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陈统领带着一队人马去常德调兵了。
    楚熹等了会,不见探子回来,皱着眉头坐上马车,奔向赵家庄。
    这赵家庄虽势力大,但比起新河乡还是显得贫瘠了些,许多房子都是石头垒的,黄泥掺干草堆砌的,从外面瞧着很破败不堪,进到庄子里才渐渐能看过去眼。
    走到一半,被两个布衣男子拦下了:“你们是何人!”
    自有城卫上前报家门:“郡守大人在此!不准无礼!”
    “郡守大人……”布衣男子嘀咕了一声,对另一人道:“快去禀告庄主!”
    那人脚程极快,说把赵斌财请来就请来了。赵斌财不过四十左右,生得虎背熊腰,慈眉善目,还穿着一身满是补丁的破衣,观其外貌,实在不像恶霸豪绅。
    他到楚熹的车马前规规矩矩施礼:“赵家庄庄主赵斌财,参见郡守大人。”
    楚熹不知道这庄里养着多少私兵,暂且不和他正面冲突,只笑着说道:“赵庄主不必多礼,我就是新官上任,四处转转,看看民情如何,走了好几处,也就你们赵家庄像个样子。”
    赵斌财道:“下官生于庄里,长于庄里,这庄里百姓于下官而言皆是一族之人,下官不敢怠慢。”他说到这,忽然站直身,扬声道:“把人带上来!”
    话音刚落,几个壮汉将那被五花大绑的探子押到马下。
    “还不松绑!”
    “是!”
    赵斌财拱手道:“如今世道不太平,流寇匪贼众多,经常到庄里打家劫舍,不防范是不行的,百姓们自发成立了卫队,轮流在庄子里巡视,方才瞧见此人形迹可疑,就将他抓起来审问,他说是郡守大人的部下,因身无凭证,下官没有草率放人,这会见了郡守大人的车马,才知实情,还望大人恕罪。”
    这一番话,周全,缜密,无懈可击。
    楚熹心里都有些动摇了,她想,会不会是那乡长撒谎,也许赵斌财把粮草送去了新河,叫乡长私自克扣了。
    “听闻,你与徐莽是结拜兄弟?”
    “徐莽原也是赵家庄人,与下官自幼一起长大,六岁时结拜为兄弟,后来徐莽一家子都搬去了常德,便再无联系了。”
    楚熹手指并拢,在膝盖上轻拍了两下,又道:“赵家庄风光甚好,我想在此暂居两日,劳烦赵庄主了。”
    赵斌财仍然是不卑不亢:“郡守大人哪里话,下官这就命人准备住处。”
    在新河乡志上有一段关于赵家庄的记载,说前朝末期战乱四起,北六州某富饶之地的兄弟三人怕被拉去充军打仗,便拖家带口的逃到了常州,意欲避世躲灾,这赵家大哥会看风水,觉得赵家庄一带土地肥沃,山水祥和,遂在此处定居。
    许是风水真好,赵氏一族延绵百年,家和事兴,子嗣昌盛,甚至还出过几个高官,赚得一大笔产业,算是当地极有名望的大宗族了。
    既然是大宗族,自有祖屋和祠堂,以及足够体面的宅院。
    赵家庄四面环山,出入只有一条路,而赵宅位于正中央,两座五进大院紧密相连,周遭不少砖墙瓦房的小院,看起来十分气派。
    赵斌财将楚熹引至祠堂附近的一间正屋,又让他的女儿来侍奉茶水,他这个女儿真是了不得,十六七岁的年纪,身量纤细,明眸皓齿,一举一动都是那么婀娜多姿。
    从头到脚,和赵斌财一点不像。
    楚熹喝了口热茶,抬头问赵斌财:“为何赵家庄去年的缴粮比丰昌村少了四千石。”
    楚熹本以为赵斌财会说出个什么天花乱坠的借口,未曾想他竟直言道:“那四千石粮草是下官私自扣下了。”
    “嗯?私藏缴粮可是要抄家灭族的。”
    “下官此举实属无奈,去年西北军闯入关中,又有土匪横行,下官只怕百姓遭难,便想着囤积粮草,操练卫队,自守赵家庄。”赵斌财说到这,笑了笑:“郡守大人也看到了,在这乱世之中,赵家庄仍一如往常,下官不后悔当日的决定,若郡守大人要责罚,只管冲着下官一人来,切莫牵连无辜族人。”
    他身侧的女儿当即双眼含泪,哀切的唤了声“父亲”。
    楚熹算是服了。
    囤粮草,养私兵,这等滔天大罪竟让赵斌财说的如此冠冕堂皇,她还没得反驳。
    “庄里卫队有多少人。”
    “两千余人。”
    “可有名册?”
    “下官这就派人取去,给郡守大人过目。”
    赵斌财准备充分,当真没有一点疏漏。
    楚熹心知找他问话是问不出什么了,便称略有些疲乏,要睡一会,赵斌财马上就说,郡守大人远道而来,身边无人服侍,要把女儿留下伺候她。
    楚熹可不想一举一动都叫人监视着,三言两语婉拒了。
    没过多久,赵宅奴仆送来了卫队名册,拢共两千三百二十五人,年岁背景一目了然,全都是土生土长的赵家庄本地人。
    楚熹头疼了,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分析有误,保不齐赵斌财真是一心一意为赵家庄。
    不能妄下定论,得到百姓当中查看一番才行。
    吃过午饭,楚熹领着仇阳在庄子里闲逛,见到的百姓虽穿着朴素,但面色红润,没有半点遭受欺凌的样子,因知晓了她的身份,见到她还客客气气的请安。
    “难道真是我先入为主了?”楚熹偏过头问仇阳:“你觉得呢?那赵斌财是好人吗?”
    仇阳轻声道:“陈统领去常德,一来一回不出三日,三日之后彻查,便知是好是坏。”
    楚熹无奈:“也只能这样了。”
    楚熹对赵斌财半信半疑,可她带来的那些安阳城卫已经完全相信了赵斌财,和卫队百姓打成一片,甚至夜里睡觉都是去百姓家借宿,军民相亲,怡然自得。
    翌日清早,回赵宅和楚熹报备,几乎个个说赵斌财的好话,而这些好话全是他们从百姓口中听来的,一桩桩一件件,何时何地的事,说得有鼻子有眼,比真金还真。
    楚熹端着大碗,喝了一口滋味寡淡的鸡汤,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可又想不出是哪不对劲。
    “仇阳,等会咱们再出去转一圈吧。”
    “嗯。”
    仇阳坐在一旁,低声应着,待她吃完,将她剩下的都吃光了。
    楚熹领着两千城卫巡查乡里,并非空着手到处蹭吃蹭喝,自带了一个月的米粮,自行生火做饭,一方面是不给百姓增添负担,另一方面是防范着赵斌财这种不可信的往饭菜里下毒。
    天愈发暖和,可清早仍有些凉,庄里炊烟直上,山中雾气袅袅,一眼望去是白茫茫一片,犹如人间仙境,唯有阵阵的鸡鸣狗叫听起来烟火味十足。
    许是百姓都在家吃饭,路上瞧不见几个人,透过木栅栏往院里看,才偶尔能瞧见一两个百姓扛着锄头翻菜地。
    楚熹走着走着,忽然意识到哪不对劲了。
    这赵家庄怎么也见不着小孩?
    “少城主。”
    “嗯?”
    “我们过来这一路,见到的百姓……”仇阳难得犹疑地说:“似乎,和昨日见到的,是同一批人。”
    楚熹猛地睁大眼睛:“真的?我没注意。”
    仇阳道:“我们昨日朝着东边走,今日朝着西边走,全然相反的方向,若是同一批人,那便有些可疑了。”
    乡里百姓活动范围是很固定的,通常围绕着水井,在这口井吃水的人家,轻易不会去另一口井的地界。
    楚熹看向此起披伏的炊烟,轻笑了一声道:“这样,晌午我们再出来,你仔细瞧瞧,到底是不是同一批人。”
    “我知道了。”
    “这个赵斌财,要真是在给我唱戏,那他这出戏未免摆的太大了。”
    时至晌午,楚熹依旧带仇阳出门闲逛,因留了个心眼,仔细地观察,楚熹也觉出不对,有个胖胖的妇人早上分明见过,到晌午又见了一次,且换了身衣裳,重盘了发髻,若不仔细看,完全是另一个人。
    乡里妇人,农忙之际,半天就换套衣裳,真是有够离谱的。
    楚熹终于能断定赵斌财在同她搞鬼,虽不想打草惊蛇,但还是下令禁止城卫再去百姓家借宿。
    赵斌财得到消息,当即悬起一颗心,问手下人:“那楚霸王是如何说的?”
    “只说不准叨扰百姓……庄主,这样不是办法,得趁早让他们走人。”
    “她到此别有目的,又岂会轻易走人。”
    “可我们不能这般坐以待毙啊。”
    “父亲……女儿有一计。”
    赵斌财看向女儿,笑了:“惠娘谋略之才远高于那楚霸王,不过拘于这小小赵家庄,不得施展罢了,你但说无妨。”
    惠娘柔声道:“父亲廖赞了,女儿是想,楚霸王自来赵家庄,种种行径摆明了对父亲心存疑虑,她迟迟不走,早晚会摸透我们的底细,到那时定免不得兵戎相见,她背后有安阳薛军两座大靠山,到头来吃亏的准是我们。”
    “那惠娘以为应当如何?”
    “应当先下手为强,若我们能将她捏在手里,不论安阳还是薛军,想来都不敢轻举妄动,那时便可直取常德。”
    “可赵家庄区区三四千私兵,夺取常德,如何能守住?”
    “亳州薛沂交战,分外吃紧,我们夺取常德后,可以截断薛军粮道的名义与沂都结盟。”
    赵斌财敛起笑意,神色凝重:“这未免太铤而走险了,当初常德七万兵马,都未能抵挡来势汹汹的薛军……”
    惠娘道:“父亲也说是当初,如今不同了,兖州军在东丘城外虎视眈眈,亳州军更是鸠合三城之力,薛军腹背受敌,哪里还能有精力来对付我们。”
    “事关重大,我要慎重考虑。”
    “楚霸王知晓赵家庄内有私兵,一旦发现端倪,势必要从别处调遣兵马,父亲还是早下决断的好,就算眼下能瞒天过海,渡过此劫,难道父亲就甘愿一辈子困在赵家庄,难道父亲不想在这乱世之中有一番作为。”
    惠娘这番话打动了赵斌财,他咬咬牙,狠下心:“好!先下手为强!”顿了顿,又说道:“只是我瞧那个仇阳形影不离的跟在楚霸王身旁,不是个善茬,恐怕没那么容易对付。”
    惠娘笑道:“父亲不必担心,女儿有办法。”
    ……
    楚熹并不知赵斌财胆子这般大,她自觉抓住了赵斌财的短处,正安安心心的等着陈统领率兵支援。
    要用晚膳时,惠娘来了,一进门就哭哭啼啼的:“求郡守大人给民女做主!”
    仇阳紧跟在她身后,大步流星,满面怒气,简直像从前蟠龙寨里的仇七。
    楚熹强忍着笑,朝仇阳摆摆手,询问惠娘:“别哭别哭,有话慢慢说。”
    “他……”惠娘跪在地上,颤颤悠悠的指着仇阳,梨花带雨道:“他欺辱民女!”
    “啊!”楚熹很惊讶的喊了一声,忙问道:“他怎么欺辱你了?”
    惠娘垂下头,拢起被扯掉一颗扣子的衣襟,不用一句废话,也能让人明白她的意思,那小模样着实招人可怜。
    可楚熹没弄明白这又是唱的哪出戏,再度看向仇阳。
    仇阳皱着眉头,满脸嫌恶:“是她先对我动手动脚的,我不理她,我就说我非礼她。”末了还加一句:“有病。”
    “你胡说!郡守大人明鉴!民女出身宗族,不敢说书香门第,却也是清白之家,还尚未婚配,怎会……”惠娘说到这,又呜咽呜咽的哭起来。

章节目录

枭雄入赘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今夜来采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今夜来采菊并收藏枭雄入赘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