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清越看越满意,回头冲颜建国甜甜一笑,“就差家具了,咱们买实木的,不用最贵,但一定要最耐用的。”
    “可以买,也可以定做,二舅子那边有熟人,材料方面肯定不会有假,就是可能要个把月才能完工。”颜建国领着林丽清去三楼大露台,一边走一边说。
    林丽清想都不想就选择了定做家具,这样她还能把自己前世看到的一些花样告诉师傅,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的。
    夫妻俩到了三楼露台,黑灯瞎火的看不见什么,只能借着月光隐约看到地上的瓷砖和半人高的围墙已经围墙上安装的铁护栏。
    颜建国欢喜地说道:“这里可比咱们那个院子好多了,晚上在这边泡茶说话也不用担心那些烦人的蚊子,更不用担心有人偷听。”
    “还能安安静静地赏月呢!”林丽清抬头看着天上的圆月,幸福感在这一瞬间似乎被填满了,她笑着看向颜建国,欢喜地喊道:“我们把户口从凤口社迁出来吧,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颜建国的心脏仿佛被什么撞了一下,怔怔地看着媳妇,道:“好!以后这就是我们的家了。”
    这里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亲情蹂躏,更没有那些嘈杂忙碌的叫喊,只有属于他们一家的幸福平静。
    说好了颜建国回去立马找上林国安,转告林丽清的意思,之后又立马带上户口本、土地证和房产证回凤口社,他们的户口在村里,必须村里开出证明,同意他们迁出户口才能在市里落户。
    因为是求人办事,颜建国特地带了不少礼去了村长家。
    村长看到他那些东西就知道有事,立马把人请进屋。
    颜建国放下东西,直接说道:“村长,我今天过来是想请您帮个忙,您也知道我们一家已经不住在村里了,以后孩子读书什么的都得在市里,所以在市里落户是必须的,您看这边能不能给我行个方便。”
    “哎!我还以为是啥大事,不就是迁出户口吗?你等着,一会儿我就去大队帮你把事办了。”村长大包大揽地说完,对颜建国又是一顿夸赞,最后才问道:“事情办完是准备马上回去还是去你兄弟那边坐坐?”
    颜建国想起在建房子的颜建党,“去我二哥那边一趟,也不知道他们房子建的咋样了。”
    “还能咋样?肯定好啊!”村长呵呵笑道,提起颜建党的新房子他都羡慕,本来以为就是一般的平房,谁知道这两口子竟然建了二层小楼,那可是半亩地啊!全都给用了,还围了一分地当院子,当然,那地方人少,门前的荒地大家都默认是自己的,他也不好说什么。
    村里有儿子的人家都建不起这样的房子,颜建党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房子却是他们村头一份,眼红嫉妒说酸话的人可不少。
    颜建国在村长这边办完事就沿着农田去了颜建党的新房。
    远远的就听见干活的动静,等他走近,才发现这里聚集了十几个人,全都是过来干活的,其中三个领头的师傅是外面请的,不是他们村的。
    颜建党看到颜建国别提多高兴了,赶紧拍怕身上的灰,请他到一旁临时搭的桌子泡茶。
    “你咋来了?菠萝不是收完了?”
    颜建党觉得有些奇怪,自从颜建国跟颜永福脱离关系后,他是能不进村就不进村,非必要不过来,过来也是一会儿就离开,从来不会在村里闲晃,更不会跑这么里面来。
    颜建国喝了口茶,发出一声舒服地喟叹,道:“回来把户口迁出去,顺便来你这里转转。”
    “户口迁走了?迁去哪儿了?”颜建党心下一紧,以前颜建国虽然不在村里,这边也没有房子,但户口在,就是他们村的,即便不在一起也不会觉得对方离得远,可颜建国把户口迁出去,就不再是凤口社的了,他们仿佛成了两个世界的人。
    颜建国缓缓说道:“我和丽清在市里买了地,建了房子,房产证都办妥了,户口迁过去,以后孩子读书什么的也方便。”
    颜建党点点头,呐呐道:“也是.....市里的条件肯定比我们村里好。”
    他原本还想等房子建好了再问问颜建国要不要在他们家附近买地建个楼房,结果人家已经在市里安排好了,那些话他也说不出口了。
    颜建国道:“二哥,恭喜你了,这房子建得不错,又大又宽敞,我那边认识粤省搞建材的老板,可以帮你定一些玻璃和铁栏杆,到时候弄个玻璃窗比木窗好用,跟你的房子也比较搭。”
    颜建党建的二层小楼是砖混结构,也是现在流行的建筑方式,外立面全都抹上水泥,屋里刷白灰,地上铺土砖或者抹水泥都可以。
    这样的房子放在十里八村都是数一数二的,要是窗户再装上玻璃,那就是他们这儿投一份了。
    颜建党心动了,不过他不敢做主,赶紧去把周晓娥喊过来,说了下情况。
    周晓娥第一个反应还是问钱,“弄玻璃窗户很贵吧.....”
    会不会超出她的预算?
    颜建国摇摇头,“只是贵一些,不会特别贵,我从粤省回来顺便给你们带,也不算你们路费,每个房间装一个窗户,算下来也还好,再说了,房子建好了住着也舒服,不出意外的话你们以后也不会再起房子了,不是吗?”
    “还真是!成!那就听你的,我们装玻璃。”周晓娥憋着一口气答应了。
    颜建党都觉得周晓娥疯了,“你不再考虑考虑?”
    周晓娥冷哼道:“考虑什么?人争一口气,树挣一张皮,我有钱就把房子往好了修,让那些看不起我没有儿子的人家瞧瞧,老娘就算没有儿子也可以过得比他们好!
    还有老太太,我不过就是买个地,房子还没建就成天骂骂咧咧,等我装上玻璃了我看她怎么说!”
    第153章 年底忙
    颜建党闻言,头疼不已。
    颜建国在一旁提醒道:“二嫂,如果这么想的话我建议你把新房附近这一圈地也给买了,建围墙,把房子围起来,免得人家眼红偷偷朝你家扔石头,玻璃被打碎了可不值当。”
    “啥?还有这事!”周晓娥瞪大眼睛,她就是在市里看过玻璃窗户,压根不知道玻璃窗户这么脆弱,不过话都放下了,她也不想反悔,立马嚷嚷着让颜建党去找村长,随后跟颜建国说道:“老三,我这房子差不多年底能好,到时候可要过来吃席啊!”
    “好,到时候我们搬家你们也过去热闹热闹。”颜建国说道。
    “没问题!”周晓娥已经开始琢磨着给颜建国送什么乔迁礼了。
    颜建党几乎是被周晓娥赶鸭子上架,才半天就把新房周边的地给拿下了。
    周晓娥大手一挥,修围墙,往高了修!
    她没跟干活的村民说修围墙是为了防止别人砸玻璃,因为玻璃的事还没影,万一弄不好让人家看笑话就不值当了。
    大家自己脑补,以为这地方远离村子中心,弄个围墙比较安全,倒也没太纠结。
    建围墙比建房子容易多了,七八个一起,差不多两三天就完工了,等水泥快抹好的时候,颜建国把玻璃送来了,几个木工师傅围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把玻璃装上去,颜建国一个门外汉倒是充当起了主力军,连说带比划,好不容易才把师傅给教会。
    等窗户安装完,村里都知道颜建党新房装了玻璃,那屋子敞亮得就跟屋子外面似的,晚上都不用电灯了。
    当然,这是玩笑话,不过传到刘翠凤耳朵里就不同了。
    黄玉莲过来参观颜建党新房的时候,拉着周晓娥夸赞道:“也不知道你是咋想的,弄这个房子不便宜吧!”
    她是真的喜欢这个房子,喜欢得不得了,无论是玻璃窗,还是水泥墙,又或者是水磨地板,哪样都让她眼馋得不行。
    周晓娥神采奕奕,谦虚地笑道:“还能咋想?不蒸馒头争口气,这辈子估计就建这么一次房子,肯定要往好了弄,房子上下两层,将来两个女儿一人一层,我们俩老了还能把老屋翻新一下自己住,多省事。”
    黄玉莲一听就知道周晓娥将来准备给女儿招婿,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之前家里穷,谁都不敢往这方面想,现在二房条件好了,招婿也有底气。
    “不错不错,以后我要是建房子也要这么弄。”黄玉莲羡慕地说道。
    “咋啦?你挣的可比我多,不趁机把房子弄了?”周晓娥有些不解,以前是顾忌颜永福和刘翠凤,大房不建房子不奇怪,可现在那两个都搬出去了,干嘛还委屈自己?
    说到这事黄玉莲的笑容都淡了不少,“还能怎么着!虽然老头和老太太搬出去了,可还是建军的爸妈,我们把房子弄好了他们找借口搬回来怎么办?我还得忍着气收了啊!”
    她又不傻,怎么可能做这种自讨苦吃的事,给颜永福两口子建房子已经让她耿耿于怀了,再来她可受不了。
    “跟你说,老太太听说你这房子哪哪儿都好,就觉得她的新房子不香了,又开始看啥都不顺眼,我是听孩子他爸说的。”黄玉莲随口说道。
    周晓娥冷笑一声,“这不是意料之中的事吗?我房子还没建她就闹,现在还只是吵而已,要是她跑过来参观之后估计会砸了我家的窗户!”
    黄玉莲一愣,恍然大悟,“我就说你好端端怎么又买地弄了个围墙,感情是因为这啊!”
    不得不说黄玉莲还是挺了解周晓娥的。
    周晓娥也没否认,随后说起颜建国年底也要搬新房的事,“我准备给他们送一份大礼,就是没想好送啥,你帮我想想。”
    “还能送啥?咱们这里过新房就是送些肉,红鸡蛋,红糖,或者碗筷啥的,再给包一两块,老三地条件跟我们不一样,比照村里的规矩来拿不出手,太贵重的你买得起?”黄玉莲反问道。
    颜建党两口子才建了新房子,估计今年挣的钱都花进去了一大半,想要打肿脸充胖子都不容易。
    “那你说怎么弄才好?”周晓娥眉头缓缓蹙起。
    黄玉莲也有些犯难,寻思了半天才迟疑道:“不然这样,我们给他们定一头猪,一头羊,看你家要买猪还是羊。”
    他们这里的规矩,过新房要拜天公,生猪生羊必不可少,这两样可是要花不少钱的,他们来买,诚意十足。
    “行!那就这么办。”周晓娥当下就应了,决定她家买猪。
    黄玉莲买羊。
    颜建国收到消息将这事告诉林丽清,林丽清沉思了片刻,道:“那就收着,我们家选的日子比二哥二嫂他们早,等他们过新房的时候咱们再用红包还回去,大哥大嫂那边以后肯定也是要建新房的,到时候一样操作就行。”
    转眼到了农历十二月中旬,越靠近年根作坊就越忙,颜建国那边也一样,服装生意在这一个月最火爆的,他先后从粤省那边进了好几批批面包服发往北方和苏省。
    开始放寒假的林国业六人铆足了劲儿大干一场,订购的货量价值高达十万,短短五六天,二次进货,这回竟然直接要二十万的货量。
    王妮那边也差不多,通过卖水果和零食,她在北方站住了脚,虽然是个带着孩子的寡妇,可再也没有人敢随意欺负,她的胆子也越来越大,这个冬天打算卖衣服试试。
    颜建国不敢给她太多货,就发了一万,结果不到三天王妮的电话就来了,改要五万的货,发展到现在,变成一次性拿十万的货。
    不过也能理解,北方冷,面包服(早期羽绒服)防寒又轻便,肯定受大家追捧,看她那边的卖货情形,这个冬天估计还能再卖个几十万,不出意外,通过这个冬天的积累,她也能成为当地富婆了。
    他们日子好过了,颜建国也能跟着松口气。
    腊月十八,宜搬家。
    百忙之中的颜建国和林丽清带着四个孩子在凌晨零点提着红篮子,捧着香炉,一路放鞭炮走向玉兰巷的别墅。
    新房在白天的时候已经把灯都打开了,此时一家子默默地开门,跨火盆,拜天公,虔诚祈祷。
    第154章 搬新家
    拜完天公,颜建国大声宣布,“我们住新房啦!”
    孩子们开始欢呼,又叫又跳,在新房里楼上楼下一直跑。
    林丽清笑呵呵地看着他们打闹也不阻止,只上前说道:“走!妈,带你们去看看你们的房间。”
    推开二楼东边第一个大卧室,林丽清说道:“这里以后就是阿超的房间了,从今晚开始,阿超要自己睡这里了,没问吧!”
    颜明超兴奋的表情一滞,在房间里转了几圈,床上滚了滚,依依不舍地下床说道:“妈,虽然房间很好,我也很喜欢,但是我能不能跟你们睡啊!我害怕.....”
    “哈哈哈.....”众人都被逗乐了。
    林丽清认真地摇摇头,“不行哦,过年你就六岁了,是个小男子汉了,要学会独立。”
    颜明超还不太明白什么叫独立,只知道他以后要自己一个人睡一间大房间了,害怕得都快哭了。
    林丽清故意不看他,接着说道:“现在我们去隔壁,隔壁就是爸爸妈妈的房间了。”
    颜明超一想,虽然不能跟爸爸妈妈睡一个房间,但好歹就在隔壁,多少是个安慰,又开心了。
    看完主卧,接下来就是细面的两个卧室,“这两个房间一间给欢欢,阿旭和蜜蜜先住一个屋,或者一个跟欢欢住,一个跟阿超住,等他们大了再看看要搬去哪个房间。”
    家里还有五个空卧室,即便给陈美云他们留一间也还有四间,绰绰有余。
    听到林丽清的安排,最开心的莫过于颜明超和颜欢欢了,两个孩子虽然对拥有自己的房间很高兴,但没有胆子自己住,现在有弟弟妹妹一起就安心了。
    林丽清好笑地看着几个孩子,开始领他们在新房里洗澡,顺便教他们怎么用水龙头。

章节目录

重生八零年代奔小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竹篱清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竹篱清茶并收藏重生八零年代奔小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