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要尚他的女儿,还是不行。
    李宸:“阿耶说,用永昌认真想想自个儿想要怎样的驸马,我已经想好了。我就要宋璟这样的。”
    李治脸色沉了下来,“宋璟不行,重新想!”
    ☆、第101章 :有匪君子(四)
    李治莫名地就心头火起。
    这个小女儿向来通透,怎么如今就说不通了呢?
    那个宋璟,到底是打哪儿冒出来的?
    永昌居然在九岁的时候就知道这么一个小郎君,怎么就不见人来汇报?
    自己捧在手心里的宝贝要出降了,帝王心里是很舍不得的。然而再舍不得,也还是要将女儿放出宫的,帝王咬了咬牙,小女儿对出降之事一向抗拒,他想来想去,不如由她自个儿选个比较中意的驸马吧,他只要负责在旁把关就好了。
    只是李治万万没想到,放任她自个儿选的结果是,她选了那么个不着调的人选!
    李治好不容易从一堆奏折里头抽身出来,本想让女儿陪着好好散个步,赏个花什么的,结果没两下被女儿忽然跑出来的难题弄得没心情,头也一抽一抽地疼。
    李宸安静地看着父亲,抿了抿唇,十分固执地说道:“可我想好了,我就想要宋璟那样的人当驸马。”
    李治闻言,脸拉得老长。
    说起来,他都不曾在李宸跟前动过火气,可身为帝王,一呼百应。李宸从小到大,也从没有像此刻这般与父亲唱过反调。李治虽然莫名火大,却并不想对女儿发作,深呼吸几下之后,按捺下心中的火气,衣袖一甩,“长安满城的青年才俊,莫非哪个都比不上这宋璟?重新想好了,再来与我说。”
    说完,帝王大概是觉得小女儿如今任性得实在没眼看,于是也没再看女儿一眼,转身边走了。
    多看一眼就是多一分心酸哪,女大不由爹了。
    李宸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站在原地半晌,才轻叹一声,转身。
    才转身,却发现太子李贤站在前方的路口,神色十分自然,好似是恰好就出现在那个地方一般,可肩膀上沾着一两片花瓣出卖了他。
    李宸横了他一眼,“二兄,你适才在小树林中?”
    李贤被李宸的话弄得岔了气,咳了几声。
    李宸:“……”
    李贤迎着阿妹的视线,摸了摸鼻子,干笑着说道:“永昌,阿兄不是有意要听你和父亲说话。”他一开始便在里头的小树林里,他在长生殿与父亲谈完政事之后,心头无端觉得烦闷,便遣散了身边近侍到处走走。倒是没想到父亲和永昌也会往这边走,开始两人说什么他并未留意,只是后来父亲有动怒的迹象,他心中有些担心,才侧着耳朵听两人是为何而吵。
    至于为什么没露面也没离开,是怕里头有动静让父亲和永昌听见了不好。等父亲走了,他才放心从后面的小树林里出来的,只是他没想到肩膀上的花瓣露馅了。
    李宸望了李贤一眼,皱了皱鼻子,并没有搭腔。
    李贤走了过来,“永昌,父亲是为了你好。”
    李宸本不想说话,但没憋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谁都不是我,即便是觉得为我好,也不该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我。”
    李贤忍俊不禁,“阿妹想法太过天真,什么己所欲己所不欲,不过是先人的幌子。从前城阳姑姑、新城姑姑出降之时,驸马便是她们所欲?如今父亲愿意以你的想法为重,对你已经是分外不同。”
    李宸无动于衷,显然没有将李贤的话听进去。
    李贤笑着将肩膀上的花瓣拂去,跟李宸一同慢悠悠地在小道上走着,“永昌,凡事不能过于偏执。”
    李贤先前的话李宸没听进去,这句话却听进去了。
    李宸苦笑:“二兄知道什么?”
    世人向来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道理谁不懂?道理要是真的管用,这世上又怎么有那么多的悲剧?母亲也是懂道理之人,可她对太子阿兄下手的时候,道理在她身上管用吗?
    她从后世而来,比别人先一步窥得历史的原本。总有一天,母亲会踏上一条为了权力而放弃所有的道路,到那时候,不论是女儿还是儿子,都是可以牺牲的。
    她怕自己如今一步错,便是步步错,到最后失去一切。
    惶惶不可终日。
    那种滋味可不好受。
    李贤说:“那宋璟当真有那么好?”
    李宸眨了眨眼,“挺好。”
    李贤:“敬业不好吗?我听闻他当年入宫便是你在父亲跟前提起的,文韬武略,如今又是朝中武将的后起之秀,父亲也十分看重他。”
    李宸莞尔:“我选驸马,关李敬业什么事?”
    李贤:“……”他以为永昌从小就与李妍熙的情分不同,自然也会对李敬业另眼相看。谁知永昌在选驸马一事上,显然是从未将李敬业划入她的考虑范围。李贤从未见过宋璟,但他觉得在勋贵之后当中,只有李敬业一人拿出来是足以顶门立户的,先入为主,他觉得无论那宋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都比不上李敬业。
    而且说实话,当年李敬业初次出征,永昌连人家的阿妹都接进宫里来。虽然大伙儿都觉得是永昌特别喜欢那长相乖巧可爱的小娘子,可显然也是为了让出征打仗的李敬业放心吧?
    李贤自认是比较了解李宸的,李敬业的仕途如今这么顺利,绝对是有李宸推波助澜。
    好不容易将一个长相俊俏的小郎君培养成足以顶门立户的将军之后,她就一脚将人家踹开了?
    李贤怎么想都觉得这事十分莫名其妙,莫非是那个宋璟当真是像永昌跟父亲说的那般,长得十分好看?
    永昌是看上了宋璟的男色?
    李敬业竟然是因为男色不如宋璟,所以被三振出局?
    李贤叹息,“永昌,你到底在想什么?”
    李宸皱了皱眉,不答反问:“二兄问我在想什么,永昌也想问二兄,到底是在想什么?母亲前脚才去感业寺,二兄后脚便到郊外去打猎,不嫌太扎眼了么?”
    李贤愣住,侧头看向李宸。
    十五岁的少女,脸上其实尚未完全张开,但已经出落得相当雅致。太平长相随母亲,可李宸除了那双眉毛酷像母亲之外,其余的都是既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她长得十分好,要具体分开说眼睛鼻子哪个好,又说不上来,可就是长得好,气质随父亲多一点,清贵淡雅。
    此刻她抿着唇,脸上没有笑容,语气带着几分讥讽。
    李宸大概也察觉自己的语气不对劲,却无心掩饰。二兄是个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的人,他聪敏好学,《后汉书》那样晦涩难懂的史书他都能作注,可在自律方面远不如大阿兄;身体很棒,从不见他有什么大病,政事上也很能举一反三,处理事情干净利落从不妇人之仁,可仁德方面也不如大阿兄。
    当年大阿兄为太子,父亲当时风疾严重,一度生出要提前禅位的念头,母亲都不敢明着跟大阿兄斗,也是有理由的。大阿兄无论是哪一方面,都是十分为人称道。并且他在朝野上下甚至大唐百姓心中,都十分受爱戴。
    他不论与母亲在政事上如何意见不合,母亲明里暗里都不曾指责过大阿兄半句不孝。
    哪像如今的二兄李贤,母亲是天天变着法子指责他不孝。
    国之储君被母亲指责不孝,会引人诟病的。
    李宸觉得光从李贤和李弘的事情来看,她就忍不住佩服母亲沉得住气。最优秀的最能沉得住气的儿子李弘都死了,一个沉不住气又年少气盛的李贤算得了什么?
    单是他沉不住气这一点,纵使他有一身政治才华,早晚也是会倒霉的。
    她如今除了是父亲和母亲最宠爱的小公主之外,并无其他任何的权力或者是势力,她能做的,十分有限。
    这回,轮到李贤苦笑了,“永昌,你懂什么?”
    九成宫赵道生之事,还有后来后宫中关于他身世的流言,其实都是这个被家人捧在手掌心的妹妹处理的。他明白永昌不论是说什么做什么,其实都是在为他谋划前程。
    可他心里还是一点底都没有。
    大阿兄猝死,他当了储君。可才当上太子,便传出流言说他并非皇后殿下嫡出的儿子。这等流言,为何父亲和母亲都不出面处理?
    李贤心里不免有难堪有疑虑,他从小便没有享受过被母亲溺爱重视的感觉,一朝毫无防备地当上了太子,母亲便处处针对他,先是送来《孝子传》讽刺他不孝,接着更是直接书信训斥,后来便是她所宠信的明崇俨天天放他坏水,生怕他有一日过得顺心。
    他和母亲之间的争斗日益加剧,可父亲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父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对母亲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李贤有时候觉得,如今的自己装扮得像模像样,好似真的是国之根本的太子,可万一哪天父亲一病不起,母亲大权在握,他便被母亲赶尽杀绝,好似泥地中的蚯蚓一般不堪。
    如今父亲忽然有了要打压母亲势力的迹象,他一时高兴,便忘形了。
    ☆、第102章 :有 匪君子(五)
    面对二兄,李宸也不知道该要说些什么好。
    言语有时候十分苍白无力,忠言又逆耳,说什么似乎都是不好。若是她和李贤易地而处,或许也做不到比他更好了。母亲如果是那么好应付的,又怎能成为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
    成败盖棺才定论,何必前事到如今?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皇帝不尽相同,所立所废的储君也尽不相同,有人是治国安邦之才,有人是祸国殃民之首,如今的李贤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祸国殃民之辈。
    大阿兄的猝死已经无可挽回,日后二兄有任何劫难,她不论如何都会替父亲护他周全。
    满怀心事的李宸心不在焉地跟二兄李贤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回去凤阳阁了。父亲说她最晚明年开春要出降,如今已是春天,那就是她顶多还有一年的时间。母亲去了感业寺念经礼佛,今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先是京师地震,接着便是河南、河北干旱,如今又是东都洛阳在闹饥荒,听说最近边境也在蠢蠢欲动。
    在这种外忧内患的情况下,她实在是不该再给父亲添乱。
    但是要她不为自己的婚姻争取,她无论如何也不甘心,只好任性一回。
    才进凤阳阁,凤阳阁中正在鸡飞狗跳。
    李宸愣了下,一看,是灰鹦鹉在闹腾,凤阳阁里的宫婢都在追着它跑,那妖孽禽兽一边飞还一边鬼叫,“死人啦!死人啦!”
    李宸:“……”
    一直陪在李宸身边的舒芷见状,眉头微蹙,三两次便将灰鹦鹉逮了起来关进笼子里。
    已经八百年没关过笼子的鹦鹉十分委屈,头埋在翅膀里。李宸看到灰鹦鹉的怂样,不由得好笑,又想起适才李贤跟她提起李敬业的事情。
    不管是李敬业还是李贤,注定了都是会让她头疼不已。有时候李宸也弄不明白,母亲要当女皇,那就当好了,自己何必要想那么多,既要保全这个又要保全那个?
    安安分分地当个单蠢的公主,又有什么不好?
    她自幼被家人捧在手掌心上长大,父母兄姐都对她极尽宠溺,尤其是父亲对她几乎千依百顺,他提倡节俭,自己也真的十分节俭,可是对她却只怕给得不够。她拥有大唐人人羡慕的茶园不羡园,她幼时沉迷于练字,父亲便拨冗陪她习字,后来沉迷古琴,父亲将自己所珍爱的古琴送给她……不论是父亲还是兄姐,对她都极好。母亲对她也很好,可母亲骨子中追逐权力,注定了最后要与父亲一族对立,甚至连子女都不顾。
    李宸想,她也不是想要标榜些什么。
    她斗不过母亲,可是这些年来父亲兄姐对她的好历历在目,她明知日后兄姐们的遭遇,又岂敢就此避退?虽然资质有限,无法像母亲那般风厉雷行,杀伐决断,但也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父亲兄姐做些什么,好歹日后能不愧对于自己。
    李宸并没有沉浸在消极的情绪里太久,没一会儿,她就琢磨起到底怎样才能让父亲愿意让她选宋璟当驸马。
    宋璟这个人,她无论如何也要争取的。
    她回过神来,问舒芷:“舒芷,你觉得我想要招宋璟当驸马,如何能说服我的父亲?”
    舒芷含蓄说道:“某以为,只要是公主亲自钦点的驸马,圣人大概都不会喜欢。”
    李宸一愣。
    舒芷笑着提醒,“公主莫非忘了,当日皇后殿下问您为何不想出降,您跟皇后殿下说,因为那些人什么地方都比不上您的父亲,所以哪里都不够好,您不喜欢么?”
    李宸:“……”
    她尝了一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滋味,有苦说不出。

章节目录

珠玉在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秋水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水晴并收藏珠玉在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