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萍看出她的心思,劝解道:“我说你也别想那么多,有这个伤感的功夫不如多挣几个钱,手里有钱想干什么不行?就算到时候不想跟你公婆妯娌一起过也能搬出来自个儿过,不愁没钱建房子,对不?”
    “对!”林丽清狠狠点头,起身道:“二嫂,我还是去干活吧,这天气不好,也不知道二哥他们那边有没有受影响,我这边肯定得少弄一些。”
    这种天气能不出门大家都不会出去,更不可能在街上逗留,摆摊绝对没啥生意。
    第二天,雨夹雪已经停了,天气还是阴沉沉的,西北风吹得人直哆嗦,要不是赚钱的动力在,她都不想出家门了。
    好不容易顶着猛烈的西北风到学校外头,却发现路上真的没有多少人,到学生上学的时候大家也是匆匆忙忙往学校里冲,停下来买零食的压根没几个。
    林丽清叹了口气,等校门关了直接去医院,在医院大门外站了大半天才卖了一半的量。
    第19章 恶劣天气
    最后又跑去百货大楼外的广场摆摊,之后再折腾到家属楼附近叫卖,到了傍晚五点多才把带出来的香蕉片卖光,回到家里已经天黑了。
    陈美云打着手电筒在村口张望,看到三轮车来了才打开手电筒照过去,焦急地上前询问道:“今天怎么这么晚?”
    “妈,你先上车,我们回去再说。”林丽清呵着白气喘息着说道,看样子情况有些不好。
    听她这声音陈美云担心坏了,哪里还敢再问,赶忙催促着让林丽清坐到三轮车上,她推着三轮车往家走。
    林常敏在家看着三个孩子,担忧得一直看着大门口,听到动静赶忙拄着拐杖出来瞧看。
    他的腿已经恢复一半了,但还是不能用力,只能靠拐杖前行。
    到家后,林丽清也不敢逞强,赶忙冲进灶屋,缩在灶台口靠着灶膛里的余温取暖。
    林常敏赶忙给她倒了一杯热水。
    林丽清也顾不得烫不烫,在手里握了好一会儿哆哆嗦嗦地往嘴巴里送,缓过来整个人都软了下来,“爸妈,外面真的太冷了!”
    她从出生到现在,好像就没这么遭罪过。
    陈美云心疼得眼泪都掉下来了,“咱们明天不出去了,在家好好歇几天,等天气暖和些再说。”
    “对对对,这天气是真的不好,你瞧,又要下雨了,我还想着你再不回来就去你二哥那边,等他下班让他去找你。”林常敏说着又折腾着跑去切姜。
    “孩子他妈,赶紧给丫头弄点红糖姜水祛寒。”
    两口子立马忙活开了。
    躲在堂屋的颜明超顺着动静猫到灶屋,看到林丽清立马朝她冲过去。
    林丽清将孩子搂住,紧紧抱在怀里。
    颜明超偷偷看了外公外婆一眼,偷偷摸摸从口袋里拿出一颗糖,奶声奶气地说道:“妈妈,给你吃。”
    林丽清低头一瞧,有些诧异,“哪儿来的?”
    “大姨给的。”颜明超老实说道。
    林丽清摸了摸他的头,帮他拆开,慈爱地说道:“阿超吃,妈不吃。”
    “吃!”颜明超虽然一脸渴望,但还是固执的要让林丽清吃。
    陈美云道:“他给你吃你就吃,今天傍晚你姐来了一趟,给你爸带了一些补品,还有一袋糖果,我都收起来了,就给他两颗,没想到这孩子倒是孝顺,还给你留了一颗。对了,我给你姐装了两斤香蕉片。”
    林丽淑本来就忙,工作和家里就能让她转不开了,恨不得一天能多二十四小时,尤其是再过两三个月就过年了,糖厂接了很多单位的订单,根本就忙不过来,她现在连休息日都要加班,一个月能抽空回娘家一趟已经很不容易了。
    林丽清点点头,“应该的,我就是想着她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卖香蕉片也没跟她说,省得她操心,原本想着这边稳下来再过去她那边走一趟,送点礼,没想到她先回来了。”
    林丽淑的小姑子可是帮了大忙,林丽清一直记着呢!
    陈美云笑道:“你姐听说你赚钱了可高兴了,还说有什么需要她帮忙的尽管开口,我说不用,你想靠自己,你姐也没多说什么,只说年底了她很忙,没办法时常回来,等过年的时候她再回来。”
    林丽清心下一暖,开心地抱着大儿子幸福地笑眯了眼,被人疼爱的感觉真好,上辈子她怎么就看不到这些呢?
    这般想着,她的视线再次落到糖纸上,犹豫着说道:“妈,我也想自己做点糖果过年的时候卖。”
    “啥?你还要做糖?一个香蕉片还不够你折腾啊!”陈美云有些无语。
    林丽清想到自己的家底,咬咬牙,目光坚毅地说道:“妈,我想去市里租个铺子,自己搞烘焙,趁着过年前赚一笔。”
    他们这里的习俗是逢年过节都要供奉神佛,需要点心糖果,寓意吉祥的饼、蛋糕、点心,根本就不愁卖,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这里的糖厂会做得那么大,光一个糖厂就养活了半个城市的人。
    林常敏放下手里的忙,严肃地说道:“你可想清楚了,摊子铺得那么大,要是赔了你这段时间的辛苦可就白费了。”
    “怎么会白费呢?就算亏了我也是赚了。”林丽清道。
    陈美云下意识地开口,“都赔了还赚啥!”
    “我有经验了呀!”林丽清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老两口对视了一眼,都沉默了。
    半晌林常敏才沉吟道:“等你小弟回来让他过去把你二哥叫过来,我们商量商量。”
    “好嘞!”林丽清又满血复活,抱着颜明超亲热地回了房间。
    陈美云摇摇头,气恼地拧了林常敏一下,“你咋没拒绝她呢!现在这样多好啊!非要折腾!”
    林常敏无奈,吃痛地揉了揉被拧的地方,解释道:“现在虽然好,但像今天这情况你也看好了,总不能天气不好就不出去,天气好了再出门吧!做生意哪有这样的!
    与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不如按她说的在市里租个铺子,好歹不用看老天爷吃饭。”
    想到林丽清今天的样子,陈美云还有些后怕,便没再吱声。
    林国业回来的时候还没进堂屋就被林常敏使唤着去找林国安。
    林国安过来的时候还提了一袋橘子,说是单位同事送的。
    陈美云给颜明超拿了一颗,其他的都收起来,林国业想要都没能捞到一颗,深深怀疑自己是不是捡来的。
    林常敏也没搭理小儿子的一肚子官司,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老二,你妹妹想要去市里租铺子做那个什么烘焙,我也不懂,你觉得行吗?”
    林丽清抱着颜明超出来,补充解释道:“二哥,就是想去市里租店铺开个饼店,卖饼,蛋糕,糖果还有一些零食,包括香蕉片,你看成吗?”
    林国安有些诧异地瞪大眼睛,“你还会做饼?”
    林丽清弄出这个香蕉片已经够让他惊讶的了,现在竟然还能做饼了,这可不是一般的活。
    林丽清嘻嘻哈哈插科打诨道:“在凤口社那边跟一个大娘学了两手,后面生孩子坐月子也琢磨过,应该能成,再不行我就去市里卖香蕉片,还能真亏了不成!”
    第20章 开店面
    事实上她会烘焙还是前世在一个大富豪家里当保姆的时候跟雇主家的厨师学的,雇主家里光是厨师就有八个,西餐中餐日料甜品等等,司机四个,园艺师十二个,保镖十八个,保姆二十几个,她在雇主家里做了十几年,一开始是专门照顾雇主的孩子,后来她带的孩子去自家办的贵族幼儿园,她才转到后厨帮忙。
    跟那些厨师熟了之后,大家做餐点也不会避着她,再加上她是个外行,不会跟他们抢饭碗,人家也不介意教她几手,日子长了,这手艺也练出来了,虽然没法跟正儿八经的厨师比,但在这年头开个饼店却是绰绰有余。
    林国业朝她竖起大拇指,“二姐,你还真行!这胆量小弟是真的服了!”
    只学了两招,其他的自己参悟,这样都敢往里扔钱,换成他不得被当成败家子逐出家门啊!
    林丽清傲娇地瞪了他一眼。
    林国业怂了,忙道:“那个,我跟你们说,今天我那边突然多了不少订单,有的是帮亲戚买的,有的是邻居嘱咐的,总之乱七八糟的都有,给我下了四十几斤的订单。”
    “那么巧!我这边也是,合起来都快一百斤了。”林国安也把自己记录的账本拿出来。
    林丽清几个都惊呆了,凑过去仔细瞧了个遍,有些懵。
    众人不约而同看向见多识广的林国安。
    林国安轻咳一声,有些心虚地说道:“估摸着是天气不好,大家都不喜欢上街,家里孩子闹腾的话有点零嘴也比较能哄得住不是?”
    陈美云不明所以地点头,余光正好瞥到一旁的挂历,忙惊呼道:“坏了!该拜月末了,这都给忙糊涂了.....”
    说完她恍然大悟,“他们买那么多香蕉片不会是因为月末了吧!”
    香蕉片这东西也是因为林丽清才在他们这里传开的,再加上好吃不算太贵,还放得住,大家多买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林丽清醍醐灌顶,对陈美云拍了一通马屁,寻思着赶上这种拜拜的时候一个香蕉片就这么火爆,她要是开了饼店,肯定稳赚不赔,更重要的是,这年头开店的大部分都是做小吃和传统点心的,花样就那些,只要有些创新,不愁没人上门。
    林国安沉吟道:“既然你有手艺,对自己也有信心,倒是可以试看看,只是这铺子选在哪里你想过没过?”
    众人又把视线落到林丽清身上。
    林丽清不慌不忙地把自己记账的小本子拿了出来,轻咳一声,认真地分析道:“我都打听过了,百货大楼附近最热闹,边上还有公园,是市中心,当然,那里的铺子也不便宜,房租一年要一千五。”
    “啥!一千五!抢钱啊!”陈美云的声音骤然拔高,双眼瞪得圆溜。
    林国安却道:“市中心一千五不算贵,我听一个同事说他弟弟去粤省进货,在市中心租了个铺子买衣服,光一个月就赚了上千块。”
    “嘶!这么多!”陈美云不可置信,双眼放光地看向林丽清,“丫头,要不咱们也卖衣服算了。”
    “妈,你可别说风就是雨,卖衣服门道可多了,光是进货就不可能,得亲自去粤省看货选货,眼力见儿不行就别想了,还有现在路上不太平,抢劫杀人越货多的是,我之前摆摊就偶尔听过路人说过一两嘴,您说这种我做得来吗?”林丽清直接绝了陈美云的幻想。
    陈美云有些懵,下意识地看向林国安,“老二,真这么危险?”
    林国安微微颔首,“这活适合常年走南闯北或者外面有人脉的,不适合小妹。”
    陈美云不得不歇了心思,“那就听你小妹的开个饼店,但这租金不能再压一压吗?”
    “妈!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我这饼真做得好吃,就算开在咱们村口都不愁卖不出去,所以我接下来要说的就是第二个选择,开在市医院附近,那附近店面一样不便宜,不过比市中心好一点,一年一千三。
    你们想想,探望病人少不了买水果点心什么的,开在那里不怕没人买,但今天妈说了个拜拜的事情倒是提醒我,家属楼那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家属楼那里店面租金顶天了不会超过一千,顶多就八百。”
    林丽清说的家属楼其实就是糖厂服装厂机械厂修车厂四厂员工住的那片区,这四厂都是公家单位,当初创厂的时候选在同一片区,糖厂挑头买地建家属楼,其他三厂也跟着效仿,可以说那一片区住着的几乎都是家境殷实的人家。
    而现在没有所谓的商业街步行街,家属楼那片只有一个大集市和沿街卖小吃的摊子,以及零星几个改造的铺面,她只要避开集市这块,租金绝对能省下好几百。
    陈美云大喜,“八百好啊!一年八百的话你还真能负担得起!”
    “具体的还要等去那边转转才知道。”林丽清笑着说道。
    林国安沉吟了片刻,琢磨道:“这样吧,等到我休息的时候跟你一起去转转,免得你被人忽悠了。”
    林丽清使劲儿点头。
    搞定了这事她赶忙去烤香蕉片,将近一百五十斤的量,能让她们几个忙到天昏地暗。
    转眼到了林国安休假这天。
    兄妹俩一早就出门了,林丽清顺便把三十斤香蕉片放在三轮车上,能卖就卖,卖不完就送到大嫂徐慧那边,也不用再带回来折腾。
    兄妹俩奔着目的地而去,到了家属楼已经是上午七点,天气冷,出门晃悠的人极少,他们转了半天,发现家属楼一楼就是住户,根本就没有店面,难怪在这里卖东西都是摆摊,集市那头的店面还是人家民房自己改造的,她上哪儿去租店面。
    兄妹俩转了一圈,有些心灰意冷,随便在附近找了个早餐摊要了两碗面。

章节目录

重生八零年代奔小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竹篱清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竹篱清茶并收藏重生八零年代奔小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