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钗黛 作者:允

    分卷阅读127

    头丫鬟回话,宝玉已经朗声道:“是真有要事,劳烦宝姐姐让我进去。”

    宝钗无法,只能让人开了门,暮色中只见宝玉身后跟了一个人,定睛一看,却是贾政,宝钗吓了一跳,忙掩着袖子要避开,贾政已经抢上前一步进来,慌得黛玉也忙下来行礼,又小心问:“这么晚了,舅舅怎么还没睡?”

    贾政看一眼黛玉,再看一眼宝钗,直接问道:“宝玉说,今日之事,你们早有预料?”

    宝钗与黛玉对望一眼,两人都看宝玉,宝玉已经站在贾政背后,低着头道:“父亲问我,从前那些话是谁教的,我就说了——宝姐姐,你既能梦见我们家的境况,想必也有应对之法吧?”

    宝钗堆笑道:“我哪里有什么应对的法子?你们太高估了我。”

    宝玉不语,贾政又看看宝钗,忽然一拱手道:“那么你的梦中,我们家里是因为什么被抄呢?”

    宝钗道:“…罪名可多了,此次御史说的事,就全都在上面,其他没说的,就更多了,罪名也比现在还重,私自交通内官,应当是内中最重的。”

    贾政道:“则如从前那般罪名,最后,我们家到底是怎样了呢?”

    宝钗沉吟半晌,斟酌着道:“有几个流放的,倒还好。”至于那些死的、流落的,都不是官家刑求所致,细想想,只能怪他们没个长远打算,还怪不到抄家头上。

    贾政摸着胡须,点了点头,道:“我也并不是一定要你说个法子,只是以你之见,我们家,现在该当如何呢?”

    宝钗见他谦逊若此,又见宝玉目示并未告知两人的私情,才舒一口气,道:“我一介女儿家,哪里知道那许多!不过从前看书,凡是功勋贵戚之家,善终者极少,其中固然有他们自己不思进取、耽溺享乐的缘故,只怕圣人的心思,也着实难猜。”

    贾政见她言有未尽之意,也顾不上什么长辈的面子,直接问道:“你是说…圣上有意……”

    宝钗含笑道:“国朝至如今,代代勋贵相传,朝中无论实虚,凡是官职,泰半被这些旧家子弟所占据,今上年轻,自然是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只是要有作为,就必须有贴心可意的臣子来为圣上分忧,这些臣子多数都是圣上的心腹,是圣上最信任、最喜欢、也最常要犒劳的寒门子弟。这些人要晋身,就要有官职安排给他们,还要有由头来赏赐他们,姨父明白么?”

    贾政低头不语。

    宝玉从旁看他一眼,拉着宝钗又问道:“要是这样,可怎么办呢?圣上的意思,难道我们还能拗了不成?”

    宝钗白他一眼,道:“然而姨父也不必担心,圣上虽然要靠这些个亲信的人物,却也不可能将老臣们全部排除在外,只要姨父安分守己,圣上见了,自然欢喜,不会有大事的。再说了,谁说旧家子弟,就不能是贴心可意的臣子了?”

    贾政看宝玉道:“你是说…他?”

    宝钗点点头,贾政再低头想了一回,微微一笑,满意地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早安…去上班去了…上班好累…么么哒…

    ☆、第99章

    贾政一走,黛玉就不住盯着宝钗看。宝钗给她看得不自在,问她道:“怎么?”

    黛玉道:“前些时候我问你,贾府倒了,我父亲肯定不会让我嫁给宝玉的,你说没事,就是算着他们会来问你?”

    宝钗失笑道:“我算得哪有那么准?不过是姨妈那里得了消息,说舅舅已经联络了几位好友要保这边,所以知道当无大事。”

    黛玉道:“你就这么肯定?”

    宝钗点头道:“舅舅马上就要出镇平安州,这样一方大员,难道这点子罪名都抹不平么?”

    黛玉蹙眉道:“只怕这一时保住了,以后反倒成了罪过。”

    宝钗笑道:“就算是皇帝要开销人,也要有个罪名讲究。历来罪不重科,要命的几项已经罚过,以后不犯大过,至多不过是不要这副冠带而已——宝玉应当是不会再犯什么大事了,琏二哥他们要想犯事,也要再有那个能耐才行。我在行此事之前,已经托人将本朝立国以来,所有犯官的例子都打听了一遍,如他们这等罪状,最轻也要降爵,最重也不过是抄家流放,不然你当我真有那么莽撞,一下子把这些事都捅出来,万一贾家扛不住,又如前世一般的结局了怎么办?”

    黛玉听见又是瞒着自己做的事,忍不住小小的掐了她一把,宝钗忙道:“该和你说的都说了,再也没有别的事了。”

    黛玉横她一眼,道:“你这人满口没一个准字,谁知道你的真假?”

    宝钗还待辩解,黛玉却懒怠理她,叫紫鹃抱了一床被子,令宝钗挪在外床,自己在里面,到底分开睡了一宿,宝钗只能苦笑而已。

    贾政去见宝钗之前,心中早有些想头,见过宝钗之后,越发坚定,因将一份告罪折子写得格外用心,只口不提宫中娘娘,也没有半分求情之词,反而处处谦卑,言辞恳切,又劝贾赦干脆认罪。贾赦冷笑道:“我这罪过,说得大了,夺爵流放也是有的,说得小了,不过罚金完事,其中分寸,皆出圣裁,我不仗着老脸面求求情,难道还干坐着等人落井下石不成?”竟是不听。不但不听,反而以为贾政惦记他的爵位,故意要他上书认错,心内忌恨。

    贾政劝不动他,也只好叹息着离开。

    次日贾府递上去的四份请罪折子,贾赦、贾珍、贾琏三人的不是百般狡辩,就是苦苦求情,只有贾政字字句句,都是忠心为国之言,且片言不及元春,今上本见证据确凿,那三人却不是抵赖,就是端出祖父的情分来苦求,贾赦甚而求他看在元春的面上法外容情,心内就不大爽快,待见了贾政的文字,方龙颜大悦,带出一点笑道:“人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今日果然见了,这贾政贾赦一母同胞,却是一个方正忠厚,一个荒*诈,天差地别。”将贾政的留中,其余三人的折子发下去,四人之罪都交由廷议。

    贾政的罪名本就是牵强附会,再则上意不大像是要追究贾政,三来又有林海、王子腾暗中出力,贾政素来又与清流交好,因此众人竟轻轻放过贾政,纷纷说起贾赦等人来——自来廷议罪臣,忠心的大臣们,便总要将罪名拟得重一些,如此圣上若有心重罚,自不必说,若圣上想轻轻放过,那也是恩自上出。当罚的罪臣,见天子从轻处置,除了感激,再不敢多做它想,这次廷议也是如此。议出来贾珍当死,贾赦当流,贾琏、贾政当削职为民,宁、荣二府永夺世职,今上见了,轻轻一句功臣之后,从宽处置,贾珍夺爵流放,子贾蓉袭爵,贾赦夺爵为民,贾琏削职,贾政申斥,荣国公世职以贾政承袭为二等将军,赵姨娘绞死—

    分卷阅读127

    -

章节目录

【红楼同人】钗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允并收藏【红楼同人】钗黛最新章节