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三年,嘉妃病重,皇上将其提上贵妃之位,为冲喜之意,只可惜嘉妃如同当初的慧贤贵妃,没能撑太久,某日辰时,便合上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皇帝叹息,将其加谥为淑嘉贵妃。
    李沐对淑嘉贵妃的病逝早有心理准备,比起原身记忆里的情况,淑嘉贵妃活得比原来还久,让李沐意想不到的是,淑嘉贵妃在去世前居然想着将小儿子放到她这里抚养。
    嘉妃能放心两个年长的阿哥,临死前放不下最小的儿子永瑆,于是在她死后十一阿哥就送到翊坤宫里,求李沐抚养。
    这让李沐联想到富察皇后,心道这些宫妃真是一生的心力都花费在自己儿子身上了,哪怕是死,也死的不安稳。
    第184章
    可饶是如此,在面对嘉妃留下来的心腹奴才抹着眼泪让十一阿哥在李沐面前叫皇额娘、求李沐抚养的情形时,李沐也只是垂着眉眼,不发一言。
    她宫里本就多出一个七阿哥永琮,再多出一个十一阿哥永瑆,她这宫所怕是成了育儿所,再说了,淑嘉贵妃临死前就想着让她帮忙抚养孩子,尽管她现在是后宫所有子嗣的嫡母,但她也不是收拾烂摊子的人吧。
    那奴才见李沐无动于衷,拼命磕头,“还望皇后娘娘能将十一阿哥视为己出,这是淑嘉贵妃最后的心愿了,还望娘娘能怜悯十一阿哥。”
    这是让她没了台阶下啊,李沐道:“十一阿哥已经到了阿哥所住下的年纪了,无须留在本宫的翊坤宫,慈母多败儿,早年皇上将纯妃的三阿哥抱离到阿哥所,而三阿哥也不负皇上厚望成为如今可靠的臣子,可见皇上的做法都是英明的,本宫已经安置好十一阿哥的住所了,嬷嬷就将十一阿哥带到阿哥所吧。”
    嬷嬷抹着眼泪,十分茫然,娘娘在临死前一定让她将十一阿哥带到翊坤宫求皇后娘娘抚养,好让十一阿哥有依靠的靠山以及半个嫡子身份,可皇后娘娘油盐不吃,她又不得忤逆皇后娘娘,只得带着十一阿哥走了。
    秋月忿忿不平道:“娘娘,您瞧瞧她们,有什么好事都想不起娘娘,偏偏什么坏的事都想到娘娘了。”
    抚养一个已经有亲娘记忆的阿哥,这是让娘娘白做工啊,而且让娘娘抚养一个阿哥有什么好处,娘娘又不是没有自己亲生的孩子。
    冬阳叹了口气,“就怕这样的事多了——”
    李沐打断了她的话,“多不了,本宫又不是逆来顺受的性子。”让永琮来她宫不过是还念着她女儿嫁进富察一族的情分,要真让她扶持非亲生的皇子上位,她还不如自己生一个。
    冬阳又一下子开心起来,只要她们伺候的主子是个精明的,她们翊坤宫的主子奴才都好好的,这后宫的祸事还真不需要主子理会,就那句话,她们翊坤宫有固伦和静公主就行了,放眼皇上所有阿哥格格,除了一个和敬公主,也没有哪个人能比得过她们的小主子。
    而且小主子现在有了孩子,能时不时带孩子过来陪娘娘说话,这就足够了。
    “如今本宫只需要看着富察一族将永琮扶上皇位,或是看着淑嘉贵妃那三个孩子能不能博得头筹,还是那令妃的十三阿哥后来居上。”且等着吧。
    李沐闭目养神,这宫里除了她身边人和亲生女儿,她谁都不相信。
    ……
    乾隆二十四年,大阿哥永璜病逝,追封定亲王,留下嫡福晋伊拉里氏所出的长子绵德和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所出的次子绵恩。
    乾隆二十五年,三阿哥永璋被封为郡王,等年底病逝后,便被追封为多罗循郡王,有一子一女,但最终活下来的只有长女,为格格瓜尔佳氏所出,皇上念及瓜尔佳氏为永璋留下一条血脉,将其提拔为侧福晋。
    在乾隆二十六年时,令妃魏氏又怀上一个孩子,但孩子生下来就夭折了,为皇上的十四阿哥。
    而在这一年里,轮到先皇后所出嫡子永琮和淑嘉贵妃的八阿哥永璇商量婚事了。
    早些年,五阿哥永琪娶四川总督鄂弼之女西林觉罗氏为嫡福晋,六阿哥永瑢迎娶富察皇后侄女、参将富谦之女沙济富察氏为嫡福晋,这两位福晋的家世都极不错,可想而知,皇上这是为阿哥匹配能耐的妻族了,也是为挑选继承人做准备了。
    固然七阿哥永琮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为中宫嫡出,只是皇上自始至终都没表露出对储君的属意,旁人不敢轻举妄动,而李沐更不会为宫中阿哥问皇上属意谁这种没有意义的问题。
    而七阿哥永琮的嫡福晋为果毅公兼户部尚书阿里衮之女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氏,家世浑厚,八阿哥永璇的嫡福晋是大学士尹继善之女章佳氏。
    这些还活着的阿哥们的妻族势力看起来都不相上下,旁人也看不出来皇上偏心哪一个。
    偏偏是在这一年里,皇上成了大清入关以来首个主动将自己的阿哥过继给宗亲的皇帝。
    虽说皇帝在登基后就有将兄弟弘瞻过继给自己的十七叔果亲王允礼的举动,但那是自己的兄弟,若是为了减少皇位纷争,皇上此举虽显得没有情分可言,但也在情理之中。
    但皇上自身子嗣都不够十指之数,这还过继出去几个,那皇上得多大方。
    这事被皇上坦然公布在朝廷上时,不少朝廷臣子哑然,不少臣子想劝说皇上,但皇上想做的事又谁能阻止,于是劝说的事只能不了了之。
    过继出去的阿哥正是四阿哥永珹和六阿哥永瑢,前者过继给皇帝的十二叔和硕履亲王允裪为嗣子,后者过继给皇帝的二十一叔慎靖郡王允禧。
    当六阿哥永瑢被过继出去后,纯妃面对自己两个儿子一个病逝一个今后不为自己儿子的事实,险些被气吐血,但就算没气吐血,自身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了,多年的肺病在刺激下一下子爆发了,皇帝又重复给妃子冲喜的举动,将纯妃封为纯贵妃。
    之后便是可想而知的发展了,当纯贵妃病逝后,皇帝将其加谥为纯惠贵妃。
    ……如今皇上只剩下五阿哥永琪、七阿哥永琮、八阿哥永璇以及十一阿哥永瑆和十三阿哥永琰这五位可供选择的阿哥了,或许还能加上十五阿哥永璘,永璘是令妃魏氏在生下夭折的阿哥后再次怀上的孩子,生下来时身子骨还算康健,因此还在宫里活的好好的。
    这六位阿哥各有各的优势,五阿哥永琪作为皇上目前实际上的长子,七阿哥为中宫嫡子,八阿哥永璇和十一阿哥永瑆是同母兄弟,十三阿哥永琰和十五阿哥永璘也是同母兄弟,虽比起其他兄弟没有年龄优势,但其生母是宠妃,不愁寻不到让皇上看重的机会。
    ……
    翊坤宫内,乾隆正跟李沐商量后宫妃子位份之事,时隔多年,在潜邸旧人都走得七七八八的情况下,一些剩下来的潜邸旧人该得到提拔了。
    乾隆沉吟半响道:“愉嫔就升为愉妃吧,剩下的潜邸旧人皆往上提一级。”
    李沐点了点头,“珂里叶特氏给皇上生下五阿哥,于皇家有功,也该得到提拔了。”
    “这两年令妃给朕生下永琰永璘,朕思虑得提一提她的位份了。”
    李沐仍旧没有意见,皇上想提谁的位份都没所谓,她清楚这是皇上给皇子阿哥添势的做法就行,皇子阿哥都要争位了,生母身份不能过低,当然,这只是她猜测的想法,以皇上干脆利落将两个儿子送给旁支的做法,还未必同意让底下皇子争储呢。
    “罢了,”乾隆又不提这事了,“皇后当了贵妃那么多年,没必要让令妃也坐上贵妃位。”
    乾隆到底还是顾及皇后的心情的,就算皇后现在不为贵妃了,但让一个妃子轻而易举坐上皇后曾经做了十多年的位置,乾隆想想觉得挺不快的。
    想到令妃生下两个阿哥,又想到他和皇后至今都只有一个女儿。
    他叹息道:“若是朕跟皇后有嫡子就好了,朕就不必在意这储君之位了。”
    李沐笑了笑,皇上跟她是没有嫡子,但富察皇后跟皇上不有个嫡子还活着吗,皇上这是忘了永琮,还是下意识觉得永琮极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若是如此,那她生下来的孩子估计也不会落得一个好下场。
    “妾身跟皇上有了和静,就什么都不遗憾了。”李沐主动抓起皇帝的手,“皇上,如今看着和静成家了,有了孩子,妾身也不想其他了,还是说皇上觉得和静不够好?”
    乾隆哈哈大笑,“朕怎么会觉得和静不好,那是朕和皇后的骨肉,你说得对,是朕想太多了。”
    乾隆心里仍叹着气,只是纠结的事都抛到脑后了,皇后无子也好,至少皇后会一直真心待他,而非像宫里的妃子那样除了谋求他的宠爱,就是谋求子嗣。
    等阿哥到手了,还会苦心谋求皇位。
    如何比得上皇后对他全心全意的恋慕。
    乾隆道:“皇后,日后朕和你的日子长长久久的,可好?”
    李沐笑着点了点头。
    乾隆这么说并非是胡言乱语,他知道他那些儿子都想谋求皇位,哪怕是最小的永璘也会在令妃的教导下对皇位产生执念,但他对这些想夺走他权势的人没有多少好感,即便那是自己亲生的儿子。
    越是年老,就越发明白当年皇玛法对皇叔伯警惕的感觉。
    哪怕是永琮出现在他面前,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皇家无父子’这句话,早晚有一天,身为嫡子的永琮会夺走他的皇位……因此他丝毫不敢放权给这些子嗣,就怕有一天会得到像圣祖爷那样的结果,底下子嗣都在结党营私,连他皇阿玛都不在例外。
    还是皇后好,一直都在他身边。
    乾隆长吁一口气,心道接下来的日子他也不管他那些儿子了,就陪着皇后过完这下半生吧,他那些儿子能得什么造化就看他们自己的能耐,他有皇后和小女儿就好。
    乾隆二十六年年底,愉嫔珂里叶特氏被册封为愉妃,此后五阿哥永琪在朝廷的地位更上一层,毕竟五阿哥是实际上的皇上长子,生母还是宫中妃位,与其他庶出阿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而七阿哥永琮在朝廷的名声地位丝毫不输给五阿哥永琪,毕竟他才是中宫嫡出的阿哥,背靠富察一族,朝廷上大多数臣子都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至于八阿哥永璇和十一阿哥永瑆,至今在朝廷上像是哪哪都不参与的中立者,明明有着争夺皇位的机会,但自始至终都不参与进去,冷眼旁观五阿哥和七阿哥相争。
    十三阿哥永琰和十五阿哥永璘年纪都过小了,就算令妃有心思谋求皇位,也得等自己两个儿子长大。
    翊坤宫内,和静又带着自己的一对孩子过来,彼时这两个孩子已经会蹦会跳了,缠着郭罗玛嬷不放手。
    李沐点了点女儿的额头,“有时候本宫看着你这对小子,总想着你要是再有一个女儿就好了,也好让本宫亲近,但想想你生这两个孩子不容易,现在只求两个孩子平安长大就好。”
    和静笑嘻嘻道:“这还不容易,等明儿女儿就给你送来孙女儿。”
    “可别了,”李沐没好气道:“你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是明哲保身,再生养一个孩子的风险太大了。”和静生双生子时就足够让她提心吊胆了,要再生一个,就怕有人将心思动到不该动的地方。
    和静点点头,表情倒是严肃许多,“皇额娘,女儿知道富察一族有意让女儿在您面前说情,可女儿是嫁给福隆安了,不代表女儿就一辈子被富察一族绑定了。”
    和静明白的很,她额娘本就是在宫里不沾染俗事之人,若非富察皇后将她额娘拉入局,她额娘就算接手后位,也未必跟富察一族拉上关系,如今还在宫里快活的当着后宫之主,反正她们母女俩又不会涉及皇位之争。
    但额娘为了她入局,现在不得不跟富察一族扯上关系,她怎么可能让额娘继续委曲求全下去。
    和静心里冷笑一声,这天下的皇帝还是她皇阿玛,还轮不到她那些兄弟来当!就算今后新帝继位,她很可能因为不曾帮过新帝而被新帝冷待,但那又如何,皇阿玛百年后的事还未必呢。
    李沐瞥了她一眼,心道她这个女儿就是想的多,有没有一种可能,她们什么都不帮,安然过着自己的日子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得了皇上的信任,哪怕不是永琮登基,她们母女俩都只会被新帝供起来。
    一个作为母后皇太后,另一个作为固伦长公主。
    不过女儿并不像她从原身记忆里窥得许多东西,也只能让她多看着点人了,别让和静做出冲动之事,谁叫这孩子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
    李沐无声叹了口气,但看着女儿生机勃勃的样子,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
    在往后的岁月里,被所有人视为与嫡阿哥永琮最有一争之力的永琪因患附骨疽在乾隆三十一年逝世,被皇帝追封为和硕荣亲王,五阿哥平生有六子一女,但活下来的只有一子一女,子是由侧福晋郭络罗氏所出,女是由格格胡氏所出,现在都交给嫡福晋西林觉罗氏抚养。
    在五阿哥永琪逝世后,七阿哥永琮终于得了长子,在朝廷行走的底气更足了。
    只是这份好运气没有持续多久,七阿哥身为皇上现在的长子、嫡子,风光无限,但也让皇帝更警惕了,重要的差事都不让七阿哥办,宁可让在朝廷默默无闻的两个已经过继出去的儿子办差。
    在乾隆三十五年时,永琮这才得了嫡子绵宁,只是彼时因为皇上的不看重,以及自己几个弟弟的受宠让他心气不复以往,但皇上对自己的嫡孙绵宁还是挺重视的,将永琮的嫡子放到李沐身下养,翊坤宫平日里也算多了一丝乐趣。
    但若只是皇帝的不看重也就算了,皇帝将数个儿子熬走,眼下即便已过天命之年都还是精神奕奕。
    皇帝底下的这些儿子都在辛辛苦苦熬着,等到令妃的儿子永琰和永璘长成之时,已经是乾隆五十年左右了,彼时十三阿哥永琰二十八岁左右,但七阿哥永琮已经是四十岁了。
    李沐看着皇帝的这些儿子由起初的意气风发到最后的落寞丧气,心里什么感触都没有。
    皇帝还是独揽大权的皇帝,这些皇子拿皇帝一点办法都没有。
    然而到了乾隆六十年,为了不超过自己尊敬的皇玛法的执政年限,乾隆毅然决定退位,彼时能和皇位有一争之力的还是七阿哥永琮和十三阿哥永琰等人。
    永琮贵在嫡子身份,永琰又胜在年轻力壮。
    皇帝在多番考虑下,加上富察一族这些年对王朝的忠心耿耿,还是选了永琮为下一任皇帝。
    只是永琮在继位一年后,便驾崩了,轮到李沐抚养长大的嫡子绵宁继位。
    此后李沐被新帝绵宁封为太皇太后,和静成了固伦和静长公主,这位由李沐抚养长大的新帝对自己的皇玛嬷以及那拉一族和小姑姑和静公主都很敬重。
    在被封为太皇太后时,李沐便回归系统空间了。
    原身的心愿是不以皇贵妃的礼制下葬,以及护着自己孩子一生安定。
    两者都完成了,而且,李沐到最后是做到太皇太后才走的,已经超额完成原身所求了。
    今后在那个位面的历史上,也只会称原身是大清第二位当上太皇太后的皇后,在历史上的评价已经远远被拨高了……
    第185章 康熙朝太子妃瓜尔佳氏

章节目录

清穿之娘娘万福/清穿之皇后千千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大行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行星并收藏清穿之娘娘万福/清穿之皇后千千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