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之间的距离突然变得极其近,陈三儿惊得嘴里发出“嗬”地声音,一连后退几步。
    赵芸芸笑得不行,“哈哈哈哈……”
    陈三儿色厉内荏,“赵芸芸,我给你脸了是不?”
    赵芸芸从兜里拿出一小铁盒药膏,扔向陈三儿,“呐,给你的。”
    陈三儿手忙脚乱,铁盒在他手上蹦了两蹦,才稳稳地抓在手心,“这是什么?”
    赵芸芸眼神乱飘,“你不是搬东西的时候被砸到肩膀了吗?擦擦药,别耽误干活。”
    陈三儿低头看着手里的东西,沉默,“……”
    “感动啦?是不感动了?”
    陈三儿攥紧药膏,故意没好气地说:“赵芸芸,赶紧回去,让人看见,名声不要了?”
    “干嘛总是赶人,你烦不烦,好像谁爱见你似的,扫兴!”
    赵芸芸不高兴,气冲冲地转身回家。
    陈三儿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等她走出去很长一段路,才跟在她身后,看着她安全回家。
    两人离开后,许诚和方静从豆秸垛走出来。
    许诚看着两人离开的方向,“我有个主意……”
    “什么?”
    许诚没跟方静说,一把抱住她,再次压到豆秸垛上。
    这次没有人来打扰,两个人速战速决。
    完事儿后,许诚说了两句温情的话,叮嘱方静早点儿回去,别让人发现,就先一步提上裤子离开。
    方静一个人整理着凌乱的衣服,忍不住委屈地哭起来。
    二流子都知道姑娘晚上出来不安全,送人家回去,许诚呢?
    可这是她自己选的。
    她妈说过,要会利用女人的优势,过好日子。
    方静只想离开乡下。
    知青点,女知青屋里——
    一个炕上,苏丽梅和庄兰的床铺紧紧贴在一起,跟方静的床铺中间还隔着一个褥子的宽度。
    苏丽梅贴着庄兰道:“她上个茅厕,有半个小时了吧?”
    庄兰推了推她,小声儿道:“别说了,人回来了。”
    下一秒,门轻轻推开,方静脚步特别轻地走进来,第一时间看向两人。
    两人呼吸轻浅,似乎已经睡熟。
    方静紧绷的身体稍微放松,脱下衣服,放到她的盆里,拿出去。
    “你有没有闻到怪味儿?”
    苏丽梅贴着庄兰的耳朵,说话。
    “不知道。”庄兰按下她的头,“睡吧,明天还得上工呢。”
    许家——
    许诚回屋,脱下衣服随便儿扔在炕上,躺下没多久便呼呼睡起来。
    他沉睡之后,谁在炕另一侧的丁巧巧缓缓起身,拿起许诚的衬衣,放到鼻子下,闻了闻。
    有很重的雪花膏味儿。
    无论感情好不好,睡在一个屋的人只要细心,肯定能发现些许异常。
    从去年许诚监督社员们给傅知青盖房子,他就变得有点儿奇怪。
    以前许诚也爱打扮,但没有那么招蜂引蝶似的。
    后来,她给许诚洗衣服,偶尔就会发现一些不该存在的东西——女人的头发。
    男人沾点儿腥,没啥,只要这个家不散,她的儿女好好长大……
    丁巧巧一直隐忍,当作什么都没发生。
    可最近好几次,许诚的衣服上沾染的味道都变得很重……
    眼泪流下来,落在许诚的衬衣上。
    丁巧巧用力地咬着嘴唇,克制着呜咽声,手指大力地扯着衬衣,几乎要扯碎。
    万一害她的孩子抬不起头……
    许诚,怎么不去死?
    怎么不去死!
    ·
    旱地庄稼种完,抽出的人手便按照先前的组,一分为三,赵成带一部分任到水稻地,王老三带一部分人建新窑,许诚那组还没有选出新组长,仍由许诚负责,送砖进公社。
    水稻地的龙骨水车全都安装好,人到位后,便开始轮换着狂蹬水车,往水稻地里送水。
    王老三和许诚也带人忙活起来。
    妇女们则是在家种起自留地。
    赵柯安排赵芸芸组织村里一些年长的妇女们负责改善村容村貌。
    按照大队的规划,整个村子都要扩张。
    土窑和猪圈都是往北加盖,以老槐树为界,南边儿是住宅。
    这棵老槐树是赵村儿大队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村子出现,它就屹立在那儿,她陪着几代赵村儿人经历风雨,看着赵村儿的孩子们从孩童到成年,再到耄耋。
    她迎来送往,每一个赵村儿人都常常习惯、忽视她的存在,她又几乎每天都出现在赵村儿人的口中。
    “去老槐树坐。”
    “我妈呢?”
    “老槐树下唠嗑呢。”
    “老槐树集合……”
    赵柯让她们把老槐树下一圈儿都收拾平整,等到抽出空来,要在老槐树周围砌一圈儿砖台,既方便人坐,又保护老槐树。
    去年,苏丽梅她们说要种花,赵柯寻摸了一大包格桑花种子,据说这玩意儿最大的优点就是扛活,花期长,开出来是大片大片的花。
    先种老槐树和村口到土窑的道边儿,然后有剩余,再往大队部门前和村子里种。
    赵柯还打听到隔壁县种果树,跟那边通电话,换了十棵果树,五棵沙果树,三棵黄杏树,两棵李子树。
    正好,赵柯得去县里接剩下的小猪崽,就跟着拉砖的四轮车一起出去,把果树也带回来,顺便儿带一些人去县里扯结婚证。
    几乎所有新婚的小夫妻,都打算去领结婚证。不过这一次,先紧着参加养猪培训的夫妻。
    一行人早早到公社后,先去公社大院儿卸砖。
    大院儿里已经卸了五车砖,为了防止丢失,上面全都罩着草垫,用草绳严严实实地绑着。
    其他人往下卸,赵柯闲着没事儿,就扭开草绳,打算看看砖。
    前两堆儿都没有丢失,第三堆儿一打开,赵柯的脸色便严肃起来,全都掀开来看。
    赵萍萍注意到,走过来问:“怎么了?”
    赵柯面无表情地拿起一块儿砖。
    赵萍萍一看,“这不是不合格的砖吗?”
    赵村儿有些烧变形和烧半裂的砖,是不打算用到酸菜厂,准备留着自用的。
    但现在,不合格的砖出现在了公社。
    赵萍萍道:“是不是装错了?”
    这一堆儿,从外面看,没多少不合格的砖。
    装没装错,再看看就知道了。
    赵柯又去拆剩下两堆儿,表面上都是好砖。
    赵萍萍便笑道:“肯定是装错了。”
    “不合格的砖单放着,为什么会装错?”
    赵柯不信。
    赵萍萍的笑容也落下来。
    不合格的砖都单独堆放在大库墙边,确实不容易装错。
    赵柯抬手搬下外围的砖,两三层后,她又看到了不合格的砖。
    这下子,赵萍萍彻底没法儿再说“装错”,“这怎么回事儿?”
    今天出来,因为带的人多,之前搬砖的社员都没跟出来。
    赵柯没法儿问清楚,就喊人过来:“石头、罗风、赵杨……你们过来把这些砖全搬开检查一下。”
    一群人刚好卸完车上的砖,全都过来,二话不说地搬起来。
    只搬开一堆儿砖,里面甩出来的不合格的砖就堆起了一个小堆儿。
    赵柯冷淡地吩咐:“继续,这些不合格的砖,全搬到拖斗上去。”
    她的眼神冷得吓人,没人敢问会不会耽误去县里,全都埋头苦干。
    公社的人上班,看到他们的动作,纷纷出声询问。
    赵柯没隐瞒,甚至广而告之,“我们大队送砖的时候筛选不够严格,我过来检查,发现了,得收回去。”
    那些人一听,看看拖斗上的砖,大多数都要来一句:“这也不影响用,赵主任你可真严谨。”
    赵柯对外人微微缓和表情,道:“这是应该的,我们大队既然承包了酸菜厂,就得保质保量,等到正式开建的时候,有不合格的材料,还会再进行筛除。”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张佳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佳音并收藏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