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燕平接过那封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轻叹道:“陆广宁是想学廉克,出兵强占合临,父亲,我们决不能引狼入室。”
    谢城主拧着眉头道:“可……荒蛮子十万大军尽数入关,已占了大半个东丘,恐怕无需半月,便会剑指舟凤,那该如何是好?”
    “听闻祝宜年制出了陶罐弹,意欲举兵夺回东丘,朝廷那边也不会任由陆广宁霸着锡州矿山,总归还要有举措,我们,也不必太心急,倒让陆广宁钻了空子。”
    谢燕平此言,是有几分道理的,可并不足以完全说服谢城主。
    谢城主盯着谢燕平,良久,问道:“莫非,你对那楚家丫头动了真心。”
    “……”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虽然他没有开口,但谢城主仍明白他的心思,无奈的摇了摇头。
    回信给陆家,只道谢燕平和楚熹情投意合,这月二十一就要成婚,若轻易悔婚,再无颜面立足辉瑜十二州。
    之敏得知此事,免不得大哭一场,那叫一个伤心欲绝。
    而这两家的往来,自是逃不过老爹的耳目。
    乱世之中能坚守忠义的有几个,说屈指可数也不为过,老爹对谢家的态度非常满意,对谢燕平这个女婿更是好感倍增,决心要让谢燕平体体面面的“嫁”到安阳来。
    四月十八日清早,安阳城内集结了五千城卫,皆身着新衣,腰绑红绸,持剑佩刀,姿容勃发。
    这景象在安阳是绝无仅有的,百姓纷纷跑来围观凑趣。
    “呦!少城主要去合临接新郎官啦!这阵仗,一眼都望不到头。”
    “瞧后面的大车没!车辙那老深!得装多少金子啊!”
    “什么金子,那车上装的准是火药,如今火药可比金子还值钱!”
    老爹今儿也很难的打扮了一下,身上是红底金绣流云锻袍,腰上是麒麟纹玉革带,头梳得齐齐整整,扣着个金光闪闪的发冠,满脸喜色,笑意盎然,真正像个老太太。
    他冲百姓们摆摆手,扬声下令道:“开城门!出发!”
    话音未落,吹锣的,打鼓的,举旗的,放爆竹的一齐动作起来,当真是红飞翠舞,花天锦地。
    自战事起了,烟花铺子统统关了门,安阳已有许久没这般热闹过,百姓们一路热火朝天的将迎亲队伍送到了城门外,眼看着五千城卫都出了城,忽有人问:“为何不见少城主?”
    为何不见……
    怂呗。
    安阳这块大肥肉,朝廷,西北,沂都,哪方势力不惦记,楚熹在他们眼中就是金娃娃,老爹怕这金娃娃被人半路截下,故而玩了一招声东击西。
    他先是将火药金银等一应聘礼连夜送上船,又大张旗鼓的出动五千城卫,押送十几车石头掩人耳目,最后让老大领着楚熹乔装打扮悄悄出城,走陆路去合临与迎亲队伍汇合,可谓谨慎至极。
    那帮人也真不辜负老爹的算计,迎亲队伍还没出常州,在常州顺清就遭遇了埋伏。
    楚熹得到消息时,正蹲在驿馆小凉棚外嗦粉。
    “知道是哪拨人吗?”
    “看不出来,几千黑衣铁骑,各个黑巾蒙面,横眉怒目,气势汹汹,奔着咱们的人马就杀过来了,饿虎扑食似的。”
    楚熹听他这形容,觉得很像传说中的西北荒蛮子,但也有可能是廉克手下的帝军,毕竟廉克急缺火药:“咱们的人有伤亡吗?”
    那城卫统领摇摇头道:“一切按照少城主的吩咐,丢下东西拔腿就跑,他们一看车里全是石头,也怕咱们有后手,一口气全撤了。”
    老大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米粉蹲在楚熹身旁,边吹凉边道:“到合州地界上,谢家人自会来接,顺清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他们既没有得手,想必不会再调头回来。”
    楚熹瞄了眼老大碗里的煎蛋:“你咋有这个。”
    “我加的,这蛋可太贵了,二十文钱一枚。”
    “现在什么不贵,这荒郊野岭的地方本就不好做买卖,二十文很良心了。”楚熹扭头朝驿馆里喊:“掌柜的!加一个煎蛋!”
    “好嘞!”
    驿馆里叮叮咣咣一阵响,老掌柜弯腰驼背的将煎蛋端了出来,一看桌椅空空,扭头见他们都在地上蹲着,不禁问道:“几位客观为何不在桌上吃?”
    楚熹把煎蛋扒拉到自己碗里,笑盈盈的说:“在家蹲着吃饭习惯了,坐着吃不下。”
    老掌柜在此营生十几年,南来北往的人都见过,楚熹一张嘴他就听出安阳口音:“姑娘家是安阳的吧,安阳那好地方啊,世道这么乱,怎还往西边去。”
    老大咽下嘴里的米粉,仰起头道:“我们不去西边,这东丘城不是打起来了吗,我家东丘城有亲戚,我爹说他们准会来投奔,等了好些日子也没等到,叫我们兄妹几个往西迎迎。”
    “哎呦,那可不好了,这一阵猴子山那边起了伙匪贼,凶神恶煞的,到处劫掠丘州逃来的难民,老弱病残一律杀之,将那身强体壮的男子充军,平头正脸的女子压寨,你们家亲戚,不会是遇上匪贼了吧?”老掌柜说着还暗暗打量楚熹,见她虽灰头土脸,但面颊圆润可爱,又有一双澄清的大眼睛,忍不住劝道:“你们还是别再往前走了。”
    老大哼了一声道:“难怪这一路都不见丘州难民。”
    楚熹问老大:“猴子山在哪?”
    “顺清往西二百里就是猴子山了,你知道那为什么叫猴子山吗?”
    “……山里猴子多?”
    “不是,那座山离远看就像一只猴子抓背,所以百姓都叫猴子山,其实原名叫义士山。”
    “嗬。”旁边蹲着的统领发出一声怪响:“这帮匪贼盘踞在那,是要当义士啊。”
    “那有什么的,沂都造反还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呢,这年头,只要手里握着刀,谁都是正义之士。”
    众人吃饱喝足,付了钱,继续往西走。
    途经顺清,只见顺清城门紧闭,外面或坐或躺,数不尽衣衫褴褛的难民。
    楚熹不禁问:“为何不让难民进城?”
    老大叹了口气道:“想必是怕西北细作藏匿其中。”
    “啊……”楚熹无精打采的趴在小毛驴身上,苦着脸说:“那现在怎么办,我腰酸背痛,实在走不动了,本来想着到了顺清能找一家客栈好好歇一歇。”
    眼看着天色渐暗,不宜再赶路,老大便道:“去前边看看吧,兴许有村镇能容咱们留宿一晚,以这个脚程,估摸着明日末时就能到合州,到合州就好了。”
    又往西走了几里路,没瞧见村镇,却寻着了一处挤满难民的破庙。
    楚熹离老远便听见里面传来阵阵女子的哭嚎,抱着毛驴不愿过去:“睡在野地里也行,怪渗人的……”
    统领道:“这一带八成有不少野猪,那玩意可吃人,少城主不怕?”
    楚熹眨眨眼睛,屈服了:“走吧,走吧,对付一宿。”
    难民们从丘州九死一生逃到常州,果腹的粮食早吃没了,一路靠着野菜野果勉强过活,见楚熹牵着一只膘肥体壮的毛驴,各个眼冒绿光,可当老大领着几个魁梧的统领跟进来,纷纷龟缩到角落。
    唯有那女子,头也不抬的呜呜直哭。
    楚熹瞧她怀里似乎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孩,以为是没奶喂孩子,才如此悲愤,便戳了戳老大,示意老大送点吃的过去。
    老大见那么点个小孩,也于心不忍,便从包袱里掏出一块烙饼,递到了女子跟前。
    女子却哭的更撕心裂肺。
    坐在角落里一个老太太道:“她男人在东丘战死了,本要去投奔娘家,半道上公婆都叫匪贼杀了,孩子也没了,不用给她吃,吃也活不成。”
    楚熹心里一紧,不自觉看向女子怀里的襁褓,竟是一张铁青铁青的小脸。
    老大长叹了口气,收回烙饼,坐到楚熹身旁。
    那统领虽知道外头打得厉害,却不曾想有这般惨状,忍不住骂道:“都是爹饭娘羹养大的,亏他们下得去手!真不是东西!”
    满庙难民,无一人附和他,都没力气再骂。
    “算了,早些休息吧,晨起还要赶路。”老大对统领说完,转过头又对楚熹道:“你躺我们后面睡,我们帮你挡着。”他以为楚熹会害怕那死婴。
    楚熹摇摇头,窝进草堆里,用布巾遮住脸。
    她累极了,困极了,想倒头就睡,可那女子的哭声愈发清晰,像针似的往耳朵里钻。
    不知过了多久,哭声停了。
    楚熹撩起布巾瞧了一眼,见那女子抱着死婴如行尸走肉一般出了破庙,一怔,转过头看老大他们都已经睡着了,便爬起身追了出去。
    脚还没迈过门槛,忽听一声响,院里空空荡荡,冷清清的月光下只有一口枯井。
    翌日清晨,难民们陆续醒来,谁也没问女子和死婴去哪了,默不作声的收拾行囊,预备奔赴常德。
    “我们也走吧,看这情形得绕过猴子山。”老大把包袱搭在毛驴身上,余光瞥见楚熹直勾勾盯着枯井,伸手拉了她一把:“人各有命,咱能顾好咱们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
    “大哥。”楚熹抿了抿唇,哑声问道:“你说这仗得打到什么时候?”
    “没时候。”
    老大笑笑,将楚熹托上了毛驴。
    越往西走,难民越多,当中甚至有不少舟凤城和应台城的百姓,他们怕西北军打到合州,想趁早逃命,知道猴子山有匪贼,故乘船来的顺清。
    老大想绕过猴子山,只有乘船这一条路。
    一行人赶到码头,江上泊定着几艘大船,百姓们你推我搡的往外走,简直乱了套。
    “七个人,一头毛驴,去合临。”
    “去合临啊,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银子够一家人省吃俭用过三年了,饶是老大不缺钱,听到这个价格仍是被吓了一跳:“这么贵!”
    “不贵!西边仗打得那么厉害,哪还有往西边去的船啊,你们得单用一艘。”
    “那你们这船从西边来的,就停这不回去了?”
    船老大冷哼一声:“就这个价!爱坐不坐!当我稀罕赚你这份钱!”
    丘州难民流窜,让这帮船老大狠狠发了一笔财,五十两银子完全不放在眼里。
    老大懒得同他掰扯,无奈的掏钱登船,却不想这大手笔竟为自己惹来祸患。
    船刚刚驶出常州,还没到合州地界,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叫嚷声,船也跟着停了下来。
    统领急忙跑到窗口勘察:“糟了,咱们怕是遇上了水贼!”
    那一瞬间老大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要是出什么事,他可怎么跟老爹交代:“快,你带小姐躲进船舱,我去找船老大!”
    沂江上每日来来往往的船只数不胜数,偏他们被拦在了这,楚熹伏在桌子上,懒洋洋道:“找船老大干嘛,这波水贼摆明了和船老大一伙的。”
    楚熹那种“要头一颗,要命一条”的阵仗把几个统领都整不会了:“那……那该如何是好。”
    “他们若只图财不害命,就把身上的钱都给他们吧。”楚熹已经听到水贼轰隆隆的脚步声,更没力气挣扎:“我估计他们也不会想跟咱们拼个你死我活。”
    众统领闻言,默默的握住了袖口里的匕首。
    水贼很快冲进船舱,足有五十多人,领头的满脸络腮胡子,手持一柄大弯刀,身上穿着不知从哪弄来的破盔甲,还真有贼首的气魄。
    老大镇定的上前同他交涉:“这位义士,我们不过寻常百姓,去东丘接亲戚的,这,正所谓穷家富路,银两尽数带在身上,给兄弟们买酒喝,只求义士放我们一马。”
    那贼首上下打量他们一通,视线落到后面的楚熹身上,狞笑一声:“去接亲戚还带个姑娘。”

章节目录

枭雄入赘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今夜来采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今夜来采菊并收藏枭雄入赘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