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裳柔声赞道:“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哪怕真的‘天下无马’,也掩盖不了皇上的勤政爱民、英明睿智。”
    皇帝摇摇头,轻笑着道:“强邻在侧,尚谈不上四海升平啊……”
    ~~~~~~~~~~~~~~~~~~~~~~第二次更新分割线~~~~~~~~~~~~~~~~~
    华裳看着皇帝坚毅深沉的面容,轻声问道:“皇上何出此言?我们和胡戎的战事都已经停了,胡戎的大王也要向陛下举案行礼,臣妾听说,这是凉朝后期至今,第一次对胡戎的大胜,已是不世之功,朝中称颂陛下英明神武的奏章已经堆满了案牍,皇上又在烦恼什么呢?”
    皇帝嘴角露出了几分说不清的笑意,略带忧虑,边刷马背边道:“胡戎偏居一隅,民风虽然彪悍,但是由于种种限制,人口并不多,加之环境严酷,想要真正的繁荣起来,还要几代人的努力吧。堪布王如今年轻,胡戎也因为多年战乱而国力耗损,所以才有今日之大好局面,朕几乎可以断言,二十年之内,我大梁与胡戎会相安无事。”
    华裳笑着开口道:“臣妾虽然不甚懂,但是听起来是好事,皇上以怀柔的政策对待胡戎,并不苛刻财物赔损,来此的胡戎臣民都十分感怀大梁的繁荣与仁慈,感激陛下的宽厚与仁爱,和平总是大多数人都期待的事情。”
    皇帝微微抬起头,望着东北的方向,沉声道:“胡戎的连年战乱不仅仅和我们打,也是和北蒙交战的结果,北蒙人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西北安定了下来,并不能意味着和平,真正的考验在北方的大草原上,那里水草丰美,人们逐水草而居,每个成年男子都是马背上的战士。”
    华裳听着皇帝低沉的声音,心情也重了起来,然后抬起头轻声问道:“北蒙人和胡戎人有何区别呢?臣妾只是一个妇道人家,还真的不太懂这些,北蒙很强么?”
    皇帝轻笑了一下,简单地开口解释道:“胡戎人大部分生活在高原,那里气候恶劣,但是主要还是以耕种土地为主,粗粮果蔬都不缺,住的是毡房,也就是有固定的房屋和土地,其实有点类似我们大梁,只不过他们的阶级更加明显,奴隶和贵族有些天然的鸿沟,战事一起,奴隶是最先被消耗的东西。”
    “而北蒙则不同,北蒙是一个纯粹的游牧民族,他们住的是帐篷,几乎没有耕种的土地,完全依靠放牧而生,但是草原上冬天很长,牧草不生,生活艰难的他们就必须依靠劫掠大梁和胡戎边境生存下来。他们的阶级并不明显,王和臣民几乎享有同样的待遇,这也意味着战事一起,他们是自己亲身上阵,在马背上,没有任何民族的战斗力能够和他们相提并论。”
    华裳听得入神,瞪大了眼睛,轻声道:“臣妾明白皇上的意思了,胡戎虽然也强悍,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并不是很有侵略性,有粮食,有土地,有房屋,有属于自己的奴隶,他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活下来。”
    “但是北蒙不同,草原不能一整年的供应他们,为了生存,天然具有侵略性的他们只有选择进攻、战争、劫掠,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皇帝哈哈大笑,欣慰地笑道:“裳儿聪慧,一针见血。”
    华裳有些局促地低下头,柔声道:“臣妾哪里懂什么,不过是胡乱说说,只是边关的战士们太辛苦,也不知将来又会如何。”
    皇帝轻轻拍了拍华裳的肩膀,安慰道:“好了,也是朕多嘴,不要想这些烦心事了,朕带你骑马去!”
    华裳拉开笑容点点头。
    这边华裳正笨拙地练习骑马,和皇帝其乐融融,羡煞旁人。远在上京的皇宫里也不平静。
    未央宫。
    如今皇上不在宫里,太后又病着,后宫是皇后一人独大,淑妃和德妃勉强能分一杯羹,其他人几乎只剩下喘气应声的份了。
    皇后只穿着一身常服,手指上金色的护甲闪着刺目的光,底下坐着的嫔妃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皇后雍容地笑了笑,开口道:“玉贵嫔和安美人的胎也有五个多月了吧?胎六个月就稳稳的了,你们两个平时也要多注意些,月份大了,就别来请安了,本宫又不是苛刻的大妇,你们好生歇着。”
    玉贵嫔和安美人都起身福身行礼,轻声回道:“谢皇后娘娘恩典。”
    沁淑妃表情淡淡的端起一旁的茶水,开口道:“听说皇上这次西巡也会召见西北战事中的诸多将领,玉贵嫔的父亲也在其中吧?玉贵嫔真是好福气,父亲光宗耀祖,自己侍奉天子,如今又身怀六甲,真是惹人艳羡。”
    玉贵嫔对这位沁淑妃有些害怕,入宫之前就听闻了她的圣宠,虽然现在有传言说沁淑妃已经失宠了,但是皇上还在外面,没什么确凿的证据。沁淑妃毕竟是四妃之首,位分贵重着呢。
    玉贵嫔俏皮一笑,开怀道:“淑妃姐姐过誉了,嫔妾蠢笨的很,也许是傻人有傻福也说不定。”
    沁淑妃看到玉贵嫔天真可爱的表情更觉刺眼,微微皱了皱眉,没有继续说下去。
    德妃扫了沁淑妃一眼,笑道:“玉贵嫔妹妹,福气是天生的,命里有时总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等皇上西巡回来,汝父大约也会跟着回京叙职,那是妹妹也快生产了,正是多喜临门。”
    玉贵嫔懵懂一笑,呆头呆脑地道:“是么?原来都赶到一起了,嫔妾还没算过日子呢。”
    德妃笑道:“看你那迷糊样儿,以后若是位列四妃九嫔,成为一宫之主,可不能如此得过且过了。”
    德妃这话一出,众人笑容都是一敛,玉贵嫔当然不会止步于贵嫔职位,九嫔、妃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一宫之主……这话严重了。
    后宫嫔妃所居六宫:未央宫、椒房宫、上阳宫、玉华宫、长乐宫、储秀宫。
    六宫目前都算是有一宫之主的,未央宫是中宫皇后居所,妃嫔无权居住;椒房宫是沁淑妃的寝宫,四妃之位绝对担得起一宫之主的名分,轻易动摇不得;德妃居玉华宫,祈贤妃居上阳宫,都是一样,她们只要不谋逆造反,一宫之主的位子不会没有的。
    剩下的长乐宫和储秀宫,则颇为暧昧了,如今长乐宫正殿居住的是大皇子的生母宁昭仪,宁昭仪获封昭仪之后就皇上赐住正殿,宁昭仪总算从左偏殿搬了出来。但是昭仪虽为九嫔之首,可之上还有妃、四妃、贵妃,以后若是有人封妃,那么宁昭仪的一宫主位恐怕也不□□稳。
    而储秀宫的正殿则居住着严修仪,在庆贵嫔被打入冷宫之后,储秀宫就是严修仪一家独大了,严修仪也因为九嫔的身份入主正殿。但是严修仪比之宁昭仪更加弱势,宁昭仪有资历,有封号,有皇子,而严修仪只有家世。
    这样一想,嫔妃们无不心中一惊,按照现在的后宫格局,玉贵嫔压倒严修仪是早晚的事儿了,那到时候储秀宫的主位会不会产生变化呢?
    即使是长乐宫,也不是不能动一动的……
    正巧,严修仪今日还真的在座,常年抱病的严修仪最近似乎好了许多,走动也略微多了些,起码请安是日日都到了,只是还是那副沉默寡言的样子,清水芙蓉的美丽面容就这样埋没了起来。
    皇后皱起眉头,斥责道:“德妃慎言。”
    玉贵嫔也似乎有些惶恐,看着皇后,又看看德妃,不知如何是好。
    皇后转头对玉贵嫔道:“德妃惯是爱胡说,你也别放在心上,不必惶恐。”然后转头对严修仪道:“你身子不好,也不常来,德妃的性子就是这样说风是风,说雨是雨,你也别介怀。”
    严修仪柔柔一笑,面容沉静,声音优美:“是,嫔妾知道的。”
    皇后对严修仪的印象其实很不错,美貌又多病的美人儿,气度沉静,出身望族,又不争宠,简直是皇后最喜欢的那一类嫔妃。
    “本宫就是喜欢严修仪这份柔美,面容佳只是先天给的,气度佳方能显出修养。”皇后毫不吝啬的赞美道。
    严修仪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低头轻声道:“皇后娘娘过誉了,嫔妾可不敢当。”
    皇后优容地关切道:“你身子一向弱,正好本宫这里有内府刚晋上来的紫参,你带几支回去吃吃看,若是有效果,本宫就着人长期给你上贡。”
    德妃看不上皇后这份假惺惺的样子,瞅了一眼没说话。
    沁淑妃摆弄了一下自己的指甲,然后开口道:“皇后娘娘大度,时时担忧着严妹妹多病的身子,只可惜,安美人妹妹也怀着身孕呢,没见皇后娘娘多嘱咐几句,到底位卑,又没主位护着,只能当个安静的壁花了。”
    安美人本低着头安静的坐着,没想到一把火烧到自己的身上,双手不自觉的轻抚上隆起的肚子,有些不安。
    皇后面色一变,对于事事和她作对的亲沁淑妃,皇后已经是深恶痛绝了,但是却碍着名声和皇上,一直不得发泄。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一章啥都没写……越写越慢,透明明明想要加快剧情来着/(ㄒoㄒ)/~~

章节目录

宫妃的正确姿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朽木刁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朽木刁也并收藏宫妃的正确姿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