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做着管理者的活,还没工人挣得多,好在还有出差补助之类的。
    白母就是普工,负责熬药。
    就这样白爹娘已经很满足了。
    老大夫她们也不是外人,也没整太多菜,就是蒸纯大米饭和小鸡炖蘑菇。
    两样搞定!
    因为要等白淑华,所以这顿庆祝被放到了傍晚。
    因为不想搞的太晚,白爹娘是掐着点做的,白淑华放学一到家饭菜就摆上了。
    炕桌上两个大盆,一盆菜一盆饭,粗犷也掩盖不了美味。
    白母给众人盛饭,都是实实在在的一大碗。
    白爹笑着说道,“老爷子,您先说两句。”
    老大夫也不扫兴,“今日是庆贺你们成了工人,捧上了铁饭碗,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白爹笑呵呵的附和,“对、对对!都动筷儿!”
    白淑华稳准狠夹到了鸡翅膀,白母没将翅尖和翅中分开,很大一块,吃着很是过瘾。
    主要是鸡皮进味了,越吃越香。
    她闷头吃着呢,就见碗里多了个鸡腿。
    这个年代的人对肉都亲,对鸡腿儿更是情有独钟,因为肉多。
    所以在吃鸡分鸡腿的时候,就能看出谁更受宠。
    白淑华不自觉抬眼看了下,就看到了小冰姐碗里的鸡腿。
    一只鸡俩鸡腿,让她们俩给分了。
    白淑华夹起自己那个给了小弟,她又去夹了另外一个鸡翅。
    俩全翅换个鸡腿,大赚!
    白小弟得了鸡腿,嘴巴咧到了耳根上。
    白母看到这一幕也没说啥,嘴角却没落下。
    老大夫也在心中暗暗点了点头。
    众人吃到半饱,开始边吃边聊。
    老大夫就问,“户口迁了么?俩孩子都迁过去?”
    白爹回答,“我们家特殊,想留下都不行,就全家都迁走。”
    如今的规矩是孩子的户口跟着母亲走,但也没说不可以继续留在原来的户口上。(母亲农村户口,生孩子上户口必须是农村户口)。
    为啥人们会犹豫,是因为涉及一件事——粮食。
    成为城里人之后,是给发粮油本儿的,每个月按照年纪、工作性质等等有定量粮食,但需要自己去买,不是免费的,没钱买也得挨饿。
    可在生产队,是有人头粮的,就是按照人头分一部分粮食,保证没人饿死。
    有的人家孩子七八个,都跟着母亲进城了,挣得工资够买粮食么?
    所以肯定纠结。
    但白家不一样,白爹娘都选上了,她们都要迁走,白淑华和白小弟没法子留下,没户口可留。
    这样也好,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的。
    “还没办呢,和大家伙一起,我也不想做头一份,让大家伙寻思我多着急呢。”白爹考虑得很是周全。
    老大夫点点头,“是不用着急。那你们以后要搬去镇上?”
    其实关于这个话题,他们之前也聊过,但并没有确定下来。
    白爹商量着说道,“老爷子,不瞒你说,我和孩她娘是想在镇上租房子的,老大马上就初三了,挺关键的。不过小军…”
    老大夫接话道,“小军你们不用管,有我这个师傅呢,还能饿着他,到时候让他住我那。主要他现在要学的太多了,最好天天跟着我。哎,我年纪也大了,也不知道还能教他几年。”
    宋小冰不愿意听了,“姥爷!”
    白小弟也说,“师傅脉搏跳动有力,身体很好。”
    老大夫洒脱笑笑,却也没再说。
    白淑华插话道,“孙爷爷,明年小冰姐就要上初中了,到时候能不能让她陪我住镇上,要不来回走太累了。”
    宋小冰有些意动,也有些纠结。
    老大夫却是早有这个想法,无他,怕小冰太累,她底子可不咋好。“我脸皮厚些,小冰就拜托你们了。”
    宋小冰又喊了声,“姥爷!”
    老大夫不理她,继续说道,“让小冰住你们家,我放心。之前一直在发愁呢。”
    他甚至考虑买自行车。
    不是买不起,而是与他低调的想法背道而驰。
    白爹拍着胸脯保证,“老爷子,我给这撂下话了,以后小冰我当闺女养,保证让她自在的。”
    宋小冰又要说什么,被白淑华拦了下。
    故意委屈巴巴的说道,“小冰姐,你不愿意和我一起住啊?”
    宋小冰赶紧摇头,“没有,没有。就是有些舍不得姥爷。”
    白淑华就道,“放心吧,孙爷爷身体比你都好,而且小军不是在他身边么,人家可是关门弟子,就得孝敬师傅一辈子,你可别跟他抢。”
    宋小冰被逗笑,“我才不和他抢呢,我又不学医。”
    白淑华作怪一样双手合十,“谢谢小冰姐。”
    两人笑做一团。
    老大夫看在眼里,满意在心里。
    转而聊起了别的,“你们都搬走,这房子怎么办?”
    房子还是要有人气儿的,如果没人住几年下来就破败了。
    白爹皱起眉头,“房子的事儿我和孩他娘商量过,我们是要去镇上租房子,可那是人家的房子,我们根还在生产队,这也是个退路,卖肯定是不卖的。看看能不能租出去吧,不行的话让我二哥他们白住。”
    老大夫点头,“是不能卖。懂得给自己留退路就很好。这人生啊起起落落,谁知道能遇到什么事儿呢。”
    显然这是想到自己身上了,有感而发。
    白爹很是感激,“可不咋地。”
    老大夫又说,“你们户口都迁走,不会有人眼红搞举、报那套吧,这房基地还能属于你么?”
    白爹笑着说道,“我问过大队长,这房基地和房子都属于我的,我是花了钱的,在镇上能查到档案的,凭啥不是我的。要我早早的就是城市户口,那肯定不能在队里分房基地。老爷子放心吧,以后药厂规模变大,队里去当工人的只会更多,到时候像我家这样的情况也会更多,谁也不想得罪这么多人。”
    老大夫点点头,“你心里有成算就好。”
    有时候他真心觉得,小军爹窝在生产队有些屈才了。
    好在如今已经走出去了。
    金鳞本非池中物。
    “上次你找我看的那些药方子太普通了,我手里其实还有…”
    白爹立马摆手,“老爷子,这药厂可不是我家的,咱自己的好东西还是藏好了。有时候你往外拿了倒惹人惦记了。”
    这也是他为啥不从老大夫那儿继续掏药方子的原因之一。
    老大夫苦笑,“这个理儿我咋能不知道,要不我也不会只拿出两副膏药方子了。”
    白爹不想让气氛太沉重,吹捧道,“经您老妙手一改,普通的方子也比他们的好两分,再说咱们价格上也有优势,就不信争不过他们。”
    他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
    老大夫笑了,“那你得多使使劲了。”
    老大夫吃口菜,“其实药厂不搬才好,我算了一笔账,药厂再发展两年,你们挣得工分比现在的工资还高,可惜了啊。”
    白爹叹口气,“胳膊拧不过大腿,没招儿。”
    白母就道,“反正药厂是搬定了,只能往好里想了,以后咱们药田还得翻倍吧。”
    白爹点头,“那肯定的。增加那么多药品,需要大量的药材,要不然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老大夫最有权威,“我看了那些方子需要的草药,二十多种,可有部分咱们这里种不了,太冷了。能在咱们这种的还好,没有太过珍稀的,最多三年就能种好。”
    白爹就道,“方子多也不能一口气全部上马,肯定一点点来。”
    不说别的就说要占耕地就是一个大问题。
    每个生产队都需要交公粮的,要是粮田数目太少了会出大问题的。
    除非上上级领导批准。
    但一下子太多(粮田改药田)的话,领导肯定会有顾虑,还不如这样温水煮青蛙。
    老大夫道,“你有计划就好,药田这边就交给我吧。哎,我把你培养出来了,你却跑了,又得从头来。”
    白爹打哈哈,“哈哈…我这也属于身不由己。不过可不用从头来啊,以前跟着我伺候药田那几个对都不错,以前我出差,半个月一个月不在,药田都是他们伺候的,也没出岔子。”
    之后白爹就将几人的姓名告诉了老大夫。
    他倒不是给这些人讨人情,只想让老大夫轻松一些罢了。
    老大夫点记下。
    “大队长去当副厂长了,生产队这摊交给谁呀?”老爷子也有好奇心。
    白爹就道,“哎,大队长就是一个操心的命,他两头都放不下,来回跑呗。他要把户口迁出去才能担任药厂的副厂长,再由镇领导委派他继续担任生产队的大队长,得绕一圈儿,不过这样就合规了。”
    老大夫点点头,懂了。“他的身体倒是不错。”
    白爹摇头,“毕竟年纪大了,我劝他尽快培养一个接班的。药厂那边肯定是我了,生产队这边就不知道了。”
    白母白他一眼,“就你厚脸皮。”
    白爹不乐意听,“我这是能力出众,当仁不让。”

章节目录

我是墙头草的闺女[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牛奶花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牛奶花卷并收藏我是墙头草的闺女[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