“你们大队都养上花了……”
    她一方面觉得闲的,一方面又觉得,不一样儿。
    马盛也变了。
    他以前绝对说不出“村容村貌”……
    这种发现,让马家人都手脚不自然起来。
    一行人到赵六叔家,马盛要去稻田地通知老丈人和丈母娘,马母也拦着他:“不用耽误他们干活,我们跟你说点事儿。”
    “啥事儿啊?”
    马家父母互相推,都让对方说。
    马盛眼神疑惑。
    “咳。”马母站出来,语气有点儿弱,“盛啊,不能让你媳妇儿去参加那个培训。”
    马盛:“为啥?”
    “还能为啥?”马父接过来话,“女人往外跑,还能顾家了吗。”
    马盛道:“我顾家呗。”
    马父急道:“你是男人,你顾啥家?那不让人笑话吗?”
    “谁笑话啊。”马盛骄傲,“你们知道那名额有多难得吗?那是首都的养猪培训,省里都抢,我们大队也抢破头,还有知青跟着争,但是萍萍拿到了!”
    马家人对视,更加担心。
    马母问:“你媳妇儿能耐了,你还有啥地位啊?”
    “萍萍尊重我,我也爱护她,我们俩好着呢。”
    “你咋不明白呢?”马母一脸无奈,“你本来就住在老丈人家,她要是本事大了,瞧不上你,给你踹了,你咋整?”
    “我们赵主任说了,每个人有不一样儿的发展方向,只要都在努力进步,没有谁就比谁高贵这一说,我也学习,也挣钱,那我顾家顾得好,不也是本事吗?又不是吃软饭的。”
    马盛已经想通了,“萍萍真要这时候踹了我,是她对不起我,不是我对不起她。再说,真要走的人咋也拦不住,但是拦着人进步,挡着人家的路,那就是缺德。”
    马家人无奈,这世上缺德的人少吗?不都是为自己的好处。
    马盛最后问:“要是选上的是我,你们还会这么说吗?”
    肯定不会。
    马盛摇摇头,“你们不要管了,她是马家的媳妇,也有名字,她叫赵萍萍,我是个男人,小肚鸡肠的叫人笑话,我得支持她。”
    马父马母还想劝。
    马盛转移话题:“我们大队承包酸菜厂,要组个建筑队,从外头招人,大哥去干不?”
    外头没听说过事儿。
    马家人态度转变。
    马大哥急忙问:“我能去干吗?”
    “能帮你哥找上活儿?”马母问完,琢磨,“萍萍能说上话吧,对,她是你们大队合作社社长的堂姐,你们议亲的时候她还来了呢。”
    “不用萍萍,对外招人的事儿,我们大队还没对外说,我提前替大哥跟赵主任报个名儿。”
    农村闲忙都那么上工,忙的时候忙得要死,闲的时候也在混工分,集体不安排活儿,啥正儿八经的钱都挣不到,大多数人也不敢挣。
    赵村儿大队愿意从外头招,想干的人肯定海了去了。
    马父也活心了,“那我能干不?给我也报个名儿呗?”
    马母道:“对,你爹干活儿可有劲儿了,让他也跟着干。”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张佳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佳音并收藏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