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爹忍不住笑了,“我大闺女也厉害,谁不知道你学习好啊,给爹长脸了。”
    白小弟圆溜溜水汪汪的大眼盯着白爹不放。
    白爹心领神会,“大儿子也给爹长脸,会被那么多医书了。”
    白小弟抿嘴笑了,耳朵尖都红了。
    被夸害羞了。
    白淑华和白母对视一笑。
    白淑华突然想起一件事,“爹娘,家里的鸡都长大了,那个公鸡还有多出来的母鸡咋办啊?”
    白小弟顾不得害羞了,神情很是紧张。
    “公鸡得杀了,母鸡…”白母舍不得对母鸡动手呢。
    那可是天天都下一个蛋的母鸡啊。
    白小弟祈求道,“能不能不杀母鸡,和小冰姐换,用母鸡换公鸡。”
    白母觉得有点吃亏,不过自家欠着人情呢,“行。”
    白淑华却泼了一盆冷水,“小冰姐不定愿意。”
    白母不理解,“这咋说的,咱家的母鸡养的多好啊,天天下蛋呢。”
    白淑华笑道,“跟下不下蛋没有关系,那两只母鸡是小冰姐亲自挑选的,有特殊意义。”
    她觉得宋小冰养那两只鸡更像是养宠物,而不单单为了下蛋。
    白爹拍板,“公鸡尽快杀了,母鸡也别提换不换的事儿了,直接送老大夫那儿,省得小冰丫头不愿意,干脆都让她养着,要是被人看到了,多一只公鸡也没大事,大不了立马杀了。”
    白母点头记下,“知道了。”
    白小弟蔫吧了,“那我每天早上是不是只能摸两个鸡蛋了。”
    快乐没了三分之一。
    白淑华给他画饼,“等以后让你养百八只鸡,你天天可以有捡不完的鸡蛋,到时候捡到你烦。”
    这话显然没人信,白爹娘都以为她在逗小弟玩。
    白小弟反驳,“我才不烦,捡鸡蛋可有意思了。”
    白淑华懂,差不多和她开快递一样的有意思。
    “那娘我说给哪只(母鸡)就给哪只行不行?”白小弟拉着白母手臂撒娇。
    白母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行。”就是有点好奇,“咋滴,有你不稀罕的?”
    白爹和白淑华也都看向白小弟,看他如何回答。
    白小弟摇头,“我都喜欢啊,它们每天都下蛋,我咋能不喜欢呢。就是有只母鸡和公鸡太好了,它们可能是两口子,我怕公鸡没了影响它下蛋。”
    白淑华嘴角抽抽,鸡有这么聪明嘛,不过小弟还是要夸的,“小弟想的可真周到,都会未雨绸缪了。”
    又给白爹娘使了个眼色。
    那意思…赶紧跟上啊。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白爹反应更快一些,“小军说的有道理,这事得听小军的。还是小军眼睛尖,我就看不出哪个母鸡和公鸡好。”
    白淑华努力咬着嘴唇,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白母却没忍住,一边笑一边拍着白小弟,“哎呦…哎呦,笑得我肚子疼,大儿子你可太有才了!”
    第六十四章 药厂要搬家
    时间一晃,三年就如流水一般过去了。
    前湖生产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头一年,药材大丰收,附近的回收站吃不下,县城药房同意收剩下的,但要求炮制,还得炮制合格。
    大队长去镇上磨了十天,生产队就有了个集体小药厂,专门负责炮制他们生产队种出来的中药材。
    老大夫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技术总监。
    经全体队员同意,他可以再多拿一份满工分。
    白爹母也成了“工人”,不过这些工人属于半农半工。
    就是田地该种种,只有收割药材之后需要炮制了,“工人”才上岗。
    挣的还是工分。
    这一年生产队的药材卖了多少钱白淑华不知道,但她知道生产队的工分值钱了,由原来的每工分三分钱变成八分,长的快两倍多。
    壮劳力多的人家一下子就得了二百多块钱。
    前湖生产队一鸣惊人,在县里领导都排上号了。
    经县里领导指示,可以扩大药田种植。
    所以第二年,药田面积扩大了三倍(最初药田面积的三倍)。
    药田再次大丰收,老大夫无私奉献了两个膏药的方子。
    小药厂业务增加。
    白爹在这年异军突起,承担了所有外联的工作,又联系了好几个县级医院,成功将药材、膏药都推销了出去。
    他出门在外跑业务,生产队全部报销吃住和交通费用,还给双份满工分。
    大队长作出这一决定的时候,很多人是反对的,觉得给的太多了,现在工分值钱了。
    大队长直接转了话口,说白爹这活谁能接过去,他可以给更多。
    因为无人能代替,白爹用能力保住了这一高薪工作。
    这一年,生产队的工分达到了一毛一。
    也是从这年开始,生产队缺人严重(因为农田必须保证在一定数量),队里放宽户口,不少嫁出去的姑娘带着对象搬回了前湖生产队,小伙子也加紧娶媳妇,适婚姑娘也不外嫁了。
    白奶奶还因为这个又闹了一场,怪家里将白小姑嫁早了,要不就能一直留在身边了。
    第三年药田再扩大,达到了五倍。
    白爹开始去市里跑市场。
    药厂规模扩大,两种膏药大受欢迎,因为便宜还有效。
    大队长、会计和白爹他们开会讨论是不是该有一部分“脱产”的“工人”了,她们可以全年制作膏药。
    可没等他们下结论,镇上领导却是来了。
    来的一点预兆没有。
    “孩他爹,我听说不让咱们开药厂了?”白母气的满脸通红。“当官得就能不要脸啊,啥好要啥!咱们去县里去市里,总有管的…”
    白爹赶紧伸手将白母拦住,“你听谁说的?”
    白母冷哼一声,“外边都传遍了。”
    白爹赶紧安抚,“可没气了,再气坏身子,不是那么回事。”
    白母赶紧凑了过去,“真不是啊,那可太好了,也不知道谁特么瞎传的。”
    白爹清清嗓子,“也不是瞎传,哎,别瞪眼啊,和我又没关系。镇领导是有这个意思,将药厂搬到镇上去…”
    白母想也没想,“不行,要是药厂搬了还是咱们生产队的么,挣了钱能给咱们分么,不能搬!”
    说着说着都要哭了,“才过了两年好日子,咋就这样了,不能这么欺负人啊!”
    白爹头大,可还是得哄着,“怪我,怪我没说清楚,厂子搬到镇上,对咱们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白母皱着眉头,“有啥好处?”
    白爹扔下一颗炸弹,“咱们可以成为正式工人,还可以迁城镇户口。”
    很多人不理解现在农村人对城市户口的渴望。
    这么说吧,城市里四十来岁的二婚头工人能上农村娶个漂亮的黄花大闺女。
    白母不说话了,“那…都给迁?”
    那样的话,生产队怎么办。
    白爹摇头,“不是,需要考核,前期不需要那么多人。等药田再增加,肯定还会要更多人,咱们生产队以后的任务就是重点种植各种药材。”
    白母拧着眉头沉思,好一会也没答案,“孩他爹,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啊?”
    她一时之间拿不准主意,是将小药厂交上去好还是不好。
    白爹叹口气,“我不咋愿意变,毕竟在咱们生产队,大队长说的算,他一向公正。可到了镇上,肯定会安排领导心腹的,就很麻烦。”
    他有话没说,既然镇上领导打定了主意,那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小药厂早晚得搬,现在大队长不同意无非是在谈条件。
    白母也觉得很麻烦,“那咱们就拒绝,不搬。”
    白爹笑笑,“我倒是不怕,一般人挤兑不了我。不过对我来说,有点不合适,到时候我很大可能就是个销售人员,每月死工资,还没挣工分钱多,现在咱们生产队的工分可是一年比一年值钱。”
    “那咋整啊?”白母发愁,咋好好的事就变样了呢。
    白爹继续安抚,“没事,如果咱们全家都能搬去镇上,也不是不行。正好大闺女马上就初三了,正是要紧的时候。”
    白母也有些心活,“人家能要我么?”
    其实她炮制药材也不是特别精通,在生产队这边儿她能稳进还是看老大夫的面子,毕竟不管是药材种植还是药厂,没了老大夫都玩不转,如果搬去镇上了就不一定了。
    白爹很是坚决,“如果不要你,我也不去,留在生产队种药材也没什么不好。”
    白母心头暖呼呼的,不想耽误自家男人,“其实你去就行,反正镇上离队里也没多远。而且老大夫去么?他要是不去的话,小军也不能动弹。”
    白爹叹口气,“老大夫不会动的,人家本来就是城里人,根本不稀罕迁户口,他们爷孙是来躲灾的,在村里窝里更安全。你别挂心小军,老大夫拿他当亲孙子疼,以后跟着老大夫住也行啊,咱们多送点好吃好喝的。你就别瞎寻思了,不管结果如何,咱家都乱不了。”
    白母点点头,已经安心了。
    傍晚白淑华放学回家。

章节目录

我是墙头草的闺女[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牛奶花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牛奶花卷并收藏我是墙头草的闺女[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