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夏天抵京至今,苏盼对首都的印象,还保留着她从前于90年代末才抵达京市时,这里各方面都已经有所发展的蓬勃样子,而对于当下这个还处处透着朴素的京市,她这来了也快一年了,还真是从没有认真逛一逛,看一看。
    今天,倒也是机会难得。
    正在苏盼以惊叹、欣赏的目光看着道路两边的人和物的时候,她胳膊突然就让人给扒拉住了。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开口喊救命呢,扒拉她的人就先一步说道:“同志,看看衣服不?这可都是从沪市的百货商场进的货,洋气得很!最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女同志穿!”
    差点以为自己是遇到流氓/人贩子的苏盼:“……”
    是了,改革开放了,这街边的小商小贩也多了,不仅仅有吆喝卖小吃早点的,还有在未来会经常出现在年代类型电视剧里头经常出现的,穿着奇装异服,吆喝他们捣腾来的衣服的年轻人。
    比如,她眼前这几个年轻男女。
    一个个都穿着像是打翻了调色盘一样的花衬衫、宽得好似撑开雨伞的喇叭腿裤子,再配上男同志那略显油腻的大背头和女同志烫得好像高粱花似的羊毛卷儿,以及架在鼻梁上的夸张的蛤丨蟆镜……
    这样在当下年代极为潮流的服装让这几个年轻人看起来自信又张扬,完全不顾路人甩来的奇异目光,反而是得意地抬手背了背头发,给了苏盼一个眼神,好像买了他们的衣服就能让她也成为众人“艳羡”的焦点一样。
    苏盼意识到,自己刚刚宛如乡下人进城一样左顾右盼的言行举止,和她这一身十分朴素的行头,似乎是被这群时髦的年轻人误会成,她是个刚进城且迫切想要改变村妞形象的“冤大头”——
    特好忽悠那种。
    “不好意思——”
    “这件怎么样?”
    苏盼的话没说完,就被这几个年轻人打断。
    “同志你看看,这可是沪市各个服装柜台卖得最好的一件衣服,电影明星都穿这个!你应该有去过电影院吧?那在电影里头演戏的人就是明星,他们穿的衣服都是最时髦的,你要是买这件穿上,也能跟明星一样好看!”
    ……这推销手段,属实硬核了点。
    说实话,要不是今天无意中碰上这几个前卫的年轻人,一直都处于相对单纯朴素的校园环境里的苏盼还真是想象不到,原来改革开放初期时的京市会是这样的开放,正值年轻的人们又是这么的张扬热情。
    不过其中有个年轻人看着好像有点眼熟?苏盼下意识多看了几眼,然后一不留神就看到这几个年轻人手里头的衣服……
    噫,辣眼睛。
    苏盼瞬间丧失了和这几个小年轻继续交谈下去的兴趣,只一个巧劲儿就闪开了他们几个人,边推辞着说自己还有事情要忙,边脚下抹油地逃一般似的离开了现场。
    至于刚刚觉得有点眼熟……
    估计是因为她从前看过的年代类型电视剧里那些想要挣钱的主角,几乎都逃不过以这样装扮出场赚钱的形象给她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了,才会让她乍一看这几个小年轻的装扮,就觉得眼熟。
    看电视剧时不觉得这样有多夸张,可真在现实生活中遇上这样打扮的人,就……
    苏盼捂着自己累计计算起来得有耄耋之年的心脏,觉得自己得快点去百货商场的服装柜台好好净净眼,不然回去以后,晚上肯定得做噩梦!
    ……
    衣食住行,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
    其中衣服排在首位,不光是因为它能遮盖裸露的身体,成为保暖过冬的必备品,是人们朝着文明前进的关键一步,也是因为不管哪个年代,都不缺爱美、需要用衣服来装饰美丽的人。
    站在百货商场的服装柜台……的好几米外,苏盼看着前面人头攒动的柜台,觉得自己想要去见识见识当下流行服饰的想法是必然要落空了。
    但!看着被不少女同志包围得水泄不通的服装柜台,苏盼却更坚定了自己或许能够从当下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服装业中挖金的想法。
    苏盼从来没接触过服装业,更不懂得做生意,可她从前有一任雇主是定居在沪市的服装产业老板,据她自己说,再加上当时报纸的采访内容,她就是80年代靠着服装业起家,拥有了自己的服装公司,并且去国外进修服装设计,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
    在90年代的时候,她的生意已经风生水起,在沪市买了两百多平米的大豪宅!
    苏盼那时候还是小时工,这位雇主每周请她过去一次,主要工作内容除了打扫卫生外,就是洗衣服、烘衣服、挂衣服和整理那些衣服。
    那位雇主是个强迫症,衣服需要按照春夏秋冬分成四大类,再根据不同类型的衣服细分,最后的码放顺序还得按照颜色由浅至深摆。
    苏盼服务了这位雇主整整五年,一直到那位雇主移民去国外,她才和这位老主顾结束了雇佣关系
    虽说后来也没再接触过服装相关的雇主,苏盼自己也没有刻意研究过这些,但光是和那位雇主合作的五年的时间里,苏盼就整理过成百上千件的衣服。
    她闭着眼睛都能描绘出这些衣服的款式、颜色和所有的细节。包括她和那位雇主聊天时,对方所提到的流行,还有她家里随手可见的时尚杂志里的潮流指向,和她偶尔说的生意经,苏盼都记得。
    也是在和这位雇主身边耳濡目染以后,苏盼此后还买了个缝纫机,再也没有买过衣服,都是自己买布自己做,都是她自己设计的,划算且独具一格,都没有跟她穿重样衣服的!
    只是……
    像刚刚路上遇到的那几个年轻人似的去南方批发衣服回来倒卖这种事情,苏盼没钱没时间也没胆量去。
    不光是因为在当下这种事情还属于投机倒把的范围,也是因为现在全国各地多少都随着改革放开有些乱起来,火车,也已经不再那么安全……所以,这个办法行不通。
    那么像从前那位雇主似的,先从做好了衣服往外卖,一点点做起呢?
    苏盼脑子里倒是存着不少时髦衣服的做法,也知道这些衣服怎么做,可几件几件的卖不说根本赚不到多少钱,那衣服做起来也十分费功夫,她也做不到量产……这法子也行不通。
    思来想去,苏盼觉得自己不如先裁些布料,根据当下的服饰流行做几身不出格又好看的样品出来,到时候不管是卖设计,还是找人合作,都能凸显出她的能力所在,也能更好谈合作。
    苏盼想,可能自己只是耳濡目染才学来的这些东西不够专业,也可能自己没办法拥有从前那位雇主女老板一样的成功,包括现实也肯定不会像她想象中那么容易,但……
    她还是想试试看。
    哪怕失败,也要勇敢迈出尝试的脚步!
    只是……
    谁能告诉苏盼——
    得是什么样的缘分,才能让她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在不同的街道,碰见同一拨人两次?!
    看着那几个奇装异服得辣人眼睛的年轻人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而被巡逻的公安撵得满街跑的慌乱样子,苏盼虽有些好奇怎么才一会儿的工夫这几个人就从正经摆摊变成了满街逃窜的原因,可她也没有管闲事的想法,连忙学着周围的人一起,拎着手里刚买的布料往街边躲。
    然而还没走几步,苏盼就听见追着他们几个人跑的公安同志扯着嗓子喊了一声:“沈惊蛰你给我站住——”
    等等!
    苏盼在听到这个名字以后,下意识停下脚步,并望向你追我赶的街道——
    沈惊蛰?
    这不是未来服装产业大亨的名字吗?!
    第12章 (捉/改)
    大概是同名同姓吧?可和这个名字重名的应该不多啊。
    苏盼不确定地想。
    要说起沈惊蛰这个名字,上辈子在国内外的服装业企业家中可以说是具有相当大的存在感——
    只要是看过报纸、新闻,外加有手机的人,就算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也都知道他的名字。
    国内规模最大的服装生产线和厂区是他的;国内成百上千家的线下实体店是他的;国内外都有名的服装品牌“four”,也就是[四人同行]这个品牌是他的……
    他的他的……
    都是他的!
    苏盼受到从前那位雇主总爱关注服装和服装业消息的影响,对这方面的咨询也都有所耳闻,自然也知道沈惊蛰。
    他是在所有人都在努力挽救个人资产的金融危机风暴时期,带着一笔哪怕是在他早已成功的后世都没有提及过半句是从何而来的钱,和一家岌岌可危的服装品牌店联手,在当时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每个人的身家都在缩水的情况下,一举翻身,以宛如救世主一般的姿态为不少下岗工人提供了岗位,得到了国家的青睐,从此便一帆风顺到底。
    苏盼了解过他的平生经历,所以现在这时候,他还真有可能出现在京市。
    只是……
    看着从自己眼前狂奔而去的年轻人,苏盼只觉得从他的身上看不出半点,那位曾经数次接受国家电视台采访、登报的服装产业大亨沈惊蛰的影子。
    正在苏盼思索着刚从自己眼前跑过去的人,到底是不是总能在杂志上看到的,既严肃又高冷的服装产业大亨沈惊蛰,还是只是和他同名同姓的时候,这人就已经被追在后面的公安抓到了。
    公安同志没半点留情面,直接示意身边的同事给这几个人看起来,带着就往派出所走的同时,自己也是一把揪住这四个人里面最高个儿的沈惊蛰,生怕他跑了似的,拽着就走。
    拽着走还不说,连着他鼻梁子上架着的,那副让人看着就觉得不顺眼的蛤丨蟆镜也让这位姓王的公安给摘了下来。
    看着这人被摘掉了脸上的蛤丨蟆镜后露出的长相,苏盼确定了——
    他就是沈惊蛰!
    还不知道自己未来还能成为称霸国内外服装产业大亨的沈惊蛰还在和拽着自己的公安同志套近乎呢。
    为了追沈惊蛰几个人而跑了大半条街的公安同志面对罪魁祸首自然没有好脸色,直接喊道:
    “跑什么跑!沈惊蛰你以为你跑了我们就不知道你是谁了?昨天刚批评教育完你们,你们也答应得好着呢,结果今天你们几个就又穿得这么怪里怪气的出来摆摊!我看你们这是不掉棺材不落泪,真想让我们给你们带回所里是不是?!”
    “别呀!”被叫做沈惊蛰的男同志嬉皮笑脸地说道,“王哥您看您生啥气啊,我们这不是刚没认出来您吗,要是知道是您,我们就不跑了,真的!”
    “别跟我这套近乎!”
    几个人边说着,边朝着街口走。
    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身影,和仍能听见的,沈惊蛰不停讨饶的声音,苏盼突然就理解了后世那些年轻小姑娘追星塌房的感觉。
    上辈子,已到中年的苏盼厌倦了漂泊,决心停留在京市发展时,曾开过一间小小的家政公司,但开了没几年,就赶上京市闹非典,人人自危,再有钱的人不敢请家政到家,公司就这么垮了。
    苏盼欠了一屁股账,只能在几乎所有人都不愿意冒风险出门的时候,去了这位找不到工人负责公司消毒的大佬公司,天天戴着大口罩,拿着消毒液负责消毒的工作。
    她当时曾在电梯里见过这人一面,那不苟言笑的样子,叫一个气派!
    那时候的沈惊蛰,可以说是让当时正处于创业失败在读回归社会底层的苏盼见识到了什么才是大佬气场,心里对他这样的人简直崇拜得不得了!
    然而,看着眼前比自己还年轻的未来大佬沈惊蛰被公安同志揪走的背影,苏盼:“……”
    果然,人类的本质就是中二。
    哪怕是未来的大亨也逃不过年轻时的黑历史。
    直到沈惊蛰的身影越走越远,苏盼才收回了目光,回归到了本来的方向——继续朝着大学城的方向走。
    回家路上,她一直在想:这会是老天爷在给了她重生机会后,赐给她的机缘吗?而自己,要任由近在眼前能够抱大腿赚大钱的机会溜走吗?
    当然——
    不可能。
    ……
    苏盼曾不止一次看过关于沈惊蛰的采访,但比起他在工作中的辉煌经历,更吸引人的,还是得在他功成名就后被人所曝光,也最被广为提及的,坐牢经历——
    改革开放初期,沈惊蛰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决心做一番事业,千里迢迢赶往刚刚诞生不久的特区创业,学着那些先一步抢占先机的本地人,也跟着搞起了服装批发的生意。
    特区竞争激烈,沈惊蛰和他的几个发小虽说赚了不少从前赚不到的钱,可比起掌控了源头批发的大老板,和那些有钱多进货,也跟着层层扒皮、获利的小老板,他们能挣到的钱越来越少,且因为年轻,发小里又有女同志的原因,很受排挤、欺负。
    为此,沈惊蛰带着发小们离开了特区,并在沪市和京市这两个地方中,选择了服装业起步相对落后的京市,打算在这里大显身手。
    沈惊蛰满怀信心地来到京市,却不成想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章节目录

重回1979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奶酪月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奶酪月亮并收藏重回1979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