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作者:若花辞树

    分卷阅读109

    了,并不要紧。

    当夜,郡守府,一干将领在此开会。

    一条军令不是元帅说了,便能要求人一丝不错的遵循的,就连皇帝,下一道诏书,也得有理有据。

    众人脸色都不怎么好。

    夏侯沛知道,她道:“依诸位看,朝廷攻打楚国,是要将这一片广阔的江南沃土抛荒,变作南疆不毛之地,还是要纳入我朝版图,创一个万邦来朝的盛世。”

    一片寂静。

    也不知她做什么说这个,左将军马明不耐道:“自然是后者!”他性子直,语气便不大恭敬。

    夏侯沛也没怪他,笑笑道:“让士兵们把能抢的都抢了,这些百姓是亲近楚国还是亲近我朝?来日朝廷再派亲民官来,你让人家怎么当官?怎么治理?”

    脸色不大好的将士们总算平息了怒气,仍旧是不高兴,不抢,不是白卖命了?他们还好,还能加官进爵,还有大义在心,可底下大字不识一个的小兵呢?能说得服吗?

    朱遂道:“元帅此言甚是,可底下人,不好交代啊。”

    “将军可曾打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仗?”夏侯沛突然问道。

    朱遂一愣,元帅说什么呢?

    “将本帅今日所言,传扬出去,下一回攻城,百姓可还会殊死抵抗?”

    众人皆愣。

    “将俘虏的将士们收编,与我军一视同仁,再将此事宣扬出去,风闻的城池,楚军可还会顽抗不降?”

    是这个道理,朱遂自然也知道,可是……

    夏侯沛站起身来,走到一旁的花瓶旁站住,这花瓶品相上佳,看得出是前朝古物,必是出自官窑。

    “楚国这些做官的,光顾着搜刮民脂民膏了,这座郡守府,折成银线,也不知价值几何,更不必说仓癝中的好物了。”夏侯沛自言自语地叹息。

    朱遂眼中精光一闪,他明白了。

    寻常百姓能有什么好东西?将郡守府瓜分一部分,也足够了。

    攻下一城,所取财物,都是要造册收入国库的,这是明面上的事,私底下,却是先让将军们分了,再将剩下的造册入库。

    此事,皇帝知道,将军们亦知道。只要不闹得过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朱遂站起身,一抱拳:“属下领命。”

    这样安排是最好的,众将军都服了,一齐起身,齐声道:“属下领命!”

    私下将所得分给士兵,无人揭穿倒罢了,不然,倒是一个现成的把柄。夏侯沛十分尊重眼前这些能征善战的将军们,说话时语气便温和了些,道:“且不忙,待我具本上奏,禀明圣上。”

    如此,便将事情做得更好看了。这笔支出,便是对士兵攻下一座城池的奖励,想来皇帝也不会吝惜这点钱财。

    人人都满足了,夏侯沛却是沉甸甸的。

    她用过晚膳,在城中巡视,处处焦土,断壁残垣。此处守军见抵不住了,便在城中放了把火迷惑人心,自己带着几个亲兵从另一门跑了。

    他们走的利落,剩下的无辜百姓却吃足了苦。半座城葬身火海,无数人颠沛流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想想郡守府中无一处不精致无一处不讲究的陈设,再观百姓苦难,这句诗,真是丝毫不差,鞭辟入里。

    夏侯沛叹了口气。

    她想念阿娘了,满腹心事,无处诉说,若是阿娘在这里,她就能毫无禁忌地拍案而起,疾言厉色痛斥官吏的严酷腐败了吧?

    她想着皇后,皇后又何尝不想她?

    自夏侯沛远行,宫墙边的柳树枯了又绿,一年的时光匆匆流逝,时光中的人踽踽前行。

    窗外在飘雨,自入新年,便淅淅沥沥地下了几场及时雨,想来今年又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去下碗长寿面来。”皇后漫声吩咐。

    今日是十二郎生辰。

    十七年了,头一次,在谷雨这一日,她们分隔两地。

    第74章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大约是战况渐入佳境,攻下楚国不过或早或晚的事罢了,皇帝与大臣还时时留意战事,洛阳百姓却已渐渐忘记了江南战火弥漫。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繁花似锦,一年之中踏青赏花的时节又来到,满城绿意青翠,一派繁华盛世。

    民间游园饮宴,皇家因用兵而节衣缩食,便免了一年一度的赐宴。

    太子仁孝,见皇帝每日都勤勉国事,极少有放松的时候,便要用东宫的份例置一席酒宴,召诸王公主,陪皇帝聚一聚。夏侯恕听闻此事,忙赶到东宫,说与太子道:“往年阿爹都是要去南山行宫住上一两月的,今年特殊,便算了,不过,弟以为与其置宴,不若奉父皇往汤泉行宫,离京两日,也好松快松快。”

    太子一想,有理,汤泉行宫较南山行宫近得多,且只去两日,花费不多,也免于离京太久,皇帝放不下战事。比起置宴,确实更为周到。

    再看这总爱在背后使坏的二弟低眉顺眼地立着,无一丝不恭敬,太子便想到那在外征战的两个弟弟。夏侯恕深忌晋、秦二王,太子又何尝不是,只是他天生就使不出过于阴暗的手段,更做不出在人后向皇帝进谗言,便只好自己发愁,再努力拉拢朝臣。

    眼下见夏侯恕在他跟前服软了,太子便有一丝同病相怜的味道,他叹了口气:“你所虑甚周全,与我一起去向阿爹进言吧。”

    夏侯恕也不推辞,笑着答应了。

    兄弟两一齐去了太极殿。

    恰好,夏侯沛那一路又打了个大胜仗,皇帝正高兴,听太子与郑王如此一劝,也觉得这一年来用足了力,是该休上两日解解乏,何况,也是儿子们一番孝心。

    他与太子想的一样,汤泉行宫不远,快马一日的功夫,只去两日,也碍不了什么事。

    皇帝便这般兴致勃勃地决定了,打发人去与皇后说一声。

    太极殿来人之时,皇后恰坐在窗下读夏侯沛的来信。

    “春燕归,巢于林木。”

    燕子天性喜爱在人家的屋檐下筑巢,何时会筑巢于林?

    短短七字,触目惊心!

    一合上眼,仿佛看到一片焦土,一座亡城,哀嚎遍野,血流成河。

    “殿下?”宫娥轻唤。

    皇后睁眼,眼中宁静淡然。方才直击心扉的悲哀仿佛不存在。

    “何事?”皇后问道。

    “太极殿来了人,圣人欲往汤泉,请殿下同行。”

    皇后皱了下眉头,将手中的信

    分卷阅读109

    -

章节目录

清平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若花辞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若花辞树并收藏清平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