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试着?写写看,说不定能答上来。”他如是道。
    程丹若心情复杂,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吐槽,还是感谢他看得?起自己。
    她?才不想考试,可?大学生的自尊心不允许她?不战而?逃,于是,要求他提前?给出考试范围,复习两天再?考。
    谢玄英同意,和她?说:“主要是四书五经,四书一题,五经只考孝经。”
    程丹若连夜补课。
    她?《孝经》只在女官考前?背过?,几年过?去都不记得?了,只能临时抱佛脚,再?翻出来背一遍。
    四书重翻了一遍,勉强回忆起七七八八。
    点香,开考。
    《孝经》是基础题,都是填空和释义,程丹若长?舒口气,觉得?稳了。
    四书考的《孟子》,这篇比较长?,她?也不太熟,只能凭借文言文的功底写了简答题,填空则填了一个印象里长?得?差不多的。
    策论的题还是孟子里的内容,“交邻国有道乎?”,翻译一下,就是“你认为该怎么和邻国交往呢”?
    显而?易见,这是专门为鞑靼和大夏的关系出的。
    程丹若其?实不大记得?孟子是怎么说的了,但不要紧,众所周知,孟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义”,从这两点发?挥就不会有错。
    她?的问题是文章写不工整,没有办法写出对仗的骈文,八股水平太差。
    诗赋的题是《秋收》,凑了一首,律法则按照印象里读过?的《大夏律》,写了判决。
    但做完题,拒绝给他批改。
    “我答得?不好。”她?有点懊悔没好好读书,“还是算了吧。”
    谢玄英:“看看。”
    程丹若:“答得?不好。”
    他认真道:“我保证不笑话你。你都没有正经学过?八股文章,不会答很正常。”
    她?问:“那你为什么给我做?”
    他犹豫了下,轻声道:“我总觉得?,你可?能想做。”
    程丹若沉默了。
    “我现在不看你的。”他提起茶壶,在纸上撒上水,污掉考题,“等这次府试考完,我一起看,好不好?”
    她?抿抿唇,微微点了点头。
    -
    八月中?旬,府试。
    一大早,童生们就陆续进了考场。他们全由当地的廪生担保,确保来历、家世和品性没有问题,才能参加。
    考场就在衙门前?面的一个院子,备好了桌椅笔墨。
    等所有人进入考场,大门便被官兵把守。
    考生们不安地交换眼?神,心中?都有些忐忑。但坐在最前?面的白小郎,虽然岁数小些,可?看着?还算沉稳,没有东张西?望。
    很快,谢玄英进来了。
    方才还聒噪的考场顿时一片寂静。
    他习以为常,示意礼书下发?答卷纸,然后掏出自己写好的题目:“诸位,记一下题目。”
    没人动。
    他闭上眼?,默默吐出口气:“府试为期两日?,今天考四书五经诗赋,明日?靠策论和书律。汤师爷,你来念题。”
    汤师爷弯腰接过?试题。
    谢玄英瞟了一圈下头的考生,很有自知之明地起身?。
    时至今日?,还有参加会试的人把落榜的黑锅扣在他头上,府试还是避一避吧,大同的科考已经够差的了。
    要是十一月的院试没几个能去,真不知道该如何交代。
    念及此处,他又瞧了眼?白小郎君,朝他微微笑了笑,权作鼓励,这才离去。
    白小郎顿时挺直背脊,浑身?直冒热汗。
    娘亲!谢大人在看我!
    怎么办?!
    这府试怎么比县试难这么多?!!
    《哀贫者冬》夏·无名氏
    寒风吹得?百草折,饥儿添冰却黏舌。
    至今犹忆措夫人,织得?毛衣万年德。
    第217章 秋日游
    今年, 参加大?同府试的考生有八十多位,比起其他府少得可怜, 但同理, 录取率也?高了。
    谢玄英和师爷们一起批卷,依次定甲乙丙三等。甲乙可以参加院试,丙就明年再来吧。
    结果不?出所料, 他虽然放宽了标准, 不?看诗赋书律(这个本来就不?重要),策论只要写了就算过(童生的策论根本没?眼?看), 只看四书五经, 但最后也?只录取了三十多人。
    好在还有一个白小?郎撑场面。
    他的答卷写得不?错, 虽然律法不?通, 策论生涩空洞, 但基础扎实?,四书五经都?能答上来,可位列甲等, 只与另一位考生不?相上下。
    出于爱才之心, 谢玄英将他挪到了第三名。
    自仲永后,但凡少年天?才, 宁可压一压,也?不?能叫他轻狂了去?,免得少年志得意满, 最后泯然众人。
    改完他们的卷子?,挥退师爷,便偷偷叫来程丹若。
    先给她看了其他人的考卷, 等她露出“这都?行”的震惊之色,才问:“给我看看你的?”
    程丹若又翻翻别的, 慢吞吞地递出试卷。
    谢玄英仔细看过,从数张卷子?里挑出一张乙等的:“和这个差不?多。”
    程丹若对比了一番,居然觉得他说得没?错。
    “我会录取你的。”谢玄英客观道,“但你过不?了院试。”
    她:“……”这对比到现?代,是不?是说她考不?上高中?
    “你已经很久没?有读书了。”他叹口气,“我也?是。”
    程丹若:“所以?”
    谢玄英道:“我们还是应该每日抽些时间,好生读书。”他说,“每天?读半个时辰,唔,我早晨起来读,你呢?”
    她:“呃,午觉醒来读吧。”
    “你先读《孟子?》吧。”他说,“我写信给老师,这里都?没?什么好书。”
    程丹若:“……嗯。”
    谢玄英却莫名很高兴,又给她看了白小?郎的卷子?,点评道:“诗还是读少了,这般小?的年纪,做出来的诗却暮气沉沉,必是学的山长。”
    他思索道:“我记得我带了一卷《王子?安集》,改日放了榜,叫他来,将此书赠予他。”
    程丹若应和着,心想,在古代,果然只要会读书,非亲非故的,也?会有贵人来提携。
    她确实?应该再多读些书了。
    八月中旬,天?气逐渐凉爽。
    程丹若完成了手头上的毛衣工作,家?务事又无须自己多操心,又有了一段空闲时日。
    她调整日程,午睡时间缩短到半个时辰,挤出半个时辰的时间读书写字。同时调整了西?花厅正间的布置,一半书房,一半实?验室。
    去?年做成了大?蒜素,今年,她打算试试青霉素。
    从哪里开始呢?
    培养霉菌……并不?是所有的霉菌里都?有青霉素,所以艰难的工作,是在无数霉菌里将它找出来。
    正好,现?在是秋收的季节,柑橘类的水果已经逐渐上市。
    程丹若买了一批柑橘,等待它们发霉长毛,为此不?惜做了数个潮湿的木箱,让它们自由生长。
    数日后,橘子?表面就会长出毛茸茸的绿色霉菌。
    揭走部分霉菌,按照箱子?编号,她就获得了1-5个不?同的霉菌菌落。
    制作培养液,大?概就是米汤混合其他淀粉类的水,放入菌落,培养一段时间。
    等到霉菌茁壮生长,再用一个漏斗垫上棉花,当做过滤的器皿,倒入长有霉菌的培养液,得到 1-5号滤液。
    接着,在滤液中倒入菜籽油,搅拌,使其分为三层:水溶性物质、不?溶性物质、脂溶性物质。
    用自制的不?大?灵光的分液漏斗,分离出原液(也?就是底部水的部分)。
    倒入碳粉吸收液体?。
    理论上,此时的炭会吸收青霉素,所以,将其装入干净的器皿,以蒸馏水洗涤杂质。
    洗完,再以醋水洗一遍。
    醋水完了是碱水。
    用漏斗过滤一遍,最终得到的液体?就是成品。可以按照大?蒜素时的办法,培养细菌菌落,进行药敏试验,从抑菌效果判断是否成功。
    当然了,抑菌不?代表提取的真的就是青霉素,也?可能是展青霉素……
    等到动物实?验的时候,可能直接会把动物给毒死(剂量够的话)。
    但判断是药还是毒,得有个前提。

章节目录

我妻薄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青青绿萝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青绿萝裙并收藏我妻薄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