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导演看着他:“你不是高考刚结束吗?过来先歇歇再说,这点时间也不急。”
    “我先去看看。”
    严锡泽和张繁的对戏,顾熠是万万不肯错过的。
    严锡泽自不必提,张繁虽蛰伏多年,演技和台词功底一向也是受认可的,何况顾熠暂时还没找对角色的感觉,正要从两人的对手戏里吸收灵感。
    到了现场,严锡泽和张繁果然已经在拍了。
    两人的对戏对整个剧组而言都是大事,顾熠到的时候,剧组里里外外围了不少人,副导演请其他工作人员让一让,才给顾熠让出了一个位置。
    这个剧组的规模看着要比《一枚信笺》大多了。
    剧组其他工作人员也注意到了顾熠。
    顾熠眼下虽然以偶像工作为主,可入围过云星奖后,他已经成为了业内最受看好的新生代演员。
    工作人员都清楚顾熠迟早要进组拍摄,却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过来了。
    场上的两位主角却没有注意到顾熠。
    两人正在拍一场争吵戏,其实只是简简单单一场争吵而已,却自然地让人想要阻拦他们。
    严锡泽眼角眉梢都是戏,皱眉的动作、看向张繁的眼神,还有眼神中满满的愤怒,这股愤怒似乎是能感染人的,就算离得很远,顾熠都能够感受到。
    严锡泽对情绪的把控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情绪一旦到位,观众的注意力就很难从他身上移开,被带入角色之后,严锡泽再以精湛的演技加深印象,在观众眼中,他个人就能和角色融为一体。
    顾熠看别人拍戏不多,接触最多的大概就是吴庆春。
    吴庆春拍过话剧,举手投足之间自带一股风范,严锡泽拍戏看着比吴庆春更自然许多,没有匠气,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来的。
    就好像———戏原本就在那里,严锡泽随手一够,就将它捡进了自己怀里。
    张繁所扮演的角色性格要更内敛一些,让顾熠去形容的话,就是「厚重感」这三个字。
    张繁的演绎很细,他不是用情绪去推动行为,而是用人物的行为去体现情绪,一举手,一抬头,每个动作都仿佛别有深意。
    张繁的这种演绎,和吴庆春演袁建中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和严锡泽一个外放一个内敛,只短短一分钟的演绎,角色性格的区分便跃然纸上。
    在顾熠看来,自己暂时还远远没有这样的功底。
    第85章 085 试戏
    距离《一枚信笺》杀青已经一年多,在这期间,顾熠没有拍过一场戏,他一直觉得自己作为演员的根基很不牢固。
    虽然他提名了云星奖影帝,演技也被媒体和粉丝夸赞,但在顾熠本人看来,他的演技来源于孙有明的指导和剧组其他演员的带动。
    张繁和严锡泽的对戏向他展现了一个新天地。
    收工的那一瞬,两人又恢复了原本的状态。
    张繁是平时的张繁,严锡泽是平时的严锡泽,和他们所演绎的角色截然不同。
    “顾熠来了?”
    严锡泽在人堆里发现了顾熠,冲他招了招手:“我听孙导说,你高考结束了?”
    “怎么不先去酒店休息休息?”张繁切了个西瓜,递给顾熠一片,又递给严锡泽一片,“之后的拍摄任务重,你不一定吃得消。”
    剧组众人瞧见三人互动,神色不由都有些诧异。
    人人都知道,这三人是今年云星奖影帝的竞争对手,最后虽然严锡泽胜过一筹,可顾熠和张繁多少是给他制造过威胁的。
    但眼下,三人没有丝毫形象地啃着瓜,一边啃一边讨论拍戏的事,氛围既奇妙又……很和谐。
    剧组工作人员对张繁和严锡泽都很熟悉,目光便更多地落在顾熠身上。
    他们内心对这位最年轻的云星奖影帝提名人多了一分郑重。
    严锡泽和张繁二人性格都很随和,但放眼整个演艺圈,能被两人平等看待的年轻演员寥寥无几———两人态度随意,顾熠也很随意,那就意味着,在两人心目中,顾熠有资格站在和两人一样的位置。
    这就是云星奖影帝提名的分量。
    张繁原本想着让顾熠多休息,可顾熠既然过来了,张繁难免要和他讲一讲戏。
    顾熠扮演的丁晖是一个生理和心理上都很病态的疯子,是一个很极端的角色,顾熠拍戏经验少,唯一演过的沈遥光风霁月,和丁晖的形象截然不同。
    “你得放开来演,不能有包袱。”张繁道,“到时候我和老严来给你指导,我俩演变态的经验丰富。”
    严锡泽:“说你自己就行,别搭上我。”
    严锡泽年轻时候是那种正统小生,拍的角色大多伟光正,慢慢戏路变宽了,才开始尝试多变的角色形象。
    相对来说,张繁演反派的确多一些。
    他邀请顾熠在新片里演丁晖,一是看中了顾熠在《一枚信笺》里的发挥,二是丁晖这个角色和顾熠本身有强烈的反差感———顾熠拍戏经验浅,好好利用的话,他的演绎必然能让人眼前一亮。
    “这个人从小生活的环境就不健康,遭受了很多歧视,还毁了容,他对社会是很仇恨的。”张繁拍了拍顾熠的肩膀,“你拍的时候不能从常理出发,要多想想。”
    张繁是演员出身的导演,讲起戏来比孙有明详细得多,讲到激动的时候,他甚至还带着动作。
    严锡泽忍不住吐槽道:“你一下子灌那么多,谁能记得住?”
    可低头一看,顾熠居然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严锡泽都没注意到顾熠是什么时候掏出剧本的。
    张繁和严锡泽都清楚顾熠最近在备考,两人也没期待顾熠对角色的准备有多充分,可只看对方在剧本上的记录,绝对不是完全没准备的样子。
    张繁随手捞起顾熠的笔记:“借我看看。”
    他这一看就没松手,还招呼着严锡泽和他一起看。
    因为电影本身是悬疑动作片,丁晖是其中重要的反派,却不是一个能活到最后的角色,让顾熠知悉剧本的全部内容只会影响他的发挥,所以顾熠手头只有故事梗概和涉及丁晖这个角色的剧情。
    可顾熠还是做了不短的人物小传,据他自己说,时间比较匆忙,这是他在飞机上写的。
    除此之外,剧本上也记了一些顾熠对剧情的理解。
    让张繁尤其诧异的是,在剧本的背面,顾熠备注了一部分书单,有关于犯罪心理学的,还有一些犯罪者的内心剖白,张繁不确定顾熠是已经看了,还是打算在拍摄的中途看,但这样的准备不可谓不充分。
    作为导演,他也很难不欣赏这样的演员。
    他现在明白,为什么孙有明提起顾熠一脸骄傲,就像挖到宝贝似的。
    张繁拿起笔,在顾熠的书单后面补充了几条。
    他把剧本递给严锡泽,严锡泽也默默加了几行字。
    “我们看过的书有限,但类似题材的影视作品看过不少,这些你都能琢磨琢磨。”
    顾熠点了点头:“谢谢张导。”
    “这小孩还怪有礼貌的。”张繁忍不住薅了顾熠脑袋一下,“不用客气,叫张哥就行。”
    “谢谢张哥。”
    “你的戏份后天才拍,明天先适应适应角色。”张繁道,“也不要紧张,丁晖不是一开始就露出变态本性的,循序渐进,慢慢来。”
    顾熠揣着剧本回了酒店,张繁给他讲了一通戏,的确比他一个人琢磨要顺畅不少。
    吃过饭,顾熠继续琢磨剧本,添加一些内容,再删减一些内容。
    他觉得自己研究拍戏这事还是有点天赋的,人物分析能写不少字,但不知为什么,一写起语文作文,他的文学才华和做人的美好品德都同时消失了。
    他不小心刷到过某位知名专家分析语文作文,同样是「故事」这个主题,顾熠分析了一层,还对自己写的内容挺满意,结果……专家分析了足足三层。
    进而,顾熠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专家可能都是洋葱成精。
    非人类的那种。
    下午严锡泽和张繁的对戏虽然短,却给了顾熠不少灵感。
    但新片毕竟不同于《一枚信笺》,《一枚信笺》原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在沈遥身上,顾熠可以看到很多前辈科学家的影子,孙有明也说过他像沈遥,这样一个角色驾驭起来自然要比丁晖容易得多。
    研究完剧本后,顾熠看了一部张繁推荐的电影。
    其中的一个变态……emmm,他忍不住第一时间就在群里截图分享。
    “人否?”
    “果然,高考使人变态,我当年结束高考也是顾老师这样的精神状态。”
    “在《星之战》第一次见到顾老师那天,我一直以为你是那种遗世而独立的形象,快还我男神!!”
    最后,还是季迟用一篇今年高考作文的解析把顾熠打了回去。
    顾熠:“你们不对劲。”
    第二天,顾熠去剧组试妆。
    化妆师动作迅速,顾熠被推出去之后,张繁满意地点点头:“效果不错。”
    顾熠就是一张标准的演员脸,长得确实比一般演员好看,但化什么造型都不显得突兀,唯一的不足之处是,顾熠的表情太柔和了,和丁晖这种社会边缘人物并不符合。
    “顾熠,你去和严锡泽试试戏,就你们俩初见的那场。”
    在电影里,严锡泽扮演的是卧底程灏。
    他和丁晖在同一个老板手下,却分属不同阵营,程灏刚得到老板信赖后,丁晖就安静地打量着他。
    在剧本里,程灏对丁晖的初印象是———这个人眼睛很黑。
    黑到吓人,眼白部分又很大,安安静静待在老板身后,除了脸上的疤痕外,他看起来就像一只无害的兔子。
    然而,当老板对于程灏提供的某些信息持怀疑态度时,程灏自己还未反应过来,就被一把枪抵住了脖子。
    扮演老板的演员于青也是圈里数得上号的老戏骨,一开口便威严十足。
    “许镇码头的那批货,我听人说数目不大对。”老板乐呵呵道。
    老板看着慈眉善目,若不清楚他的真实身份,旁人还真以为他是个无害的普通商人。
    可这话一出,程灏额头便渗出了一层汗。
    不过他仍是很镇定,至少在场的老板和丁晖能看出来,程灏的冷汗并非因他做了亏心事,而是因为他对老板的畏惧。
    这就是严锡泽表演的层次感。
    “或许是底下人算错了数量……”

章节目录

穿进二百人男团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远上天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远上天山并收藏穿进二百人男团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