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敢在她母亲的眼皮底下做这种事情?
    让刘馨抱着她去兰亭院,刘馨有些犹豫。
    李宸脸色十分不悦,大声说道:“抱我,过去!”
    刘馨看着暂时似乎是无法消停的李宸,虽然头疼,但又不敢不从,只好抱着她去了兰亭院。
    刘馨抱着李宸去到兰亭院的时候,武则天已经在场了。
    一旁的御医跪在武则天的跟前,“皇后殿下,魏国夫人是中了剧毒,此毒见血封喉,歹毒无比,即便是大罗神仙也无法回天哪。”
    武则天神情震怒,厉声问道:“到底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在后宫行凶?”
    跪在地上的宫女瑟瑟发抖,颤声说道:“适才有人送了点心来给魏国夫人,说是从皇后殿下的娘家送来的,魏国夫人才尝了两口,便倒在了地上抽搐不已,御医到来时,魏国夫人已经七窍流血,毒发身亡了。”
    武则天闻言,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两步,走到了魏国夫人的尸体前,脸上的神情既是震怒,又是悲痛至极,两滴清泪落下卧榻,被单上留下两个颜色稍深的印记。
    “贺兰,是姨母害了你。”
    武则天的声音十分沉痛,带着几分哽咽。
    就在兰亭院里乱成一锅粥的时候,一个尖细的声音通报——
    “圣人到!”
    李治匆匆前来,见到躺在床上死气沉沉的魏国夫人,身体不由自主地晃了一下。
    “主上!”武则天回过头,泪眼婆娑地看向李治。
    李治蹒跚着脚步过去,在床榻上坐下,“贺兰……”他颤颤巍巍地抬起手,轻触情人的脸颊。
    这张脸,昨晚还对着他笑得那样灿烂,如同是早晨盛开的玫瑰,她昨晚还在这兰亭院中,为他唱歌跳舞,笑声好似珍珠落玉盘,悦耳动听。
    可如今怎么,就变成了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武则天忽然起身,在李治身旁跪下。
    李治还没从魏国夫人的死中回过神来,一时也忘了将武则天扶起来,看向她:“媚娘?”
    “主上,妾有罪。”
    李治神色木然地看向她。
    魏国夫人所吃的点心,是武惟良和武怀运两人送进宫来给武则天的,武则天见是娘家人送来的,魏国夫人贺兰氏也算是武家的人,也让人送了一些给魏国夫人,谁知魏国夫人吃了点心之后,便中毒身亡了。
    “妾以为两位堂兄是一番好意,他们也算是贺兰的舅舅,便想着也送一份来给贺兰,好让她知晓两位舅舅心中也惦念着她。谁知他们竟然包藏祸心,想要害死妾。”
    “主上,当初妾担心两位兄长和堂兄留在长安,会助长外戚干政的气焰,请求主上将他们分配至地方当刺史。只要他们忠于主上,即便是地方刺史,依然能为国效力,青史留名。谁知妾的两位亲兄长刚到地方不久,便因病去世,两位堂兄本就因为离开长安之事对妾怀恨在心,后来更是将两位兄长的死迁怒至妾的身上。”
    “妾本是一片好心,却不曾想到会因此害了贺兰。”
    “恳求主上看在贺兰是妾的亲外甥女,也看在昔日与韩国夫人的情分上,为贺兰做主。”
    李治面无表情地听着武则天的话,半晌,站了起来,“媚娘,起来吧。”
    武则天站了起来,神色微定。
    李治闭了闭眼,大概是过于伤痛,以致于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眉目间染上了深深的倦意。
    李治:“立即派人前去将武惟良与武怀运二人抓起来,交由刑部审问。”说着,他的身体又微晃了下,武则天赶紧扶着他,“主上。”
    李治摆手制止了她,“朕没事。派人通知贺兰敏之,让他进宫来看看他的妹妹。”贺兰敏之,是魏国夫人贺兰氏的兄长。
    李宸看了看自己的父母,又看了看躺在床榻上一动不动的魏国夫人,终于意识到原来先前还活生生差点要跟她掐架的魏国夫人,已经成为一具冷冰冰的尸体了。她睁着大眼睛,望着自己的母亲。
    这时,武则天终于发现李宸也在。
    “永昌?”武则天眉头微拧,凌厉的目光看向刘馨。
    刘馨低着头,喃喃地不知道该要怎么说。
    “阿娘,贺兰姐姐怎么了?”李宸问。
    武则天脸色稍霁,抬手爱怜地碰触了一下李宸的脸颊,柔声说道:“贺兰姐姐要去南海拜观音了,永昌乖,先回去。”语毕,双目严厉地看向刘馨,“还不赶紧带小公主回去。”
    刘馨低着头,赶紧抱着李宸回去。
    越过刘馨的肩膀,李宸看到父亲站在魏国夫人的床前,有些失魂落魄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宸做了个梦。
    梦里她想离开长安,离开大唐,临走的时候,看到父亲李治站在清宁宫前的阶梯上,神色忧伤,“永昌,你不要母亲,也不要父亲了吗?”
    可是在另一端,她的另一个母亲趴在父亲的病床前,哭得肝肠寸断。
    那也是她的母亲,以及父亲。
    她的眼泪唰一下就掉了下来。
    在旁守着的刘馨看见她额头尽是豆大的汗珠,神情里是掩不住的忧心,拿了手帕帮她将汗珠拭去,轻声唤道:“小公主?”
    李宸猛地张开眼,抓住了刘馨的手。那个梦她做了很多次,没有一次像今天这么真实,可是手中的温热提醒她,这才是现实。
    刘馨迷惑问道:“小公主怎么了?”
    李宸望着屋里的家具,神情迷茫,“我想离开,是不识好歹吗?”
    宫女们面面相觑。
    一个宫女有些害怕地问道:“馨娘,小公主会不会是中邪了?”
    刘馨看了一下李宸,只见她脸色苍白,额头上不断地渗出汗珠。
    “小公主,您是不是梦魇了?”
    李宸皱着眉头,只觉得身上一时冷一湿热,一时想到梦中的父母,一时又想起魏国夫人七孔流血的模样。
    她觉得自己很难受,有些喘不过气来,她朝刘馨张开双手要抱抱,“馨娘,抱我回去。”
    刘馨抱着她,感觉她的身体异常滚烫,。
    宫女看着李宸的模样,忍不住又说:“馨娘,说不定小公主真的中邪了,怎么办?”
    刘馨狠狠地瞪了她一眼,“闭嘴,小公主起烧了,还不赶紧去请御医!”
    ☆、第011章 :魏国夫人(七)
    李宸半夜里闹腾了好大动静,武则天和李治都被惊动了。
    武则天将李宸抱在了怀里,轻声喊着她的小名,“宸儿,阿娘来了。”
    可是李宸只是微微张开眼睛看了她一眼,目光呆滞而迷茫。
    旁边的宫女说:“婢子小时候曾有个弟弟,也是小公主这般,后来天未亮便——”宫女一顿,然后喃喃续道:“后来邻居家的老人家说弟弟怕且是中邪了,那时该要请个道长来看看的。”
    武则天最讨厌这些怪力乱神的事情,听到了宫女的话,勃然大怒,“竟敢妖言惑众,来人,给我拖出去杖打一百下!”
    李治坐在武则天身旁,看着小脸烧得通红的李宸。
    一事未了,又来一事。
    魏国夫人被毒死,如今李宸又病得莫名其妙,原本就十分伤心难过的帝王此时都忍不住要怀疑起这太极宫的风水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他拉起李宸的一只手放在掌中,柔软的手掌放在他的掌心中,竟显得这么小,又这么脆弱。
    李治听着御医说李宸的病情。
    御医的意思是小公主年幼,刚从泰山回来路途遥远难免有些吃不消,大概晚上又做了噩梦,受到惊吓,所以才会这样,等他开几服药给小公主服下,应该就可以退烧了。
    然而折腾到天亮,李宸还是烧得一塌糊涂。
    李治气得差点一脚踹了御医,“饭桶!还不赶紧再用药!”
    其实这真的不能怪御医,李宸心里再怎么是个成年人,她也不过是三岁小孩的身体,小孩身体本来就弱,稍不注意就容易生病,即使是李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莫名其妙发起烧来,烧得她头昏脑涨,做梦的时候以为是现实,醒来的时候以为自己在做梦。
    李宸烧得稀里糊涂,迷迷糊糊地喊着母亲,武则天只好将李宸带在身边,魏国夫人尸骨未寒,很多事情需要处理,贺兰敏之进宫吊唁。
    李治说起魏国夫人的死因,几度因为难过而声音沙哑,“只怪武惟良、武怀运二人心狠手辣,皇后一时不察,才累得魏国夫人死于非命。刑部查明此事后,已将武惟良、武怀运二人处死。”
    贺兰敏之立在一旁,悲声痛哭却并不说话。
    妹妹的死让贺兰敏之伤心难过,因为武则天的原因,当年他的母亲被封为韩国夫人,带着他与妹妹一同进宫。李治宠幸了他的母亲后,他年纪渐长,于是被送到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身边。母亲薄命,被李治宠幸后不久便去世了,妹妹能歌善舞长得漂亮,被李治宠幸后,封为魏国夫人。
    妹妹时常与他说起这个儒雅温和的君王,却甚少提起皇后武则天。
    皇后虽是姨母,可皇后素来不喜欢妹妹,去年泰山之行,皇后便硬是将妹妹留在了长安。
    如今武惟良、武怀运已经被处死,君王似乎也认为那便是事实。
    而他还继承着皇后的父亲周国公的爵位,这些荣华富贵,都是皇后一句话就可以拿掉的。
    他已经失去了世上唯一的亲人,他又怎能不爱惜自己的性命,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将心中的猜想贸然说出?
    贺兰敏之离开后,武则天与李治怅然说道:“主上,敏之竟然怀疑是妾毒害了贺兰。”
    李治伸手揽住她的肩膀,长叹一声,“他只是心中悲痛,并非真是怀疑你。”
    李宸整个人本来烧得晕头转向,此时却将他们的话听了个明白,没忍住张开眼睛看了武则天一眼。
    李治转身,看着她红彤彤的小脸,弯腰帮她将身上的薄被掖了掖,脸色凝重:“怎么还没见好?”
    武则天也是愁眉不展。
    李治说:“我记得显儿刚出生的时候,身体不好,你便让他当了玄藏大师的弟子,后来身体便好了,如今也好得很。你从前曾与我说,感恩寺的师太修为颇深,不如让永昌拜她为师吧,说不定能助她渡过此次难关。”
    武则天说:“师太是得道之人,当日媚娘在感业寺便受她点化颇多,永昌若是能拜她为师,亦是好事一件。”
    李宸听到父母的谈话,再度想要睁开眼睛,奈何这回怎么也睁不开,只好闭着眼睛哼唧。
    武则天听到她的动静,连忙凑了过去,“永昌?”
    “不、不,我不要。”
    这是李宸发烧昏睡过去后说的第一句话,武则天听到了,几乎要掉下眼泪来。她小心地将李宸抱了起来,“永昌不要什么?”
    “不、不要拜师,不要出家。”李宸头枕在武则天的肩膀上,紧闭着眼睛喃喃说道。
    李治和武则天听了,不由得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李治沉吟了半晌,低声吩咐:“还是叫人将三清殿的道长来看看吧。”
    当年李渊太原起兵,需要帝皇神话,便自诩是老子的后人。李治觉得不管道长也好,大师也罢,总都要拿来试试看,说不定李宸的病真能好呢?

章节目录

珠玉在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秋水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水晴并收藏珠玉在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