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宫妃的正确姿势
    作者: 清澈透明
    文案:
    一句话简介:穿越世家贵女的平淡后宫生活。
    内容标签: 穿越时空
    主角:华裳 ┃ 配角:皇帝,淑妃,郑妃,玉妃,宁贵嫔,兰婕妤等等 ┃ 其它:穿越,宫斗,世家,皇朝
    ================
    ☆、王朝
    中原大地历经战火,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由安定变为战火,由战火又归结为统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大势。
    如今,统治着这片土地的是梁王朝,说起来倒是颇具传奇色彩,待笔者慢慢道来。
    前朝本为大凉王朝,大凉国姓为陈,乃是统一了五代十国之乱世所建,开国皇帝凉高祖陈砾雄才大略,又胸怀广大,海纳百川。这个新建立的国家也向着一片繁荣的景象发展,然,好景不长。
    待皇位传到了大凉第4位皇帝凉世宗手里时,正是大凉内忧外患之时,天不开眼,南边发水,北边干旱,东边地动,西边日食,于是外有蒙、胡彪悍劫掠,内有百姓揭竿而起,整个王朝就像是在暴风雨的一叶小舟,摇摇欲坠。
    世宗壮年而崩,崇宗继位,凉崇宗年轻气盛,又不懂军事,一腔热血发兵北上,结果不必多说,大败而归,这场战事的失败也成为了这个偌大王朝覆灭的□□。
    崇宗为人冲动易怒,在战事失败之后,非但不思己过,反将失败将领满门抄斩!各地义军愤而进军皇城!
    蒙、胡趁虚而入,一路势如破竹,竞于三个月后兵临皇城!
    大凉危如累卵。
    在这种危急的时刻,大凉却有一位皇叔站了出来!这位皇叔不是别人,正是世宗的嫡亲兄长,崇宗的大伯父——陈晋。遥想当年,陈晋为仁宗之嫡长子,人品贵重,文韬武略,素有贤名。然少年随军出征,虽勇猛过人,但伤及于己身,左脚略跛。
    回朝后,陈晋上书奏请,请立皇三子为储,仁宗沉吟日久,终允之。
    如今在国破家亡之际,这位封号为谦勇王的男人披挂上阵,勇冠三军!
    各地义军见外族侵入,又见谦勇王身先士卒,也不计前嫌,共抗外辱!
    然而大凉军民虽奋起抵抗,却到底是为时已晚,彪悍骁勇的蒙、胡骑兵还是攻破了皇城,崇宗见事不可为,自刎于大政殿,以身殉国。
    崇宗的死也宣告着拥有着一百零三年历史的大凉王朝覆灭了。
    可是,谦勇王却没有放弃,他是经历过战火洗练的男人,恨不能战死沙场,恨不能马革裹尸!
    没想到,最终还真的让这个倔强的男人创造出了一个奇迹:短短7个月,这位王爷带领的杂牌军竟将蒙、胡的骁勇骑兵赶出了大凉的土地!
    战后,谦勇王有意复辟大凉朝,然臣下劝阻,万民所期,终自立为帝,建国大梁,取凉梁谐音,以示不忘旧国之意。
    《梁史·梁太.祖本纪》载:黄袍加身,登基为帝,建国大梁。太平盛世,太.祖之始也。
    太.祖立国后,改年号太平,立其原配为后,立其嫡长子为太子,将众将士、功臣都一一封赏。
    将全国分为一都、二陪都、七州。一都自然是都城:上京,二陪都则是陪都:洛都、沉都,七州则是指:定州、安州、宁州、宪州、宥州、宣州、宋州。一州下设四郡,一郡下设六府,一府下设八县。权责明确,治理严明。
    王朝始立,太.祖并未安心享乐,而是思索王朝长久之法。
    一日,太.祖忽豁然开朗,扬声大笑,拍案曰:“只有千年之世家,却无千年之王朝,朕懂了!”
    三日后,太.祖一席便衣,携太子微服出巡,却是到了阆中郡治下之泗水府、渔阳郡治下之闽中府、临邑郡治下之新汲府。
    若说这三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话,那就是他们是三大世家的聚居地了。
    谢家为三大世家之首,居泗水府,萧家其次,居闽中府,华家为末,居新汲府。三大世家均已绵延千年,互相联系却并不多。
    自古文人相轻,世家与世家的传承虽多有相似,却并不通婚联姻、以为犄角之势。
    说起世家,世人莫不推崇备至。
    世家者,族人数以万计,皆不得出仕、皆不得科考;不可与权贵为姻,不可为权贵之奴。
    这三大世家分别雄踞一方,不为官、不为将,只为耕读人。
    太.祖携太子亲至拜访,以求世家出世,入朝为官,言曰:卿有大才,何不为国民?
    世家拒之。
    太.祖又言:愿为不孝子求取世家女。
    世家拒之。
    太.祖再三不得其法,乃言:愿效仿魏晋,与世家共治天下。
    世家拒之。
    太.祖无奈,回转上京。
    太平二十三年,太.祖驾崩,太子即位,改号容乃,史谥世祖。
    容乃二年,世祖携其嫡长子再度微服世家,言:吾子年幼聪敏,然其最优为孝。他日承继皇位,必效吾,前来说之。
    世家震动,感世祖之诚,折腰效服。容乃三年,世家出世,为父母官。
    《梁史·梁世祖本纪》载:世祖之大功,在于世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年号容乃,名副其实。
    世祖崩后,明宗即位,改年号仁和,大梁王朝步上了平稳发展的时期。
    明宗驾崩后,因无嫡子,由贵妃之子皇三子继位,改年号兴贞。
    要说这兴贞朝,却又是一段传奇佳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幼苗,求留言、收藏。谢谢大家!
    太祖居然是和谐词,简直醉了,所以中间加了个点……亲们凑合看吧……
    ☆、世家贵女
    清晨,天还蒙蒙亮,第一缕微光已经照在了红砖绿瓦的宅院里。
    精致的雕梁木门被轻轻的推开,一个梳着双丫簪的小丫鬟步履轻盈的走进屋子,小丫鬟穿着湖蓝色的如意云纹杉,下面是翠蓝马面裙,脚底踩着并蒂莲花绣鞋,纤细的手腕上赤金挂铃铛的手镯灼灼生辉,看这身穿着就知她不是一般的小丫鬟,而是主子们身边的贴身大丫鬟了。
    圆脸的丫鬟看着喜庆,一开口更是清脆爽利:“芍药姐姐,夫人让我来问,大姑娘可梳妆好了?”
    里屋的芍药一听这声儿,就知道是夫人身边的丫鬟玉溪。
    “玉溪妹妹来了啊,大姑娘刚起,正在梳妆呢。”芍药起身将玉溪迎了进来,芍药与玉溪的穿衣一般无二,只是没有了那富贵的镯子而已。
    玉溪听闻大姑娘还没梳妆好,也不敢催,小心的坐在芍药身边,圆圆的脸蛋笑的更是喜庆:“我就在这边等会儿,夫人今儿一早起来就想大姑娘了,所以巴巴的叫我过来请大姑娘,说有事要嘱咐呢。”
    芍药手上仍打着珞子,抿着嘴笑着说:“放心吧,大姑娘待会儿就梳妆好了,你稍微等一会儿就行了。”
    玉溪连忙摆手:“我哪里敢抱怨这趟活计,能见大姑娘一面那可是天大的福气呢。”
    芍药笑着不说话,手上做着活。
    玉溪看着芍药精巧的手艺,赞叹的说:“我要是有芍药姐姐这样的巧手就好了。”
    芍药不以为意,笑着回道:“哪里就值得你这样羡慕了,再精巧的手还不是都要给主子干活。”
    玉溪有些接不上芍药的话,圆圆的脸蛋也略红,有些尴尬。
    芍药是大姑娘身边的大丫鬟之一,专门管的是针线,为人沉稳内敛,虽然不常在大姑娘身边伺候,但是也是大姑娘身边最离不开的几个人之一了。
    现在大姑娘有了大造化,玉溪自然想和大姑娘身边的人套套近乎,然而芍药可看不上玉溪的殷勤,有些不冷不热的。
    芍药住的屋子是大姑娘这整个院子的前屋,此时院子中央的正屋正是一片井井有序的繁忙。
    穿着一身嫩绿色纱衣的少女,坐在紫檀木做的梳妆台前,十四五岁的样子,铜镜中映出少女模糊的稚嫩面容。
    “小姐,您看这回心髻可好看?”清秀的大丫鬟温言软语的提醒着自己小姐看铜镜。
    少女好像有些愣神,听着大丫鬟的声音,才回过神来,缓缓露出一个温婉的笑容,声音像是泠泉一般的清澈玲珑:“茜雪你的梳妆手艺自然是最好的。”
    “小姐过赞了。”名叫茜雪的丫鬟福了福身,脸上是恰到好处的微笑,举止之间也可以看出大家教养的风范。
    屋门边,还有两个大丫鬟恭敬的端着洗簌用品等站在一边候命,低垂着头,一点声音都没有。
    这时,门外的帘子被拉开,一行四个丫鬟行动优雅的走了进来,领头的年纪略大些的丫鬟首先恭敬的行了礼,恭声道:“给大小姐请安。”
    身后的三个丫鬟也跟声道:“给大小姐请安。”
    身着嫩绿色纱衣的大小姐转过头,温声道:“几位请起,海棠姑姑来此有何事?”
    领头的名叫海棠的侍女惶恐谦卑的笑着说道:“可担不起大姑娘的这声姑姑呢,真是折煞奴婢了。”
    缓了缓才说道:“是夫人来请您过去一趟,说是有话和您说呢。”
    原来这当家夫人派去了玉溪之后又觉得玉溪年纪小,怕她说不明白话,再冲撞了女儿,所以便又指了海棠姑姑来和女儿说一声。
    少女神色温柔,声音柔和:“我晓得了,待会我收拾好了,就去给母亲请安。”
    海棠恭敬的福了福身,谦卑道:“可担不起请安这两个字。”
    少女的神色微微有些落寞,然后抬起头温和的说道:“知道了。”
    话毕,海棠姑姑就带着三个丫鬟静静的退了出去,恭谨有礼,连脚步声都轻不可闻,可见这一定是礼教的有识之家,连下人都调.教的如此出色。
    少女等人走了,回过头来,看着面前模糊不清的铜镜,神色不明:“快些梳妆吧。”
    “是,小姐。”春风屈了屈膝,然后手下梳妆的动作微微的加快了些,但仍旧条理清晰。
    外院。
    “我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姑娘呢,真是温柔可亲,见之忘俗呢。”一个小丫鬟低声的叽叽喳喳,红彤彤的脸蛋显得很是兴奋。
    “那是当然,咱们家的大姑娘自然是人中龙凤。”几个小丫鬟也低声的附和着。

章节目录

宫妃的正确姿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朽木刁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朽木刁也并收藏宫妃的正确姿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