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陈璋步伐沉稳的走到了太后的身边,坐在塌旁,开口道:“母后身子可大安了?如今由秋到冬,气候骤变,母后要好好保重身体。”
    太后握着皇帝的手,眼神温和柔软:“母后如今身体好得很,倒是皇上要多多休息,政事繁忙,莫要累坏了身子。”
    陈璋点点头:“朕记得了。”
    大梁王朝从立朝至今,一直奉行“以孝治国”,当今圣上更是至孝,晨昏定省,从未缺漏。
    如今的太后是先皇的贵妃,封号:宁,先皇后早逝,先皇的后宫一直是由宁贵妃和柔贵妃打理。
    宁贵妃膝下育有三皇子和四公主,三皇子就是如今的皇上,四公主如今封号:淑娴长公主,远嫁边疆将领。
    柔贵妃膝下育有四皇子和六皇子,当年也是今上的重要竞争对手,如今,四皇子封:敬王,六皇子封:顺王。比起今上其他兄弟所封的双字亲王爵位,两个手无实权、空有爵位的王爷,在京中的日子并不好过。
    太后理了理自己斑白的发丝,然后开口道:“这次选秀是皇儿登基后的第一次选秀,郑重些才是,听说封的最高的位分是妃?其他的最高就是个嫔,未免有些不上眼了。”
    陈璋笑了笑道:“朕不贪女色,后宫也不是没有人,选几个就是了,很不必弄得乌烟瘴气的。”
    太后瞅了皇帝一眼,心里暗暗的叹了口气,如今谁不羡慕自己有了一个好儿子,自己也贵为太后,是整个大正王朝最尊贵的女人。
    但是,真的是最尊贵的女人么?说到底,皇后才是最名正言顺的女主人啊……
    这次选秀是由皇帝和皇后共同主持的,最后居然只留下了四个人!这里面要是没有她那个贤良的好媳妇的手笔,太后绝对是不信的。
    太后也是从妃子的年代走过来,这种小手段她见得多了!
    只是如今,太后就算不满也没办法,皇帝护着皇后,只说自己不贪女色,她就算是皇帝的生母,也拿名正言顺的皇后没办法。
    人老了,心思就乱了些,婆媳是天敌,皇帝护着皇后却驳了她的话,太后怎么能高兴?
    再说老人就喜欢看到儿孙成群的样子,而如今皇帝已过而立之年,膝下居然只有2子1女,而且出身都不高,这也是太后不喜欢皇后的原因。
    皇帝是太后的亲生儿子,老人心疼皇帝不忍责骂,但是对皇后的印象却是越来越不满了。
    “皇儿,入宫的人少哀家也不说什么,只是我听说,你将华家的女儿选进了宫?”太后手中捻着佛珠,淡然的问道。
    皇帝的手顿了一下,然后点点头道:“是,那是华氏宗家的嫡女。”
    太后微微皱了眉道:“皇儿糊涂,世家的宗女怎么能随意选入宫中为妃?叫别人看着也不像话,华家如今说不得怎么猜测呢。”
    太后出身望族,自然明白世家宗女的地位,妃听起来倒是好听,但是说到底,那就是个妾!
    皇帝微微低下头道:“此事是朕没想周到,的确有些委屈华家了。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华家还能有什么不满不成?”
    如今是皇权高度集中的王朝,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今上又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虽然才登基三年,却也能看出明君的雏形了。
    太后自然知道皇帝的心思,这就是死鸭子嘴硬了,皇帝自己也知道自己做的这事不地道,但是为什么还是钦点了华家的宗女入宫呢?
    太后的嘴角露出一抹活泼的笑容,自己的儿子自己还不知道么?最是爱惜羽毛,就算看世家不顺眼,也不会用这种会落人口柄的小手段。
    她可是听说,华家的那个女儿沉静柔美,风华幽静,有闭月羞花之美。
    大正王朝的选秀是三年一次,凡是世族、七品以上官宦人家的13——16岁适龄女子都要参加。目的是为了充盈皇上后宫和为皇族以及重臣家族赐婚。这称为大选。
    相对而言,自然也是有小选的,小选是一年一次,由家世清白的民间女子入选,遵循自愿原则,目的就只是为了挑选宫女了。
    华裳参加的自然是大选,虽然参加的人数很多,听起来好像花枝招展、美女如云,其实根本不是。
    首先范围有限,世族及官宦人家的女子。再次,13——16岁,还是一个稚嫩的年纪,就算长得倾国倾城,在这个时候也看不大出来的,顶多能说可爱精致。
    而且说句实话,天然的美女毕竟还是少数,不化妆、不打扮,就能让人看着眼前一亮的美女还是很少的。
    现代的那些美女都是靠着整容和化妆品堆出来的,你让她们把妆洗了试试?
    更何矿,古代的化妆品很粗糙的,大约也就胭脂、口脂、眉笔这三样了,有时候化了妆还不如没化妆好看呢……
    综上所诉,皇帝一看见华裳这么一个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小美女,自然就移不开眼了,而且人家出身还很不错。这样就不会被外人说成皇帝贪恋美色,宠幸下女了。所以直接就留牌子了。
    那个男人不爱美色?
    自己的这个儿子恐怕是当时看呆了吧?所以也没仔细问出身,只了解了对方出身世家就留了牌子。
    但是后来,居然只封了妃位,这就让太后极为不满,华家的那个女儿是什么出身,既然入了宫那就应该许以贵妃之位,最差也应该位列四妃!
    太后的眸色沉了沉,她知道这其中要是没有皇后做的手脚,她是不信的,恐怕后宫的那几个女人也是下了力气的吧…
    的确,华家的那个女儿身份不同,又美貌多姿,后宫的这些女人也是慌了,所以只能联合起来压低位分了。
    太后不动声色,略带不满的问道:“那只封为妃也有些过了,外人看着,恐怕还以为你对华家不满了呢,皇儿你的话有道理,但是也不能寒了忠臣的心啊。”
    皇帝乖乖的听训,等太后说完才抬起头说道:“母后言之有理,但是后宫除了皇后,其他妃嫔还没有一入宫就得封四妃这样的高位,若是将华家的女儿封为四妃之一,后宫的老人恐怕会心气不平,图惹事端。”
    皇帝的话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再一个,朕知道世家都是忠心为国,不慕名利的,但是外人看着却是世家做大,朕现在这样做,也是在明面上压一压世家的气势,太煊赫也不是什么好事。”
    太后是深宫妇人,虽说是出身望族,但是也知道涉及到了朝政,她就不能插手了,只能点点头,但是心里却将火气都投向了她那个贤良的儿媳妇了。
    “皇儿有自己的考虑就好,哀家也就不多说了。”太后缓下了口气,安抚皇帝。
    皇帝也知道自己让母后操心了,内心也十分不忍,皇帝的确是至孝。
    “母后早些休息,等新人入宫了,若是母后喜欢,以后再晋位分就是了。”皇帝握着太后的手,温声说道。
    太后点点头,笑的慈祥:“哀家也只是关心你,一个外人,一个妃子,哪里值得哀家和你唠叨这么半天。”
    皇帝听了,心中更是蔚贴:“儿子又让母后担忧了。”
    太后伸出手摩挲着皇帝的脸,神情温柔:“皇儿好,母后就好。”
    “嗯。”
    皇帝已经离开了,慈宁宫的熏香袅袅的飘着青烟。
    “太后娘娘,已经酉时了,早些就寝吧。”一个衣着沉稳的宫女上前轻声说道。
    太后的手中依旧慢慢的捻着佛珠,神情不明,然后慢慢的开口:“嗯,就寝吧…”
    此时,未央宫。
    “皇后娘娘,天色已晚,早些歇着吧…”一旁的一个穿着嫩绿色衣裳的宫女低声劝道。
    一旁的宫女也都不敢出声,今儿本来是十五,按理说皇帝应该到皇后的宫中来就寝的,但是刚刚总管太监来报,皇上去淑妃的宫里了。
    皇后依旧身着明黄色的常袍,头饰并不复杂,简单优雅,面容清秀,却绝称不上美丽。此时这位最尊贵的女人正木木的坐着。
    “嬷嬷,你说,皇上这是恼了本宫么?”皇后出身望族,但是却是旁支,家中父兄并没什么势力,所以患得患失,也是不能避免的。
    一旁站着的大约五十多岁的嬷嬷,看着自己看着长大的女孩如今如此伤心,也感同身受:“娘娘切莫多想,太后娘娘对娘娘你一直多有微词,皇上至孝,只是不忍驳太后娘娘的面子罢了,娘娘也知道,太后娘娘一直比较偏爱淑妃。”
    皇后微微低下头,忍住了眼睛中的泪水,深吸一口气道:“我知道,一定是皇上也有些恼了本宫了,这次选秀,本宫的手伸得有些长了,皇上这是在给我警告。”
    嬷嬷看着自家娘娘伤心,也毫无办法。
    皇后无力的将身子靠在了自己最信任的嬷嬷的身上,直挺着的身体也显露出软弱:“我知道我是被那几个挑拨的妃子当成了枪使,但是我还是这么做了,因为,我自己也是不愿意有那么多人进宫来分享陛下的宠爱,是我的不对,我不该嫉妒…不该…”
    “娘娘……”
    作者有话要说:  各种求。
    ☆、进宫
    下午,华裳的院子。
    “王嬷嬷,现在已经是冬月(11月)了,再过不久,我就要进宫了吧?”华裳坐在青鸾牡丹团刻紫檀椅上,手中还拿着自己绣的半个荷包,声音温顺却伤感。
    王嬷嬷是华府供养的嬷嬷,是教导华裳长大的人,对自家温柔娴淑的大小姐自然是心疼的不得了。
    “大姑娘是腊月就要进宫了。”王嬷嬷站在华裳的身旁,低低的说道,心里也有着不舍。但是还是立刻强笑着说道:“大姑娘不必担忧,大姑娘初封为妃,按例是可以带一个嬷嬷、两个丫鬟入宫的,总算能安心点不是。”
    华裳低头笑了笑,是啊,她还算是命好的,能带着陪嫁和嫁妆进宫,这是妃位以上的待遇。妃位以下只准带两个丫鬟,不准带嫁妆,而嫔位以下的,那是什么都不准带了。
    华府虽算不上富贵,但是给嫡长女准备的嫁妆肯定不少就是了。
    皇帝可能也觉得这事儿做的不地道,对于超额的嫁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了华府的爱女之心。
    王嬷嬷看着自家大小姐穿针引线,心灵手巧的绣制荷包的样子,简直爱的不行,当今也真真儿是有艳福。
    她家的大小姐那真是沉鱼落崖、闭月羞花,更难得的是,虽然容貌美艳秀丽,但是却不轻浮做作,最是沉静柔美不过的。
    华裳低头想着自己只能在家待不到一个月,就觉得焦躁,她就要离开这个温暖的地方了,真是怎样都觉得不安心,整天做绣活。
    倒是把华夫人心疼的不行,特意派了王嬷嬷来看着她。
    王嬷嬷大约也能知道待嫁女子的心理,轻声劝慰道:“大姑娘放心,夫人都给大姑娘安排好了,陪嫁嬷嬷选的是章嬷嬷,那是夫人身边的老嬷嬷了,经得住事儿,陪嫁丫鬟选的是大姑娘你身边的芍药和夫人身边的兰芝,都是沉稳内秀,静得下心的姑娘。”
    华裳应道:“我知道母亲的一片苦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华夫人那真是千挑万选的选出了这三个人,都是家生子,一家的身契都在华府手里,不担心忠诚。
    而且芍药和兰芝都是面容清秀,手艺好,性格沉稳的人,不会在皇宫那个地方出什么错。
    有道是宁可吃点亏,也不能挑刺拔尖。
    丫鬟还是老实点好。
    转眼,一个月的时间就像是手中的水流,阻挡不住的流淌了下来。
    腊月十八,清晨。
    今天是华裳入宫的日子,宫中已经派了马车来接。
    富丽堂皇的马车,沈俊矫健的白马,还有立在两旁恭谨的侍卫和太监。
    华裳是被长兄华昭送上车的,华曦也在一旁送行。
    按照常理,本该是华裳的生父华蔷送行护车的,可是华蔷依旧称病,所以华昭和华曦就为妹妹送行护车了。
    华蔷虽然为人处世聪明圆滑,但毕竟世家的清高深刻的刻在骨子里,世家的风骨印在心血里,所以不愿意送嫁女儿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华裳也知道自己父亲的脾气,并不觉得伤心,只望着父亲能消消气,别气坏了身子。
    马车嘎吱嘎吱的晃着,木制车轮压在平坦的石板路上是一种好听的声音。
    华裳穿着华服端坐在马车里,不悲不喜。
    依稀还能听到马车两侧清脆的马蹄声,华裳知道那是她的两个哥哥,这样一想,心中倒是安宁了许多。
    华裳希望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
    但是,远远望着,紫禁城最外围的大宫门还是到了。
    马打个了响鼻,慢慢的停了下来。
    马车的帘子被掀开,一个面容清秀,穿着淡粉色宫装的宫女恭敬的行了个礼,低头道:“恭迎贵人入宫,请在此下车,换乘软轿。”
    一旁一个老太监也对着华昭华曦道:“请二位回转吧。”

章节目录

宫妃的正确姿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朽木刁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朽木刁也并收藏宫妃的正确姿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