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长缨笑着跟村长说道:“村长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回头找春燕跟她聊聊,我们俩交流一下经验,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孩子们的学习和大人的学习不是一回事,咱们大人学习是为了不当睁眼瞎,回头算账看账本心里有底。孩子们学习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系统的学习学科知识将来好考大学。我先去跟春燕商量一下,如果能够调整过来,还是让春燕来抓孩子们的基础教育比较合适。村长你觉得呢?”
    徐长富读书不算多,但是这道理他也明白。
    “那行,就是得麻烦长缨你了。”
    傅长缨松了口气,“村长您这就见外了。”
    两人往外去,躲在树后的郭春燕连忙侧身藏匿好,看着两人走远了,她这才松了口气,整个人像是被抽去了精力,无力的蹲在地上。
    ……
    傅长缨下午下工早,不过村里的记分员还是给她记了六个工分,用村长的话说小傅下工早也是为了晚上的教学做准备,人家想着咱们咱也不能亏待人家。
    六个工分已经是这群知青娃里最高的了。
    其他几个男知青也都是五个工分居多。
    和记分员打了招呼后,傅长缨回苗花家里,折腾了好一会儿这才往村长家去。
    她下工的时候看到工分簿上郭春燕也记了分,不过她下工时间太早了点,只记了三分。
    村长家是前后俩院,前院住着村长两口子和俩孩子,还有俩孩子在后院跟着爷爷奶奶住。
    西屋又被收拾出来给郭春燕和艾红梅住,加上最近每天都有孩子来这边读书,村长家热闹得很。
    村长媳妇王桂花今天上工去了,这会儿前院里除了正在那里准备小本子的郭春燕再没其他人。
    “我前两天让立川帮我找木头做了两块黑板,上面刷了黑漆晒干了,正好咱们一人一块。”
    黑漆刷的不是很均匀,不过能有是这么个教学工具就该阿弥陀佛了。
    郭春燕蹲在那里,抬头看着傅长缨,“你不觉得这像是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吗?”
    这举例让傅长缨笑了起来,“你不是比我大一岁属兔的吗?怎么还自动减龄成了长虫?”
    没正经!
    郭春燕瞪了一眼,只是低下头的时候眼眶有些发酸。
    傅长缨见状叹了口气,蹲下来帮着她一起分小本子,这应该是前两天去洪山公社赶集的时候买的,不用说就知道是郭春燕自掏腰包买的田字格。
    “我知道你不太乐意下乡,可是既然已成定局那不如随遇而安,努力在这里扎根,为老乡们做点事情嘛。”
    郭春燕抬起头来,眼眶中透着几分晶莹,“你真的打算扎根在这里?”
    “还能假的不成?我说了我要带着乡亲们发家致富,不是闹着玩的。”傅长缨一直很认真地说这话,但好像没几个人相信她。
    这让她感到悲伤,是自己不够真诚吗?
    “春燕,我知道过去的我性格是有点奇怪,当然你也没好到哪里去。”被郭春燕瞪了一眼,傅长缨面不改色,“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咱们现在都在大湾村,就别闹别扭了成不?我跟你道歉,咱们就让过去的尘归尘土归土,你看怎么样?”
    和解。
    郭春燕看着那伸出来的手,“你跟过去一点都不一样。”
    过去的傅长缨,绝对不会跟自己说这话。
    傅长缨哭笑不得,这姑娘年纪不大脾气咋还这么犟呢?
    “是不一样,过去我以为自己能考大学呢,结果高考取消了。我以为我成绩好能讨爸妈欢心,实际上不管我考多少次第一名,都不如小妹跟爸妈撒个娇。过去的傅长缨是个别扭的孩子,这个孩子在跳河之后已经没了。现在的傅长缨要为自己而活,为理想而活,她要带着大湾村的村民们摆脱这困境,要让这里的大人孩子们都能读书认字,要让革命老区焕发出属于它的青春活力。”
    “可是,这些单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傅长缨站了起来,她伸出手,脸上写满了期待,“郭春燕同志,你愿意和我一起并肩作战,为理想而战吗?”
    作者有话要说:
    春燕:感动。
    长缨:成功忽悠到一个革命战友
    第11章 文化
    郭春燕从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跟傅长缨成为朋友。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她们都被家里人“抛弃”,在这穷苦的乡下,反倒是成了小姐妹。
    傅长缨属于话多的人,尤其是扶贫工作做多了,人也越来越话唠。不然还能跟小说里的霸总似的眼睛一眯嘴角一勾,一切尽在不言中吗?
    “我跟苗花姐打听了,村里的孩子从寒假后就没再去学校,公社的学校里就陈老师一个人教孩子们读书,那么多孩子他一个人管也挺累的,不免脾气不好。”
    孩子们对陈老师又敬又怕。
    郭春燕这脾气一上来,是女版陈老师,可不是吓着孩子们了吗?
    “你的意思是我脾气不好?”
    艾红梅刚下工回来,没想到就遇到这么一幕。
    她生怕郭春燕和傅长缨打起来,小跑着进来劝架,“你俩冷静下,咱有话慢慢说,别……”
    别笑呀。
    你们笑什么?
    艾红梅忽然间觉得自己有些尴尬,她是不是搞错了什么事情。
    傅长缨被这姑娘逗乐了,隔着艾红梅冲郭春燕道:“你才发现你脾气不好吗?”
    这笑吟吟的模样,分明是在开玩笑呀!
    艾红梅整个人都不好了,“你俩太过分了!”
    她郁闷地回屋去,亏得自己刚才提心吊胆,生怕这俩人打起来。
    原来,竟然是她想多了。
    “别这样别这样。”傅长缨连忙拉住人,“咱们三个臭皮匠怎么也赛过一个老教书匠,红梅你说说咱们该怎么教孩子们读书才是。”
    艾红梅闻言瞪大了眼,她小心地看了眼郭春燕,后者撇了撇嘴,“你看我干什么,说你的就是了。”
    说完她也意识到什么,“那个我不是针对你,咱们畅所欲言,不用顾忌。”
    她怎么就管不住自己这张嘴呢!
    郭春燕竟然学会了反思?!
    这个认知惊着了艾红梅,她这几天也有提醒过,但每次都被舍友拒绝,俩人毕竟一个屋檐下,艾红梅也不好再说什么,不然往后还怎么住?
    刚才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显然,傅长缨和郭春燕都不会说,艾红梅只能收起自己的好奇心,“我是觉得,村里的孩子们好像学习进度也不一样,要不咱们就因材施教?”
    ……
    回到苗花家,傅长缨懒懒的躺在床上不想动弹。
    妞妞手脚麻利的爬到她的床上,“姐姐,我给你捏捏肩膀。”
    “真乖。”傅长缨揉了揉小姑娘的脸蛋,“妞妞最近有背下来我教的诗吗?”
    小女孩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学会了。”说着就背了起来,“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真不错,那今天姐姐再教你背一首孟浩然的诗好了,这也是家喻户晓的一首诗呢。”
    妞妞并不是特别聪明的小孩,三天也才能背会一首诗而已。
    背诗有什么用呢?不能当饭吃,可当她背出这首诗来的时候,苗花的眼神中满是欢悦。
    一个青年丧夫的年轻女人,没什么比孩子更能宽慰她的心了,尤其是在她并没有打算再嫁的前提下。
    教妞妞背诗让傅长缨忽的多了几分浪漫。
    她从箱子里翻出了一本《唐诗宋词选集》,从中选了几首开始摘抄。
    等着忙活完这一通,感觉手腕酸疼。
    “你今晚教我们念诗吗?”
    背后的声音吓得傅长缨一个激灵,她这才发现徐立川就站在那里,也不知道来了多久,牛眼看着桌上的那本诗词集。
    傅长缨意识到什么,拿起书晃了下,“喜欢看这个?”
    “就读着还挺顺的。”
    那可不是。
    这可是流传千百年的绚烂诗词文化。
    “书借给你,回头抽查哈。”
    她实在是太过于慷慨,这让徐立川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真的吗?”
    再来一句我不信,你就是行走的巴黎奥运会logo了好吗?
    “不愿意看就给我。”
    徐立川连忙把书收好,“我看完后尽快还给你。”
    那本《唐诗宋词选集》收录了一百六十多首诗词,就算是一天背一个那也要五个多月呢。
    尽快是多快?
    ……
    大湾村的人没想到,他们认字认的正高兴呢,小傅知青忽然间不教大家伙认字了,她要教大家念诗。
    齐聚在苗花家的村民笑了起来,“俺们学读诗有啥用?俺又不是诗人。”
    意料之中的问题,傅长缨笑吟吟的看着提问的梁利金,“那我考考大叔,春天到了这柳树开始抽芽长叶子,你想赞美柳树,你打算怎么个赞美法?”
    梁利金被这说法弄得一愣一愣的,他下意识地往外看,外面黑灯瞎火的其实压根看不到,“是个好椽子?”
    傅长缨:“???”这可真是实用主义到底的庄户人家呀。
    屋檐下的徐立川冷不丁的开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他刚才看到了这首诗,写柳树的。
    梁利金琢磨了下,“立川你说人话。”他听不懂。
    徐立川:……叔你没文化太可怕。
    事实上,文化的熏陶需要基础。
    傅长缨拿大明湖举例子,诗人写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章节目录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番茄菜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番茄菜菜并收藏在年代文里搞扶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