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宸觉得自己钻进了死胡同里,怎么也出不来。
    她第一次意识到死亡,是三岁之时魏国夫人贺兰氏被母亲毒死的时候。
    她记得那时候七孔流血的魏国夫人躺在床上,她问母亲:“阿娘,贺兰姐姐怎么了?”
    母亲说:“贺兰姐姐要去南海拜观音了。”
    不论是什么说法,总归就是归于尘土,从此这万丈红尘的悲欢离合,全都与那些已经死去的人毫无瓜葛。李弘也是,他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无论如今是母亲为他誊抄经书也好,父亲追封他为孝敬皇帝也罢,这些事情,这些身后名,对他有任何意义吗?
    并没有。
    李宸想起近日来身体和精神都不怎么好的父亲,犹豫了片刻,便带了茶具去长生殿找父亲。
    李宸去的时候,母亲也在。
    两人正在说大理寺丞狄仁杰的事情,狄仁杰此人,由阎立本推荐,一直深得母亲和父亲的赏识。而母亲正在与父亲建议,将狄仁杰调到御史台,担任御史中丞。
    李宸拜见了父亲和母亲,武则天见女儿过来,便知她是想来陪伴李治,好让他不要过于伤痛劳累。
    武则天爱怜地摸了摸李宸的头,笑着问:“又带了茶具过来要与父亲一起喝茶吗?”
    李宸笑着点头。
    李治将手中的折子放下,看向如今已经亭亭玉立的小女儿,笑着说道:“许久没喝过永昌煮的茶来,媚娘,先别急着回清宁宫吧。”
    武则天笑着点了点头。
    李宸分别为父母分了两杯茶,茶面上是用汤花分成的寿字,李宸将茶端给父亲,那双黑亮的眼睛迎着父亲的视线,神情认真地说道:“愿父亲身体安康,万寿无疆。”
    李治迎着女儿的视线,心里微微一酸,太子李弘去世至今才两个月,他一向对太子寄予厚望,如今太子猝死,他心中如何能不伤痛。
    逝者尸骨未寒,可国不可没有储君,半个月后,便要重新册立李贤为皇太子。
    李治心中百感交集,千言万语都深埋在心底,他接过李宸端给他的茶,打趣儿着说道:“永昌终于懂事了啊。”
    李宸见父亲有些强颜欢笑的模样,便端起了蛮不讲理的骄横模样,她轻哼了一声,依偎在母亲身旁,“阿娘,永昌一直都很懂事,对不对?”
    下巴微扬,三分倨傲七分撒娇的模样,可爱又动人。
    武则天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子,那双眸子含笑看向李治,说道:“主上觉得她可是一直很懂事?”
    李宸有些不满的嘟着嘴,将母亲的手拉了下来,“阿娘为什么要问阿耶?阿耶肯定会说我天天想着他的收藏,怎么算是懂事?”
    李治闻言,终于笑了起来,瞥了李宸一眼,好笑又无奈地问道:“你也知道自己天天惦记着父亲的收藏品不懂事啊?”
    李宸撇了撇嘴,额头抵在母亲的肩膀,咕哝着说道:“才不是不懂事呢。只是阿耶收藏的东西实在太好了,我看了便喜欢,我也不愿意天天盯着父亲的收藏啊,可我就是忍不住怎么办?”
    说着,她自己还苦恼了起来。
    武则天侧头看了李宸一眼,好气又好笑。又看向李治,帝王深锁的眉头稍微舒展,看向小女儿的眼神只带着温情和宠溺。
    在帝王家中,父母对子女的爱最纯粹的或许便是对女儿的爱了。
    帝王也会偏爱他的儿子们,可总有一日,他的皇位会传给儿子,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帝王和儿子们都存在着政治权力上的博弈。李治对太子李弘,确实是当成未来的帝王来培养。在李弘年轻的生命中,已经有过九次的监国经历,后来晋州地震,还让他与狄仁杰一同到晋州视察,政治经历已经相当丰富。
    李治对李弘一直都很满意,那时候他跟临川公主说想要提前传位给太子的时候,也是真心实意的。可事后觉得自己失言,大概也是真心实意的。
    毕竟,若果李治真的退居幕后,当了太上皇,那么父子也会变得十分微妙。
    是相互牵制还是皆大欢喜?
    如果太子没有猝死,一直在储君的位置上,他会不会等不及了想要父亲赶紧传位给他?
    而李治身体每况日下,虽然有心放权,在放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太子的势力坐大会对他手中的皇权造成威胁?
    李宸觉得不论对儿子还是女儿,李治都是一个好父亲。他对儿子们寄予厚望,给他们足够的爱,但也十分严厉。这从当年李贤和李显斗鸡,王勃作诗助兴而导致王勃被逐出沛王府便能略见一斑。可父亲心中大概也是担心他的儿子们会为了皇权而自伤残杀,因此对这些事情特别敏感。
    相比较而言,女儿就简单得多了。
    李治对两个女儿,只管宠,宠得没边儿,宠得要星星不给月亮,要什么给什么。原因无他,大概是因为他不必担心女儿日后对皇权有什么威胁。对武则天而言,也是这样的道理。
    ☆、第0699章 :暗潮汹涌(二)
    上元二年六月份,在前皇太子李弘去世后两个月,李治册立二皇子李贤为新太子,大赦天下。
    在下诏册立新太子之后,帝王李治找来大理寺丞狄仁杰,在长生殿密谈了一个多时辰,谈话内容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李宸陪着父亲在大明宫的荷塘赏莲花。
    荷叶轻轻,白莲皎洁。
    初夏的微风,带着淡淡的莲香。
    李治屏退了左右,和李宸一道在荷塘中间的水榭中吹着风,喝着茶。如今李宸煮茶的本事是越来越好了,就是花样比较多。来自后世的李宸总觉得所谓茶这玩意儿喝得舒服就好,有时候太过讲究矫枉过正也不好,但她喜欢用汤花在茶面上玩各种图案和字,因此也乐此不疲。
    她分了一杯茶给父亲,茶面上是一个乐字。
    李治接过她送上来的茶,笑问:“这是何解?”
    李宸随口胡诌:“留人间多少爱,迎浮生千重变。跟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缘是劫。”
    李治一怔,随即笑了起来,“好个别问是缘是劫。”
    李宸低着头,将手中的茶具放好,也端起了一杯茶慢慢喝着。水榭之中,只有她和父亲。放眼望去,周围有什么人,他们能看得一清二楚,同样的,她和父亲做什么,别人也能看得十分仔细,只是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
    “永昌,你想念你的大阿兄吗?”
    因为如今李贤成为了皇太子,李治在和李宸说起李弘的时候,已经不再说他是太子阿兄。
    李宸听到父亲的话,抬眼看向他。
    父亲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
    七年前,父亲也曾在太极宫的荷塘边,问她:“永昌,你想念魏国夫人吗?”
    当时李宸对魏国夫人也没什么感觉,因此听到父亲说想念魏国夫人的时候,原本对魏国夫人的唏嘘也荡然无存,觉得居然魏国夫人居然敢跟母亲斗,简直就是嫌命长,她不倒霉谁倒霉?
    如今七年后,父亲问她是否想念太子李弘。
    李宸将手中的杯子搁在了桌面上,轻声说道:“想念的。”
    李治叹息着伸手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
    太子在洛阳猝死,他到场的时候,武则天正抱着李弘已经冰冷的身体痛哭失声。这个他和武则天的嫡长子,天生仁爱,可惜从小就多病。
    御医说太子是猝死。
    李治所写的诏书,也确实承认了太子是猝死的说法。
    太子猝死并非是不可能,他从小就多病,可前去洛阳前在长安还好好的,怎的在路上就开始生病?即使是生病,看着也并不严重。太子前脚去绮云殿处理政事,后脚便有人惊慌失措来报,说太子忽然四肢抽搐,无法呼吸,猝死在绮云殿。
    早上还好端端的人,怎么说没就没有了呢?
    就像当初的魏国夫人一样。
    魏国夫人的事情他并没有深究,不代表他心中没数。同样的,如今即使是他对外承认太子猝死的一说,也并不代表太子就是猝死。
    因此李治找了狄仁杰到长生殿密谈。
    期间谈论了什么,除了当事人,旁人一概不知。
    外界各种猜测各种议论,从前事事都想弄个明白的武则天,却不见前来询问此事。
    李治面沉似水,太子家令阎庄出事的时候,他风疾病犯,正在用药。案件绕过了狄仁杰,如今早已定案,即便是另有内情,也无法让阎庄死而复生。但凡事总会留下蛛丝马迹,李弘是不是猝死,阎庄是不是真的牵涉其中,即便是越查牵扯越广,即便到最后没有真凭实据,为了大局也只能将所有的猜测都烂在肚子里,也是不一样的。
    谁也不是傻瓜,更何况是身为帝王的李治。
    太子去世后,李宸去看过裴氏。昔日的太子妃在太子李弘死了之后的那一个月,整个人像是失去了阳光的鲜花,毫无神采。如今慢慢缓过来了,昔日端庄温雅的女子,却多了几分寂然之感。
    李宸和太平看得心酸无比。
    李弘猝死,并未留下任何后代。
    而裴氏也不可能放出宫了,她的余生都会在后宫里度过。
    “我从前觉得阿嫂很幸运。”正在和李宸回凤阳阁的太平忽然说道。
    李宸微微一怔。
    “可我如今发现我们比她幸运得多。”太平续道。
    李宸想了想,觉得太平说的确实不错。身为公主,比这些后妃是要幸运得多,身为公主,只要不是犯了谋反的罪,谁倒霉都不会是公主倒霉,怎么也连坐不到公主头上来。即便是驸马没了,也还有下一轮芳菲。
    太平见李宸有些心不在焉的,就让自家阿妹回去歇着,这两个月,谁的心情都不好。
    大阿兄猝死,整个宫里都笼罩在一股低气压里。
    这时,一阵轰隆隆的雷声在天际响起,将径自出神的李宸惊了一下。
    接着,便是哗啦啦的声音,雨从天降。
    李宸捂着砰砰直跳的胸口,走到外面的廊道上。豆大的雨点落下来,有的打在树叶上,有的落在地上,瞬间被大地吸收。
    李宸望着外面白茫茫的景色,半晌心情才平复了下来。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李宸想,这样下去,母亲会赶尽杀绝的。李宸心中总是不可避免地涌起一股深深的不安,对她来说,母亲对权力的野心让她如同在虎穴中一般,如今父亲尚在,所以还能压制母亲。
    若是父亲去世呢?
    李宸静静地站在廊道上,外面的雨越下越大,狂风吹来,树枝摇曳,而站在廊道上的小公主衣带被吹得扬起,好似下一瞬,她也会被风吹走似的。
    舒芷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身后,“公主,雨太大了,不如进去休息?”
    李宸看到舒芷,眼前忽然一亮。
    她怎么能忘了父亲拨给她的舒晔和舒芷这对兄妹!
    舒芷被李宸的眼神看得一怔,呆呆地看向李宸,“公主?”
    李宸忍不住微笑了起来,对啊,怎么能忘了舒芷呢。父亲说过,这对兄妹会对她言听计从,母亲估计也使唤不动他们。
    这么一想,原本有些沉重的心情瞬间变得有些轻快起来。
    李宸并没有真要舒芷去做些什么,她只是问了一下舒芷,她如今对后宫的事情了解多少?这后宫的宫女之中,是否处处都是母亲武则天的眼线?听说近日来武三思频繁出入后宫去向母亲请安,那个长袖善舞的上官才人有没有私会过武家的人?
    舒芷有些诧异地看向李宸。
    她一直以为这个被圣人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年龄都是长到狗身上去了,心里是不会有这么多弯弯绕绕的。无论是谁,只要她一直是在顺风顺水的环境中长大,或许会嚣张野蛮,但一般而言,不会有那么多的心机。
    尤其是在武则天的主持下,后宫诸多妃嫔行为规矩,从来没有谁敢挑战皇后殿下的权威来勾心斗角,而来宫里就太平和李宸两个公主,圣人对她们只怕宠得不够,因此向来也没有旁人来跟她们争风喝醋。

章节目录

珠玉在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秋水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水晴并收藏珠玉在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