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熹摇了摇头:“多少有点狮子大张口,我想朝廷不会同意的。”
    “总归要把价码抬得高一些。”
    “这倒是。”楚熹转头看向祝宜年:“先生觉得呢?”
    “既有所求,必有所失,朝廷顾忌流民匪患,短期之内不愿开战,而对朝廷来说,当务之急是安抚民心,绝不会以帝军打了败仗迫不得已的名义向薛军求和。”
    “所以,朝廷想招降?”
    “嗯。”
    楚熹蹭了蹭鼻尖上的汗珠,脸颊泛着一层薄粉,近乎娇俏的笑道:“那也行啊,他们招降,是要付出点代价的,咱们为着江北百姓被迫屈从,面子里子都赚足了,这笔买卖不亏。”
    祝宜年转头吩咐玉竹:“去把轩窗打开。”
    玉竹推开前厅两侧的窗子,林中微风顿时涌入,轻而易举的压下暑气。
    楚熹才发现这屋里始终没开窗,祝宜年穿的也不算单薄,就是很寻常的夏装,故惊讶的问道:“先生不热吗?”
    祝宜年淡淡道:“心静自然凉。”
    “我不行,我心静不下来,先前以为寒冬难熬,如今看来这毒日头更厉害,躲都躲不掉。”
    一旁的薛进敲敲椅子扶手,打断要与祝宜年话家常的楚熹:“如不出所料,议和一事朝廷那边会派谢燕平出面,我与他有些旧怨,恐怕不那么容易能谈拢。”
    楚熹以为薛进又犯老毛病,在那阴阳怪气,立即扭过身恶狠狠的剜了他一眼。
    薛进轻笑一声道:“你不记得吗?”
    哦……想起来了。
    当初薛军攻破合临城时,偌大的谢家只逃了谢城主夫妇和幼子谢善臻,其余旁支家仆皆被屠杀殆尽,唯一的活口便是谢燕平。
    楚熹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这种恨不得逃离地球的尴尬了,不自觉抠了抠手心。
    薛进这才将视线掠过她,看向祝宜年:“先生从前是周文帝的伴读,在帝都更是重望高名,依我看,议和之事非先生出面不可。”
    议和原就是祝宜年和楚熹的主张,祝宜年自不会推拒,微微颔首道:“好。”
    薛进也态度恭敬地说:“那就请先生五日之后给朝廷回信。”
    三人商定完议和的具体细节,时候已经不早了。
    楚熹知道祝宜年懒得多看薛进一眼,薛进在祝宜年跟前也很别扭,便没有提出一起吃晚膳,向祝宜年告辞,拉着薛进回了住处。
    九月底,早晚凉快许多,徐徐的夜风吹佛在脸上,别提有多舒服。
    如果薛进是个哑巴,楚熹很愿意和他牵手散步,赏一赏那弯弯的小月牙。
    “我那会说和谢燕平有旧怨,你想哪去了?”
    “……又哪不痛快了?能不能有话直说,一个大男人,孩子都满地跑了,老拐弯抹角的干嘛呀。”
    是啊,孩子都满地跑了。
    祝宜年为什么还是贼心不死。
    薛进想起祝宜年看似无微不至实则肉麻兮兮的开窗行为就倒胃口,可真让他指出此举当中的不妥之处,也有点为难。
    “没什么,随口问问。”薛进说完,快步走进院中,将正在与细犬玩耍的楚楚一把抱起,细犬忽然不见小主人,围在薛进身边绕个不停。
    “爹爹,我还要玩一会。”
    “吃完晚膳再玩。”薛进用额头蹭了蹭楚楚肉嘟嘟的小脸蛋,忍不住笑:“爹爹陪你玩。”
    只要薛进在家,就要把楚楚黏在自己身上,按他的话说,现在不抱,等楚楚再长大一点就没机会抱了。
    楚熹觉得薛进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可怜。
    仔细想想的确很可怜,在较为保守的古代,女孩长到七八岁,除了捏肩捶背,和父亲的肢体接触就几乎为零了。
    饭后,楚楚陪着薛进玩了一个时辰,困得睁不开眼了才被奶嬷嬷抱回房。
    薛进心满意足的躺到床榻上,这一刻,不论是祝宜年还是仇阳,对他而言皆如过眼云烟。
    “添丁。”楚熹在里间唤道:“我寝衣在床上呢,帮我拿来。”
    薛进刚躺下,又坐起身,回头看了一眼道:“没有。”
    “没有吗?我明明是放在床上了……你去柜子里帮我拿一下。”
    “在哪?找不到。”
    “你是不是傻子啊!就在最上面那层,白色的!”
    薛进抽出寝衣,慢悠悠的绕过屏风,推开门,只见楚熹湿漉漉的泡在浴桶里,一双漆黑清澈的大眼睛里含着生动的怒气。
    薛进不计较她骂自己傻子,把寝衣挂在架子上,也开始脱衣服。
    这举动看着像是要洗鸳鸯浴,不过在他们家是一种常态,烧一桶水怪麻烦的,还耽误功夫,总是楚熹洗完了薛进紧跟着进来洗。
    因此,楚熹心中毫无杂念,坦坦荡荡的从浴桶里爬出来,换上寝衣走出了里间。
    薛进皱了一下眉,方才的好心情忽然消失不见,祝宜年和仇阳也不再是过眼云烟。
    算上今日,他回安阳已有六日,每晚都与楚熹睡在同一张床上,要搁平常,六个晚上,楚熹能缠着他要五个。
    最少也得四个。
    因年前与江北开战,薛进率兵开拔去了常德,这一走就是好几个月,说句老实话,他都有些想床上那些事,好不容易回来了,两个人都清闲下来了,楚熹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清心寡欲的厉害。
    饶是薛进之前对天发誓再也不怀疑楚熹,这会也控制不住的往歪了想。
    为什么不馋?八成是吃饱了。
    薛进眉头越皱越深,很刻意的放下寝衣,只穿着条裤子走到床榻旁。
    楚熹蜷缩着身体躺在里侧,像是睡着了,和昨日,前日,大前日一样,并没有等他。
    凭借对枕边人的了解,薛进很难不怀疑楚熹在外面有了野食。
    “睡了吗?”
    “嗯。”
    “睡了还能回答我?”
    薛进说着,将手搭在楚熹腰间。
    下一秒便被无情的推开。
    “别碰我,怪热的。”
    “……热吗?”
    “你不觉得热?你身上简直像火炉一样。”
    薛进沉默了许久,轻声说道:“心静自然凉。”
    作者有话说:
    薛进:我心目前不是很静
    宝子们快去专栏看我通宵写的文案!超级萌!我觉得是我写过最萌的文案了呜呜呜!
    第146章
    虽然这些年楚熹已经习惯了没有空调和冰淇淋的日子,但她是真经受不起这闷热到让人喘不过来气的酷暑。
    一想到和薛进腻歪,会蹭出一身黏糊糊的汗,她就什么心思都没有了。
    洗完澡清清爽爽一觉到天亮不香吗?
    因薛进平日里对床上这些事不是很积极,楚熹也没有考虑过他的需求,只挨着还算凉快的床板自顾自呼呼大睡。
    于是祝宜年那句“心静自然凉”,仿佛成了薛进六根清净的法决,他脑子里回荡着这句话,以及祝宜年看楚熹那柔和而坚定的目光,身体里的燥热便很快被压下来,没一会,也睡着了。
    长达数月的暑天,在将要立冬的时节才步入尾声。
    十月初八,朝廷正式下旨招降薛军。
    十月十一,祝宜年和谢燕平登船在沂江之上洽谈议和。
    十月十三,楚熹生辰,谈判陷入僵局,半道中止,祝宜年带着一只风筝回了安阳。
    城外驻军大营里,薛进皱着眉头问廖三:“风筝?什么风筝?哪来的风筝?”
    廖三和仇阳此番受命陪着祝宜年去谈判,一来保护祝宜年的生命安全,二来给帝军将领施加压力,关键时刻廖三要负责拍桌子,至于仇阳,他往那一站对帝军而言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压力了。
    “寻常的大雁风筝,谢燕平说他亲手扎的,让祝宜年带回来给楚楚玩。”
    “呵。”
    薛进心知这是谢燕平对他的挑衅,不由冷笑一声道:“你就让他带回来了?”
    廖三满脸无辜:“我说少城主生辰,拿这糟心玩意儿回去不是给少城主添堵吗,不如一把火烧了来得干净,可祝宜年说,不管立场如何,他既受人之托,就需忠人之事,这……属下也没办法,总不能来硬的,阿准还在他身边呢。”
    物是人非,薛进还犯不着为着一只风筝生气,他只需管好眼皮子底下这一亩三分地和那一两个人即可。
    “阿准今年有十六七了吧?”
    “过完年就十六了!”廖三骄傲地挺起胸膛道:“这孩子别提有多懂事,那言谈举止,跟大家公子不差什么,怪不得都削尖了脑袋想拜祝宜年为师。”
    薛进看他这般,笑道:“是吗,十六了,又这么有本事,不能总在祝宜年身边做个小小书童吧?”
    廖三眼睛一亮,忙凑上前问道:“薛帅的意思是,要给咱家阿准谋个差事?”
    “阿准模样生得不错,你若没有夸大其词,言谈举止想必不输给我那两个小舅子,会做文章且能写得一手好字,倒是可以去楚熹手底下历练两年,你知道的,她最喜欢搜罗这种一看就文质彬彬的年轻小子。”
    “哎呦,薛帅,瞧你这话。”廖三忍不住笑道:“让旁人听了去还以为少城主是什么黑山老妖婆呢,人家少城主不也是为着能得百姓信任吗。”
    “嗯,所以你以为阿准能否胜任?”
    “当然没问题啊!别看咱家阿准平时不苟言笑的,那是祝宜年跟前规矩严,阿准在家里笑得可讨人喜欢了。不过这事……恐怕还得劳烦薛帅张口,毕竟当初把阿准送去祝宜年那做书童,就是属下厚着脸皮求来的,如今,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廖三其实早就有意让阿准去楚熹手底下当差。
    这世道再怎么乱,江南的百姓也乱不起来,只要进了常德府,不论是管土地,管赋税,管籍契,还是做督查,那都是轻松又体面的文职,无需刀尖舔血的卖命就能有一份好前程,赚得又不比军中将士少,简直无可挑剔了。
    不过廖三欠楚熹的人情多到一只手数不过来,尤其这当中还有这辈子都难还清的救命之恩,再让他去求楚熹,他实在豁不出脸皮。
    “一句话的事罢了,你若不好意思,我替你去同熹说。”

章节目录

枭雄入赘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今夜来采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今夜来采菊并收藏枭雄入赘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