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宣帝朗声大笑,“那是自然。”沈平渊立下如此战功岂能不封赏?这不是寒了将士的人吗?想到他暗折上的内容,雍宣帝的眼神闪了闪。
    沈四,沈四小姐,是叫沈薇的吧。没想到她和阿佑带着区区千人就掀了西凉王宫,把西凉国主都给逮回来了,这才有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奇女子也,巾帼英雄啊!这样的女子就该入了皇家的,阿佑倒是个有福气的。
    之前还觉得这沈四的身份有些低了,现在倒是可以给她抬抬身份,要不给她封个县主?是不是太低了?这可是不世功勋呢,要不就郡主吧!有了这个身份嫁给阿佑也好看。
    沈四都封赏了,自然不能落下阿佑。阿佑这小子倒是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明里暗里帮着做了不少的事情,父皇临去前独独放心不下他,一再叮嘱自己要好生照应他。他既然不要晋王府,那就给他封个郡王爵吧,另外开府,省得住在一起不自在。
    其实雍宣帝是想给徐佑封个亲王爵的,毕竟雍宣帝待他跟亲儿子也没差多少了。可他想了想还是作罢了,主要是他那个糊涂弟弟不是个省心的,别到时被晋王妃挑拨几句再去给阿佑添堵,还是先封个郡王吧。阿佑有能耐,定能把亲王爵挣到手的。
    朝堂之上,人人都知道了西疆大胜,忠武侯府的沈侯爷又立下不朽战功。看向世子沈弘文和礼部的沈弘轩的目光便充满了羡慕,这俩货也不是多能干,但架不住人家有个好爹,不用自个奋斗就能再富贵几十年。
    忠武侯府上下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下人说话的嗓门都不自觉高了三分。沈侯爷随奏折入京的还有家书,家书上交代了,侯府一定要低调稳住,切不可大肆宴客,一切等他回京再说。
    其实这话不用交代沈弘文夫妻俩也知道怎么做,沈侯爷纯粹是不放心他那个不着调的老妻,生怕她被人奉承几句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得小心谨慎,若是被别人拿了把柄就不美了。
    有了沈侯爷的家书,许氏把府里的奴才敲打了一遍,闭门谢客,除了出嫁的姑奶奶这样的亲戚,其他的一律不接待,规矩比以前更加严了。
    饶是这样,每天往忠武侯府送年礼的也络绎不绝,而且比往年都厚上不少。这许氏倒没有拒绝,年节下正常走礼而已。于是也相应地加厚回礼回去,不能让人挑出不是来。
    许氏可高兴了,走路都带风。西疆大胜,公公和儿子都平安无事,而且儿子的前程也有了。于是她大手一挥,阖府的下人每人多赏两月月钱,主子每人多裁四件衣裳。因为心底那个隐约的猜测,沈薇和风华院的份例尤其厚重。
    这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毕竟府里还未出阁的正经嫡女只有沈薇一个了。
    风华院上下也是异常高兴,西疆大胜,那就意味着小姐快要回来了,大觉寺那么冷清,还只能吃素,也不知道小姐都瘦成什么样子了。
    众人满心盼望着,在荷花桃枝的带领下里里外外地打扫屋子,张贴年画和窗花。
    小大人似的沈珏也止不住脸上的笑容,像个孩子一样。太好了,姐姐要回来了,姐姐平安地回来了!
    远在大觉寺的梨花和湘眉嫂子等人接了消息也是大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这几个月两人担惊受怕,既担心小姐的安全,又生怕哪里漏了破绽被别人发现小姐不在,心里的压力可大了,本该长膘的冬天,两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雍宣帝就派谁去和谈这一问题和大臣们商议了一番,商量来商量去总是定不下人选。最后雍宣帝大手一挥,不派和谈使者,亦不需要把西凉国主押解入京,西疆的事就在西疆解决吧,和谈的事就由沈平渊和徐佑二人主持,毕竟这两人最了解西疆的情况。
    至于雍宣帝的要求,则派了永定侯去西疆宣旨。
    由于是冬天,天寒地冻的,道路比较难走,永定侯一行整整走了半个月才到西疆边城。
    ------题外话------
    和和很感动,昨天喊了一嗓子求评价票,今天就多了许多,还有个妞儿自个花钱买投给和和的,和和都觉得不好意思了,这个评价票看书就会有的,不要花钱买哈,跟沈薇学,能省点是点呗!
    现在和和在新人pk榜是第四名,都是妞儿们的功劳,谢谢,谢谢!
    ☆、第177章 和谈
    “什么?西凉大王子要粮食?而且你们脑缺地居然还准备答应?”沈薇自椅子上一跃而起,像看傻子似的看着她祖父和徐佑。
    没搞错吧?作为战败国还敢理直气壮地要这要那?而战胜的一方还准备大手一挥答应其要求,人傻钱多?银子多得没处花?给我呀,赶紧麻溜地把我花出去的银子还回来!沈薇都要气死了。
    许是沈薇的意思太明显,她祖父和徐美男都觉得脸上讪讪的。
    “四公子,咱们大雍朝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西凉不过是个弹丸小国,此时咱们大雍要展示咱们的气度,不予他们一般见识,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前来西疆宣旨的永定候笑呵呵地给沈薇科普着。
    沈薇看着永定候,见他不像是开玩笑,再瞅瞅她祖父和徐美男两人,见他们虽然没说什么,但脸上居然都现出赞同的神色。
    这下沈薇就更生气了,合着她拼死拼活地打这一场就是为了给西凉送粮食的?死那么多人都白死了?她那么多银子都白花了?扔水里还能听个响声呢。展示个屁的气度,人家都给你兵戎相见了,你还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开打的时候你的德和礼咋就没把人给服了呢?
    “不给,一粒粮食都不给。给我警告那个李元鹏,战败就要有战败的样子,给我老实点,再敢提这提那要求,我先把他给废了。”沈薇咬牙切齿地说道,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弄死这个作妖阴险的大王子,扶持二王子上位,她就不信二王子那个怂货敢跟她要这要那?
    “小四你去哪?”沈侯爷见孙女虎着脸朝外走,慌忙唤住她。
    “我去弄死那个不要脸的。”沈薇的声音阴仄仄的。有她在,西凉想要粮食,门都没有。
    “胡闹!”沈侯爷立刻使人把她拦住,“这不正和谈着吗?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心急?”一言不合就要动刀子,还是当着未婚夫的面,还有点姑娘家的样子吗?沈侯爷很发愁。
    他生怕未来孙婿多想,佯装生气训斥道:“就你能耐是吧?小小年纪脾气这么急,安生坐着去。”
    沈薇撅着嘴又坐了回来,永定候见状眼珠子一转,笑得更像个弥勒佛了,“四公子的爱憎分明真令本候钦佩,只是四公子到底年纪小,看不透也属正常,沈侯就不要训斥他了。”这可是沈平渊的爱孙,自他进了西疆边城就如雷贯耳,在圣上跟前都挂过名号,这个面子他得给。
    “西凉对大雍开战不就是因为牛羊大批死掉,百姓食不果腹吗?咱们大雍地大物博,帮上一把也是应该,西凉得了粮食,日子能过下去了,自然就不会想着东下了。”永定候徐徐解释着。
    沈薇对这番说辞嗤之以鼻,“侯爷就能保证西凉得了粮食永不东下来犯我朝?说不准他们前脚得了粮食回到西凉,后脚就领着大军继续东下攻打边城呢。”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样的事例还少吗?西凉的野心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永定候正色道:“那不能,国书都签了的。”
    国书?那玩意就是一张废纸,顶什么用?“以前不也签过互不来犯的国书?西凉哪年不扰边?可见那东西根本没用。”沈薇据理力争,“西凉就是那喂不熟的白眼狼,等他们拿了咱们的粮食恢复了元气还是会掉过头来打咱们的,所以咱们决不能做那等蠢事。”
    顿了顿她又道:“就好比强盗把你的家人都杀了,眼见打不过你了就跪地求饶,你不报仇斩草除根,还给他银子助他度过难关。你说他养好了伤后会不会反过头来把你也给杀了?以德报怨,何以报直?你宽宥帮助强盗有没有想过你那些枉死的家人?反正我是做不到。”沈薇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见几人若有所思的样子,沈薇继续说道:“西凉要粮就给粮?凭什么?这不是资敌吗?不是该咱们对他们提条件的吗?西凉的战马和皮子都是很好的,你们怎么不想着弄点回来?我看西凉王宫也修得富丽堂皇,可见金银是不缺的,让他们拿银子赎人,西凉国主怎么也得值个三五万两吧?王子少算些,两万两好了,那些大臣再给他们打个折,每人交一万两领走。这样一来咱们总能落个三四十万两银子,圣上能不欢喜?”
    “西疆打仗,粮草被西凉死士烧了,朝廷东拼西凑才送了一万石来,西凉大王子倒好,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是五万石,他咋不上天呢?”这让沈薇尤其气愤,自己紧衣缩食,却对敌人穷大方,脑子咋想的?这还都是在官场上爬摸滚打的老狐狸,他们都不觉得这样不妥,可以想见朝中大臣们的想法了。总觉得大雍高人一等,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看不起人,自诩君子贤者,敢情不要他上战场哈?全是一群迂腐虚伪的人,奉承你几句能多长一块肉?落在手里的东西才是实惠。
    “要粮食也不是不行,让他们拿银子买,拿战马皮子药材来换,不趁机削弱西凉的国力,养虎为患吗?”辛辛苦苦打了胜仗还白给人家粮食,这到底是胜是败?
    永定候动开了心思,圣上正为了国库空虚心烦呢,要是真能弄银子回去,圣上还不龙心大悦?虽说他不是和谈的主人选,但圣上既然派他跑这一趟了,功劳那是肯定跑不了的。
    沈侯爷也差不多的想法,他看了面无表情的徐大公子一眼,微不可见地点了一下头。徐佑也觉得他家小丫头说得极有道理,白花花的银子谁不喜欢呢?更何况他皇伯父穷得都要咬人了。
    “我赞同四公子的意见,粮食不能给,只能买或者换。还有,西凉作为战败国,是不是要赔偿咱们的损失?也得让他们知道挑起战端是要付出代价的,疼了才能记住教训,才会长记性。”也得让西凉知道大雍可不是好糊弄的,一认输求饶就能弄回大把的好处?想得美!不得不说徐大公子也是很狡猾狡猾的。
    永定候和沈侯爷都不住点头,作为守边的大将,他们也希望能削弱西凉的国力,使他们无力再大举进犯大雍。
    尤其是方大锤和王大川这样性格耿直的,更是对西凉恨得牙齿痒痒,还给他们粮食银子?门都没有。之前看侯爷和大公子的意思是要答应,可把他们憋屈死了。幸亏有四公子在,不然还不得被西凉小崽子占了大便宜去?他俩看着沈薇咋看咋觉得顺眼,还是四公子好啊,跟他们是一路人。
    再次和谈的时候,西凉大王子整个人都不好了,向来好说话的大雍态度强硬起来,不仅不答应给粮食银子等物资了,还要求赔偿大雍的损失,至于战俘,也不会白给他们,得拿银子来赎,没银子也不要紧,可以拿东西换,战马,皮子,药材,凡是大雍缺少的而西凉有的人家都要。
    大王子为首的西凉和谈团气得脸色铁青,为什么他们敢年年犯边?还不是因为摸清了大雍当权者的心态?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认输呗,到时哭哭穷,说几句好话,大雍为了展示他大国气度,就会大方地给他们送来上好的粮食白花花的银子,他们一点得到的比损失的还多,傻子才会不打呢?
    只是这回大雍怎么不犯傻了?大王子暗自算了一下,要是真按着大雍的要求,得赔出几十万两银子和数量可观的战马皮子等。
    不能答应,绝对不能答应!
    可大雍这边却寸步不让,不答应?行啊,那咱们就接着打,打到你西凉答应为止。而且你西凉大王子不答应,不是还有国主大人在吗?只要国主大人答应就行了呗!
    双方就这样打起了拉锯战,反正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有的是耐心陪他们耗着,沈侯爷还一边调兵遣将,严阵以待,准备着随时开战。
    西凉行吗?数万大军还驻扎在边境上呢,一天谈不好就一天不能回去,数九寒天的,可遭罪啦!而且他父王还在人家手里,若是迟迟没有决议,等回了西凉父王难免不对他起嫌隙。
    最终胳膊还是没能拧过大腿,西凉大王子捏着鼻子接受了大雍的不平等条约,大雍这边也放西凉国主出来签订国书。这场历时五个月的战争总算是结束了。
    西凉人走的那天,全边城的百姓都出来欢送,若不是有边军在维持秩序,他们早把石头臭鸡蛋扔出去了。人们看着西凉大军绝尘而去,看着灰蒙蒙的天空长长嘘出了一口气,终于把瘟神送走了,以后就能安生过日子了。可想到在战火中失去的亲人,他们的心情又沉重起来。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若现在起程回京,那就得在路上过年了,太得不偿失。还不如就在西疆把年过了,等年后再回京。
    人可以年后再回京,可奏折却是不行。这边和谈一尘埃落定,那边好几道奏折就从西疆边城发往京中。
    雍宣帝这回更高兴了,大半夜的也没有一丝睡意,把几分奏折翻来覆去地看着,好像能看出朵花来似的。尤其是永定侯的奏折,大肆赞扬了沈四公子,说能从西凉弄回来这么多的金银和东西都是四公子的主意,剖析了自己之前想法的不妥,还感叹后生可畏,此子定能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可以看出永定侯压根就不知道他青眼有加的沈四公子是位姑娘。
    雍宣帝也十分感叹,这个沈四真是说到他心眼上了,作为一国之君,虽说富有天下,可空虚的国库却让他常常力不从心。他最恨的就是那些边陲小国,三不五时地挑衅,输了就会装可怜哭穷,从自己这里弄去粮食金银,合着自己就是个冤大头?
    说句实话,雍宣帝是一点也不想给,战败了就一边老实呆着去,没跟你秋后算账就是便宜你了,还敢上蹿下跳要东西,多大的脸?我家的东西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按他的脾气,不服咱就来战,老徐家也是马上得的天下,怕过谁?想要东西门都没有。
    可架不住朝中那群大臣啊,尤其礼部的那几个老头,成天在他耳边念叨,什么大国气度,什么君子风范,什么以德服人。
    呸,全他妈的都是狗屁,他只知道他的国库越来越空虚,他这个皇帝做得憋屈啊,打江山靠的是武将,可治理江山需要的却是这些文臣,他总不能把这些人全杀了吧?既然杀不得,那就只能他自个憋屈了。
    现在沈四说出了他的心声,办成了他想办却不能办的事,他怎能不高兴呢?满朝大臣还不如一个姑娘家有见识,这让他说什么好呢?
    这样的好姑娘必须赏赐,可自己已经决定封她当郡主了,这可是开国以来的第一位没有皇家血缘的郡主。要不把她爹沈弘轩的官职再提一提?听说她还有个同胞弟弟,虽然年龄小了点,不过倒是可以赏个虚职。
    雍宣帝龙心大悦,对沈平渊递上来的请功名单,大笔一挥,全都同意了。对于年后回京的请求他也十分体恤,不仅贴心地吩咐不用着急,还暗示了回京后定有重赏。
    登基这么多年,就数这个年过得最舒心。圣上心情好了,底下大臣的日子自然好过。他们虽然羡慕嫉妒忠武侯的好运气,但那也是人家那性命拼来的。
    远在西疆的沈薇,这个年也过得很欢乐。古代的年非常有年味,从腊月二十就开始热闹了,不像现代那般冷冷清清。
    大年三十的晚上,沈薇,徐佑,沈侯爷,武烈将军,永定侯等一起围着桌子吃年夜饭,沈薇带人种得青菜就派上了大用场,很多菜肴都是沈薇鼓捣出来的,光是饺子就分了好几种馅的,有韭黄鸡蛋的,有大葱猪肉的,还有茴香羊肉的,有荤有素,可受欢迎啦!就连在吃食上素来挑剔的徐佑都吃了一大盘,更别提永定侯他们了。简直是边吃边赞,说是在京中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饺子。
    吃过饭沈薇去看了一遍她的手下们,厅堂里摆了好几十桌,大家喝着酒吃着肉划着拳,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沈薇简单地说了几句,又陪着大家喝了一杯酒,大家都知道自家主子的真实身份,自然没人起哄灌酒。
    出了厅堂,桃花正在外头等她,怀里抱着烟花,眼巴巴地望着她,“公子,现在可以去放烟花了吧?”
    沈薇心中便觉得很温暖,摸着桃花的头,爽快地答应了,“走,咱们去放烟花。”
    古代的烟花自然比不上现代那样绚烂夺目,饶是这样,桃花依然十分开心,拍着手笑着,笑容那样干净而美好。
    沈薇也笑着,她抬头仰望着在半空炸开的烟花,想起在遥远的另一个时空之下,她的妈妈还好吗?是不是也如她一般思念着她。
    徐佑出来的时候,正看到他的小丫头嘴角含笑仰望夜空,那绝世独立像是要飞走一般的模样让徐佑心中不由一紧,快步走过去握住她的肩,心才安了下来。
    “夜晚冷,也不知道多穿一件。”他把一件披风披在沈薇身上,纤长的手指认真地帮她系着带子。
    沈薇一抬头,甚至都能清晰地看到他的睫毛。暖意驱散了她心中的寒冷,波澜不兴的心湖荡起了涟漪,沈薇想,也许这个男人能陪她过一辈子!
    两个人并肩站在一起,是那样的般配,令人羡慕。出来醒酒的曲海和柳大夫看着他们小姐和未来姑爷亲密地说话,眼里露出了笑意。今晚是个团员的日子,出来这么久,还真有些想家了。
    守岁这项活动沈薇向来就不擅长,离子夜还老远呢她就哈欠连天了,再过一会,那头就跟小鸡啄米似的。
    沈侯爷心中好笑,发话道:“小四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先回去睡吧。”
    沈薇如蒙大赦,欢喜地起身,“那小四就先祝祖父新年好,过年好,永远都不好。”
    沈侯爷心中高兴,嘴上却嗔怪,“不老的那是妖怪。”这死丫头就是会作怪。
    沈薇扮了个鬼脸,对着屋里守岁的一伙子人团团抱拳,“各位,小四先告退了哈。”走至门口又折回头,“祖父,明早我找您拿压岁钱,您别忘记啦,记得多包点。”
    “这个小四!”沈侯爷哭笑不得,其他的人也都微笑,这样有趣活泛机灵又有能耐的后辈谁不喜欢呢?
    沈薇舒舒服服地睡了一大觉,第二天一早就活蹦乱跳去收压岁红封了。收了很多,似乎比她年长的都给了,连徐佑那厮都给了一个。红封瘪瘪的,轻飘飘的,打开一看,是张一万两的银票。
    沈薇先是一怔,这厮这么有钱,随身就带着大面额的银票,她咋就没发现呢?随后是高兴,更坚定了把徐佑私房弄到手的决心了。
    过了初五他们该起程回京了,沈薇,徐佑,武烈将军和永定侯自然是要回去的,作为镇守西疆的最高长官的沈侯爷也是要回去的。沈谦和阮恒却留了下来。
    年前沈侯爷就上了折子,称年纪大了,想回京养老,大孙子倒是长成人了,可以替圣上分忧了。
    于是君臣二人就有了默契,沈谦和阮恒身上本就有战功,一个六品官职是跑不了的。再加上沈侯爷退了,沈谦的官职估计还会往前提提。至于阮恒,就是看他表妹的面子也不会亏待他呀,更何况朝廷还亏欠大将军府呢。
    虽然正式官文还没有下来,但大家心里都有数了,沈谦和阮恒就留在西疆等官文吧。在西疆好生磨砺一番,有了资本才好回京一展抱负啊!
    沈薇来时带了四百多人,当初来时大家都是奔着建功立业来的,现在该回去了,沈薇自然给了大家充分的选择权。要回要留全凭自愿,想留下的她会帮忙,想回的她自然带走。
    让沈薇惊讶的是大家居然全都选择了回去,没有一人愿意留下来的。要知道他们中许多人因为作战英勇,靠着军功也能当个小官了,而他们居然选择了回去,怎能不让她又吃惊又感动?
    大家伙儿说了,战场他们上过了,西凉兵也杀了不少,他们有过这种经历就足够了。他们想着建功立业也不过是为了日子好过,跟着小姐已经是最好的日子了,何必非要离乡背井地跑西疆这么远呢?
    而且他们能全须全尾地从战场上活下来都是因为小姐的保护,小姐不会留在西疆,他们即便留下,心也是慌的,还不如跟小姐回去呢。

章节目录

嫡女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两边之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两边之和并收藏嫡女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