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也将饼画了上去, 什么如果红薯丰收,可制成精粮,运往各地,其利润正好能够作为军费来源,为国库省钱啦。
    第二天,他又润色了一遍。
    然后,派人去地窖,翻出角落里的?红薯。
    又叫程丹若来外书房。
    她很吃惊:“哪来的??”
    “龙子化送我的?。”谢玄英回答。
    程丹若知道这个名?字,龙逢吉,字子化,广东人,如今在四川做县令,但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送你红薯?”
    “我们是同年啊。”谢玄英奇怪地说,“我与他同列一甲,自然多往来。”
    程丹若:“……为什么之前不拿出来?”
    他有点尴尬:“我忘了。”
    给他送礼的?人实在太多,与同年走动又是常事,很多东西送来就堆着。他只在第一年尝过?新鲜,去年秋天忙着成亲,就忘得一干二净。
    “应该还能吃。”他佯作镇定,转移话题,“子化和我说,此物在窖中?能存放一年之久。”
    程丹若问:“你找我来,是想看看还能不能吃?”
    “不,我想你做新物,呈给陛下。”谢玄英瞄了眼?放好的?奏疏,“即便陛下知道我的?本意,我们也不能就这么递过?去。”
    程丹若:马屁还是你会拍。
    她先问明白:“龙县令有告诉你具体做法吗?”
    “生食如枣梨,熟食如甘蜜。”谢玄英说,“这点陛下已经知道。”
    “好,那就制成粉条。”她说,“很简单,与绿豆粉条的?做法一样,让大厨房来做就行。”
    他道:“行,还有吗?”
    “红薯饼,红薯丸子,拔丝红薯。”她报了一串,而后平静地告知,“但我不会做。”
    “这些也不需要。”谢玄英很务实,“粉条更要紧。”
    程丹若绞尽脑汁回忆:“晒干可以做地,呃,红薯条,也是干粮。”
    他:“这也好。”
    两人商议定,找来大厨房的?管事,令其制作。
    管事问明做法,果然道:“与粉条一样,简单,只是须等上几?日?。”
    “无妨。”
    递奏疏前,谢玄英还有别的?事做。
    他约了曹四喝酒。
    正好,曹四也要找他,两人一拍即合,随便找了一处酒楼,便坐下说话。
    “看你面有喜色,前程定下来了?”谢玄英为朋友斟酒。
    曹四笑道:“被你瞧出来了。我父亲已经答应,让我去浙江做个把总。”
    谢玄英立时道:“恭喜,上峰是谁?”
    “谭祥。”曹四问,“据说从?前是昌平侯的?手下,你见过?吗?”
    “见过?。”谢玄英道,“他擅领兵,为人方正,此次应该能自行募兵?”
    曹四诧异:“消息真?灵通啊,我爹才和我说呢,这谭参将可于沿海募兵三千,让我好生历练,不可骄横。”
    “分守哪里?”
    “台金严。”
    “好地方。”谢玄英说,“海寇二江中?,江必施的?势力在福建沿海,他要与西洋人做生意,江龙的?旧部在江浙,如今他死了,上万海盗群龙无首,各自为政,是你立功的?好机会。”
    曹四连连点头:“你放心,我也老大不小,得此良机,不能错失。”
    他雄心勃勃,欲一展宏图,追问了不少?倭寇的?事。
    谢玄英逐一回答,还提醒他溺水如何救治。
    曹四瞅瞅他:“这是弟妹教?的?吧?”
    谢玄英挑起眉:“你有疑虑?”
    “并无。”曹四笑了笑,意有所指,“不过?,你匆忙成婚,却与妻子琴瑟和鸣,还是令不少?人意外。”
    谢玄英平淡道:“我运气?很好。”
    曹四撇撇嘴,却并不说破:“对了,你找我何事?”
    “打听一下山西总兵聂安远。”
    曹四干脆利落地回绝:“替你问问我爹,我是不清楚的?。”
    “多谢。”谢玄英思索一番,道,“家中?有些良药,下次给你带来。”
    曹四举杯:“谢了。”
    “你自己多小心。”谢玄英与他碰了一杯,“该走动的?还是要走动一二。”
    “我省的?。”
    两人浅饮几?杯,各自回家。
    谢玄英和程丹若说了曹四将去浙江的?事,又道:“我打算抄一份你给我的?急救方给他,胶丸可还有?”
    她道:“还剩几?颗,都给你,你再让他去安民堂买些。不过?,这东西放不住,最多路上用?。”
    “辛苦你了。”谢玄英解释道,“将谋是我好友。”
    “我们是夫妻,应该的?。”程丹若说,“别的?要送吗?”
    他:“不、要。”
    “好。”
    大厨房的?人都是烹饪老手,三五天后,精制的?红薯粉条就出炉了。
    谢玄英尝了一碗,觉得和绿豆粉条区别不大,但还是提着东西和奏折进宫去。
    皇帝正在会见大臣,他便没有让人通报,在外头等了会儿。
    不多时,石太监出来了,笑容可掬地解释:“昌平侯回来了,怕是一时半会二没得空,谢郎是有什么要紧事,可要老奴通禀一声?”
    “没什么要紧事,陛下事务繁杂,不必惊动了。”谢玄英递打开盒子,“只是上回说到红薯,这回便带了些红薯粉条来,还有些相关的?浅薄之说,烦请大伴交予姑父。”
    石太监的?笑意更深:“谢郎的?心意,陛下都是明白,老奴这便差人将东西送到尚膳监去,晚上为陛下添菜。”
    顿了顿,又道,“说起来,老奴还有件为难事儿,想请谢郎帮手呢。”
    谢玄英讶然道:“大伴请说。”
    “眼?看这天气?渐热了,老奴年纪渐长?,脾胃失调,有时便觉恶心。从?前程尚宝在的?时候,有一味‘人丹’,虽说方子留了下来,吃着却总不如她做得好,想再讨一些。。”
    石太监理?理?袖口,微微一笑。
    谢玄英立即道:“大伴抬爱了,这些年,内人蒙您照顾,都是应该的?。东西还是送到烟袋街的?草庐?”
    石太监点了点头,笑眯眯道:“那咱家可就不客气?了。”
    “应该的?。”谢玄英回以一笑。
    夜里,窗外虫鸣微微。
    程丹若坐在妆台前,一面用?梳子通头发,一面奇怪:“方子早就给了太医院,他们做出来的?只会比我好才对。”
    “傻不傻?”谢玄英走到她背后,手抚着她的?背脊,弯腰贴近她的?脸孔,“事成一半了。”
    程丹若偏头躲开:“为什么?”
    “陛下心里估计有几?分考虑我,若不然,他哪会问我讨药?”他说,“这才三月底,离天热还早着呢,现?在开口,只能说天热时,你我不在京中?。”
    她:“……”
    “真?的?吗?”她有些费解,狐疑地看着他,“就这一句话,有着意思?不是你想错了?”
    谢玄英瞟她:“赌一赌,如何?”
    程丹若:“赌什么?”
    “近日?必有消息。”他弯起唇角,“若我赢了,你要应我一件事,你赢了,我也应你一件事。”
    “赌可以。”程丹若说,“但仅限私事,不能牵扯公事。”
    谢玄英:“当然。”
    三日?之后。
    谢玄英从?翰林院回来,去书房见靖海侯。
    “给父亲请安。”
    靖海侯:“坐。”
    他坐在下首。
    “这些天忙里忙外的?,做什么呢?”不牵扯到敏感的?问题,靖海侯便是个严格又关切的?好父亲。
    谢玄英道:“儿子听说鞑靼请求互市,陛下同意了,有意谋个差事。”
    靖海侯点点头:“你在翰林院待得差不多了,是该外放一段时日?。”
    文?臣在翰林院苦熬,能出头吗?能,比如李首辅,但这需要一定的?机遇,和天子或未来的?天子结下情分。
    皇帝虽无子,但身?体尚算康健,诸位藩王子也有人教?学,这趟车是赶不上了。那么,外放治理?一地,积累经验,最后调回中?枢,就是文?臣最稳妥的?路子。
    靖海侯既然想要儿子从?文?,当然不会在这事上反对。
    但他道:“北地寒苦,不如湖广江浙。”
    谢玄英道:“儿子的?恩宠源于陛下,只知享乐,不思回报,如何对得起陛下的?苦心呢?”

章节目录

我妻薄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青青绿萝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青绿萝裙并收藏我妻薄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