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先生……”
    祝宜年的眼神是楚熹从未见过的锋锐,她莫名的心慌,忙解释道:“我见外面没人,以为先生不在,所以,所以进来看看……”
    祝宜年纤长的睫毛微微一颤,松开手,坐起身道:“我方才有些梦魇了,少城主莫要见怪。”
    “本来,本来也不怪先生,是我擅自进来,扰了先生午憩,先生别怪我就好了……”
    “少城主来找我有何事?”
    祝宜年那个眼神让楚熹心有余悸,天大的事她此刻也说不出口:“没什么事,就来看看先生,嗯……看看先生身边的仆婢伺候的可还周到,竟一个人也没有,真是,真是太欠教训了。”
    祝宜年拢起衣襟,淡淡的看着楚熹:“若无旁的事,少城主请回吧。”
    “哦,好……那就不打扰先生了。”
    楚熹快步走到院子里,懊恼的踢开脚边的小石子,恨自己手贱,好好的去给祝宜年盖什么被子,屋里点着炭炉,他又不会冻死。
    罢了,还是晚一点让老爹来问吧。
    楚熹捂着脸垂头丧气的走了,而祝宜年望着窗边被熄灭的香炉,不自觉握紧了手。
    ……
    初二又是风平浪静的一日,可安阳城百姓已感觉到那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
    北场源源不断的往四面城门运送陶罐弹,城卫们全副武装守在城楼之上,上百匹骏马分散于城中各处,随时准备着传递消息,不过傍晚,钟楼三声响,竟早早的宵禁。
    和薛军交战半月有余,头回这般大的阵仗。
    百姓们纷纷紧闭门窗,把家中利器归拢到一块,脚不离鞋,刀不离手,他们在心中想着,倘若薛军当真杀进安阳城,那就豁出一条命和荒蛮子拼到底,大不了就是个死。
    总比流离失所,四处逃亡,又或在荒蛮子手底下忍辱偷生要强。
    宵禁了,街上空无一人。
    楚熹横竖睡不着,自己出来闲逛,走到歇业多日的团宝茶庄,不知怎么的,就想起第二次见薛进那回。
    她记得很清楚,是十五集会,安阳百姓全都披星戴月的出来逛集会,整条街挂满了大红灯笼,沿街两侧站满了小商贩,杂耍的,变戏法的,还有耍猴戏的,乱乱哄哄,热热闹闹,不过两伙人街边打架,险些发生人挤死人的踩踏事件。
    这一晃,安阳都多久没有办过集会了。
    楚熹真不想让薛军打进安阳,她早都掐算好了,不用多,再撑半个月,薛军肯定会拿出诚意上门议和。
    可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兖州那边有了动作。
    天不遂人愿啊。
    “哎……”
    “少,少城主。”
    楚熹扭过头,见是个衣衫褴褛的百姓,不禁皱了皱眉:“全城宵禁,你为何还在街上逗留,若被巡夜城卫瞧见,是要抓你下大狱的。”
    那百姓忙不迭的说道:“少城主明察,草民,草民是收夜香的,便是宵禁也得出来干活。”
    楚熹讪讪一笑:“啊,我忘记了。”
    百姓松了口气:“草民的夜香车要到前头去,怕熏着少城主,少城主还是避一避的好。”
    夜香,夜香,夜香……
    楚熹脑袋顶上忽然亮起一盏小灯泡,赶紧问道:“你这一晚上能收几车?有多少人收?收完了送哪去?”
    那百姓虽不懂楚熹为何对收夜香这种事感兴趣,但还是本本分分的答了:“一晚上三五车是有的,这活计低贱,没几个人愿意做,算上草民,也就三个,收完了赶着清早送出城,原是能卖给乡里佃农赚几个小钱的,如今不能卖了,不过随便找个地方填上。”
    “真可惜!”
    “啊?少城主这是何意?”
    “你你你,你快去收,收完了都送去城楼!一车我给你二两银子!有多少要多少!”
    百姓懵了,可有钱谁不赚呢,重重点头道:“少城主瞧好吧!百来车或许没有,草民加把劲,几十车还是能收上来的!”
    楚熹无暇听他表决心,忙去召集人手,连那些闭门不出的百姓也都惊动了。
    “少城主要什么?”
    “铁锅!柴火!越多越好!全送去城楼!”
    “快!家里有没有不用的铁锅!”
    “不全要!各家出一半干柴!用不了的还给你们送回来!”
    陈统领捂着鼻子站在一堆夜香里,忍着想吐的冲动说:“少城主这招可真够毒辣的,这金汁煮沸了,碰着就死,擦着就亡,大罗神仙来也救不了,便是不烫死,光闻着这味都够恶心死了,从城楼上一勺浇下去,啧啧……薛军这回可要倒大霉了。”
    翌日巳时,李善率领八万薛军如期而至,离老远就闻到一股恶臭,待走进一些,只见那西城门城楼上架着数十口黑漆漆的大铁锅。
    “这是……”
    “安阳城上在熬煮粪水!”
    楚熹半个时辰前得知白岗山大营正厉兵秣马,蓄势待发,便赶紧命人给锅里添上粪水,锅底下烧起火,已经被这臭味熏得干哕半天了,终于等来薛军。
    她用棉布捂着口鼻,凑到大喇叭旁喊道:“我楚霸王行事不端正!抢了将士们过年的伙食!实在对不住诸位了!今日是初三!年还没过完!备了点粗茶淡饭!给薛军将士们补补身子!千万别客气!尽管上来吃!”
    “……”
    作者有话说:
    下章就到要入赘的剧情了哈哈哈哈哈
    ps:我再歇一天,周末试试日万!
    第62章
    城楼之上,那几个城卫身着全副甲胄,头戴着兜鍪,脸捂着面罩,手持一柄三尺来长的掏粪勺,在大铁锅里拼命的搅动,把金汁搅的是稀稠恰好,咕嘟咕嘟的冒着泡。
    臭气弥漫到城外,前方的几个将领喘气都觉得费劲,不单单是想吐,更怕沸腾的金汁淋到身上,连久经沙场的将领尚且如此,何况后方的兵士呢。
    廖三等人在后面,身处高位,瞧得真切,军阵之中已有不少兵士步幅摇摆,显露退意。
    崔无不禁说道:“这楚霸王,竟恶毒至此。”
    廖三素来不喜崔无为打胜仗不择手段的做派,哪怕和楚熹有仇,这会也要说句公道话:“哼,薛军要攻安阳城,要杀安阳人,你还怪人家少城主恶毒。”
    崔无深知廖三的秉性,也不与他计较,只看眼前局势,李善并没有应对之策,更没有退兵之心,便对手下小兵道:“你速速回营去禀报薛帅。”
    “我去!”廖三主动揽下这跑腿的差事。
    李善舍不得西北亲兵送命,准会让后来的各路杂牌军冲锋陷阵,他不能违抗军令,只能先找个由头开溜,反正他不想顶着金汁和火药攻城。
    崔无看了一眼廖三:“那你去吧。”
    李善决定举兵攻城之时没有事先知会过薛进,薛进就权当没这回事,怡然自得的守在大营睡懒觉。
    廖三策马回营时,薛进才刚睡醒不一会,眼睛还没完全睁开,正准备吃早饭。
    楚熹截下那批辎重,对薛军影响还是挺大的,薛进的早膳只有一碗粟谷稀粥,一张黄面蒸饼,廖三一进门,就见他把黄面饼掰开泡在稀粥里,当即恶心的皱紧了眉头。
    薛进问他:“怎么回来了?”
    廖三犹豫片刻道:“薛帅先吃吧,吃完再说。”
    “不要紧,你说你的。”
    “……这仗没法打了,那狗日的楚熹竟然在城门上煮金汁,还扬言要给薛军将士们补补身子!实在欺人太甚!将士们光闻着那味都各个萎靡不振!如何还能攻城!”
    薛进拿着勺子的手一抖,再看碗里的粟谷黄面粥,可谓是倒尽了胃口。
    要知道,这几日以来,薛军上下顿顿都吃这个。
    “薛帅。”廖三深情实感道:“我廖三不怕死,将士们也不怕死,可不想死的太冤枉,还请薛帅去劝劝大将军,此时攻城绝非良策!”
    “大将军打定主意要夺取安阳,我怎么劝。”
    “既然强攻不行,那就想想办法智取啊!”廖三急坏了,急得想出一条对策:“或者我们可以留下几万兵士困守安阳,只需困个三五月,安阳必定不攻自破。”
    “如今我们要的并非是安阳城。”
    廖三忽然明白了,因此说道:“楚熹不是愿意同我们交换那引爆火药之法吗,区区一个谢燕平,留着也没多大用处,给她又能怎样,至于十万粮草,未必就真得拿出十万,我想六万八万,她也不会拒绝。”
    薛进叹了口气道:“你信不信,她前脚把引爆火药之法卖给我们,后脚就会卖给帝军,卖给沂都,转过头再琢磨出点新花样。”
    “照这么说……还非得拿下安阳不可了,要让这楚熹为薛军所用。”廖三顿了顿,又拧起眉头:“只是,我瞧楚熹那性子,不像是会甘愿任人宰割的,就怕我们千辛万苦打下安阳城,她老人家再脚底抹油窜到沂都去,成了陆广宁的左膀右臂。”
    廖三从前是不会考虑这些的,在薛进身旁耳濡目染久了,或多或少也懂得了点筹谋。
    薛进对此很满意:“是啊,你顾虑的没错,这样去同大将军说便是了。”
    廖三微怔,随即拱手退下,又快马加鞭赶回安阳城。
    李善倒也不是完全不顾杂牌军的性命,望着城楼上的大铁锅,迟迟没有下令攻城,正与西北嫡系的几位将领商量如何扼制安阳的金汁。
    原本是可以用箭雨压城,射杀扬撒金汁的城卫,可楚熹劫走的那批辎重里有上万支供连弩营使用的箭矢,连弩营内余下的箭矢撑不到一个时辰就会告竭,而安阳的陶罐弹就未必了。
    李善心中纠结。
    他起兵攻城本就是独断而为,这会若灰溜溜的退兵回营,那往后在军中还何谈威信?
    强行攻城,也不是不能,只看这情形,看这颓唐之势,必定少不了折兵损将,恐怕要远超预计。
    就在李善骑虎难下之时,廖三从白岗庄赶回来了,毫不客气的闯进军阵,那横眉怒目要找李善吵架的样子把崔无吓了一跳,生怕薛进的爱将死在李善手中,赶紧跟上前去。
    “大将军!”
    廖三还算给李善面子,到李善跟前就翻身下马。
    李善居高临下的睥睨着他,冷声问道:“你有何事。”
    廖三的性子军中人尽皆知,周遭将领们见状都暗道不好,廖三若在两军阵前斥李善一通,李善真能一刀砍了他。
    众人悬着一颗心,只听廖三说道:“卑职以为,安阳戍守邃密,不宜强攻。”
    “哦?那廖将军有何妙计,不妨说来听听。”
    “卑职并无妙计,只想到那日楚熹劫掠粮草,三万铁骑,八面围剿,愣是让她跑得无影无踪,在安阳城外尚且如此,在安阳城内岂不要上天遁地,便是我们今日能攻下安阳,可叫她趁乱逃了出去,或投奔帝都,或投奔沂都……”
    廖三说到这里,长叹一声道:“并非卑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她楚熹守着一个小小安阳,都能这般风生水起,何况别处。”
    廖三这一番话,过于有理有据,实在令众人始料未及。
    李善身旁一西北军谋也不由附和:“没错,倘若楚熹逃出安阳,必将成为我们的心腹重患,难保他日不会溃败于此。”

章节目录

枭雄入赘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今夜来采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今夜来采菊并收藏枭雄入赘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