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宸眨了眨眼,人还没到门口便在廊道上嚷嚷着,“阿耶,永昌来看您了。”
    屋内的几人一怔,原本有些凝滞的气氛一扫而空,眉目都不自觉地染上了笑意。
    李宸跑进去,见到母亲和太子阿兄,先是一怔,随即眼眸微弯,“阿娘,太子阿兄,你们都在。”说着,她笑嘻嘻地跟武则天说,“永昌刚才去过清宁宫,阿娘不在,我便想着阿娘肯定是在阿耶这儿。”
    武则天伸手,将她牵了过去,李宸还一身的骑马装没换下来,看着这个人活泼又俏皮,小脸还红扑扑的。武则天神色爱怜地抬手轻触了一下她的脸颊,笑问:“去骑马了?”
    李宸点头,“阿姐带我去骑马,二兄三兄他们都在,薛绍表兄也在。”说着,李宸看向李弘,“太子阿兄,二兄和李敬业约好了三天之后要比赛骑马射箭呢,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好不好?”
    李弘也会骑马射箭之术,可是他从小身体不好,一旦犯病就得静养还不能见风,比起李贤那是弱了不少。李宸觉得太子阿兄天天不是在东宫跟他的那群官员打交道就是跟父母一起谈论政事,也不是什么好事,不如抽空和她看二兄和李敬业的比赛,放松一下心情也好。
    李治站了起来,走至武则天身旁,双目含笑俯首看着李宸,语气中带着几分揶揄:“你前几日不是还不愿意出门?如今怎的还来要与你太子阿兄一起去看比赛?”
    前几天的时候,李宸掉了个门牙,死活不愿意出门,连去清宁宫向母亲请安都不愿意了。开始武则天以为李宸是生病了还是哪里不舒坦,心中也颇为焦急,处理完手中的急事后就带人去了公主院,一看李宸便是哭笑不得,竟是因为门牙掉了所以不愿意出门。
    女儿爱美,武则天也曾是小姑娘,因此也理解小女儿的心情。武则天对自己的几个子女,性格都摸透了,别看李宸那时不愿意出门,但肯定憋不了几天,她憋得了,太平还憋不了,因此也没想多管她。
    只是李治那天皱着眉头,说怎的今日没看到永昌?
    小女儿虽不如太平小时那么活泼好动,可也不是喜欢关在屋子里的人,每天都能看到她在后宫里晃悠,每天有意无意地还会晃到长生殿去。那天感觉长生殿十分安静,李治也有些不习惯,去了清宁宫,清宁宫里只有他的皇后在练书法。
    李治一问,武则天便笑着将李宸换牙的事情说了出来,帝王听了,哈哈笑起来,笑完了便让左右将李宸带到清宁宫。身为一国之君的帝王将小女儿抱在腿上哄了半天,一脸郁闷全程抿着唇的李宸才愿意笑了,自然是一笑就露出两个掉了门牙的洞。
    李治见状,也是有些忍俊不禁,可见小女儿一脸恼怒地看着他,便忍了笑意。
    那时候要来看父亲都一脸郁闷委屈,如今却主动要约太子阿兄一道去玩了?身为父亲,李治乐于见到子女感情融洽,可这么厚此薄彼的待遇,心中未免有些不是滋味儿。
    李弘却笑着与李宸说道:“前些日子我一直在东宫中静养,未曾会见东宫的官员,如今好了些,也得与他们见一见,怕且到时候无法和你一同去看二弟和李敬业的比赛。”
    李宸一脸失望的模样,“半天时间的功夫都没有么?”
    武则天看向太子,声音温柔:“你身体才好些,大可不必如此着急操心国事,不如便与永昌一起去看看。”
    李弘笑着摇头,说道:“儿谢过母亲关心,但东宫之事堆积太多,若不及时处理,儿心中也觉得不安。”身为国之储君,大唐二字压在他的肩膀上,便是沉甸甸的责任,让他一日都不敢松懈。
    武则天闻言,笑了笑,便没有再加劝阻。
    母子二人看着十分和睦,并不觉得是他们之间有任何不快,抬头看向父亲,父亲正看向太子阿兄,神色间是满意而骄傲的。
    太子阿兄在某些方面,像极了父亲。当年父亲才登基的时候,生怕有负阿翁有负大唐社稷,上朝由太宗时的三天一朝改为一天一朝,勤政爱民,一日不敢懈怠。如今的太子阿兄,一直以来都被父亲当成是接班人来培养的,虽然未满弱冠之年,已经监国数次,足以可见父亲对他的期望。
    再看看母亲,母亲眉目安详,脸上的笑容温柔而优雅,李宸却觉得身上有一股透心的冷意。
    ☆、第034章 :君子端方(七)
    初夏的时候,李宸和太平到东宫探望生病的李弘时,便与李弘约好,等到不羡园的湖中的莲子可以摘的时候,便一起到不羡园去摘莲子,那时的太子李弘便答应了。太子难得出宫一趟,李治自然也是听说了,他一听说太子要去不羡园,心里也涌起了要出宫走走的念头,便与他的皇后说道:“媚娘,说起来永昌的不羡园,还是我起的名字你提的字,太平和永昌三天两头往不羡园跑,我们却不知不羡园有什么好的。”
    武则天一听,便知李治的心思,微微笑着目光温柔地看向李治,说道:“不羡园是主上亲自为永昌选的地方,有什么好的莫非您还不晓得么?”
    李治扬眉,笑了笑,说道:“可终究没亲自去看看。”
    武则天见状,便走向李治,笑道:“既然如此,还等什么?妾也想去看看永昌的不羡园呢。”
    李宸和太平在三天前就到了不羡园,姐妹俩还邀请了几个亲王的县主,也请了如今英国公李敬业的妹妹李妍熙,当然,最重要的人物李宸也还是记得的,那就是未来的太子妃裴氏。不管忘了谁,都不能忘了裴氏的,李宸和太平自从知道未来的阿嫂是谁之后,天天琢磨着要看看未来的阿嫂,刚好遇上避暑的良机,就将裴氏邀请到不羡园里玩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是李宸第一眼见到裴氏时,心里头涌现出来的第一句话。母亲那时候说裴氏是与太子阿兄十分般配的人,李宸非常赞同,至少,两人在外貌气质上都十分般配。
    “裴姐姐长得真好看!”李宸看着眼前的裴氏,好不吝于展现她对裴氏的好感。
    裴氏一怔,看向李宸。早就听说永昌公主备受圣人和皇后殿下宠爱,她以为自个儿会见到一个被宠坏的小公主,端着高高在上的姿态,目中无人。可眼前的两个小公主,不管是太平还是永昌,气度自然是贵不可言,言行中也会不经意地流露出天家之女的骄傲,可却并无丝毫嚣张跋扈的感觉。
    其实这趟一起前来不羡园的,还有李显等人。
    如今太子岁数渐长,沛王李贤早也正式参政,李显是个从小就是个没什么心思向学的,又还没到参政的岁数,李治和武则天看他天天在崇贤馆里让老师头疼,他们有时候也觉得头疼,见他说要陪太平和永昌两个妹妹到不羡园的时候,刚好李治头痛又犯,眼不见心不烦,干脆就准了。李显出宫,自然李旦也一起,和他们一块读书的薛绍那是必须要一起去的,李敬业身为亲卫也奉命陪同。
    不羡园占地上万亩,几个少年在不羡园也如鱼得水,李显学问不行,可骑马射箭却是不差,几个少年沿着不羡园的后山及至茶山的道路骑马,好几十里的路,也够让这几个少年娱乐施展一番。
    李宸和裴氏等人在后山的一个凉亭上,等着几个少年。
    从宫里带出来的宫女侍卫们早已训练有素,茵绿的草地上早铺好了凉席,上官婉儿则在凉亭中的石桌上摆弄着笔墨纸砚,另一侧的石桌上则是摆放着围棋,边上还烧着一个小炉。李宸今天起了大早,便说了要在后山煮茶习字,太平也说要在后山看四兄李旦和表兄薛绍斗棋。
    裴氏的目光落在正在摆弄笔墨的上官婉儿身上,目光不自觉地多了几分同情,她曾听父亲说过上官仪被诛的事情,也知道这个上官婉儿,乃是当年西台侍郎上官仪的孙女。
    李宸却没有注意,一边跟裴氏说着闲话,一边和裴氏走到了凉亭的另一侧,那一侧恰好可以看到山下的道路,几个少年正骑着马在道路上疾驰而上,扬起了一路的尘土。
    李宸一边笑着一边让李馨从一个白色的瓷缸中倒出一杯清水,微笑着给裴氏递过去,“裴姐姐,你尝尝看,这是陆寺丞今夏收藏的荷花露水。”
    裴氏不接,笑着说道:“这是陆寺丞专门给你煮茶用的。”
    太平说道:“一杯而已,这种荷花露水,阿妹还多的是,就算没有了荷花露水,陆寺丞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水,什么梅花雪水,春日梨水,多得不要不要的,裴姐姐千万别客气。”
    裴氏被太平的话逗得忍不住一笑,将李宸递给她的杯子接了过去,抿了几口,赞叹说道:“入口清冽,口感很舒服。”
    李宸和太平相视而笑,拉着裴氏的手坐了下来,裴氏年长她们许多,在一群的姑娘当中是大姐姐了,也自觉要照顾这些小妹妹们的,见李宸坐的位置靠近火炉,便跟她换了位置。
    小姑娘们聚在一起,无外乎就是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李宸煮的茶不算好喝,但好歹不难喝,更何况她是公主,她要煮茶给小伙伴们喝,即便是觉得难喝那些小贵主们都是得捧场的。于是,女孩儿们都坐在铺了凉席的草地上喝茶吃点心,裴氏与一群小姑娘说了几句话,见李宸丢了茶事跑去练字,便去陪她。
    李宸练字的时候,上官婉儿一直在旁边伺候着,见到裴氏过来,朝她行了个礼。
    裴氏微微一笑,看向鼻尖有些冒汗的李宸,目光又落在她的字上,有些意外这个小公主的字竟也颇有风骨了。李宸察觉到裴氏的目光,抬头朝她露出一个微笑,说道:“裴姐姐,你也习字吗?”
    裴氏摇头,“我不善习字。”
    “那裴姐姐擅长什么?”
    “我从前跟爷爷学过画画。”
    “画画?”李宸睁大了眼睛,看向裴氏。
    裴氏笑着点头,脸上笑容恬淡,她看着李宸,只觉得这个小公主性情十分可爱,心中也觉得十分喜爱,于是便说:“若是公主不嫌弃,我为公主画幅画像,如何?”
    李宸欣然同意,“好啊。”
    李宸等人在李显他们骑马回来之后,又在后山的凉亭上玩了好一阵子,李旦和薛绍两人在凉亭里斗棋,太平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儿,李宸当裴氏的模特站在一株杏树下,也不嫌累,笑容可掬。李妍熙见到兄长李敬业,便缠着兄长李敬业陪她去摘野果,李敬业从前时常跟着李绩在外露宿打猎,认得许多野果野菜,李宸见状,心里痒痒的想要一起去,可又想看看未来阿嫂的画功如何,只好按捺着心中的小冲动乖乖当模特。
    等到一行人回来不羡园的大院时,才发现不止太子殿下和沛王李贤出宫了,连圣人和皇后殿下也来了,众人惊讶,哗啦啦地跪倒拜见圣人和皇后殿下。
    李治一身便服,心情颇好地说道:“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不必多礼。”说着,目光落在太平和李宸身上,笑问:“这几日可好玩?”
    太子阿兄愿意到不羡园,对李宸来说本来就是个惊喜,如今父母也来了,她更是高兴,她开心地朝父亲点头,“好玩,三兄他们在后山至茶山的道上赛马,四兄后来还和薛绍表兄斗棋,四兄赢了呢。裴姐姐还给我画画了。”说着,让上官婉儿将画像拿出来给父母看。
    “像不像我?”李宸站在母亲身旁,仰头看着父亲问道。
    画中的小姑娘站在一株杏树下,大大的眼眸弯得好似天上的一轮新月,笑容天真而可爱。
    李宸指着那株杏树,说道:“杏树的旁边便是凉亭。”
    武则天目光看向裴氏,语气带着赞许:“画得真好。”
    裴氏脸上露出一个微笑,微微低头,“多谢皇后殿下。”姿态一派的温文大方李治见状,也不由得微微颔首,看向太子李弘,只见李弘看向裴氏的目光带着几分意外之喜,脸上神色虽然力持镇定,可泛红的耳根却出卖了他。李治不由觉得有些莞尔,太子情感外露,可见对未来的太子妃人选也是十分满意。
    李宸在母亲身侧坐下,“裴姐姐说,她家的后院的池塘里有一株并蒂莲,长得十分好看,可惜一直没有开花,等日后开花了,她便画一幅并蒂莲的画送给我。”
    太平见状,忍不住糗她,“明明是阿妹看到裴姐姐给画的画像,十分喜欢,她可不止讨了裴姐姐一幅并蒂莲的画像,还想让裴姐姐替她春夏秋冬都画上一副画呢!”
    李宸笑着反驳:“只要裴姐姐愿意,有什么不可以?阿姐分明是没得到裴姐姐的画像,心里不是滋味儿。”
    姐妹俩你来我往,好似是在拌嘴,可又嘻嘻哈哈的,不见有半点不快,而圣人和皇后殿下等人则一脸纵容地看着这一对女儿,可见这样的场景是十分常见的。裴氏在来不羡园的时候,心中还十分忐忑,后来见到了太平和李宸,觉得两个小公主性情可爱倒也不难相处,总算是微微定下了心来。如今又看到圣人和皇后殿下亲临不羡园,天家之人在一起的时候,并不如旁人想象的那般古板无情,反而处处都透着温情。
    裴氏见状,心里松了一口气,抬眼,不经意便对上了李弘的双眸,不由得一怔,随即垂下双眼,可心跳却快得像是能蹦出来。
    君子端方,温润如玉。
    原来,那便是她未来的夫君,当今的太子殿下。
    ☆、第035章 :君子端方(八)
    李宸和太平从父母住的宅子出来之后,太平便回了自己的房间打算歇下。李宸今天虽然折腾了一天,可是还不觉得累,心里还带着几分兴奋。
    父亲和母亲一起来到不羡园,这让她十分高兴。
    她一边走在院子中的廊道上一边琢磨着不羡园中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明天可以缠着父亲陪她一起去。父亲最近头痛犯得频繁,难得放下政事出宫,李宸想总得找些法子让父亲开怀。
    正琢磨着,恰好碰上从房中出来的裴氏。
    裴氏见到李宸,也愣了下,“公主,还没歇下么?”
    李宸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摇头,“我才从父亲和母亲那边回来呢。”
    裴氏见她一双带着笑意的大眼睛灿若星辰,便知此刻李宸的心情很好。想想也是,六七岁的小女孩心中本就不会装多少事情,更何况眼前的这位小姑娘还是天之骄女,向来都是被人捧在手心里的份儿。
    李宸又问:“裴姐姐怎么也还没睡?”
    裴氏:“我白天的时候经过院子里,看到院子中种有一些墨菊,便想过去瞧瞧。”
    李宸眨了眨眼,很想问她黑灯瞎火的,你还能瞧出个什么东西来?可是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要这么直白,大概裴氏是晚上没有睡意出来走走散心而已。
    于是便顺着话题问了一句,“裴姐姐喜欢菊花?”
    “我父亲喜欢菊花,尤其喜欢墨菊。我在府中,闲暇之时,倒也喜欢摆弄花草。”
    “姐姐喜欢怎样的花草?牡丹?”
    裴氏微笑着,“我什么花儿都喜欢,对牡丹也有些研究,公主可是喜欢牡丹?”
    李宸:“我母亲喜欢牡丹,我一直琢磨着找一株特别的牡丹给她,最好是能开好几种颜色的牡丹。”就像茶花里的十八学士一样,同一朵花上有不同颜色,不过牡丹的话估计是要特别培植的。
    裴氏一怔,随即笑道:“我今年曾在府中种植过一株三色牡丹,明年春天牡丹花期时若能按时开花,我便下帖请姐妹们一起赏花,到时公主可一定要赏脸。”
    李宸听到裴氏的话,有些意外地瞅了她一眼。她意外的不是裴氏喜欢弄花弄草,而是裴氏的心思玲珑。
    不得不说,她母亲还是很有眼光的。虽然裴氏不是出身大家族,可言行举止落落大方,既会察言观色又进退有度,在面对她母亲的时候,裴氏姿态谦虚而恭敬,也是不卑不亢的。
    李宸想太子阿兄如今已经是个心里只有仁爱和仁政的人了,要是未来的太子妃不懂得做人,那就糟糕了。幸好,如今的裴氏已经没什么好挑剔的,长得好看画也画得漂亮,性格温雅大方又懂得进退,她进入东宫之后,大概母亲心里也会舒坦许多。毕竟,如今的太子阿兄和母亲在政事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不同意见,要是在太子阿兄往母亲心里添堵的时候,有人适时得来打个圆场,或者是说来替太子到清宁宫去尽孝,母亲心中大概会好受一些。
    当然,对母亲来说,太子阿兄别老是因为想着什么仁爱仁政而和她作对才是真受用。但这样的事情,是绝不可能会发生的。两股势力的争斗,从来都只有你死我活或是两败俱伤,任何一方都不会屈服于另一方。而且对于太子阿兄而言,他又有什么过错?
    他不过是将大唐社稷放在了顾及母亲感受之前而已。
    先国而后家,身为储君,这本就该是他的分内之事。
    李治和武则天到了不羡园,也在司农寺丞陆观的陪同下,走了一趟后山和部分茶园,而李宸等人居住的大院包括李宸的住处,都是出自李治的手笔,他自然是十分熟悉,见到李宸在不羡园中如鱼得水,玩得不亦乐乎的模样,李治心中也是觉得既高兴又满足。
    帝王夫妻晚上歇下之后,并未马上睡觉,而是在闲话家常。
    李治双手枕在脑后,与武则天说道:“永昌不知道什么时候惦记上了我去年得到的古琴,一逮着机会,便想将那古琴讨了过去。”

章节目录

珠玉在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秋水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水晴并收藏珠玉在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