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刘宏可以确定,自己从未吩咐过他。
    前边两个都好说,阳球还弄死了号称“凉州三明”之一的,太尉段颖。
    那可是军方大佬,数度平定动乱,三公之一……
    呵呵,朝廷之上,除了天子,他都得罪了一个遍。
    现在又撞在了刘宏的枪口上。
    你说,你不倒霉,谁倒霉?
    至于杀不杀,就要看诸位臣工的配合程度了,不过直到此刻,满朝文武显然是知道发生何事了,却是无一出列。
    这让刘宏很是为难。
    心中有些无奈,看来,阳球这六阳魁首,今日怕是难以保全了。
    都说他是这天底下,最为尊贵之人。
    按理说,他应该也是这天底下,最为自由,且快乐之人。
    可人在红尘中,又哪来的绝对自由,他享受这份自由快乐之时,相应的,也要扛起帝国的重担,有时候想想,
    还真不一定有他在做解渎亭侯之时,来得自由快乐。
    见满朝文武皆不开口,一副聆听圣训的模样。
    刘宏暗自揣测,还不知道在心中,如何笑话自己呢。
    看来,今天这些人是铁了心,要整死阳球这个不长眼的家伙了。
    这算是摊牌了,弄死这个家伙,接下来,大家还有得谈,不然的话,今日臣等无本可奏,无话可说,无事可做!
    妥妥的三无……
    “请陛下诛奸佞,除酷吏,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群臣再次顿首,让刘宏颇有骑虎难下的感觉。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懂!
    不过……你们在教我做事?
    第二百八十七章 念念不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刘宏此刻,还不知道这句话,不过却是深有同感。
    人,怎么可能不犯错呢?
    这不可能!
    皇帝也是人,犯点错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大臣们教自己做事,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不着痕迹地瞥了张让等人一眼。
    如若不是这些个家伙,没一个顶用的。
    他刘宏,堂堂大汉天子,怎么可能给这些家伙让步。
    ……
    阳球死定了,大家也可以开开心心的,装模作样的,听刘宏说出他们早已知道的事情。
    太平道造反了,波及八州,数十个郡。
    大汉天下十三州,一次性乱起八州。
    显然刘宏的信息渠道,要比他们单个家族,得到的信息要全面。
    也是让这些人小小地吃了一惊,而后便是有点心虚……
    当下的情况,倒是和丘志清所熟知的情况,大有不同。
    大家都有紧急时刻,快速传递信息的渠道,因此反应也要快得多。
    而今,皇帝和大臣的供需关系变了,他们自然是要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
    首先提出的,自然便是解除党禁,这是前提。
    刘宏无奈,眼看鸿都门学初显成果,自己的人才来源便要出现,而今自己被太平道打了个措手不及,刘宏表示,他还想抢救一下。
    刘宏示意张让说话,这些在召集大臣议事之时,便有想到。
    只是时间比较紧迫,他没来得及和张让等人商议。
    此刻见这些家伙,一上来就要求解除党禁。
    在他预料之中,却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解除了党禁,那他之前,为了建立鸿都门学,花掉的大笔资金,即便不会直接相当于打水漂,也是收效甚微。
    解除了党禁,鸿都门学中的士子,那自然是绝大部分跟世家混。
    谁还和你刘宏混?这是刘宏不允许的。
    刘宏的示意,张让自然看到了,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而且这个时候,就连他们也觉得,应该开放党禁了,毕竟,他们算是最不希望大汉倒台的人,那些世家还可以转投其他老板。
    他们这些宦官,那就只能依靠刘宏。
    要是大汉没了,刘宏没了。
    别看他们平日里在这洛阳城中,还算是个人物。
    可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死得最惨的,绝对还是他们。
    他们不想大汉完蛋,不是他们杞人忧天,是太平道这次,弄出来的动静实在太大,真真是把他们一个个地吓得不轻。
    其中还有郡县长官和太平道联合的。
    这其中说明什么,不言而喻。
    在上朝之时,他们便和刘宏商议过。
    太平道能够如此轻易,在大汉八州数十郡,同时发动,且占领如此多郡县城池,这些家伙,定然是出了不少力。
    这是他们的猜测,可他们却很是确信。
    每当这种事情发生之时,有人会想着如何避免。
    这些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家族,却想的是如何渔利。
    如若有这个必要,他们不介意推波助澜一把,用以提醒刘宏,你要是再不让我等投入大汉朝廷之怀抱。
    那就休要怪我等,另谋高就了!
    刘宏不是看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只是一时间,对地位的转换,有些不太适应。
    这个口子一但放开,便是想堵都堵不住了。
    正当刘宏还在犹豫之时,张让给他传音的一句话,让他瞬间破防……
    “陛下,人在矮檐下,哪能不低头?而今天下大乱,如若陛下依然不肯接纳彼辈,说不得,彼辈便投了乱贼而去,
    彼时,恐社稷堪忧啊……”
    刘宏听闻,长叹一口气,不禁想起自己老祖宗刘秀。
    这可真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陛下松口,场中气氛顿时欢快了很多,不过这份快乐,不属于高居首位的刘宏,他只是默默地看着,下方热闹的场面。
    在解除党禁的前提下,会议进程很快。
    大家都默契的没有提,太平道余孽之事。
    毕竟不能洛阳之中有太平道信徒,只能说在场的诸位,包括坐在上面的那位。
    绝大部分,真要认真追究起来,多多少少都和太平道脱不了干系。
    很快,应对方案,便相继被提出,并且通过。
    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解除党锢,允许各地自发组织乡勇民团抗敌,在司隶校尉之外,分设八个校尉,屯驻洛阳八关。
    用以拱卫京师,以防不测等等……
    只不过在最后军费支出,编组部队之时,出了点问题。
    之前说过,洛阳的禁军,并不算多,可都是按照低级军官培养的。
    也就是说,关键时刻,拉出去一百人,他能给你弄出几万人不成问题。
    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徐荣带领的二十人,便能接管大半的雁门郡兵,只要你有钱,能按时发出赏赐和抚恤。
    在大汉,不愁招不到兵。
    因为大汉全民皆兵,打的都是总体战,典型的帝国作风。
    这就是为什么在演义中,会有这种感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这话便是由此而来,当兵的,田间到处都是。
    带兵的,却只有世家豪门能培养出来。
    或者靠着经年累月的厮杀,混出一点经验,当个小军官……
    这年头,普通书籍都难得,看关羽被郑岩送了一卷《春秋》之后,那副感激涕零的样子,便可略窥一二,更别说兵书……
    现在问题,便出在钱之上。
    桓帝留给刘宏的,就是一个能跑耗子的国库和私库。
    按理来说,汉承秦制,少府便是刘宏的私库。
    奈何,少府连征收池泽之税的能力都没了,哪来的钱给刘宏?
    以前只要是矿产,盐池,铁,都是少府的,现在都是世家豪强的产业,他们也就收不上来,至于地方官员的上供……
    大汉连年天灾,哪还有地方官员上供?

章节目录

全真小道童开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喂狗的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喂狗的猫并收藏全真小道童开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