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很久了,能凑到一起的时候都没有以前那么多。”
    crown刚出道的时候,几人待在一起的时间更久些,当时他们并没有料到,一档选秀节目里走出来的限定团居然可以走那么远。
    可能是出道久了喜欢回顾过去,但几人难免会产生一种神奇的感觉,既对当年在《星之战》幸运出道的自己,也对依然作为组合存在的crown。
    “顾老师,歌写得怎么样了?”
    顾熠一摊手:“没写完,正在进行中。”
    准确地说,应该是进行得比较慢。
    “没写完替我看看我的。”何钊往顾熠这边走着,顺带把谢行嘉薅了过来,“头都大了。”
    虽然创作过程相比以前似乎容易了些,但越往后,他们自身对专辑质量的要求就越高,反而会导致写什么都不满意。
    “也让我们看看。”
    顾熠这边原本是一片挺空旷的空间,多加了五个人就显得太拥挤了,但就连可rua也非得跑过来凑热闹,挤在五个人里,一不注意就能摸到一手猫毛。
    “我觉得挺好,没什么问题。”
    “唱起来会不会太轻飘飘了?”何钊问,“感觉单独听着还行,放在专辑里可能会没什么份量。”
    crown和其他歌手的区别是,其他歌手的专辑通常是同一个制作人,歌曲的风格往往趋于一致,而crown是每位成员创作两首歌构成一张专辑,歌曲既要有自身的特质,也要和其他人的创作相协调。
    当然,这种协调并非指完全一致。
    何钊写过的歌里,最受歌迷欢迎的还是《狂人》,但他不想一直重复《狂人》的路线,想做一些新尝试。
    “要不……把这里改一改?”刘钧源指着其中一段,“你们觉得呢?”
    顾熠则指着另外一段:“这么改行吗?”
    一起埋头创作的时候,他们几个人不会因为自己实力不够而不敢说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了也不会挨骂,顾熠其实挺喜欢几个人一起讨论的氛围,这会让他更有动力。
    何钊支着下巴,盯着自己的创作看了许久:“我再研究研究。”
    顾熠默默说了一句:“以我们现在的创作状态,写篇论文应该不在话下。”
    其他人:“……”
    #听听你说的什么p话#
    #救命,我的队友在发癫#
    #你自己写去吧#
    crown成团这些年,身为c位的顾熠绝大多数时候是正常的,但也会有令人觉得费解的时刻。
    比如把音乐和论文联系在一起,又比如,一看到可rua就联想到种种化学公式。
    可rua只是一只单纯无害的小猫咪罢了。
    写歌的时光虽然痛苦,但顾熠一旦投入了,就会完全沉浸在其中,对于新歌,他的灵感大多来源于《亡国之君》这部电影上映后的感悟。
    《亡国之君》的主题曲叫《风雨无情》,词是聂树生写的,有一段词的意思是,不管江山几经更迭,风还是风,雨还是雨,天命无情,再为人所敬仰的帝王,最终仍会化为尘土。
    《亡国之君》在映期间,顾熠没怎么想这首歌,最近倒是时不时会把这首歌找出来听一听。
    《风雨无情》很厚重,以crown的声线很难驾驭,和这首歌需要的声线相比,他们的嗓音都太薄了。
    最近写歌的时候,《风雨无情》的旋律时不时就会在顾熠脑海中回荡,不过给他灵感的并非旋律,而是歌曲所体现的心境。
    总而言之,顾熠在新专的第一首歌终于被顺利创作了出来。
    创作一开始是很艰难的,但慢慢地,他找到了感觉,甚至拥有了一种特异功能———当一首歌被写出来,他心里立刻就能意识到,它可不可以放到新专辑里。
    就像作为演员,他拥有了判断自己的表演是否足够的自信,作为创作者,他也慢慢能明白自己写出的歌究竟是好是坏。
    他开始有自信了。
    “搞定一首。”顾熠悠悠叹着气,“下一首等我回学校再写。”
    “顾老师写完了?”杨艇问。
    顾熠轻轻点了点头。
    “恭喜你,不是倒数第一。”
    杨艇这么说的时候,一旁慢悠悠啃着梨的谢行嘉咀嚼动作越来越慢,越来越慢,直至彻底无声。
    第218章 218 电影
    《亡国之君》上映后不久,顾熠就该返校了,不过朱教授一直没有催他,他也就懒懒散散地在工作室里待着。
    写歌和做实验两件事冲突不大,顾熠估摸着,以几人现在的节奏,到六专发行恐怕至少得半年。
    “你就不能对我们的效率更有信心吗?”杨艇问道。
    “不能。”
    “作为队友,我对你很失望。”杨艇拍拍顾熠的肩膀,“等我写歌写累了,我要去京大找你玩。”
    顾熠考进京大已经有好几年,杨艇年年说着要进京大参观,却到现在都没露过一次面,就算他们来京市参加活动,也只会在校外约顾熠。
    据季迟他们透露,杨艇每次都是临阵退缩,觉得京大一群学霸的光环太过耀眼,他一个学渣混入其中,自尊心会被碾成渣渣。
    顾熠:“有吗?”
    他百分百确定,在crown几个人里,杨艇是e中之e,在他身上压根不存在自卑这种情绪。
    “据他说,有。”
    顾熠:“……”
    ……
    对顾熠而言,暂时不接拍电影的话,生活的确会清净许多。
    电影的拍摄周期动辄几个月,一部电影上映之后,宣传期至少半个月起步,像《亡国之君》这类电影消耗的时间只会更长,顾熠拍的几部电影里,《星际觉醒》和《亡国之君》耗费的精力和时间是最多的。
    想到《星际觉醒》,顾熠给许隽导演发了条信息,他到现在都没听说《星际觉醒》第二部启动的消息,恐怕许隽导演那边还是有不少麻烦。
    顾熠是中午发的消息,许隽的回复却直到晚上才发了过来。
    是很长很长的一段话,许导不爱发语音,她发消息不如年轻人灵敏,顾熠总要等上很久才能收到对方的回复。
    顾熠之所以觉得这段话很长,是因为这是他认识许隽以来,对方发给他的最长的消息。
    作为导演,许隽是很强势的性格,就算发消息,她也只会挑重点说,越短越好,在《星际觉醒》剧组里,她既是导演,也是发号施令的女将军。
    在消息里,许隽说,她暂时放弃《星际觉醒》这个ip了。
    看到这一行字的时候,顾熠心下一沉,继续看对方接下来说的话。
    “一直和这些人谈判,谈计划,每天每夜做一些重复而毫无意义的事,我对《星际觉醒》的热情快要被消耗空了。”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第二部拍好就行。你能想象人可以无耻到什么程度吗?在他们的描述下,我成了阻碍《星际觉醒》发扬光大的那个人,听到那句话的时候,我根本不敢相信。”
    许隽所说的场景顾熠可以脑补出来。
    他接触的这类人很少,但他周围的演员、导演有这方面经历的不在少数,许隽本可以光环加身,顶着60亿票房导演的名号继续拍自己想拍的题材,现在却陷进了和投资方扯皮的泥潭里。
    “那您接下来打算怎么办?”顾熠问。
    “和他们打官司,我放弃拍不代表我能让给他们拍。”
    许隽和顾熠细细讲了第二部涉及的合同问题,如果许隽想继续拍《星际觉醒》第二部,那么她的时间耗不起,但一旦她放弃了第二部导演的身份,耗不起的就换成了对方。
    顾熠忍不住叹了口气:“真是可惜了。”
    “是啊。”许隽回他,“仔细想想,其实也不算很可惜,没有《星际觉醒》,也会有其他科幻题材发光发热。”
    《星际觉醒》拿到了足足60亿的票房,这一纪录看似无法被打破,但许隽一直坚信,只要电影工业继续发展下去,必然会有票房超越《星际觉醒》的电影出现。
    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你今年的《亡国之君》就很好看。”许隽道,“我去看的时候真的替聂导捏了把汗,他居然敢把这部片子放在春节档上。”
    “下次咱们有机会再合作,我也找个能让你发挥演技的剧本来导。”
    看了近三个小时的《亡国之君》,许隽深深意识到,当初《星际觉醒》给顾熠的发挥空间还是太小。
    《星际觉醒》爆的是剧情是特效,陈沣这个主角相比魏晟要单薄许多。
    ……
    和许隽聊完之后,顾熠心头也不由有些失落。
    虽然许隽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但顾熠很清楚,《星际觉醒》从打地基到封顶都是由许隽一个人完成的,她在一块空地上建造了一座属于自己的星际之城。
    但现在,她却不得不因为外力放弃自己所创造的宝物。
    顾熠暂时还帮不上许隽的忙。
    他也替《星际觉醒》遗憾。
    他很清楚,许隽想把《星际觉醒》打造成电影工业的里程碑,对她而言,《星际觉醒》让她实现了身为导演的野心,也让她证明了工业巨制的无限潜力。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无论《星际觉醒》在电影史艺术史上发挥着多么鲜亮的作用,它本质上还是一个赚钱工具。
    忽然地,顾熠给许隽发了条消息:“导演,合同的违约金是多少钱?”
    他和许隽都从对《星际觉醒》的投资里大赚了一笔,媒体在《星际觉醒》票房大爆后同样预估过两人获得的利润,眼下没有所谓的明星收入福布斯榜,但不出意外的话,《星际觉醒》上映那年,顾熠和许隽必然榜上有名。
    对顾熠的这个疑问,许隽并没有答复他,顾熠怀疑,许隽担心他会像当初投资《星际觉醒》一样给她投钱。
    好在导演第二天还是给了他一个结论:“我这边承诺不拍的话,那边叫价一定会降。”
    收到这条信息的时候顾熠恰好在看手机,他看着许隽的微信号下一直在提示「对方输入中」,反反复复等了许久,他依然没有看到许隽的第二条回复。
    顾熠这天结束了实验,才收到了许隽发来的第二条消息。
    和平日强势的态度相比,许隽回复的语气能让人看出她的迟疑,但她还是问了。
    “顾熠,如果拍摄能继续,你愿意当第二部的导演吗?”
    “我可以辅助你。”
    顾熠没有办法立即答复她,所以他如实回答了。
    他合作过的几位导演里,许隽对让他当导演这件事最为热心,总是鼓励顾熠去尝试一下。

章节目录

穿进二百人男团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远上天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远上天山并收藏穿进二百人男团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