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淑华忍不住叹口气。
    这应该是白母听来的真实的感慨。
    白爹娘还是有些没反应过来。
    白淑华只得提醒,“别忘了女人能顶半边天。”
    白爹到底读了那么多报纸,反正更快一些,“对,对,这个报纸上总写。”
    扭头对白母严肃说道,“孩他娘,这个故事得改。”
    可不敢跟报纸顶牛。
    白母还迷糊呢,“咋改啊?”
    她就是这么听来的啊。
    白爹拖着下巴,“就改…嗯…”
    白淑华也帮着想,“咱们可以多整几家啊。”
    白爹娘立马都看向她。
    白淑华边想边说,“可以写三家都没儿子,第一家父母认为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绝户了,也不好好干活,家里过的很是贫困,最后被吃了绝户,临死前还想着下辈子一定要生个儿子。第二家也没儿子,就养兄弟家的儿子,然后等她们没了,亲闺女被嫁给了打媳妇的老光棍,家里的钱和房子都成弟弟家的了。第三家也只有一个闺女,父母也不失望,大力培养,供她读书,最后考上高中进了城,成了伟大的工人,最后带着父母进程享福去了。大概就这个意思,具体的你们可以自己改。”
    这样不用讲什么大道理,听众自然会对比思考的。
    这样自己总结出来的要比直接听结论来的印象深刻。
    白爹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来了灵感,“我现在就写。”
    白母嘟囔,“哪那么多没儿子的。不过二哥家就没儿子,你说他和二嫂…愿意成为哪个?”
    白爹写的头也不抬,“傻子都知道选第三个。”
    白淑华却是叹气,“可不是所有人都有第三家父母那么眼光长远的。大姐和我说了一件事,她说二伯娘不想让她上学了,觉得会写名字不是睁眼瞎就行了,还说她年纪不小了,可以下地挣工分了,还说要多挣钱,二伯娘要看病吃药,还想生儿子。”
    白母皱着眉头,“想吃药就吃呗,分家不是给钱了嘛,大妮才多大,下地不得累好歹的,再说俩娃挺懂事的,做饭、洗衣服,还要割猪草,也能挣点工分。”
    白淑华就知道,在如今很多人眼里,二伯娘追生儿子这个想法并没有错。
    白爹说的也是,“二嫂可抠了。以前没分家不显,那是因为她拿不到钱,现在能当家做主了,恨不得全家都去挣工分,没人花钱。别的不说,你看大妮她俩胖了吗。”
    白淑华回忆了下,还真是,大堂姐越发的瘦弱了。
    要知道分家后,她和弟弟吃的可比之前好,都长了一点小肉肉呢。
    至于为啥能吃的好,自然是分家的时候粮食挺多的。
    白奶奶当家做主的时候,即使粮食多也不会都吃的,但白爹娘不一样,手更松一些,主要是她们自己也想吃多点吃好点。
    “爹娘,你们说二伯娘听了这个故事,会不会继续让大姐她们读书啊?”白淑华有些不确定。
    白母略略思考后给了答案,“估摸得看她的病能不能治。要是老大夫那治不了,还可能去县里呢,要是还治不了,她估计就死心了,到时候就能对俩闺女好点吧。”
    白爹也说,“二哥也一门心思要儿子呢,我看够呛。”
    白母换位思考,“要是咱家俩闺女,我就选个找上门女婿,不一样么。”
    白爹不同意,“能上门的哪有好玩意。”
    同是男人,他更了解男人心里咋想的。
    “闺女咱可不要上门女婿!到时候爹给你找个好的。”
    白淑华直接尿遁,说啥嘞,她还是朵嫩嫩的祖国花骨朵呢。
    第二十三章 和白小姑干架
    十月中旬,生产队的秋收就陆续开始了。
    白母带着行李兴奋的走了。
    未来的大半个月她都会住在镇上唯一的一家招待所,然后跟着宣传队伍去下各个生产队表演。
    “爹,你就别舍不得娘了,大队长爷爷不是说了有民兵负责安全,吃的也好。”白淑华拉了拉白爹,怕他成了望妻石。
    白爹长长的叹口气,“哎,咋就不能带家属呢。”
    白淑华翻了个白眼,她真是浪费感情。
    白爹扭头说道,“大闺女,学校放假了吧。”
    白淑华直觉不是好事,“嗯呐,十天的秋收假。”
    白爹一副“爹将重任交给你”的表情,“那以后做饭做菜就归你了,叫你小弟烧火。”
    白淑华呲牙,“我不行啊。”
    白爹很是心大,“咋不行呢,上次不是还做过疙瘩汤么,还会煮粥。对了,家里攒了十个鸡蛋,这是给我补身子的,哎,没弄到肉,我都三个多月没尝到肉味了。”
    然后看向白淑华,有点不舍的道,“放心,爹不吃独食。”
    白淑华知道秋收累人,所以这段时间家家的伙食都要好不少,要不然哪有力气干活。
    但她真怕给做坏了。
    其实普通家常菜她也是会的,但上辈子没用过大锅啊。
    这玩意可没办法像燃气灶那样大小火或者关闭。
    所以她只敢从煮粥开始。
    真心建议道,“爹,要不和奶奶说一声,咱们秋收一起吃饭。咱也不占便宜,可以多拿点粮食啥的。”
    白淑华觉得她这个建议很是靠谱。
    没想到还是被白爹拒绝了,“不滴了,珍珍做的也好吃不哪去,还得让她讲究。大闺女你先试试,不行的话爹来做。”
    白爹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白淑华只能无奈的同意了。
    白淑华招呼唯一的员工——白小弟烧火。
    这个活他会干,而且还会听指挥。
    比如火小点,火大点,别添柴了。
    唯一的不便就是人小力量小,稍微粗点的木柴他撅不动。
    不过有白爹呢,事先让他掰好,白小弟烧火就一点没问题了。
    白淑华见灶坑点着了,就搬了三块土坯叠一起,她踩上去试试还挺稳当的。
    这样弯腰就能翻炒了,不用再踮着脚了,那样太累。
    今个中午她准备做蒸米饭。
    当然不会是纯大米的,属于多参。
    里面有大米、高粱、粗苞米碴子、土豆条。
    不过为了美味,她准备先将土豆条码个味儿。
    至于为啥是土豆条,不过因为好切,另外高粱、苞米碴子虽然一大早就泡上了,还是不好煮熟的,所以土豆条个头很是不小。
    家里调味少,也就是放点酱油和盐沫。
    这个年代酱油就是酱油,还没分为生抽、老抽、海鲜酱油啥的呢,倒是不怕倒错。
    趁着土豆条进味的功夫,白淑华也不准备嫌着。
    先烧一大锅开水。
    现在天已经不那么热了,特别是早晚都是凉飕飕的,热水很有必要多准备一些。
    而且她还想着,中午送饭的时候再给白爹带份野花茶水。
    “小弟,咱们上午采的啥花,有啥样?”白淑华考自家弟弟。
    白小弟一点没打唄,“是野菊花,野菊花性微寒,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能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
    白淑华要不是离得远,真想揉揉小弟的小脑袋,这记性是真不赖,果然是新脑子好用!
    不愧是她弟弟。
    夸赞道,“很好,保持住,再有三天我就奖励你一块糖。”
    人家也不是白纪的,是有条件的。
    但也非常不错了。
    至于为啥她会呢,自然是和好伙伴小冰那学的。
    至于小冰问的谁,自然是老大夫啊。
    白小弟听到糖果,果然更努力烧火了。
    “姐,冒烟了。”
    白淑华早就看到了,水开了,打开锅盖,白腾腾的烟雾差点将她笼罩。
    好在厨房只是个小棚子,很是通风,烟雾很快散了。
    等秋收后,二伯会帮忙做土坯屋,到时候冬天做饭是得劲了,可夏天肯定要热的,根本没法子十全十美。
    白淑华也只是一想,土坯房肯定还是要做的,要不然冬天下雪加吹风,不得整一棚子雪啊,到时候就没办法做饭了。
    还是先将热水用葫芦瓢舀出来。
    舀进灶台上的洗干净的菜盆子里。
    里边已经有不少洗好的野菊花了。
    为啥不用暖壶直接冲泡,那可不行。
    知道暖壶有多难买不,真的是有钱也买不到。
    为了这个暖壶,她家差点打架。
    就是大伯娘很酸,窜腾白奶奶来借,想想也知道这种借肯定是有借无还的。
    白爹娘自然是拒绝的。

章节目录

我是墙头草的闺女[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牛奶花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牛奶花卷并收藏我是墙头草的闺女[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