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叶看了黎青执一眼,有点佩服。
    黎青执真的太有办法了,这两个孩子在黎青执手上,总是特别乖。
    大晚上的,回去的路有点黑,黎大毛黎二毛不免害怕,黎青执见了,就给他们讲故事。
    鬼故事是绝对不讲的,黎青执挑了个历史上半夜行军打胜仗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顺便给他们说半夜行军都要注意些什么。
    两个孩子听得特别认真,完全忘记了害怕。
    同样忘记害怕的,还有黎老根和赵小豆。
    黎老根胆子小,赵小豆吧……他以前在家的时候听过一些鬼故事,免不了怕黑。
    两人手牵手走在黎青执后面,原本比黎大毛黎二毛还害怕,现在却光顾着听故事了。
    等来到县城,就有灯光了,他们回到金叶绣坊的时候,绣坊里也亮着灯——女工们已经先一步回来了。
    黎青执让金小叶带着黎大毛黎二毛去洗澡睡觉,自己却是去叫了一声常瞻,让常瞻和他一起看常端送回来的书信。
    得知自己哥哥没有回来,常瞻有些失落,但他很快就调整好心情,和黎青执一起看信。  常端在信里没提他跟吕庆喜的事情,只是说了京城的情况,然后又提到他现在经营着一家酒楼。
    黎青执已经从吴白川那里知道常端的事情,自然也就知道他的酒楼是吕庆喜给的。
    他也知道常端为什么要留在京城。在京城开酒楼的话,常端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看过信之后,黎青执就将那些信件给了常瞻。
    反正他都已经记住了。
    第二天,黎青执去了李秀才那里之后,就拿出纸笔给常端写信。
    他将自己知道的,跟开酒楼有关的事情全都写了下来,比如店小二的服务态度要好,服装最好可以统一,可以给客人赠送一些小零食之类。
    黎青执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写下来,当然他也在上面写了,自己并没有开酒楼的经验,这些东西只是随便想的,要不要用,具体怎么用,全看常端。
    写完这些,黎青执又拿出一张纸,开始写蒸馏酒的技术。
    张巡抚喝醉那天,黎青执就想制作点高度酒放着了,那是能消毒的好东西。
    不过他一直没来得及制作,除此之外……他发现大齐,已经有蒸馏酒了。
    但大齐的酿酒作坊并不知道他们是靠蒸馏在提纯酒精,只把这当作酿酒的一个步骤。
    他们将酒醅放在一个大木桶里,再把木桶放在蒸锅上蒸,木桶的上方,则放上一个大铁锅,铁锅里放冷水……
    酒精七十多度就能蒸发,遇到放了冷水的铁锅又能凝结……最后就能收集到“烧酒”。
    这样制作出来的烧酒,度数不是特别高,也就二三十度的样子,而黎青执……他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铁质的蒸馏器皿,可以将二三十度的酒继续蒸馏,应该能蒸馏出五六十度的酒来。
    就是这器皿不大,能蒸馏的酒应该不多……物以稀为贵,也挺好。
    黎青执画了个图纸给常端,又写了一下番椒可以拿来做菜的事情。
    他打算将手上一半的辣椒粉连同他写的信,一起送去京城给常端。
    常端在开酒楼,应该用得上。
    黎青执跟吴白川说过让吴白川帮忙带东西给常端,但吴白川要过上两三个月,才会再去京城……想了想,黎青执打算从绝味斋那边选两个劳工,让他们跟着其他船队去京城,给常端送东西。
    去京城的船队并不止沈家一个,只是沈家的船队特别大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镖局会往京城送东西。
    打听一下,很容易就能找到近期要去京城的船。
    而这事儿,他可以交给常瞻去办。
    这天晚上,黎青执照旧带着黎大毛黎二毛去灯会那边。
    他都答应两个孩子要天天带他们去了,可不能爽约。
    不过金小叶没去,她有了个新想法,正在筹备……
    于是,黎青执就背着一袋铜钱,牵着黎大毛黎二毛后面跟着黎老根赵小豆苟英,从灯会的这头逛到那头,再从那头逛到这头,一边逛一边吃。
    看到黎青执的好胃口,苟英肃然起敬。
    黎青执真的太能吃了!
    这天他们回家就比较早了。
    黎青执照旧带着三个孩子还有黎老根走回去,苟英不想走路,就蹭朱家
    的船回去。
    苟英回到家的时候,家里很安静,他爹娘应该已经睡了。
    他也不去打扰他们,让门房给他开了门之后,就朝着自己住的小院子走去,打算洗漱一下就去睡觉。
    明天还要去读书呢!
    苟英对读书已经不排斥了。
    李秀才对他并不严格,他在学堂里虽然要学习,但也能跟其他人一起玩,因为他懂得多以及是苟县令的儿子,那些人还都听他的!
    去学堂比在家有意思多了,他喜欢去学堂!
    “哥。”一个小小的声音突然响起。
    苟英一愣,然后就见自己的大妹妹从一棵树后面出来:“淑云,有事吗?”
    苟淑云才十岁,是个比苟英矮了很多的小女孩,她仰头看苟英:“哥,你今天去灯会了?”
    “对,去了!”
    “哥,灯会好玩吗?”
    “好玩啊!你昨天不是去过了吗?”
    苟淑云低下头,过了一会儿才道:“哥,你明天能买点灯会上的东西给我吗?”
    “可以啊,你要什么?”苟英问。
    苟淑云高兴起来:“我想要麻球、炸年糕、臭豆腐干……”
    苟淑云一口气说了很多,说完又道:“哥,你一次给我带两样就行了,多了我跟淑雨吃不下。”
    “行!”苟英道。
    苟淑云又道:“哥,你别告诉娘。”
    “我保证不说!”苟英拍着胸脯做保证。
    苟淑云高兴极了,悄悄回了房间。
    苟英等妹妹走了,琢磨起来。
    明儿个除了买吃的,他还可以给两个妹妹买点玩具!
    苟英其实挺喜欢两个妹妹,但他娘觉得他的两个妹妹是女孩子,平日里这不许那不让的,他根本没机会跟两个妹妹玩儿,久而久之,跟妹妹也就不熟悉了。
    现在妹妹难得跟他提要求,他一定要满足。
    不过他妹妹不懂,他却是知道的,家里的下人都是爹娘的眼线,今天他妹妹来找他这事儿,就肯定瞒不了他爹娘。
    但他跟妹妹说话的时候周围没有别人,所以他爹娘不会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家里那么多下人,他要在他娘不知道的情况下给他妹妹送吃的不容易……但这很有挑战性,不是吗?
    苟英想来想去,最后选了个最简单的。
    明儿个晚上,他把吃食偷偷放妹妹窗户外面!
    当然要提前跟他妹妹说一声。
    苟夫人并不知道自己女儿去跟儿子要庙会上的吃食了,她这两天很不开心。
    昨天去灯会不开心,今天苟县令找她再去,她拒绝后苟县令一个人去了,她还是不开心。
    那破灯会有什么好的?她丈夫怎么一心扑上面?
    那灯会当然很好。
    至少崇城县的百姓,就觉得灯会非常有意思。
    新码头这边的空地很大,也就划出来很多摊位。
    第一天,摆摊的老百姓并不多,但到了第二天第三天,摆摊的人却越来越多。
    他们不一定卖吃食,还可能卖一些别的东西,比如有竹编手艺的,会在灯会上卖竹编。
    小笸箩小篮子小椅子……不实用但孩子们喜欢!
    当然实用的,大人喜欢的东西也都有,可以尽情挑选。
    就连金小叶,都带着金叶绣坊的女工在灯会上摆了个摊子。
    她们交了三份的钱,占了三个摊位,然后在摊位上卖包括头花在内的各种小玩意儿。
    来逛庙会的年轻女孩很多,她们都愿意买点,金小叶她们的生意还挺好的。
    这灯会,苟县令原本只打算办个四五天,但因为人太多,他打算多办几天。
    苟县令甚至还让朱前摆了个摊子,在摊子上卖《沉冤录》还有黎青执给他写的那些故事。
    当然里面还夹杂了其他一些话本,只卖这两样不太好。
    黎青执他们印刷《沉冤录》速度很慢,是因为常瞻、常端还有冯大都不是熟练工。
    苟县令要印这书,就简单多了!
    他跟崇城县的印书作坊说了一声之后,那书坊立刻就忙活起来……在黎青执准备灯会的时候,苟县令已经印了几千套《沉冤录》。
    一同印的,还有黎青执写他丈量土地的那个故事。
    《沉冤录》在京城很火,但在崇城县,知道这书的人寥寥无几。
    可现在,这书跟写苟县令的书摆在一起,朱前找来摆摊卖书的人还很会吆喝:“都来看啊!写尽了临湖县百姓冤屈的《沉冤录》,给你揭秘张巡抚在临湖县大开杀戒的缘由……”
    “京中百姓争相翻看,朝中大臣为之落泪的《沉冤录》,都来买一本吧!”
    “让张巡抚怒发冲冠的《沉冤录》,都来看看啊!”
    虽然《沉冤录》这书知道的人很少,但崇城县的读书人,都已经知道张知府升任张巡抚的事情了。

章节目录

夫君来自未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决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决绝并收藏夫君来自未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