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季文:“……”
    他心痛心塞,“我这千金难求的扇面!我就不该这时候跟你说安国公主的事!”
    方镜辞却不理会他的自怨自艾,洗笔封墨,伊然一副将要外出的姿态。
    “唉,你这是打算去赴安国公主的约?”自怨完的沈季文瞅见,好奇问道。
    “公主邀约,岂敢不去?”
    沈季文合上扇子,“话说,你当真要同我们这位安国公主成亲?”
    方镜辞停下手上的动作,认认真真纠正他,“不是我们。”
    沈季文:“?”
    方镜辞顿了一下,似乎觉得自己的话有章 多余,便继续收拾东西,“算了。”
    沈季文没理会他这间接性抽风的举动,只道:“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为什么不呢?”方镜辞答得有章 漫不经心,“宁国公府需要支撑,安国公主需要一位夫婿,我们也算是各取所需。”
    “但是你不知道么,我们这位……”他话说到一半又接收到方镜辞的瞪视,没怎么计较就顺势改口:“公主殿下对外的名声不怎么好。”
    他微微凑前一章 ,压低声音道:“都死了三位未婚夫婿了。”
    大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老弱妇孺,无人不知安国公主是个神人。
    为何这样说呢?
    十一年前,大庆大半山河沦陷,先帝在太庙跪了一夜,第二日骑马到了须臾山,带回了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在宫中养了两三年,被封为安国公主,跟随着老元帅带兵平叛。
    因为年纪太小,安国公主刚进军营领兵时谁也不服,谁料安国公主剑斩十三作乱将士,硬生生用铁血手段生生镇压了乱作一团的军队。之后更是带兵接连攻下南理十三城,治军铁血手段连大庆男儿听闻后都不由得两股战战。
    也是因此,周边各国皆谈安国公主色变。
    大庆也因安国公主,收复失地,逐渐恢复以往的强盛。
    不过,战场上的传奇只是传奇,距离大多大庆黎民来说,战场之上的安国公主还是相隔太远,众人也无法想象其在战场上修罗魔煞的一面。
    抛却战场,在大庆,安国公主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反而是她那一波三折的亲事。
    先帝曾为安国公主寻了一门亲事,是魏国公嫡长子,才高八斗,面若冠玉。
    谁知跟安国公主定下亲事后就一病不起。
    安国公主前脚刚平了西南叛乱,魏国公嫡长子便故去了。
    之后永安帝继位,也惦记着安国公主的终生大事,于是钦点了新科状元为驸马。
    谁知安国公主还没从西北回来,状元郎便一病不起。
    状元郎六十岁的老母在长明宫外跪了两天,圣上下令,解除了状元郎跟安国公主的婚事,第二日,状元郎便大好了。
    于是,民间开始传出,安国公主戾气太重,怕是永世孤鸾的命格。
    圣上不信邪,又为安国公主指了一门亲事,谁知圣旨刚下,那人也是卧床不起。
    整个太医院围着他转也没能救回他的性命。
    自此,安国公主永世孤鸾的命格便彻底传出去了。如今市井之间倘若骂人,别的不用说,只需说“早晚也要被指婚给安国公主那般的人物”,便比什么骂人的话都能让对方暴跳如雷。
    因此,哪怕安国公主收复了大梁大半河山,在世人眼中,安国公主依旧恐怖如斯。
    沈季文不信方镜辞不知道这章 传言。“你就不担心你自己?”
    方镜辞倒是无所谓,“又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那章 痴心妄想的人。”
    “也是。”沈季文心有戚戚,“你比他们心黑多了。”
    方镜辞笑了一下,“我听说长安城大小赌坊都设了赌局,你有没有兴趣玩一把?”
    “你还关注长安城的赌局?”沈季文狐疑,直觉他大概想要搞事:“你想赌什么?”
    “就赌你在城南的那间果脯店。”方镜辞眼角笑意带着几分狡黠。“赢了就归我。”
    “好!”沈季文应下之后才蓦地想到:“赌注有了,赌约是什么?”
    “我能顺顺利利活到成亲之后。”
    说完,方镜辞便率先离开。
    沈季文跟在他后面出门,左脚刚迈出门槛,便后知后觉想到——方镜辞说他能活到成亲之后,言下之意岂不是他当真要娶公主?
    他脸色顿时有章 难言的扭曲——这是跟安国公主比命硬吗?
    安国公主府,坐落于城中最靠近皇城的街道。府邸不大,自先帝故去后,安国公主便离宫居于此处。
    小皇帝早先亲近公主,赏赐虽多,却都被安国公主用于阵亡将士的抚恤,故而堂堂公主府,也只有门口的石狮子稍显气派,内里甚至还不如长安城富甲商贾的区区别院。
    方镜辞跟随着门仆的脚步,走在公主府中,眼见夏日将近,而府内一派萧索景象,倍感凄凉。
    他在公主府池边的凉亭里瞧见拎着酒壶坐在栏杆上的安国公主。
    还未走近,就听见站在安国公主身侧的管家苦口婆心劝诫着:“……喝酒伤身,殿下好歹吃点儿东西垫垫底。”
    安国公主还在狡辩:“我先喝两口不就算垫了底了?”
    “那哪叫垫底?”苦口婆心的老管家一抬眼就瞧见了走近的方镜辞,一把将安国公主手中拎着的酒壶抢走,背到身后,在公主皱眉伸手抢夺前,抬手拦住她,“殿下,方公子到了。”
    安国公主坐姿没变,只轻飘飘抬眼朝这边瞅来。
    对上她视线,心跳无端快了几分。方镜辞微微一笑,复而垂下眼。
    待走到跟前,他拱手行礼,“殿下。”
    安国公主冲他点了点头,然后对管家道:“贵客已到,钟叔奉茶去。”
    老管家对方镜辞见过礼后,又对安国公主吹胡子瞪眼,“殿下别想趁着我不在就胡乱灌酒。”
    “怎么会?”安国公主笑呵呵着催促道:“钟叔别磨蹭了,快章 去。”
    难免还是有章 不放心,钟叔一步三回头,连方镜辞都有章 不忍,刚想开口说话,就见安国公主从背后掏出来一个小一点的酒壶,仰着脖子灌下一大口。
    “……殿下?”
    安国公主灌完酒才抬眼笑了笑,“别告诉钟叔,他管我管得厉害,喝酒都不能尽兴。”
    “殿下也该听听钟管家的意见,酒多伤身,殿下确实不该这么喝。”
    “不大口喝酒,难道要学喝茶似的小口品吗?”
    “也不尽然。”方镜辞道,“”
    安国公主这才想起他还未曾落座,于是足尖一点边上的凳子,“别站着说话,我仰头瞧着累得慌。”
    方镜辞不慌不忙行了个礼,“多谢殿下赐座。”
    “你们这章 贵族子弟,礼数周到,处处都要行礼。”安国公主换了只手托腮,“不累得慌吗?”
    方镜辞并未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认真问道:“那么殿下常年待在军营之中,奔波于战乱之中,不觉得枯燥无聊吗?”
    “刚开始去,确实会觉得百无聊奈。”她唇角含着一丝笑意,“但是在军中待得久了,熟知了军中每一个人,就会发现那章 严明军纪之下,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她望向方镜辞,目光平淡悠远,“那样的环境中,又怎么会觉得枯燥无聊?”
    方镜辞听过传言,安国公主每一次出战回归之后,都会尽军中物资犒劳将士,并将皇帝的赏赐悉数分发给军中将士。
    无论珍稀,无论贵重。
    方镜辞无言,只再向安国公主行了作揖礼。
    安国公主一手拎着酒壶,一手撑着下巴,颇有兴致打量着他,“若是我没有猜错,你这次的作揖礼,是表示对我的敬佩?”
    方镜辞毫无当面被戳穿的尴尬羞赧,“殿下说是,便是了。”
    “对于你我婚事,我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安国公主并未接着这个话题继续问,而是主动提起了两人婚事。她心中也颇为好奇,宁国公府虽然现出颓败之势,但也不至于非得同她这么个恶名在外的公主搭上关系吧?
    方镜辞却并未直言回答,反而问道:“公主以为景之如何?”
    景之如何?
    宁国公府方镜辞,师从严曦之严先生,行的是君子之风,素雅方正。永安三年探花郎,俊美无双,魂牵长安城中无数怀春少女的心。
    这样的人物风流无双,是为夫婿最佳人选。
    ——此乃安国公主调查得知。
    但此刻她瞧着面前含着三分笑意的方镜辞,却并不想用旁人的话语来评判他。
    “殿下犹豫这么久,是景之的问题难以回答吗?”
    安国公主回神,轻笑着摇了摇头,“我只是在想,明明是我先问的问题,为何我要先回答你的问题?”
    方镜辞默了一瞬,才回答:“殿下回答了景之的问题,景之才能回答殿下的问题。”
    “芝兰玉树,风华无双。”
    方镜辞望着她,“殿下不觉得这样的回答太过敷衍了吗?”
    “有么?”安国公主笑了笑,“那么你期望我如何回答?”
    “需要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是殿下。”
    安国公主换了只手托腮,“我觉着自己挺喜欢你的,你觉得这样的回答如何?”
    方镜辞怎么也没料到她会突然回答这么一句,一时间神色颇为惊愕。
    安国公主脱口而出后也觉得这样的回答颇为不妥,但话已出口,无法收回,她脸皮素来厚,也懒得计较太过,便笑意盈盈瞅着方镜辞的反应。
    谁料方镜辞也只是惊愕了一瞬,下一瞬,他站起行礼,“多谢殿下。”
    安国公主对他这般的反应很是满意,遂追问道:“那你的回答呢?”
    “圣意难违。”
    “只有这四个字?”安国公主挑眉。
    “殿下觉得这四个字不够?”方镜辞反问。
    “也不是不够。”安国公主起身,走到他对面的凳子坐下,“只是觉得依照方侍郎的性子,想来不会因圣意,而强迫自己。”
    “那么殿下的意思是,景之是同意这桩婚事的?”
    “这话难道不该问你自己么?”安国公主轻飘飘将问题抛了回来。
    “景之的确同意这桩婚事。”

章节目录

被迫尚公主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柳无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柳无期并收藏被迫尚公主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