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他熟读兵法,自?幼随父出征,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并非所谓的蛮将,是个会动脑子、有策略的人。
    种种条件合在一起,终于造就了这?个罕见?的战争天才。
    从此萧家军出征,所向?披靡。
    光是看到萧家军的旗帜,敌人就会闻风丧胆、丢盔弃甲。
    萧斩石只顾冲锋,只顾保卫疆土,只想着夺回故土,没有理会朝中的事。
    那时候他还年?轻,又?从小生长在战场上,不?懂朝堂中的弯弯道道,不?明白枪打出头?鸟的道理。
    百姓自?然是希望收复故土的,而且胜仗的消息总能让人热血沸腾。
    萧斩石每取得一场胜利,他在民间的声望就会高一分?。
    随着他的名字在百姓中越来越响亮,小孩开始为他编诗歌,茶馆开始讲他取胜的故事。
    而这?个时候,朝廷也终于开始忌惮他。
    要知道,方国的皇帝已经很久没有亲征了。
    人人都?赞美萧斩石,那帝王由谁来赞美?
    如果?天下最?厉害的是他萧斩石,那堂堂皇帝又?将被置于何地?
    如果?萧斩石威望如此之高,手上又?有忠心耿耿的萧家军,那将来……他会不?会效仿祖皇帝?
    光是想到这?些,金殿里的先帝就寝食难安。
    朝堂里的文?官们离天子近,最?能察觉天子的心意。众所周知,只要站在帝王这?边,迎合帝王的心意,就能获得升官发财的机会。
    于是,弹劾萧斩石的奏疏如雪花一般飞进金殿。
    有说他急功近利的,有说他好大喜功的,有说他傲慢无礼的,还有说他在战场上冒进不?听令的。反正只要能说进天子心坎里,想写什么写什么。
    这?个时候,被打得满地找牙的辛国也隐隐察觉到了方国君主的为难之处。
    他们趁机提出议和,希望方国君主尽快撤军。
    如果?方国打了胜仗,夺回十二州,那么功劳全是将领萧斩石的,萧斩石的名望会一步登天,无人可?与他匹敌。
    如果?方国与辛国议和,那么功劳就是他方国天子的,将领只不?过是略微协助了一些罢了。
    在这?个问题上,本国君主和敌国的利益,居然是一致的。
    *
    萧斩石远在前?线浴血,不?知道前?朝风云变幻。
    第一次他收到朝廷的急令,让他立即撤兵准备议和,还以?为是在开玩笑。
    朝廷是疯了?
    他们离夺回北地十二州只剩下八十里路了!
    这?种时候议和,千里之功毁于一旦!多少将士献出的性命将毫无意义!
    萧斩石居然没理这?令,断言是伪造圣言,继续冲锋。
    谁知很快,梁城中又?来了三道金令,催他班师回朝。
    萧斩石还是没理。
    然后,朝中又?来了最?后一次诏令,严厉申明若他再不?回朝,便判他抗旨谋逆之罪,全家问斩。
    那年?,萧斩石已娶妻室,并生下长子萧寻光,这?孩子刚满周岁。
    他拿着送来的金令,骑在马上,望着只剩下最?后十里路、近在咫尺的北地十二州,目眦欲裂。
    *
    萧斩石班师回梁,两次抗旨果?然给他惹来了大麻烦。
    他刚一回来,先帝迫不?及待地以?抗旨为名将他下了狱,一大群等着天降功名利禄的官员迫不?及待地开始上书,迎合先帝,准备给他按各种罪名。
    万幸,这?世上也不?是所有人的良心都?给猪吃了。
    另有一群官员或因利益冲突,或因看不?过眼,见?形势不?好,冒着被先帝疏远的风险,奋力上书,开始营救萧斩石。
    整整三个月,整个朝堂剑拔弩张,腥风血雨,每天都?是唇枪舌战,简直要大打出手。
    谢知秋当时还没出生,但她隐约记得家中长辈提过,谢家人虽然不?太看得起武将,可?当时谢家与秦家在朝中为官的长辈们,全都?在上书营救萧斩石之列。
    谢家甚至上了死书。
    若是圣上赐死萧斩石,他们这?些谢家的文?官也当场一起去死。
    谢家的小爷爷如此说道:“我不?喜欢萧斩石这?人,没见?过,也跟他们武人聊不?来,但基本的道理我清楚。
    “若是没有他们这?些武人,辛国兵马早已攻入梁城,从此男为奴,女为娼,我等何来如今安居乐业的踏实日子?
    “若是圣上杀了萧斩石,边境其他将领如何能安心在外作战、继续保家卫国?日后国境如何能安稳?只怕要人心惶惶,一个不?好,乱世又?要卷土重来。
    “所以?,唯有杀萧斩石一事,哪怕老夫拼上这?条命,也决不?能让他们成功。”
    *
    此刻,这?个谢知秋只在传闻中听说的一代名将,正活生生的在她面前?。
    他满脸刀疤,大手里捧着一碗粥,正小心翼翼地吹着,似乎是打算喂给她这?个伤病未愈的“儿子”喝。
    他一边吹,一边嘀咕:“你这?山上的米怎么回事,怎么都?潮了?你整天搞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终于把自?己搞得连饭都?吃不?上了吗?”
    谢知秋端详着对方的脸,揣度了一下萧将军和萧寻初之间的关系,毫不?犹豫地以?萧寻初的身份道:“我早已和家中断绝关系,现在吃什么米,和你无关吧?”
    “我——好你个小兔崽子!你这?是和爹说话的态度吗?!”
    “我又?没有求你上山来和我说话。”
    “你——”
    谢知秋大大方方地直视萧斩石的脸。
    如今二十余年?过去,这?位昔日大将身上伤疤犹在,但看上去已经没了传说中大杀四方的气场,反而像个笨拙的老父亲。
    先帝的策略,最?终是奏效的。
    由于没有夺回十二州,萧斩石本应得到的声望大打折扣。
    当然有人同情他的遭遇,但也有人将没得到十二州的结果?归罪于他,迁怒他当时没有抗旨,认为他当时就应该硬夺十二州,等回了梁城再夺位,那才是一代英雄。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习惯了如今的安稳太平,年?轻一代也不?在意要不?要收复遥远的十二州了,于是关于萧斩石的讨论渐少,颇有英雄迟暮之感?。
    待风头?过去,先帝看着收敛锋芒的萧斩石,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收了萧斩石的兵权,补之以?高官厚禄,算安抚民心,也算补偿萧斩石。
    后来先帝见?萧斩石挺老实的,偶尔也会召见?他,装模作样地聊聊天叙叙旧,感?念一下当年?祖皇帝与萧家先祖之间的过命友谊。
    那一场风波后,萧斩石也不?是完全没有再带过兵。
    现在方国能用的将领少,有时候情况危急,实在不?能不?用他。不?过,君主再也没有让他长久带过相同的军队,基本就是用一下又?赶紧召回来,生怕再赢得太快。
    好在萧斩石人也配合,年?纪大了以?后,他圆滑许多,不?仅不?再有过激举动,甚至让两个儿子都?从了文?,算是彻底投诚。
    此刻,谢知秋嘴皮利落地和萧斩石父子斗嘴。
    她以?前?很少说话,但毕竟是个聪明人,真要吵架思路很快,还非常刁钻,一下就把萧斩石吵得吐血。
    待吵得告一段落,谢知秋若有所思,看了看自?己的手。
    没记错的话,萧寻初比她大两岁,今年?十九,和她一样,是在萧斩石那场风波后才出生的小孩。
    萧寻初从小在梁城长大,养尊处优,又?被扔去读书,生活的环境应当相对舒服平稳。
    不?过,萧家自?己的事,萧寻初不?可?能完全不?知道。
    萧寻初对此是怎么想的呢?
    为何……他既没有从武,也没有按父亲的意愿从文?呢?
    当谢知秋思索的时候,萧斩石缓了缓,也决定暂时不?跟这?儿子斗嘴,给自?己找气受了。
    他给儿子换了伤药,又?见?对方喝了粥,基本放心,便在他屋里转起来。
    “你平时就住在这?儿?我们当年?出征,住得帐篷都?比你这?屋子牢靠一点。”
    萧寻初的草庐上确实有个洞,如果?是萧寻初自?己,大概是可?以?补的,但谢知秋不?会,而且她尚且病着,还补不?了。
    谢知秋没吭声。
    萧斩石又?拿起她桌上一物,那东西像是个机关。男人用粗糙的手指一扳,就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
    他又?皱眉道:“这?又?是什么玩意儿?有什么用吗?”
    萧将军笨拙地扳着那个机关,像一个小孩在摆弄没见?过的复杂玩具。
    说老实话,这?东西谢知秋也不?认识。
    她和萧寻初交换不?久,基本不?清楚萧寻初这?些年?都?在干什么。
    万幸,萧将军也一知半解的样子,应该能糊弄过去。
    她故作镇定,只道:“是重要的东西,你不?懂,别乱动它。”
    “重要的东西?我不?懂?”
    父子之间关系不?好,萧斩石到萧寻初这?里来,显然也是憋着口气,此刻一点就燃。
    他指指屋子里的一堆杂物,还有屋顶上那个洞,道:“你看看你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听说你那个所谓的师父死后,师兄弟也都?下山了,就你一个还硬要留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结果?你没两天,一个人都?能把脑袋摔这?么个大洞!若不?是我凑巧上山,若不?是这?两天恰巧有五谷在,你以?为你还能有命在?!
    “这?些到底是什么鬼东西,让你书也不?读了,家也不?要了,非要留在这?山上受苦?!”
    谢知秋抬眸,迎上萧将军的目光。
    说实话,谢知秋对萧寻初在钻研的东西一无所知,而且听萧将军这?么一说,她也有点好奇。
    要知道,不?止是众叛亲离,萧寻初为了这?山里的东西,还被整个梁城的人叫作怪人。
    谢知秋所认识的萧寻初,虽然做事的确有点随性,但并不?是一个没道理的人。
    她目前?没机会去搞清楚,但她隐约觉得,萧寻初可?能也是有什么理由的。
    不?过,她现在就是萧寻初了,这?种疑问当然不?能表现出来,反而得表现出很有底气的样子。
    谢知秋道:“我自?然有我的原因,待我取得成果?,父亲自?会明白。”

章节目录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辰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辰冰并收藏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