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安静了下来,没有了刚才的觥筹交错。
    突然,在右席的一位老大臣起身向堪布王拱了拱手,肃声道:“大王这番话好生无礼,大王之正室位于左右,然大王却贸然开口求娶之事,至王妃于何地?至我大梁公主之尊贵于何地?”
    堪布王朝老大臣笑了笑,回道:“本王儿时就听着昭君出塞、文成公主下嫁、金城公主和亲的故事长大,这番话虽是冲动之言,但是本王的心却是充满了诚挚与敬意的,这不仅是本王的私心,更是两个国家和民族的友谊!大人谈及名分正侧,实是小道。”
    然后堪布王转身像皇帝道:“尊敬的大梁皇帝陛下,若是陛下愿意将公主殿下下嫁给我的话,我定然以正室之礼迎娶她,我的王妃将会成为侧室,请皇帝陛下容许。”
    王妃布赤也跟着行礼,显然她对堪布王这番话并无异议。
    华裳看着眼前这一幕,很清楚,胡戎的内部对于这件事一定是进行了详尽的讨论,连王妃布赤都极力在推进,显然,堪布王是势在必得了。
    而且堪布王很聪明,他并未指定某一位公主,显然也是接受了宗室女封公主下嫁的可能,这对于皇帝来说,也许并不是不可接受的。
    宣成王把玩着手中的酒杯,开口笑道:“大王的诚意的确十分令人感动,但是在我大梁有一句老话:糟糠之妻不下堂。大王汉学出众,应该是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吧?布赤王妃是您明媒正娶的妻子,又是一国之母,怎能轻言废立呢?若真是为了迎娶身份更为尊贵的公主就抛弃发妻,那么大王就是一个没有品德的人了?私德尚且不足,何谈国事大德呢?”
    皇帝冷眼旁边,华裳见堪布王要开口反驳,就抢先开口道:“本宫只是一介女流,按理无法在这样的朝政邦交大事上开口,只是今日宴席,也非会谈,兼之谈论亲事,所以也就斗胆想说几句话,不知堪布王意下如何?”
    堪布王看着华裳柔美的面容,笑了笑,很有风度的伸手道:“娘娘请说。”
    华裳露出微笑,她就知道,堪布王不会好意思和一介女流抢话头的。
    第136章
    华裳很少在这么多人面前开口言谈什么,倒还有点小紧张,但是表情依旧宽和温柔,声音温顺道:“刚才大王提到了昭君出塞,本宫虽是一介女流却也读过些书,识得几个字,对昭君公主也是倾慕非常,在此也不禁想问,大王对昭君出塞是怎么看待的呢?”
    堪布王那一双剑眉上挑了一下,笑道:“本王一直十分仰慕能够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做出极大贡献的人,无论男女。昭君自然是其中翘楚。她的出塞给汉匈带来了和平和兴旺,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汉匈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本王又如何能不给她崇高的评价呢?”
    华裳抬起袖子,半遮住脸,抿嘴一笑,然后温声道:“大王对昭君推崇备至,本宫也感到十分欣喜。看来,大王求亲的确是为了两国的邦交与和平。”
    堪布王点头:“这是自然。”
    华裳轻笑道:“昭君公主本名王嫱,在汉元帝建昭元年时,以‘良家子’被选入宫,出身可以说是平凡至极。但是这样一个被宫廷冷落、出身平庸的女子却流传千古,乃至大王都推崇备至,可见一个人的品德、才华、贡献才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大王想要效仿前朝和亲之事,本宫觉得公主尚且无法担当这样的重任。”
    华裳微微转头,看向右边的素枝公主,柔声道:“如今陛下只有四位公主,三位还是幼儿,大公主素枝公主也仅是孩童,将来她们会长成什么样子尚未可知,怎么能够确定品德高尚、才华卓著呢?若真的为两国邦交,不如效仿汉元帝,从宫廷选召,择其优,封为公主,也许能够像昭君一般,成为绝世佳话。”
    堪布王脸色黑沉。
    王妃布赤蹭的站了起来,气愤道:“我的夫君,胡戎的大王,诚心诚意像大梁求娶尊贵的公主,娘娘却想用宫女来羞辱大王和我,这是什么道理?”
    一直没说话的敬王笑了笑,开口道:“王妃此言差矣,贤妃娘娘这也是一番好意。本就是大王先提起了昭君,言语间仰慕非常,娘娘只是顺着大王说话罢了,这样既全了大王的心愿,又解决了我大梁现无适龄公主的问题,乃是一举两得之事,王妃何以发怒?”
    皇帝哈哈大笑,朝着堪布王道:“朕的妃子见识浅薄,也许哪里说得不和大王的心意,还请大王不要放在心上。不过话粗理不粗,大王也可以认真考虑这个提议啊。”
    堪布王平缓了语气,面色如常地开口道:“我的确是带着一颗诚挚的心像皇帝陛下求亲的,我也十分仰慕昭君公主出塞的勇气和宽容,但是即使是昭君这样的奇女子也仅仅是呼韩邪单于的宁胡阏氏,她并非正室,只是众多侧室中的一位而已。如今我的王妃不惜自请下堂,也要成全我求娶公主的愿望,如果皇帝陛下真的以宫女下嫁,那么胡戎的人民会对大梁心冷的,还请陛下仔细考虑吧。”
    皇帝也知道,这个提议是不可能成功的,为的也仅仅是话语上恶心恶心他而已,不过堪布王对汉学精通至此,把皮球踢了回来,反倒将了他一军,也实在是难得。
    从小事中,也可以看出这个人的野心了。
    宣成王倒是皱了皱眉头,堪布王这番话说的十分巧妙,不仅将皮球踢了回来,而且言语之中似乎将公主和亲这件事定了下来,区别只在于嫁谁的问题……
    这个年轻的王者,还真是不可小觑啊。
    皇帝和宣成王都不是那种会自降身价和堪布王争吵字眼的人,所以有心的敬王再次开口了:“大王真是能言善道,说仰慕昭君的是你,说看不起宫女的也是你,可惜啊,这天下不是你的,呵。”
    堪布王微微眯起了眼睛,还是有些难堪的。
    王妃布赤是个女人,很多话堪布王不好说,她却是可以无理取闹的:“我的夫君,胡戎的大王,崇敬的不是昭君,而是昭君所做出的贡献和当时大汉的诚意。何况,大王还推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强盛如大唐也与友邦联姻,大梁难道没有这样的气度么?”
    华裳见王妃布赤说完,轻声笑道:“王妃汉学不精,恐怕有所不知,文成公主出身成迷,大多史料都记载其为远支宗室女,出身父母皆不详,比之昭君,恐怕也尊贵不了多少。这样的女子我大梁也要多少有多少,大王若是愿意,皇上定会为大王择一位贤良如文成般的女子,成就一段佳话。”
    王妃布赤脸色气得涨红,她为了和亲这件事放弃了多少!大妃的位置她都不要了,结果还被大梁的人如此羞辱!!
    宣成王面色如常地呵呵笑道:“而且王妃有所不知,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都和亲吐蕃,可是大唐与吐蕃却是连年战乱,不论和亲前还是和亲后,战事一直没少过。何况,大唐真的比如今的大梁更加强盛么?”
    华裳不再说话,而是听着底下的人唇枪舌剑,皇帝也端着酒杯带着几分兴味,堪布王也未再开口,他大约也知道,和亲之事算是黄了。
    华裳看着这样的场面倒是有些感概,和亲之事作罢那是最好的,自古以来和亲的女子有几个得以善终?
    昭君二嫁早亡,文成膝下荒凉,金城孩子都被抢了,谁幸福了?
    要知道金城公主可是身份尊贵的宗室女,和出身不详的文成公主不同,金城公主的父亲是邠王李守礼,后被唐中宗李显收养。虽是宗室女出身,她却自幼与其他公主一同成长于皇宫中。
    即使强盛如唐也并没有表面那样好看,到了唐中宗时期,唐朝不仅把金城公主进贡给吐蕃人,一年后唐睿宗还把黄河河西九曲之地割让给吐蕃,这可算是唐朝和亲史上最赔本的一次屈辱和亲,这也是唐朝割地的开始。
    唐玄宗时期更是唐朝屈辱和亲的密集期,这期间永乐公主、燕郡公主、东华公主、宜芳公主、固安公主、静乐公主、东光公主等等先后送给了野蛮人契丹与奚,可是最后契丹人与奚不领情把进贡的几个和亲公主竟给宰杀了!唐朝此举丢尽了颜面。
    华裳轻叹一口气,面有哀色,心中有悲有叹。
    皇帝轻轻转头,关切道:“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么?”
    华裳微微摇了摇头,低声道:“无事,只是想起了史书上记载的和亲公主,有些感概罢了。”
    皇帝笑了笑道:“不必伤怀,朕是不会答应公主和亲的。”
    华裳笑容清浅,轻轻点头:“皇上是明君,又是慈父,必然不会这样做的。只是素枝公主今日似乎受了些惊吓,宴席过后,皇上可安慰安慰她。”
    皇帝点点头道:“素枝也是大孩子了,今日席间失态也实在不应该。”
    华裳轻声道:“素枝公主年纪还小呢,惊闻这样的事,怎会毫无反应呢,母妃也不在身边,公主想来寂寞的很。”
    随后胡戎的贵女献舞,华裳看着力与美结合的异域风情,实在精彩,席间也不乏重臣露出色眯眯的表情。
    不过他们定然是不敢带谁回去的,眼睛看看也就罢了。
    深夜宴会终于结束了,皇帝直接带着华裳回到了自己的毡房。
    华裳席间饮了些果酒,脸蛋有些微红,再加上皇帝明显有意召幸是意思,更是霞飞双颊。

章节目录

宫妃的正确姿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朽木刁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朽木刁也并收藏宫妃的正确姿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