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错的公司是什么样的?请看星耀娱乐。
    活生生把自己作死的公司是什么样的?请看星耀娱乐。
    “如果顾老师还在的话,星耀娱乐应该还能苟个几年,顾老师一走,它就要倒闭了。
    《杀机》票房一爆,主题曲《愚人》热度便一再攀升,歌曲里浓烈的讥嘲感恰恰点名了存在电影每一段剧情里的「愚弄」。
    陆锐和丁晖被程灏愚弄,程灏又被现实愚弄,如果《杀机》的时长再长一些,或许张繁可以对程灏的所作所为做一个解释,但张繁没有。
    丁晖的人生是一片空白,但总结起来,程灏的人生也一再被作弄。
    《愚人》再爆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原创》又多卖了近百万张。
    crown已经靠《荒诞的真实》和《my friend》两度拿下金弦奖最佳专辑,在金弦奖历史上,三封几乎毫无可能,但只看《原创》这张专辑的质量,如果拿不到年度最佳专辑,对crown又很不公平。
    ……
    《杀机》路演结束后,顾熠手头又接到了厚厚一沓剧本。
    《一枚信笺》票房大爆,递给顾熠的本子人设都和沈遥有些接近,而《杀机》大爆之后,他又能从这些角色身上看到丁晖的影子。
    顾熠发现,每一年,同质化的剧本都有很多。
    “你最近有空看剧本吗?”孙有明问,“快放暑假了,拍一部应该没问题吧?”
    孙有明自己的新片也在制作当中,不过他这次的主角是个中年人,电影里也没有合适顾熠的角色,不然他就叫顾熠回来拍了。
    不过他确实替顾熠捡到了几个好剧本。
    丁晖这个角色拓宽了顾熠的戏路,让导演们看到他什么角色都能驾驭,综合演技和人气,顾熠通常是他们的第一位选择。
    电影圈的地位不只体现在演员片酬的高低,体现在谁是领衔主演,谁是特殊出演,更体现在看剧本的优先程度。
    举个例子说,严锡泽这一级别的演员必然能优先看到剧本,只有他觉得不合适的剧本才会递给下一个演员。
    现在顾熠也拥有了这种优先权。
    属于30岁上下演员的角色,导演们通常先考虑他,在他拒绝之后再交给别的演员,而在顾熠之前,享受这种优待的是辛如晨。
    辛如晨仍是岁月影视的第一顺位,但《瀚海》的失利和竞争对手的崛起让辛如晨的声势大不如前,他虽然仍有面对其他演员的优越感,但他心里清楚,他的优势已经渐渐丧失。
    顾熠问道:“有好本子?”
    “亲情题材的,你有没有兴趣?”孙有明道,“回头我把合适的剧本发给你,你慢慢挑。”
    “嗯……”顾熠刚刚应下,忽然想起一件事,“今年暑假可能没空。”
    “开演唱会?”孙有明问。
    顾熠幽幽叹了口气:“给老师打工。”
    准确地说,是一边完成课题一边给老师打工。
    他也不知道老师是怎么看他对眼了,顾熠还没读完大一,还在为平时分努力提高出勤率,老师忽然问他,有没有兴趣读他的研究生。
    顾熠:“……”
    这位老师平日惜字如金,行事作风也很朴素,但在大名鼎鼎的化院,对方也是排行前几的教授。
    顾熠认为,老师邀请他有两个理由———
    一,他长得帅。
    这个可能性最大。
    毕竟……最近快到下一年高考了,招生办已经给他打过好几回电话,邀请他参加生源大战。
    二,他个性毒辣。
    具体表现在,他的同学们怀疑他本人和丁晖性格上有相似之处,遇上比较麻烦的实验,都先推顾熠顶上。
    因为丁晖是不由分说掏枪突突突派,他们觉得顾熠也应该是那种直接倒药水派。
    顾熠:“……”
    别忘了,沈遥是化学实验的受害者,丁晖的戏份不如沈遥多好吗?
    总而言之,他还是大一的稚嫩新生,却即将背负起读研的重任。
    也……不是不行。
    如果他继续读研的话,恐怕就在这位老师手下,那么,从大一的暑假开始,老师说东他绝对不会往西。
    开始进入打工模式。
    “京大课程这么忙吗?”孙有明犹豫了片刻,“算了,你学业为重。”
    “孙导,我先看剧本,尽量凑出时间。”
    “行。”孙有明痛快道,“这个题材你未必会喜欢,但是这部片子挺磨练演技。”
    孙有明一向看好顾熠,之前顾熠争夺云星奖影帝失利,孙有明心里也有些失望。
    按孙有明对顾熠的预期,30岁之前顾熠应该能拿到云星奖影帝,但拿影帝的前提是顾熠有过硬的作品。
    和其他演员相比,顾熠的作品数量太少了些,就算他在《一枚信笺》和《杀机》里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可在评委们的获奖标准里,资历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孙有明的邮件发得很快。
    顾熠上学和有其他活动期间,孙有明不会一封邮件一封邮件地打扰顾熠,他通常会一次性攒够十个剧本,再拿给顾熠看。
    《杀机》之后,递到顾熠手里的剧本翻了一番,反派角色有不少,还有那种真正的变态……这些角色顾熠全都不考虑。
    他现在已经够反派了,不能再摧毁自身的形象。
    孙有明推荐的那部剧本,顾熠仔细看了,角色的年龄跨度从三十岁到七十岁,的确很挑战演技。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父亲对子女的爱。
    从年龄跨度上看,新剧本和《山花》倒是有些像,不过它对情感的把控要求更高,顾熠必须演得很细腻、很接地气才行。
    第113章 113 人呢?
    “顾熠,前天朱教授的作业写了吗?借我看一看。”
    顾熠正要睡觉,隔壁宿舍的同学忽然敲了他的门:“明天还你。”
    顾熠把作业拿给对方,对方道了声谢:“顾熠,你暑假在学校吧?”
    “在的。”
    “我也留学校,到时候咱俩一起出去逛逛。”
    顾熠点头答应了。
    他在京大以读书为主,周末要么被老师叫过去,要么参加商务活动,倒是很少在京大附近逛。
    除非是季迟谢行嘉他们来京市,顾熠会和对方一起去逛一逛景点。
    天气热起来之后,《杀机》的票房增长放缓,端午节前后,定档的大片一部接着一部,暑期档厮杀开始,留给《杀机》的排片越来越少。
    电影的总票房最终定格在37亿,在今年的票房排行榜上排名前三,几乎已经提前锁定了一个年度票房前十的位置。
    如果今年票房市场的形势和去年相似,《杀机》的排名也有可能冲进前五。
    这部电影以一己之力奠定了张繁在导演圈的地位。
    《杀机》制作成本并不算高,加上档期又在五一档,在宣发上远不如强片云集的春节档,可以说,扣除制作宣传院线的种种成本后,《杀机》的总利润至少有30亿。
    放在一年当中,这绝对是性价比超神的一部电影。
    顾熠之后没有过多关注《杀机》的票房,不过张繁偶尔和顾熠联系,说他的下一部电影一定会找顾熠当主角。
    业内认可顾熠的演技,也认可他对票房的拉动力,不管怎么说,顾熠的票房运都好到过头,这也是导演们需要的。
    孙有明推荐他的本子顾熠也在仔细看,客观来说,这个剧本不错,但它的节奏和《山花》一样慢吞吞的,整个剧本没有一个字写孤独,可顾熠却觉得到处是孤独。
    除了这个剧本外,顾熠倒是对一个谍战片和历史片挺感兴趣,但这两种题材在电影市场上并不受欢迎,票房也相当一般。
    孙有明推荐的都是在业内有口碑的导演的作品,就算剧本简单,导演们也能够用自己的角色语言把剧情完善好。
    也有剧组特意越过孙有明邀请顾熠———配置通常是某莱坞特效团队、玄幻大片、巨星加盟,给顾熠一个人开的片酬就有6000万。
    如果顾熠真接了这样的剧本,身价立刻飙升10倍+。
    可惜这个剧本样样都好,唯独剧情太弱智,像编剧得了十年脑瘫之后想出来的,如果顾熠在电影院里看到这样的阵容配弱智剧本,他会怀疑剧组在wash money。
    顾熠转手把剧本发给了孙有明,对方是自己的影视经纪人,给对方看他内心毫无愧疚。
    孙有明:“这个本子也找过我。”
    对方不仅愿意给孙有明5000万片酬,还乐意分孙有明5%的票房分成,酬劳不可谓不低,剧组那边还说了,如果孙有明能把顾熠拉过来,分成还可以再涨一些。
    “我何必为了钱把口碑败坏了?”孙有明道,“我都这把年纪了,真接了这部电影,我拍过什么好片子人家记不住,烂片年年盘点年年有你。”
    何况孙有明真不差钱,一部《一枚信笺》就挣得盆满钵满。
    “你也注意些,别给人家的糖衣炮弹放倒了。”孙有明嘱咐道,“缺钱了和我说,我借你。”
    顾熠:“真不差钱。”
    《荒诞的真实》的分成还没花完呢。
    #常常因为太过有钱而烦恼#
    #有钱了还是得做实验#
    孙有明虽然没有明说这部电影是wash money,不过顾熠猜,应该大差不差。
    ……
    在《杀机》路演结束到期末开始的这段时间里,顾熠一直在老师的关注下完成课题,他预计这个课题能在下半年开学左右结束,快到了出成果的时候,顾熠也在准备撰写论文。
    丁晖这个角色的影响力在京大日渐消退,晖哥逐渐成为了江湖上的传说。
    顾熠对此十分满意。
    “最近你尤其要注意。”老师提醒他,“写完之后我帮你看看。”
    “行。”
    “按现在的步骤,问题应该不大。”

章节目录

穿进二百人男团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远上天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远上天山并收藏穿进二百人男团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